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家长圈就要开始刮起一阵“打虫风”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朋友圈的代购们也找准了时机,疯狂输出“爆款打虫药”!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春天是万物复苏没错,但,寄生虫也随之在娃的肚里复苏、繁殖了吗?
科大大今天就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种说法纯属扯淡!
打虫和季节毫无关系,也没有所谓的“最佳打虫季”。
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才需要给娃打虫?打虫药多种多样,用哪种更安全呢?
下面科大大就来给你明确答案。这个春天,相信所有家长都急需这篇干货。
1
这些情况要打虫吗?
1. 指甲有白点、脸上有白斑——不需要打虫
指甲上有白点等于肚里有虫,这个说法的来源科大大无从考证,但这个说法的准确性一定是零。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娃指甲上的白点,大多数是由于指甲微小外伤引起,磕碰后没注意,过了几天就成小白点了。和肚子长虫没关系。
还有脸上的白斑,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白色糠疹”,是一种主要发生于3-16岁孩子中的良性皮肤问题。
常见于面部,部分白斑表面有一层细细的鳞屑,目前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和长虫无关。
2. 食欲差——不需要打虫
娃食欲差的原因有很多,如肠胃不舒服,贪玩不好好吃饭,或是饭菜不和胃口......
多半和肚里有虫无直接关系。忙着给娃打虫,倒不如抽空提升一下厨艺!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 夜里磨牙——不需要打虫
民间传言“夜里磨牙,肚里虫爬”,事实上,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寄生虫与磨牙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可能诱发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如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或白天玩得过于兴奋等;牙齿咬合不佳等;还有可能与中耳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相关。
宝爸妈们应该逐一排查这些因素,而不是盯着打虫这件事。
4. 经常玩土——不需要打虫
寄生虫的确会存在于湿润的土壤中,娃玩土时是有可能接触到虫卵的。
蛔虫卵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可在泥土中生存数月,甚至在5-10℃下生存2年仍具有感染力。
但是,和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同,现在大家都很注意卫生,消毒产品准备齐全,娃玩土后只要及时洗手、清理衣物、适当消毒,一般不会有问题的。
所以,也不需要常规打虫。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5. 肚子痛、肛门痒——根据大便化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打虫
娃反复肚子痛,比较瘦弱,多食易饥,营养不良,找不到原因,或是念叨着肛门痒,这种情况下就真的要考虑是肚里有虫了。
赶紧带娃去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检查,化验大便。
要留存宝宝1小时内的新鲜大便,送去做便常规+寄生虫虫卵集卵检查。小提示家长收集便便后,一定要及时及时洗手、消毒哦!)
不过,即使有虫卵也并非一次就能查到,可以分时间段,多取样几次,多检查几次。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有虫卵,那就要遵医嘱针对性驱虫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6. 便便里有虫卵——需要打虫
任何事都讲究眼见为实,打虫更是这样。
如果看见娃的便便里有寄生虫虫体,或是夜间宝宝睡熟后肛门周围有寄生虫爬出,这就是铁证,不用犹豫,赶紧给娃用上打虫药!
那么,各种各样的打虫药该如何选择呢?哪些安全可靠,哪些不能给娃用呢?
下面,科大大就给你一份用药指南☟
2
这些打虫药能用吗?
1. 阿苯达唑类药物(如肠虫清)——可以用
这是一种广谱驱虫药,能杀灭虫卵,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
阿苯达唑类药物,是目前医生最常开的打虫药,只要正确给娃服用,就没有问题。
这类药适用于2岁以上宝宝,服用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决定,需遵医嘱。2岁以下的宝宝,肝脏发育尚不完全,一般不建议使用驱虫药物。
2. 海淘驱虫巧克力、饼干等——如果有效成分是阿苯达唑,可以用
有些家长偏爱海淘,会给娃买甜甜的驱虫巧克力、小饼干。
其实这些只要保证有效成分是阿苯达唑可以考虑用来给娃驱虫。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
驱虫巧克力、饼干再甜也不是零食,而是实打实的药物,所以千万别有事没事给娃来两块。只有娃真正需要打虫的时候,才能按量服用。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虽说可以用,但科大大还是更建议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开相应的驱虫药物。
3. 宝塔糖——目前不是一线用药,尽量不要用
说到打虫药肯定少不了宝塔糖,想必这也是家长们的童年记忆。
但是,这种儿时的“打虫神药”,现在已经不是一线用药了。
宝塔糖只能单纯驱蛔虫,它的主要作用是麻痹蛔虫,让蛔虫跟着便便一起排出,并且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所以现在已经极少使用了。
那么,这些打虫药,要怎么给娃吃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
最佳服药时间:建议最好空腹服用,在清晨或晚上睡觉前。
服药次数:根据感染寄生虫种类不同,在驱虫药物的品种选择以及剂量疗程上可能会有区别,最好是遵医嘱服用。
一般2岁以上的娃,服药一次就能消灭肠道蛔虫。根据年龄和体重决定药量(一片或两片)。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1次。
服用驱虫药后,一般2-4天才有虫体排出,或可能没有虫体排出。
同时可以给宝宝适当吃一些含有粗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苹果、香蕉、梨等,可能有助于虫体的排出。
宝爸妈们千万不要因为不见虫体排出,就给娃再吃药,这种做法会导致用药过量,使娃产生不良反应。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总之,打虫这件事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决定打不打,用什么药前,一定想想科大大今天说的话!
如果怕记不住,那就转发给家人,顺便右下角点个【在看】吧!
看完文章先别急着走,宝宝最爱的环节来啦,上哄睡故事☟(长按扫码即可收听)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朱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1年,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