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观点,别处看不到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有着“硬汉作家”之誉的海明威Hemingway),终究还是被击垮了——他选择在家中用猎枪结束了生命。“凶手”不是某种压倒性的力量,而是慢性病,包括精神、生理以及社会意义上的慢性病。
不起眼,却致命。
慢性病,也就体检报告里才能刷点存在感了。毕竟,体检昂贵,不搜罗几个病症,似乎对不住那个价。但是,体检的人不在意,医生也不在意,这年头,谁不是亚健康?颈椎炎、鼻炎、咽喉炎、牙周炎……见怪不怪。
但是,真正致人于非命的,往往是慢性病
人类机体天生“吃硬怕软”。急性症状,会唤醒身体强大的“抵抗”(应激反应),调配精兵,攻城拔寨,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但急性病治好了就真的好了
慢性病不同,它不痛不痒,像极了小强,看着恶心,但对人体并无直接伤害。要命的是,你无法彻底歼灭它——无药可医——除了“和谐共处”也没其他法子,看到了就顺脚收拾,没看到就眼不见为净。
慢性病就是这样,软弱渺小,你的免疫系统瞅着它,完全提不起劲,只能眼睁睁由着它撒泼。拿我的过敏性鼻炎来说,从青春期就跟我杠上了,时到中年,仍不时出来恶心我。
当然,你我都对复杂深奥的病理学望而止步。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无法获得慢性病背后的抽象思想,它颇具威力,毕竟,杀人不见血嘛。鼻炎烦恼我那么多年,我总得从它身上捞回点什么吧。
我们一起看看慢性病的表象特征:影响小、难根除、易忽视。
乍一看,无伤大雅,权当是灵魂为身体缴纳点物业费了。
但拨开表象往深看,你就该皱眉了,上述每一点意味着:
  • 后果累积不可逆
  • 身心侵蚀神不知鬼不觉反馈不可见
  • 多因多果交叉难以根除
这些慢性病的本质要素一旦叠加,两个字,要命。
其吊诡之处在于,一个东西之所以致命恰恰在于它不致命
我们逐一看下。
上班族很清楚,久坐不好,但工作一启动,就懒得动。很多人会想,没事,业余多锻炼,不就“弥补”回了。
但问题是,身体不是数学,负面后果与正面效果没得做加减法相互“抵消”。身体从来就不存在“弥补”这回事。
久坐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尽管微小,却是既成事实;而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好处,是另外的事儿。两者像平行线,好处归好处,却无法“抵消”久坐不动的伤害。
就好比今天没刷牙,明天刷牙六遍也抵消不了昨天牙齿的侵蚀。
这是慢性病逻辑的第一个特征后果累积不可逆
如果光是这一伤害,还可以防微杜渐。但叠加第二层特征后,问题就严峻了。
慢性病逻辑的第二个特征是:身心侵蚀神不知鬼不觉
有些人表面上身体差,今天闹这个,明天闹那个,这些人固然有一部分,身体是真差。但其中有些人,只是身体感官敏锐罢了——身体微弱的病症信号也能被大脑识别作出反馈——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就生物适应性角度来说,这类“伪黛玉体质”,反倒是身体健康、大脑敏锐的表现。
所以有种民间说法——小病不断大病不患,对于其中部分人,不无道理。
但多数人并不拥有“正向”的敏感体质。慢性病正是钻了这一空子,诱惑人做点小恶习,手到拈来。
“熬个夜明天又不会马上长老年斑”、“喝瓶快乐肥仔水又不会真的变肥仔” ……像极了小恶魔的耳语,甜蜜蜜,轻易突破人的生理、心理防线。
你察觉不到,自然无法设防而你一旦开始“以恶小而为之”,心理学的“登门槛效应”就会生效,一步步引诱你堕入深渊。
没错,无论是慢性病的特征一、特征二,单独而论都不足为患,但两者一勾结,事就大了——先卸你装甲,再伤害持续累积。
是不是意识到了,有些突如其来的急性大病,甚至猝死——是不是就没那么“突如其来”了?
慢性病逻辑的第三个特征,在于它的复杂性,即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多因多果
人类思维的底色是叙事,即追求秩序,这也决定了我们擅于处理单一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为我们所理解;好人好报天理公道,这为我们所支持。
但多因果关系,就让人糟心了。
如果你在一个搞阴谋的团队呆过,就能体会。你努力工作,业绩硬核,结果季度绩效一出,哟,意外无处不在。是哪天得罪领导了?还是季度自评写得太委婉?还是某员工跟老板有猫腻了?无数的原因,猜的你心累。
单一因果的问题,难度姑且不论,至少有个清晰的方向。而慢性病属于多因果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比如,一个人习惯拖延,可能是基因,或是原生家庭,可能是知识能力储备不足,也可能是“赋予意义的能力”缺席,甚至纯粹是因为体能差……当可能性多到一定程度,人就干脆选择放弃
这里说的只是“多因”。
慢性病引发的“多果”则更为棘手。
比如,有些人沉溺于碎片化娱乐(这亦是一种精神慢性病),就直接后果来说——不过就是浪费些许时间。
但,仅限于此么?仅我浅薄的见识,就能罗列其他系列恶果:
  • 生理方面,改变大脑皮层负责“激励管控”的区域,产生“上瘾态”;
  • 思维模式方面,碎片化信息会使大脑偏好“短小、简易”的信息,削弱复杂、多元的思考力;
  • 品味上,注意力被“中位数审美”占据,而中位数必然低于平均值,这意味着,人的情趣智识会逐渐降低;
  • 心理上,娱乐都是取悦受众,会让人变得愈发自我为中心,加剧巨婴化;
  • ……
最终,会让一个人缺乏社会适应力,而社会能力越低,就越焦虑,为了逃避焦虑就更容易再次成瘾,颇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
这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例子。其他五花八门的各类「慢性病」,还指不定埋了多少雷。
我甚至可以说“人们终于不用再恐惧衰老了,慢性病取代了它,负责把所有生命推向死亡
重申下“慢性病逻辑”的三个特征后果累积不可逆身心侵蚀神不知鬼不觉多因多果不可控
写到这里,吓得我自己赶紧站起来,扭了扭脖子,把桌子调节到站姿模式写(久坐是慢性病)。
当然了,本文从来就不是讨论“病”,我抽取它背后通用的“逻辑”,扩展其适用性,这才是知识迁移应该有的姿态。
如果对慢性病的警惕只局限在身体生理上,那就大大低估了“慢性病逻辑”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破坏力。
从“个人成就”视角来看,爱贪小便宜、享受不劳而获、热衷走捷径、沉溺于网游、沉溺于直播短视频流、沉溺于“爽文”……这些算不算慢性病?
它们是不是都具备“慢性病逻辑”的三个特征?具备。所以没错,正是这些「广义的慢性病」偷偷吸食了人的活力、动力、能力,最终造成了“个人潜能尚未开花就已枯萎”。
正是「慢性病」,造就了「平庸」
我断言,一个普通人,在其能力范围内,既可能度过平凡但精彩的一生,也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毫无尊严的赖活至死……其中的本质差异,就是看他能不能杜绝「慢性病」的侵袭
那么,既然携带“慢性病逻辑”的“病原”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杜绝防范?
我分享两个自己践行过有效的策略:
第一类,属于「敬而远之」策略
很多携带“慢性病”的事物,从认知层面就能甄别。本专题提出的“慢性病逻辑”——后果累积不可逆身心侵蚀神不知鬼不觉多因多果不可控,就是为大伙儿提供一个认知标准。但凡匹配的,连碰都别碰。
你明知恶龙在鼾睡,去惊醒它干嘛?好奇心不是这么用的。
就拿我来说。我很清楚“取悦读者的写作更容易获得商业利益”(符合慢性病逻辑),一旦尝过一次甜头,很可能会刹不住车,如此,我的能力境界也就那样了,人生就此走向乏味、庸俗、丑陋。所以,这类写作我永远不会去试
再说个生活习惯的例子。我有个强迫症,一旦煲剧,就一定要把它追完,这是不可承受的时间代价,所以,我选择不点开任何一部剧,坚持好多年了,省下了不少时间。
善弈者通盘无妙棋,不让自己身陷险境,方为上上策
但是,如果有时候我们已经染上了某些“慢性病”,又当如何?
这方面,我是从「控制论」中获得启示——放大反馈信息,将之「具象化」。这是针对慢性病“神不知鬼不觉”的特性量身定制的策略
比如,有时候我会沉迷游戏,这可是烧时间大户。但人对时间这一抽象的东西感知不明显。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找出「特别在意」的项目,评估完成项目的时间,打印成表格(或者学生作文纸就行),以小时(或十分钟)为单位,然后你继续游戏……每次游戏结束,记录下总时间,在表格上填上记号。
如此,不用多久,你就能清晰看出这就是具象化)游戏时间让你错失了多少个你「特别在意」的项目。
这方法很土,但当你看到「本可拥有却失去」的东西就在眼前时,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上述例子是为抛砖引玉,放大并具象化反馈信息,方法没有任何限制,你唯一需要的是一点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一点自我认知,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实际上,这整篇专题还仅是一个铺垫,一个未成品。
我在思考「慢性病逻辑」时,萌发了一个更大胆的观点,既然「慢性病逻辑」如此致命——我指的是,在彻底改变事物本质方面如此有效——那我们为什么不反其道而驭之?驯服它,把这套思想纳为己用?
当我们「学习」,取得实质进步时,实际上是不是意味着改变了大脑?没错。
我们调换下“自己”与“慢性病”的角色,把大脑看作需要被改变的对象,用慢性病逻辑来武装学习方法,这必然会是一种独创且有效的策略
下期专题,我们就来谈这个。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