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媒体部
来源:石榴北美移动课堂(ID:slbmydkt
中国家长爱说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年来,这个起跑线一直在提前。甚至,有个孕期妈妈还跟我说:“我不要让我的孩子输在子宫里。“
还有一位家长留言提到:
别人家孩子的家长似乎什么也不用做,连发条都不用拧,娃就像自带小马达,不仅早早把作业做完了,开始刷英语分级阅读,自己再找点高年级的奥数题做做。即使放松的时候,也是在看书,看的还是文学名著古文地理历史科技文!
而自己家的吞金兽每天吼上千百遍作业就是拖拖拉拉,多做两道计算多背一首古诗都要十八般武艺上阵,让娃每天练上半小时钢琴更是威逼利诱斗智斗勇……简直每晚都在上演‘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父母谈到他们孩子学习的事时,会十分频繁地用战争来比喻。但“为作业而战“大多是没有意义的。
你可能会发现,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你甚至在逼着孩子执行一些连你自己都未必认同的规则与态度。父母通常认为自己有责任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但往往忽略了:培养一个有好奇心、能自主学习的人。
归根结底,无论家长怎么试图去控制孩子,打也好骂也罢,买礼物给零花钱,每天盯着孩子做作业……都没有用,甚至适得其反。你可以逼迫一个人的身体,但是你逼迫不动他的脑子。
我们能把孩子按在书桌前,我们能陪孩子耗到深夜,但我们没办法逼着孩子的大脑去认真理解、去消化吸收、去整合处理那些抽象又复杂的概念。没有内驱力,碰到复杂的知识和问题,花多少时间和力气都没有意义。
孩子就像是一辆奔跑的汽车,正在快速地成长。压力就是这个汽车的动力系统,压力越大的确可以让汽车的动力越足,但是也更容易失控和翻车。如果有了压力仪表盘,那么关注这个仪表盘其实就是关注孩子的成长动力。
对于家长们来说,培养自己孩子的自驱力,最重要地是紧盯着压力这个仪表盘。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正向压力,在遇到可承受压力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毒性压力。
我们总是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愿景,期待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并取得成功。
但“强扭的瓜不甜”,作为父母,我们有一种本能,那就是保护和领导我们的孩子,但这种本能常常伴有一种自以为是。我们自认为了解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是什么,但其实就算是新生儿,也会以十分笨拙但隐忍注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个体性格与需求。“没有人可以强人所难,真正逼孩子做什么”。
许多父母希望凡事都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并尽可能保护自家孩子免受苦痛,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重构。
有这么一些错误观念,看看你中招了几条!
  • 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去。
  • 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拥有上佳表现。
  • 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
  •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凶险得多。家长必须一直紧盯孩子,才能确保他们不被伤害,也不至于让孩子闯祸。
控制感是压力的解药,请记住如果你想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你就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控制欲。
为人父母,其实是要教导孩子独立思考,身体力行。你的职责可不是要包办你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拥有在校园里乃至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决断力。

正如埃克哈特.托利写过:“借由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你。”
所以,不再一个劲儿问“你今晚还有家庭作业要做吗?“
而是开始说:“今晚你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我想了解一下,以便安排我晚上的时间。”
我们的座右铭是要启发,别强制。” 
那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应对压力,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呢?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呢?
享誉全美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与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教育专家奈德·约翰逊强强联合,将共计60余年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和一手的临床案例和咨询经验,总结成了《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这本书的内容。
全书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案例讲述了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孩子自控且自律的能力,培养他们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的能力,塑造孩子终身成长的思维,使之能够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未来的挑战。
01
掌控孩子,就是毁了孩子
前半生竭尽所能保护孩子,却让孩子轻易地被别人伤害。
你竭力为孩子扫平的障碍,生活会用残酷的方式还回来。
在《自驱型成长》这本书里,作者就反复提醒家长,不要成为直升机父母,而要成为“非焦虑临在”父母在孩子身边,但并不过多干预孩子的行为,父母不焦虑,让孩子在更大的范围内尝试和成长)。帮助孩子培养自控自律的能力,最终能够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所以,让孩子自己成长,自己做决策,成为自己,是父母一生必修的课程。
02
有掌控感的孩子才有未来
孩子们真的能做好决策吗?《自驱型成长》中提到了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早在30年前就着眼于9-21岁孩子的决策能力。研究发现,14岁、18岁和21岁的孩子在决策方面得分几乎相同,而9岁的儿童得分稍低一点。
科学家得出结论,9岁的孩子同样可以做出优秀正确的决策,在实验中表现的稍差也只是因为他缺乏相关的知识罢了。
而家长过多的干涉和规划,则恰恰是破坏了孩子的掌控感,是影响孩子自驱力培养的原因。
03
帮助孩子增强掌控感,做好决策
《自驱型成长》提到了4个方法:正确的心态,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处于最佳水平的多巴胺,心流。而这些方法的保障前提是,家长本身要成为“非焦虑临在”。
1.家长要成为“非焦虑临在”
如何成为“非焦虑临在”呢?那你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压力,对焦虑施加足够的控制,避免出于恐惧来替孩子做决定,然后采取非批判性接纳态度,同时授之以渔。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不要急于评价批评,而是先接纳,然后根据孩子的需要提建议,这样孩子就能够感到被信任被接纳,从而从容自信。
2. 三个维度的核心能力组合提高孩子的“软实力”
美国心理学家Ryan和Deci在七十年代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并且盛行至今。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着自发的动力,也就是内驱力,去努力成长、变得更好。
而这种内驱力的根基有三个:
  • 自主感(autonomy)
  • 情感联结(relatedness)
  • 胜任感(competence)
当这三个基本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内驱力就会非常强劲,推动人不断向前。
  • 自主感(根基中的战斗机)
自自主感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每个人最迫切需要、又常常被剥夺的权利。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是如此。
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会就一个具体的争执处于一种对抗关系,要么就是家长赢孩子输,要么就是孩子赢家长输。
朋友小学时,被父母逼迫去学钢琴,希望将来能够考级加分。当时搞得全家鸡飞狗跳,最终一年就放弃了。结果到了高中时,他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竟然主动重新练起钢琴,并且把这个当成了放松和放空的过程,连游戏也顾不上玩了。
也就是说,乐器不一定没有游戏好玩,但是享受乐器的前提首先是自主感。拥有自主选择的美妙感觉,才会发展出内驱力来推动自己前进。
  • 情感联结(性价比最高的礼物)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学校里,你遇到了某个极其讨厌的老师,或者让你感到十分恐惧的老师。从此,你对这个老师教的科目彻底失去了兴趣,这个科目的成绩直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仍然一蹶不振。
你不是一个人。
根据Ryan & Grolnick(1986)的研究,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个严格、冷漠、令人厌恶或恐惧的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伤害很大。这其实就是“情感联结”体验太差所导致的悲剧。
什么是情感联结呢?当一种活动总是发生在舒适,宽松,亲密的环境和社交氛围中,并且做这种活动时,总能够体会到尊重、支持与爱意,你也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内驱力。
  • 胜任感(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如果孩子遇到一件很困难根本无法完成的事,很显然孩子会选择退回到舒适区,不再愿意尝试,而心理学家这样定义:这种力量并非是实际上可以完成事情的能力,而是让孩子感到自己可以完成的感觉。
换句话说,当你擅长一件事的时候,不断的正向反馈激励着你的自信心,你的胜任感油然而生,就会越来越想做这件事,对其产生无限的内驱力。
假设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大脑,而且明白自己的生活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如果能获得一定的外界支持,他就能把自己的事儿打理得井井有条。
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顾问,而不是他的老板,给予支持而非控制,尽可能多地和孩子说“你来定”,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但“你来定”并不是为孩子提供无限选择,也会设立边界,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操练,然后边界之外渐渐做出更多让步,哪怕“孩子的决定”并非你心中首选。你提出的诸多忠告,应该相当于孩子一路走来都用得上的救生圈。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十岁,可以尝试告诉他/她,生活里有四件事会让人紧张并压力山大——
第一、发生了新情况——新奇(novelty);
第二、出了之前没想到的事——不可预知(unpredictability);
第三、发生了让你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伤害、挨批评或者感到尴尬的情况——对自我的威胁(threat to the ego);
第四、出现了你觉得自己难以把控的局面——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
找到你自己生活中的压力,随后聊聊这个话题,让控制感解压,通过这种方式,你就是在构建一种对于压力的意识,而这恰恰是遏制压力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步骤。
有时候我们为孩子做一件两件事可能还看不出效果,但只要持续做正确的事情,就像给孩子心田里不断播种下优良的种子,总有一些种子会发芽长大。
参考文献:
1、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奈德·约翰逊《自驱型成长》
2、邱天《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小猪佩奇中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者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鲁稚的阳台】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852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