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翻译官奶爸”的作者妙爸。
我是一名职业翻译
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就误打误撞干上了这行。从业大约15年,累计翻译约2000万字。

我平日主要给麦肯锡、埃森哲、哈佛大学这些顶尖机构翻译各种报告和案例。

每天还会翻译科技和财经新闻。你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看到的最新科技资讯,很可能都出自我的手笔。

我求学和工作期间的经历非常丰富,可是自从当了爸爸以后才发现,我这辈子学的东西基本都是为了迎接家里这两位小公主(老大妙妙9岁,老二熙熙4岁)
我做翻译,是为了教孩子英语;
我写文章,是为了教孩子语文;
我喜欢看书,是为了给她俩培养阅读习惯;
我从小踢球,是为了让她们颠球不愁;
我常年游泳,是为了她们下水不慌;
我定期健身,是为了给她们展现自律;
我不看电视,是为了帮她们保护视力;
我居家工作,是为了多陪陪她们;
我知识庞杂,是为了应对她们没完没了的“十万个为什么”;
……
不当个超级奶爸,我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一身武艺”!
于是,我也在奶爸的路上越走越远。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不停地琢磨怎么把孩子培养好,怎么让她们更快乐,更幸福。
渴望她们能从渣娃,哦不
,是
普娃,变成牛娃。
一路走来,我也憋了一肚子话想跟人交流,所以就开了公众号,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也能把手头的资源共享出来。
当然,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对孩子那么上心。老大妙妙上小学之前,我不光是佛系,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如来佛祖,处于完全放养状态。
以至于她上小学之前大字不识几个,英文字母认不全,十以内加减法都搞不利索。
于是乎,我痛定思痛,走上了亡羊补牢的道路。一两年时间就把孩子英语拉到跟美国同龄小学生差不多的阅读水平。
可我也绝对不是鸡血的家长,要不然也不至于当了那么多年如来佛。我只是希望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通过不断迭代,探索出符合自己家孩子的育儿之路。
下面几篇是开号以来的精选文章,便于大家认识我(点击题目可直接访问)
这些文章里面有很多资源,欢迎直接到公众号后台索取哦。点击下面的名片关注我吧
好了,下面轮到今天的正文了
文末有“小学1-6年级全册考卷帮助宝宝们备考,欢迎领取。 
在困难面前,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
1
买书越多越焦虑
重视教育的家长一定都买过不少书,课外书先抛开不谈,光是各种各样的辅导书,谁家里还没个几摞?
可是真正看过的又有几本?浪费钱是小事,毕竟一本书顶多几十块,关键的是打击了信心。
  • 孩子觉得自己没努力。
  • 家长觉得自己没尽职。
  • 成绩没提高,却花钱买了一堆焦虑。
其实,未必是你自己毅力不够或许是用错了方法。
我在《当了15年翻译的奶爸带俩闺女读1500本英文书,小学英语自由的书单这一份就够了(完整版)》里面介绍过,我根据盖兆泉老师的推荐用过《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可最终并没有坚持下去。
这本书确实是好书,里面都是全彩印刷。
每一个chapter开头是词汇,配有彩图。
然后把知识点融入简短的对话,强化训练。
随后还有角色扮演练习,通过对话来学习。
再之后,还有阅读和听力训练。最后再配上这一章的总结。
此外,所有章节都有配套练习题。无论课文内容还是练习题也都有音频资料。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本非常完美的语法书。既兼顾了知识、趣味、实用,还练习了词汇、阅读、听力。
再加上盖兆泉老师这样的名人推荐,似乎没有不好好使用的理由。
2
不是没有毅力,而是用错了方法
可是,我家只用了几个月,就在不知不觉间放弃了。我甚至完全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放弃的。
如果你有过亲自给孩子辅导某个学科的经历,应该会对“不知不觉”这四个字很有共鸣。
我不是个没有毅力的人,妙妙也不是个不配合的孩子,不然我们也不可能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雷打不动、一天不落地读了1500本英文绘本。
问题其实出在方法——执行方法。
朗文那套书的编排方式是按照章节来的,第一眼看去很容易会想到各大课外培训机构的教学方式。每个星期抽出一天时间学一章。
我跟妙妙在实际操作中也的确是这么做的。然而,对于在家辅导这项任务来说,
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方法
第一,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需求,很难做到每周固定时间辅导孩子。
第二,这种每周一次、每次一章的学习方法,需要一次性抽出一两个小时来学习,很容易被例外情况打破。
第三,一旦打破规律,就极易在“不知不觉间”放弃。毕竟,这种情况缺乏了辅导班的外力督促。
第四,一周一次的学习频率过低,效果不好。
我本人从事翻译工作,对英语的绝大多数知识都不必做任何提前准备即可直接上手。
可如果换成其他学科,恐怕还要多费点时间“备课”,那就会进一步增加工作量,坚持下去的阻力就会更大。
通过上面的总结不难看出,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两点:
  1. 每次学习时间太长,难以坚持;
  2. 每周学习频率过低,效果不佳。
明白了这两点,解决方案也就不难寻找。
3
每天几分钟,愉快又轻松
正确的做法是把一次性的学习切分成许多小块,分散到每一天去解决。
比如:
周末一次性集中学习需要100分钟,完全可以分散到周一到周五。
这样每天只需要20分钟就能完成,既降低了学习压力,又提高了学习频率,还能最终改善学习效果。
如果不换教材,依然沿用朗文。
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把词汇、对话、口语、阅读、听力、总结几个部分分散到周一到周六分别进行。然后安排周日做练习册。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不过,我并没有继续沿用这本书。主要原因是我也想偷偷懒
即便按照上面的做法,也需要我每天记住需要做哪个章节,而且由于知识过于系统化,我也免不了要提前备课,无形中又增加了压力。
有了上次的教训,我再也不敢高估自己的毅力。
我在“启蒙书单”那篇文章里面说过,后来我选择了《新加坡语法》。
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废话少、练习多、频率高
从目录上可以看出,每本书有大约20个lesson,每个lesson是一个语法点,下面分别提供两三个exercise。
从编排方式上,这本书就没有采用章节式的系统方法。而是简单粗暴地把语法点拆分成很细的一个个lesson。
直接在chapter的开头给出例题和简单的讲解,然后进入练习环节。
虽然看似少了很多讲解,也没有那么系统性,但这样却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语法知识细细地切分到每一天来完成。
采用这套书之后,一天只做一个exercise,妙妙几分钟就能搞定。
她保证了每天的输入和练习,提高了吸收效果。我又不用过分参与,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干点其他事情,大大降低了心梗概率,何乐而不为呢?
4
不追求数量,但要保证频率
其实这种思路都是在效仿分级绘本。
分级绘本的基本逻辑就是每天读一两本,不单纯追求数量,但一定要保证频率。
同样100本绘本,甲同学每天读1本,连续100天;乙同学想起来就一口气读10本,想不起来就拉倒,最终也是100天。后者效果一定不如前者。
虽然我的这种灵感来自分级绘本,这种方法绝不仅仅适用于英语。
语文同样如此
所以我才选择了跟RAZ一样数量大、内容多的《高要求阅读》。每天精读一篇或两篇。
具体使用方法之前也在《读了那么多RAZ,怎么才看一篇中文说明文就翻车了!?》里介绍过了(点击蓝字即可访问)
数学也一样
妙妙是普娃,更应该重视计算这样的基本功,所以我用《公文数学》来做课外补充。这种书本身就设计成可以一页一页撕下来的,正好方便根据情况每天安排几页练习计算。
而且整套书的编排也是按照一定的计算体系逐级上升的。既满足了家长的偷懒需求,又达到了孩子的练习效果。
连奥数也不例外
妙妙这样的普娃虽然压根没想过要在奥数上有什么作为,但为了稍微开拓一下她的思路,我还是选了最入门的《小学奥数举一反三》。
这套书不仅难度比其他奥数教材要低得多,适合普娃课外补充,而且细分到每周安排五个“王牌例题”,刚好每天一道例题加配套练习,十几分钟就搞定。
周末再集中做做练习题巩固一下即可。而且每道例题还都配上了二维码,可以用手机观看解题思路。
这套书现在还出了视频讲解版,配上了专门的录播课,进一步解放了我。
就这样,语数英三科都用分级思路找到了对应的书籍,既保证了每天都能做一点练习,又不至于每次的练习量过多,实现了循序渐进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我不用再投入太多精力,只要在妙妙实在挠头的时候上去帮一把就行。
每个人都有偷懒的需求,孩子有,家长也有,这都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模式真正解决的不只是我们的偷懒问题,而是帮助咱们做家长的摆正自己的位置。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长不是老师,而是顾问。
学科教育尤其如此,如果每一科都亲自上手去教,不光精力难以保证,也不利于家庭和谐。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刚刚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家长感慨:“谁给我的勇气给孩子讲题
但愿这篇文章能帮到他。
期末考试马上就到了,今天给大家准备的资源是“1-6年级全册状元大考卷”,便于在家里给孩子做期末练习。在后台回复“状元大考卷”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