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升值计  作者/升值君
人都希望跟聪明人交往,做事也好,择偶也好,聪明才智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经济野蛮增长的时代了,过去仅凭胆大就能赚到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能赚到钱的,都是聪明人,分辨聪明人,尤其识别身边的聪明人,对我们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不是聪明?
■ 01
信息不对称,不是聪明
信息不对称确实容易显得聪明,我一直在强调拓展信息带宽的重要性,信息不对称能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信息不对称不是聪明。


比如一个建筑工程师,和一个医生,
两个人都能靠信息不对称赚到钱
,但是这不能评价谁聪明还是不聪明,尤其是现代专业无限细分的背景下,专业知识往往越来越狭窄,越冷门,这容易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但是这并不是广义上的聪明,最多说明这个人在某一方面浸淫很深,至于连专业都算不上的冷知识,就更谈不上聪明了。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
叫你知道有哪些非常冷门的冷知识,关注的人非常多,
说明很多人都有需求,都想拿着这些知识点让自己显得聪明,俗称装逼。


但是这些冷知识,你会发现没有任何用处,除了装逼一下对你的人生,对你解决问题不能形成任何帮助。


同样,记忆力也不是聪明,能够记忆大量只要用电脑或者手机搜索引擎就能搜到的知识,
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 02
辩论,不是聪明
辩论不仅不是聪明,甚至多数时候也没有价值。

我是做内容的,我太知道,要说服一个人,让他接受你的观点,这完全做不到,你要说服一个人,你最好用手枪,你一枪打翻他还容易一些,你有手枪才有说服力。
但现实就
是,你没有手枪。所以,放弃争辩,放弃各种观点之争,这才是正确的思路,争辩越多,朋友越少,形象越差。


儒家的孟老师说过一句话,
吾岂好辩邪,吾不得已也
孟子是以雄辩著称的,但是他说这话,就是他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他的好辩能辩,不能说服人。
他能用口才打败所有人,但是人家依然不听他的。但是他没有办法,他要坚持真理,所以他只能继续辩下去,至于普通人,你既不掌握真理,也没有修辞的本事,
那种涨得脸红脖子粗的辩论根本没有意义。

辩论其实更像是一种表演,实际上,辩论应该是不聪明
雄辩不一定代表真理,更可能代表对真理的扼杀,
辩论跟聪明相关的一点是,敏捷,直觉敏锐


反应敏捷之所以是一个好品质,是因为这是智人最重要的应激反应,遇到困难就躲避,碰到猛兽就逃跑,有人损害利益就怼上去,对于这种基本安全问题,快速的反应,非常有用。


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已经被远古时代的种种风险杀死了,但是我们智人今天的战场不在森林,在城市的水泥森林,在办公室,在谈判桌,言辞锋锐、犀利,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
多数时候是一个技能训练的结果。


重要的不是他的观点,而是得出观点的过程,是不是有逻辑,有深度。
那么什么是聪明的,我提供个人的5个见解:
1、观察力强
善于观察的人,意味着一件事,他获取信息带宽的能力很强,这样的人,天生就擅长获取信息。


所有的聪明才智,都是在搜集信息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学习之后产生的,观察不是记忆,是主动地寻求知识的第一步,这意味着这种人可以从各种人、
各种相关和不相关的领域吸收经验。
动不动急吼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聪明,能够在观察和倾听中,发现问题,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才是真聪明。能够观察,能找到有效信息的人,他的信息一定是多元的,多元带来正确,或者至少接近正确。

2、批判性思维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有一句话:「科学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方式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马斯克所谓物理学第一原则,其实是一切回到事物最基础的逻辑进行思考。
我思维的习惯,主要是喜欢不自觉地追寻问题的本质。遇到事情,会本能地下意识地去刨根问底。


这个思维习惯,让我错失很多机会,比很多人无脑地涌进蓝海总是慢半拍,可以说,
人生几次发财的机会都慢了


以前有人批评我,说思考本质没有用,这个我自己也反思过很久,大概去年的时候,才逐渐反思明白了,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缺点,但是做事反而更坚定


因为你是研究明白了,知道事情的本质是什么,所以对于你构建你的工作体系和商业体系非常有用,
不用再去满世界学习别人去,自用就好。
而且不去思考本质的人,被各种风潮和陷阱带走的人简直太多了,批判性思维,好就好在能建立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这种批判性的思辨能力,才是「持续聪明」的基础。


可以说,
知识是一次性聪明,批判性思维才是持续聪明,普适性的聪明。
3、化繁为简的能力
能够认清一个高深的道理,读懂一些深奥的著作,这是理解的第一步,但是更高层次的人,不仅能够读懂,还能明白浅易地简单描述给别人。


曾经有个人跟我说,真正的文科大师,
向下兼容的能力很强,
你跟他对谈,觉得如坐春风,他说的道理没有你不懂的,但是过后一思考,会后背出一身冷汗。


因为他一直在把很深的东西讲得让你以为是自己明白的。
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科学到深处的人,都能用很浅显的语言把他的学科讲出来,只有初学者和半吊子,才会拽专业的名词大词吓唬人
,有很多这样的大词党,擅长让人不明觉厉。


实际上,真正的聪明人,
都会避免使用专业名词,黑话。


《百家讲坛》刚出现的时候,不光是请了后面的一些文科教授,开始其实还请了很多理工科的大神来讲课,其中有杨振宁和丁肇中,丁肇中谈他的研究,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在100亿个雨滴中寻找一颗红色的雨滴,非常的准确
,而且非常的简单。


杨振宁谈数学家的著作,打个比方,大概意思说,说有的人写文章是泥沙俱下,一条河里什么都有,有的人是清澈见底,非常清晰,除了他的研究成果什么都没有,但是对学者而言,看前者的文章比后者好,因为你能从泥沙里捡到金子。
这种平实而精准的表达能力,不是辩论,但是能让人从心底接受,这样的人,要么是在他的专业领域浸淫很深,要么就是非常聪明,能够精准地抓住本质。
4、思维的任意门
经常有人问我思维方式是怎么练的,我们拿爬山来比喻思维。


我发现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有个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爬山式的,比如说你的答案在半山的亭子,在你没有地图的情况下,
你必须把所有的分岔路走过
,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聪明人不需要,他们甚至不是有地图,是直接坐着直升机飞到半山的亭子。
聪明的人思维能力是跳跃式的
别人在A和B之间要经过C,要有路径,他就像有机器猫的任意门一样,打开门就可以直接跳跃过去。


以前有个读者形容我的内容,说非常直接,有一种近乎赤裸裸的直接。这种思维跳跃就是聪明的表现,但是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思维训练的结果,是一个人在A知识和B知识之间,积累了足够多的路径,已经建立了联系,所以别人在爬山的时候,他已经经历了。

这就是遍历的好处。思维的任意门,其实是前面所有习惯综合的一个结果。

因为观察力强,相信多元,他遍历了所有的信息,因为批判性思维,他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因为能化繁为简,他把中间的路径省略了。
5、极少情绪化
真正的聪明人,都很少沉迷于情绪,很少普通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焦虑等情绪化问题。


我发现大多数人之所以频繁出现情绪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其实没有深度思考能力,他日常接触的都是奶头乐的东西,短视频、网络爽文小说、氪金游戏,这些让人迅速满足的快乐,
而他一旦回到现实中,不能快速地获得自己满足,他就会陷入焦虑甚至愤怒之中。
他们极度缺乏深度学习,深度思考,而一般真正聪明的人,
都冷静到可怕。


他们可以长期地专注做一些长期的事,知道自己长期投入的结果是什么,即使有一些意外,他也清楚知道自己回报的下限在哪里,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改变方向和赛道,长期地专注自己的事业,更不会轻易地陷入情绪化。
真正优质的公司用人,喜欢用聪明人,希望找到优质的配偶,最好也选聪明人,不仅仅因为聪明人可能是潜力股,而且因为,
聪明代表更少的犯错,更可靠的性能。


简言之,聪明,其实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训练的结果,更多是后天形成而不是先天的天赋。

· THE END ·

▼▼▼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扫码关注理想岛,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后,右上角设为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