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因为那句电影台词“我想和你做爱”上了热搜,而在婚姻中有多少人不擅开口说“爱”,于是婚姻渐冰冷、分崩
近日,民政局公布了结婚率和离婚率的数据:
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离婚登记97.4万对,同比上升1.7%。相比于结婚率的持续走低,离婚率迎来了连续16年的上涨。
导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却鲜有人提及。中国性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主任姜辉教授告诉“医学界”:“国内离婚案例中,60%以上是因为夫妻生活不和谐。
你有多久没有回归家庭
“人类的初心是要回归家庭,与爱人、家人在一起,享受亲情时刻。而中国社会的发展,却似偏离了这一初心。”姜辉谈到在国内的高节奏、高压力工作环境下,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996”已成常态,人们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家人。
在这一点上,姜辉认为中国性学的任务很重,幸福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家庭“性福”,而中国人的“性福”指数目前与国际相比差距还很大。
中国性学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在2015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幸福素养调查》显示:75%的人因情绪压力而无法获得高品质性生活,40%以上人群对于伴侣提出的性需求选择无视。
为了中国性教育,我成为网红专家
姚晨因为在近日上映的某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我想和你做爱”而瞬间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传统观念接受不了女性对于性需求如此直白的表达,网上对此甚至有“荡妇”的粗鄙之辞,这也反映了中国性教育的缺失。
李银河说,性在中国从来是可做而不可言的,是每个人内心阴暗角落中隐藏的“肮脏”小秘密。
姜辉回忆起几年前与某电视台知名健康类栏目合作,他被安排做两性知识方面的嘉宾。但电视台对于谈及“性”相关字眼的节目有明确的限定,这让大家很是为难,节目有点做不下去了,姜辉想要不就算了吧。后来制片人和编导跟姜辉说,既然都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不要放弃,可以用“夫妻生活”代替“性生活”,用“男子功能障碍”代替“性功能障碍”或“阳痿”,从而避免一些敏感词。
节目录制完成后,收视率竟也出奇的好,这让姜辉感受到,大众对于性知识的确有很大需求,国内性教育欠缺的功课太多。后来,姜辉参与了更多健康类电视节目,收视率都很好。
“性是一门科学,是生命繁衍下去的根本,应该去科学看待,而不是总是掖着藏着。如果对性科普的推动有帮助,我愿意做这样的网红专家”。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编辑出版了《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这本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编写的儿童性教育图书,却因为对生命诞生以及性器官图文并茂地描述,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的家长控诉性教育读本尺度太大。
在刘文利看来,性是美好的,不是肮脏下流的,孩子对性知识的学习是真诚自然的,他们的脑子里没有大人想象的那种色情内容,性教育不只有性行为教育,还包括认识人体、保护隐私部位、青春期、预防性侵等多方面知识。缺乏性教育,会让很多孩子面对性侵犯时没有防范和保护自己的意识。
姜辉谈到,性教育缺失,让很多女孩在青春期不懂得保护自己,随随便便就堕胎,甚至因此造成不孕。“我们的电视不让播避孕套广告,而人流广告却到处都是。我们科学正规的性教育渠道太少,导致孩子们接触的都是一些歪门的错误性知识。
从“中国男科走在大路上”到“幸福中国”
中国性学会(NGO)在今年提出了“中国性学,幸福中国”的发展战略,启动了“幸福中国-关爱生殖健康行动”和“幸福快车”—中国性学名医名家走基层大型扶贫公益活动,围绕着健康中国的主题推动中国性学发展。
男科作为与妇科对等的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却是天差地别,妇科在国内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史,而男科在国内的起步不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
2007年亚太地区男性调查显示,性功能障碍者就医的比例,日本为43%,韩国33%,台湾地区30%,大陆地区17%,可以看出来大家在认知观念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男科相关疾病多是与生活质量相关而非致命的疾病,其发展与经济、文化提升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密切相关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及人类精子库主任姜辉教授
近些年,新药、新技术带来的治疗方法的改进,尤其是“伟哥”进入国内市场后,快速推动了男科的发展,现在国内治疗ED已有多种方法,治疗水平已达到国内一线水准。同时,国家对于男科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全面推动着学科进步。
作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姜辉一直以来对于推动男科的发展不遗余力。姜辉非常重视男科科普宣传,在2013年开始推动举行的“中国男性健康万里行”活动,5年时间走遍了全国300多个城市,到药店、社区、基层医院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在社区开健康讲坛,以及网上宣教等。
2014年,姜辉提出“中国男科走在大路上”的口号,提出男科的发展要像其他学科一样,“规范化、学术引领、人才拔尖、融入国际、勇攀高峰”,极大振奋了大家对于男科发展的热情和干劲,一大批有学识、有才干、科研能力强的年轻人加入到男科队伍中,成为中国性学和男科发展的“未来之星”。
近些年,男科有了大踏步发展,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以北医三院为例,2009年男科年门诊量2.9万,201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3.1万,日平均门诊量达五六百人,位列全国第一,反映了大众对于男科的刚需很大。就诊患者中70%是外地的,其中60%~70%的不孕不育,20%~30%的性功能障碍,还有5%左右的其他疾病。
为了推动基层男科的发展,中国性学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努力推进基层医生男科相关培训,成立了30余个全国及省级男科培训中心,主导的中国男科“强基层——星火计划”已连续推行三年, 在全国数十个城市落地。
如今姜辉把对学科的推动扩展到一个更大的范畴,积极推动“性学”的发展,为中国人的“性福”需求担起大任。
中国性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一直以来积极推动健康中国为主题的的科普宣传及疾病预防工作。从2013年开始,中国性学会联合多家媒体开始征集并发布“男性健康日活动主题”至今已有7年,从多方面倡导关爱男性健康。
姜辉呼吁,在关注大众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男性生殖健康,特别是在快节奏、高压力、低头族盛行的时代,提倡健康生活、幸福相伴、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姜辉认为“性福”指数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是家庭幸福的纽带,建议工作之余,要多回家过好夫妻生活。

专家简介
姜辉,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男科主任、人类精子库主任、中国性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前任主委、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蔡鎏
责任编辑:田栋梁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