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全世界儿童文学作家的梦想,是获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奖,她就是林格伦。
这个奖就是“林格伦文学奖”,是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和青少年文学奖,是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第二大文学奖。
林格伦文学奖的奖金丰厚,500万瑞典克朗(约折合人民币380多万元),每年评选一次。
对于林格伦,如果只读过《长袜子皮皮》那就太可惜了,她有太多的好作品能让你感受到亲子共读的愉悦感。
今天除了介绍她的作品之外,还着重介绍了林格伦的童年经历对她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她对家长的一些建议。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6933字,阅读时间18分钟
🌿🎨🌏
儿子喜欢侦探故事,能找到的侦探故事都找来了。有一次,看到一本故事,林格伦的《小侦探大卡莱》,当时没有给孩子找音频听,而是开始给他朗读。
读呀读,读到我笑着眼泪直流,听呀听,孩子听着故事笑到不能自已。
这个时候,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林格伦最著名的《长袜子皮皮》我没有读给孩子听呢?为什么《淘气包埃米尔》,我只让他听音频呢?后悔完后,我暗暗发誓,林格伦的所有作品,我一定要亲自读给孩子听
这一读,《小侦探大卡莱》厚厚的500多页就读完了,其实是3本,中文版合成了一本。我得意地举着书对儿子说,你看这么厚都读完了,有500多页呢。儿子不以为然地说,切,我的字典都比这书厚,有600多页呢。
那晚,儿子在做作业之前还在回味,妈妈,我好舍不得呀,《小侦探大卡莱》太好听了,能不能再给我读一遍。想到要再将那500页读一遍,我苦笑着推了一下小鬼的小脑袋。林格伦的书,已经在排着长队在等我了,这还不包括一本书要读好几遍,看来不能随意发誓呀。(她共为孩子们写了87部儿童文学作品。中文已翻译出版的有14部)。
《长袜子皮皮》
《淘气包埃米尔》
《小飞人卡尔松》
《大侦探小卡莱》
《吵闹村的孩子》
《疯丫头马迪根》
《叮当响的大街》
《铁哥们儿擒贼记》
《米欧,我的米欧》
《狮心兄弟》
《绿林女儿罗妮娅》
《姐妹花》
《小小流浪汉》
《海滨乌鸦岛》
纯粹的儿童作家
写出了儿童自己的梦想
儿童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写大人梦想中的孩子;一种是写孩子自己的梦想。
著名女作家伯内特,以写大人梦想中的孩子而出名,比如伯内特的《小爵爷》(1886年出版)《小公主》(1905年出版)。这些孩子是优雅大气,人见人爱的完美孩子,仅靠一种本领,便可逢凶化吉。
她写的书被家长买来,是来给孩子陶冶情操用的。她的代表作《秘密花园》(1911)里,孩子有了孩子气,不过还是有一个完美孩子,像天使一般的存在,起了引导和教化主角的作用。不过,这并没影响这三部作品是儿童文学领域的典范。这样的儿童形象自然也是受时代的影响
在林格伦的那个时代,教育界有了“自由儿童”的思潮,这也影响了林格伦。
林格伦在近40岁的时候开始为孩子写作,她所有的书都是写给孩子的,长袜子皮皮、疯丫头马迪根、淘气包埃米尔等等,他们是孩子梦想中的样子
《长袜子皮皮》(1945年出版)中具备所有让孩子着迷的东西———随心所欲、不用上学、远离父母、力大无穷、糖果遍地、零钱无限……
皮皮做的都是她的同龄孩子不敢做的事情:撒谎、抗拒大人的威严,比如老师和警察。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坏”女孩一经出现,就在瑞典引起一场关于教育的争议。被不同的国家引进出版时,同样也得经历一番风波。
“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长袜子皮皮在公园》插图)
俄罗斯的北欧文学研究专家柳德米拉·勃拉乌苔论及林格伦的童话时曾说:
“在林格伦的童话世界里弥漫着善良和爱,充溢着神奇,往往还充溢着冒险、游戏和幽默。这样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是最相宜的所在了。”
(剧照,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传记电影《关于阿斯特丽德》。)
在林格伦的传记电影《关于阿斯特丽德》中,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对林格伦的录音提问是“我想知道的是,你的童年都过去那么久了,童年故事怎么写得这么好?
听到这句话,我都快哭了。这句话是提问,更是对一个儿童作家最高的褒奖。
至于为什么她的童年故事写得那么好呢?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这样的,林格伦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能给我以灵感,那便是童年时代的我自己。给孩子写作品,不一定自己要有孩子。为了写好给孩子读的作品,必须得回想你的童年时代是什么样子。得亏有这个孩子,我才能为小朋友写作。我总是让他过得快活。我就写我童年时代喜欢读的书。”
林格伦对自已童年的记忆非常鲜活,她在讲述自已的童年时,游戏、气味儿、声音、感情和童话,随时都能信手拈来。
林格伦的童年时光是怎样度过的呢?
(林格伦一家,左三是林格伦)
她的童年:安全感和自由
林格伦的童年是在安全感和自由中度过的。她在接受传记记者的采访时这样说过:
“有两件事造就了我们的童年:安全感和自由。与这两个互相关心的人(林格伦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随时都在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他们让我们在纳斯(农场)的游戏场自由、幸福地玩耍。我们当然也按照当时的习俗接受教育和上帝的训诫,但是我们玩耍的时候非常自由,从来没有人监督我们。我们有一个没人在旁边唠叨的不同寻常的童年。
我们的母亲之所以不唠叨,很可能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某件事情她说第一遍的时候我们就照办了。在家里是母亲管教我们,我不记得萨默尔·奥古斯特(父亲)什么时候参与过这类事情。
“我认为汉娜(母亲)对待孩子确实宽宏大量。我们要听话,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她从来不提出一大堆没必要和不可能做到的要求。比如,如果我们穿着撕破或弄脏的衣服回家,我不记得她说过一句责备的话。她不要求我们无条件地准时回家吃饭,回来晚了,自己到食品柜里找点东西吃就行了,不会受到责备。她可能认为,一个孩子玩疯了的时候,有理由忘了回家吃饭。
父亲乐观、豁达、知足常乐,即使年岁很大的时候,也没有老年人常有的伤感和消极。对待孩子,她的父亲在那个年代所表现出来的温和与开放是很少见的。
在农忙的时候,母亲非常严格。林格伦的哥哥在6岁的时候就要开始间萝卜苗,为鸡割荨麻花,林格伦比哥哥小一岁,也很快跟着干活了。母亲监督着他们干活,当他们开始打退堂鼓时,她督促着说:“继续干下去。”《吵闹村的孩子》就是以她童年为原型。
“那会儿我们都得下地干活,但农闲的时候,我们想干嘛就干嘛,没人管我们,就是玩啊玩啊。我们几个居然没有人把自己玩坏,也真是个奇迹!
林格伦将自己的童年时代写进了书里,也难怪孩子们会说“你理解我们,永远站在我们这边。”
(传记电影《关于阿斯特丽德》剧照)
真实
让孩子们在作品中看到他们自己
假惺惺的歌儿趁早别唱,这句俗语应当写入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创作法规,必须让孩子们在作品中看到他们自己。我希望儿童文学作品都能作为儿童生活的延伸部分而存在。我一生追求的就是这一点。”
林格伦认为,她的虚构根本就不是虚构,而是她童年生活的生动体现。
“孩子不仅是最懂得感激的读者,而且是要求最严的读者。作品中一有不真实的地方,他们就不愿意再往下读了。”“纵然是进入童话的非现实世界,我也力图做到真实。”
(林格伦与女儿,1930年于斯德哥尔摩)
她喜欢攀爬和跳跃,小时候在树上呆的时间几乎和地面上的时间一样长。她的这种喜欢攀爬的爱好一直持续到了老年。艾娃·露达、马迪根都喜欢攀爬。攀爬是孩子的一种冒险,“你敢,我就更敢了。”
她小时候还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叫做“不沾地(don’t step on the floor)”,在屋子里的各种家具上爬来跳去,不许踩地,这个游戏写进了《长袜子皮皮》里。
和哥哥还玩的“捅你一下”游戏同样出现在林格伦的故事中。游戏是这样的,两人分别从屋子两端跑过其他房间,冲到厨房里互相拿手指戳对方的肚皮,大叫“捅你一下!”
也正是因为真实,所以孩子们读了林格伦的作品,会觉得这个作家好懂自己;家长们在读林格伦的作品时也会很有感触,“对对对,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的”。
译者李之义表示:“她的故事从不脱离现实和现代生活。另外,她的故事幻想和现实结合得比较好,比如皮皮这个人物,看上去是你身边的小孩子,但是又有超乎常人的特点,比如力气大,能举起马,制服小偷,她还有金币,这是很多孩子幻想过的生活,自由又有物质保证,可以不受外界侵害。而相比来说,安徒生童话中有很多王子公主、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成分,远离成人的生活。”
只有嬉笑,不是林格伦
童年时光中,并不只嬉笑玩闹,在林格伦的笔下,儿童生命中的伤痛与挣扎被温柔呈现。这和林格伦长大成人后的经历有关。
从 1927 年开始,生活向林格伦揭开了晦涩的那一面。19 岁的她未婚生子,不得已躲到丹麦哥本哈根生下儿子拉士,并将孩子寄养于当地。
她则只身前往斯德哥尔摩艰难谋生。在那段日子里,母子分离,林格伦忍受着思念的煎熬,只有要可能,她就攒钱去丹麦看孩子。
“我的工资每月是150克朗,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经常去哥本哈根,而这又是我最想做的。不过有时候通过节省、借钱和典当还能凑够一张车票钱。
“1928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六,我兴冲冲地上路了。不过当时星期六不放假,领导林德福施临时出差了,所以我无法请假。我被迫擅离职守,在工作最忙的时候,我离开了办公室。
“但是非常不凑巧,我在国王大街上碰到了公司的两位最高领导。我知道这下要坏事,但我还是去了哥本哈根,跟我的儿子待在一起。随后一周,他几乎每天夜里都睡得很好。我星期一返回斯德哥尔摩,遭到彻底解雇。”
孩子寄养于他人的经历,让她的故事有了这样一句忧伤的话“没有父亲母亲,皮皮一样过得很好。”
正是这一段日子,给她的生命染上沉郁的底色。传记电影《关于阿斯特丽德》着重讲述了这一段经历。
(单亲妈妈成长记,讲的主要是林格伦的感情线,故事结束于带着孩子回到老家。)
当她孩子的寄养人得了心脏病不能再照顾孩子的时候,她必须得自己亲自带孩子。那段时光更是艰难。“别跟我说把孩子带来带去多么简单,还有孩子很容易适应环境这类的话。没有任何事情比这类的话更让我寒心的。”
那段时光,家里会定期给她寄食品,有奶奶做的面包,妈妈做的奶酪。奶奶甚至在篮子底下给她放了一克朗的硬币。
生活给予林格伦的伤痛,转变为作品里的哀愁,家人的鼓励转变成了勇敢的坚持。
“直到她大胆地深挖自己、直面自己比较暗淡的感情,她的作品才有了个性:异常强烈的感情冲动,在欢笑与忧愁、惧怕与无畏之间摇摆。”(传记作者玛卡列达·斯特罗姆斯泰特语)
多年后,林格伦自白并不爱儿子的生父,并这样评论生命中这一重大事件:“没这事我大概也能成为作家,但不会这么出色。”
“作为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在这样的阴郁底色中,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为孩子们点亮指向未来的那一盏灯。
“《米欧,我的米欧》中,布赛进入遥远之国遇见了父亲,满足了他缺乏父爱的心理;《狮心兄弟》中,斯科尔班哪怕在南极死去也将在南极重生,抚慰了疾病与死亡带给他的痛苦;绿林女儿罗妮娅最终离开了父亲却也拥有了两个家,化解了她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与不安全感。”
那段时间,白天她上班,孩子由公寓的房东帮忙照顾。孩子得了百日咳,一直咳了几个月。林格伦的母亲认为,不能让孩子继续待在那里,必须得让孩子回老家。
林格伦感慨:“最终,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生物,没法依赖别人……日子过得那么快且那么难。当你正经受那些困苦时没意识到,可当你回顾并记起,你会觉得 ‘天哪,我是怎么熬过来的’……作为单身妈妈和拉士一起回到特别闭塞的小小的维莫比(家乡)是需要力量的。”
“那里的人看不惯未婚的母亲大大方方地带着自己的孩子,不习惯这样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受到宠爱。”
当她鼓足勇气带孩子回到家乡的时候,家人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孩子在老家生活得自由自在,那里有一个外祖母,一个外祖父和两个年轻的姨妈,他们都宠爱着孩子。
她渐渐明白,她从家里带来的力量具有宝贵价值。
最强烈的关爱本能
“我相信我具有的最强烈的本能是关爱的本能。”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农妇一样,始终在等待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总有一个窘迫的孩子站在门外,她生病了,天气很冷,还下着雪。当我找开门时,她站在门外,冻得直打颤。我请她进屋,把她抱在怀里……我让她洗个热水澡,然后爬进温暖的被窝。世界上有那么多受苦受难的孩子,实际上我没有能力帮助那么多,但至少在这个夜里我能照顾他们,让我感到某种满足。”
她从小就深深地同情遭遇不幸的其他孩子。她把自己最好的布娃娃送给了一位因肺病卧床不起的同学。后来这位同学病故了,这个布娃娃成为了她的陪葬品。
爱孩子的本能让她有意识地冲淡孩子对大人的仇恨,因为恨大人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帮助。
有意识地冲淡对大人的仇恨
有时候,一些作者会为了讨孩子的欢喜,在书中故意让孩子与大人为敌,来反抗权威。
长袜子皮皮是反抗权威的代表之作,在没有出版的版本之中,充满了与成年人的斗嘴。有这样一个场景,不讲礼貌的皮皮悬挂在教室屋顶的灯上,在吓破胆的女老师面前,公开宣称她不想回到学校。这个场面过于具有挑衅性。
她是这样写的:


“……说真心话,我没有时间继续学这些幼稚的东西。”
“但愿如此吧。”女教师有气无力地回答。
后来,这些内容在出版前,她做了调整,语调完全变了:

“我表现得很坏,”皮皮吃惊地说,“可是我自己不知道。”这时她显得伤心,谁也没有见过有比皮皮不高兴时更伤心的孩子了。她静静地站了一会,然后用颤抖的声音说:
“老师,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她的妈妈是天使,爸爸是黑人国王,而她自己一直漂泊在大海上,她怎么能知道学校里的东西,回答苹果、刺猬这样的问题呢?”
这时女教师说,她明白了,她不再生皮皮的气了。
林格伦这样说:“我有意识地冲淡对老师的仇恨,如今有很多作家想方设法讨好孩子,有意无意唆使他们反对成年人。这些作家总是把教师描写成魔鬼,他们总是鼓动孩子厌恶学校,但这并不是帮助孩子的办法。
帮助孩子
推动法律制定——不得体罚孩子
除了在书中,让孩子们得到纾解之外,她还是位斗士,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瑞典,不允许包括家长在内打孩子,就是在林格伦倡导下实现的。
林格伦做过一次演讲,主题是“永远拒绝暴力”,在这次的演讲中,她讲了一个故事:


我想给那些现在仍然高喊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更加严厉手段管束孩子的人,讲一个年迈的女士曾经讲给我听的故事。
当人们仍然坚信“舍不得用树枝打,你就会毁掉你的孩子”的时代,她还是一个年轻的母亲。也就是说,她实际上不信圣经里的这句箴言。但是有一次她的小男孩做了一件错事,她认为他应该受到树枝的抽打,这是平生第一次。她就对孩子说:“你自己到外边去找洗桑拿浴时抽身体用的树枝。”
孩子走了,好长时间没有回来。最后终于哭着回来了,并说:“我没有找到树枝,但是这里有一块石头,你就用石头砸我吧。”
这时候妈妈也哭了,因为她突然用孩子的眼睛看清了一切。孩子一定在想,我的母亲执意想伤害我,那就让她拿石头砸我不也一样吗?
她用双手搂住儿子,他们一起哭了一会儿。然后她把那块石头扔到厨房的架子上,让它永远待在那里,时刻提醒她所做的永远不使用暴力的承诺!
林格伦的这次演讲是在1978年。一年以后,瑞典就有了父母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罚孩子的法律,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有这种法律的国家。
她在作品借孩子马迪根之口说着“别打了,别打了。”在她高中的时候,学校经常体罚孩子,一位父亲说了这么一句话“他除了抓住那么小的孩子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她将这句话用在了给孩子创作的故事中。
(剧照,房间里堆满了孩子的来信)
林格伦认为世界上的暴力战争与经常发生的家里的暴力有关。在她80岁的时候,给戈尔巴乔夫写了一封信,起因是瑞典男孩子写的愤怒的信,男孩担心会发生一场核战争。戈尔巴乔夫做出了积极回答,但并没有承担义务。不过给了那个男孩信心。
1991年,苏联军队开进了立陶宛,林格伦又给戈尔巴乔夫写了一封信。戈尔巴乔夫这次没有回信,不过林格伦的信给了立陶宛以勇气和希望。
68 岁那年,她写了一篇童话《金钱狂躁世界里的庞皮珀莎》,批评瑞典税收体制存在的漏洞。她的这篇文章不仅带来了税法的修改,还最终间接导致执政了 44 年的社会民主党政府的倒台。
林格伦保护弱者免受强权迫害的努力也延伸到了动物身上,她由此成为一个高调的反对虐待动物的倡导者。这使得政府最终颁布了动物福利法。
最后,对于全世界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难题,林格伦的建议是: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或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你需要做的就是爱孩子,给予他们爱、更多的爱,他们自然就拥有了各种常识。”
参考资料:
1.(瑞典)玛卡列达 著,李之义译,林格伦传——童话外婆的精彩人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2.苏联,柳德米拉·勃拉乌苔,反顾你的童年时代——林格伦访问感得录,浙江大学报,1990
3.孙天娇,阳光下的阴影———论林格伦童话的忧伤色彩,昆明学院学报,2019
4.林格伦,长袜子皮皮的妈妈今天100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11-14/26043.html
5.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来自相爱的父母、和睦的家庭
https://www.sohu.com/a/140766721_613612
6.林格伦:调皮的童话外婆
http://style.sina.com.cn/col/books/2012-09-14/0746105340.shtml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互动话题
你和孩子有读过林格伦的童话吗?她的童话故事有让你产生什么感悟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