继北京西城区全面实施多校划片,为“学区房热”退烧之后,近期深圳也放了大招,宣布拟推行大学区招生。很多人开始担忧,学区房真的要凉了吗?

7月30日,深圳推出《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以解决民生领域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其包括教育、住房、就业、医疗。
对于学区房炒作乱象,《意见稿》在义务教育和住房保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改革措施,包括要规范学校运行经费、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完善二手房参考价以及建立租赁房参考价等。
《意见稿》还提出,市住建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探索租售同权制度,逐步推动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购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也就是说,以后租房子和买房子的待遇是一样的。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深圳的《意见稿》对学区房而言,有两方面影响:
一是大学区招生。目前深圳的中小学采用的是积分制,虽然也是多校划片,但总体而言,房子和学位的关系最为紧密,一旦采取大学区制,房子和学位的对应关系会被打破,这对于学区房的炒作是釜底抽薪。
二是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学区房的另一个根基是所谓的名校,没有名校,很多炒作就没有基础。一所名校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老师,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教学水平的均衡化会大大推进。这对于追逐名校的资本而言,也是釜底抽薪。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就曾表示,教育的不均等问题将会给未来收入分配调整造成很大的障碍。学区房问题导致了富人阶级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教育,一个解决办法是同一区域内采取教师轮岗制,比如三年轮换一次,这样名校教育资源将会得到更加均衡的分布。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目前深圳的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其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也仅仅只有约23%,超7成市民需要租房。而现在上学基本都是靠积分,而租房的积分明显很低,要上所谓好学校只靠租房是不可能的。

以往只要教育选择权利与房子绑定,教育资源差异明显,房子成了孩子进入好学校的门票,学区房的价格依然会不断上涨。例如,今年年初,深圳福田区一个44平方米学区房被曝出天价成交——成交价高达1420万元,即单价为32.27万元/平方米。
此前,乐有家统计了50个深圳关注度较高楼盘2020年四季度成交价格的同比涨幅。其中,罗湖的金丽豪苑涨幅高达66.58%,南山的中海阳光玫瑰园与世纪广场涨幅也超过了50%,前十名涨幅均超40%。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的人口规模意味着潜在买家的热情无比高涨:每年约有1800万名学生进入公立小学系统,而其中只有约五分之一能进入大学。由于房子和学区捆绑,许多地区要求人们提前几年就买好房子,以方便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学校。
国泰君安证券此前报告,教育的隐性刚需给家长的压力远超其他投入。教育是父母愿意为孩子给出最大投入的板块;教育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巨大耐心,甚至辅导作业要常备速效救心丸;教育是能改造孩子内心世界,让他看懂世界参差的途径。而学区房,让“鸡娃”的父母们陷入了重重焦虑。
眼下的国家政策已经开始从各方面着手减轻“生、养、教”带给居民的负担,其中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给学区房“降温”已成为热点城市的楼市调控共识。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这是自“房住不炒”政策提出以来首次在政治局会议上,专门提到“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房价”。
7月初,北京市西城区就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家庭,不再实行“学区派位入学”,而是实行“多校划片”。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换句话说,即使你买了学区房,也会和学校周边的居民(非学区房)共享机会。
深圳此次的学区房新政,则又是给持续多年的学区房行情浇了一大盆冷水。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表示,深圳此次提出的一些新举措,最终可能让学区房现象消失。堪称至今为止全国最强的、最完善的针对学区房的调控措施。
他认为,如果义务教育期间学校的硬件资源是均等的,没有特殊学校、豪华学校;校长、老师是固定交流的。再加上大学区制度的实施,生源也相对流动。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名校。没有了名校,或者名校现象不突出,学区房现象也会自然而然消失,或者表现不那么突出了。
整理编辑:CITY君 图片来源:Bloomberg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