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北京的滴滴。图片来源:YAN CONG/BLOOMBERG NEWS

据知情人士透露,就在滴滴(Didi Global Inc. ,DIDI)赴美上市数周前,中国网络安全监督部门曾表示希望这家中国网约车巨头推迟首次公开募股(IPO),并敦促该公司对自身网络安全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检查。
但对于滴滴来说,等待将带来问题。在没有接到暂停IPO的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该公司实施了上市计划。
在从知名风险投资家筹集数十亿美元之后,滴滴面临投资者要求该公司上市的压力。该公司6月份在短短数日内完成上市前的“路演”,持续时间较中国企业通常进行的投资者推介短得多。滴滴通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筹资约44亿美元,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9988.HK, BABA, 简称:阿里巴巴)上市以来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股票发售交易。
上述人士称,中国官员、尤其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简称:网信办)的官员们当时仍然担心,由于赴美上市需要公开披露更多信息,这家网约车服务公司的大量数据可能因此落入外国手中。
滴滴的美国存托股票(ADS)上周三开始在纽约市场交易,即中国共产党庆祝成立100周年的前一天。
次日,国家网信办对滴滴挥出一记重拳。上周五,国家网信办开始对滴滴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并禁止该公司应用接受新用户注册。周日,国家网信办责令移动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应用。
滴滴刚刚上市数日便遭遇如此突如其来的监管行动,这让投资者惊诧不已。此番行动表明,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高于本土企业走向全球的雄心。结论是:即使监管举措可能危及中国公司吸引国际投资者的能力,政府也不太可能坐视不理。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从不同机构获得的信号指向不一。一些金融监管机构已公开表态支持企业海外上市,但同时也强调保护敏感数据和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目前尚不清楚滴滴是否已自行开展评估。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投资者要求获得高额回报的压力越来越大,该公司最终决定继续推进IPO。

滴滴上周在纽交所的上市筹资约44亿美元。图片来源:BRENDAN MCDERMID/REUTERS

国家网信办没有回复书面提问。滴滴在回答问题时说,公司不对市场猜测发表评论,而且在IPO之前不知道监管机构决定对公司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禁止新用户下载滴滴出行应用。
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已将加强对科技行业及其海量数字数据存储的控制作为监管的关键领域。中国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数据主权。
那些拥有海量数据、雄厚资金以及业务渗入到中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科技巨头,已经引起中国高层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
中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今年6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该法将赋予国家更多权力,让政府有权要求私营部门的公司与政府部门分享数据,与此同时限制这些公司把数据送往海外。这部法律定于9月1日生效。
在数据安全担忧的背后,反映的是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博弈。美国国会议员已经要求对赴美上市企业进行更严格的审计,他们称这对提高在美上市中企的透明度是必要之举。在中国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去年透露咖啡销售业绩大规模造假,致使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交易的股票数日内下跌75%后,这种加强审计的呼声逐渐高涨起来。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简称PCAOB)已经确认200多家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的审计工作是该委员会无法审查的,其中大多数都是总部设在中国的公司。
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参议员鲁比欧(Marco Rubio)在上个月曾呼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阻止滴滴在美上市,除非滴滴能采用与其他美国上市公司相同的审计监管标准。
中国政府引用了旨在保护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法律来阻止美国监管机构查验中国公司的审计底稿。
去年,中国开始阻止中国企业配合海外监管部门的工作,没有中国政府的授权,中国企业不得将文件交给海外监管部门。
由于缺乏联合执法框架,美国证券监管机构不能定期检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底稿,不过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称一直在试图就这个问题与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进行接触。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没有回应记者的提问。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尤其担心的是美国的一项标准要求——拟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要向SEC披露“重大合同”,即相关公司的主要厂商和供应商的信息。
上述知情人士称,尽管像滴滴这样的公司将其用户和交通流量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但国家网信办的官员担心,这些服务器的设备如果是从国外采购的,在滴滴因上市而披露更多信息后,可能容易受到网络安全攻击,从而可能会使大量数据处于危险之中。
按照中国法律,像滴滴这样的交通运输公司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这增加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敏感性。地理信息和交通流量数据可能被视为敏感信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的重点是滴滴从何处采购用于该公司网络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这些供应品的采购可能构成什么安全风险。
分析人士称,审查过程可能持续数月,涉及约十几个政府部门,包括中国的公安部和最高经济规划部门。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网络安全官员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审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网络政策中心DigiChina项目负责人Graham Webster说:“在我看来,服务器供应商完全在网络安全审查范围之内。”“如果采购了服务器,而滴滴没有提交审查,那看起来就违反了规定,或者对规定有另一种解读。”

监管部门已经禁止滴滴的应用接受新用户。图片来源:ALEX PLAVEVSKI/SHUTTERSTOCK

在网络安全审查之前,滴滴已然面临着另外一项监管调查,涉及该公司是否不当利用其庞大数据来排挤小竞争对手。滴滴宣称在中国拥有数亿用户。包括中国最高反垄断监督机构、网络安全监管机构以及税务部门在内的政府机构人员都曾对其办公室进行突击检查。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虽然对滴滴采取了行动,但并没有直接叫停该公司的IPO。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这家为数千万司机提供工作机会的公司已经成为大城市一个重要的就业来源。
但不管是针对其他科技公司的监管行动,还是对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其背后都有中国高层对国内科技巨头正变得过于庞大且影响力过大的广泛担忧。最近几天,中国社交媒体的一些用户也在关注滴滴董事会的构成,称这凸显出中国科技行业日益抱团、排他。
滴滴董事中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高管。阿里巴巴和腾讯也是滴滴的股东。
Lingling Wei/ Keith Zhai
更多阅读: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创建于1882年,旗下有道琼斯指数, Barron's, WSJ, MarketWatch, Factiva, Risk& Compliance等品牌。“道琼斯风险合规”是全球风险管理和合规治理品牌,由道琼斯风险合规中国团队运营。欢迎关注公众号或联系:[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