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专栏
No.1 第一期
写在前面
两周前,主创兆凡在深圳做了一个线下分享,谈自己从金融转行公益、再到创业的经历,以及这些年自我的成长。分享后现场好些人说,很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是很纠结,找不到出路,问她怎么办。这些年,兆凡遇到过很多人问她这个问题。在她看来,行动的勇气和韧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高质量的思考和分析,让自己更好地找到出路,明智决策,避免无谓的纠结。
全文5670字,阅读需11分钟。
1
27岁,在金融领域工作四年后,作为一个会计学专业毕业的科班生,我决定出国攻读人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现在回头来看,学习人类学的经历让我曾经的纠结变为平和。它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世界和自我,改变着我看问题的视角。读研究生的那年,我也特别投入和快乐,泡在图书馆读书,写了很多篇文章,到处听讲座,了解不同文化和各种有意思的人。这种沉浸在学习中的状态,也成为我现在生活的常态。
在那之前,曾有九年时间,我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和工作,没有找到出路,各种纠结。那时工作很忙碌,和同事相处融洽,福利待遇也不错,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想要改变的迫切性。但我深知每天早晨起床时内心都有种抗拒感,想到工作也兴奋不起来,每到年末想起一年时光就这么流逝,更是沮丧。
还记得两件小事,让这种不热爱自己工作的感觉显得尤为强烈。
一次是和公司亚太区一位大老板吃饭聊天,五十多岁的美国人,他说起自己年轻时其实是个嬉皮士,关心政治,经常参加抗议活动。后来进了投行工作,慢慢改变了,身上的反抗精神也逐渐消退。听他说到这里时,我内心咯噔一下——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担忧,很怕自己当时最珍贵的好奇、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热情,会被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侵蚀掉,变成自己都不喜欢的人。
另一次是去东京出差。东京的同事们早晨七点来上班,晚上九点我离开时还没走,中午吃带的简餐。和陌生的同事们相处,让我真正去直面工作本身,而终日的忙碌背后,就只剩下深刻的孤独感。
当时当地的种种感受,都让我明确地知道,自己并不喜欢金融行业。
而最终我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和行业,不靠锦鲤,靠的是逻辑思考。
我当时决定停下来,出国念书。于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我问了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最困扰我的问题是什么?
-在过往的职业和生活中,让我真正感受到热情和投入的经历是什么?
-不同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我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标准是什么?
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我做了一些研究:
-思考并写下我希望通过读书实现的目标,包括职业、个人成长和生活方面想达到的状态;
-通过维基百科以及其他资料,了解我可能感兴趣的学科,发现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发展这三个学科最有可能回应困扰我的问题;
-了解不同国家对英语考试的要求,以及提供奖学金的机会,最后聚焦在英国;
-参考英国学校和专业的排名、主要城市的基本情况,以及我本科学校背景和成绩,选5所考虑申请的学校;
-通过学校网站,详细了解相关专业的信息,包括课程目标、老师、目录和必读书目;
-寻找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进一步咨询。
经过两个月的研究和准备,我搜集了很多信息,综合分析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利弊,和我的需求和目标匹配起来,觉得最合适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的人类学和社会发展管理专业。
这个过程中,我更了解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例如有的更侧重实践,有的侧重理论;也更了解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更了解了授课的老师,并且能在申请材料中把这些问题说清楚。所以我的每份申请材料写得都不太一样,针对这个学校、专业和老师们的背景,确保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我成功申请到了我的第一志愿。
2
除了专业的转换,我的职业方向也发生过两次重要的转折:从金融转行公益,从公益转行教育。
现在回头来看,我终于找到我真正想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中许太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理性思考、逻辑思考的能力,这会让人生活得的不幸福,让社会充满冲突,让各种问题长期没能被解决”。找到职业方向的感觉是很棒的,即使有再多困难,都会心甘情愿想办法去克服;即使有再多诱惑,也能很安心地不为所动。我知道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取悦谁,不是为了掩盖担忧,也不是为了寻求稳定。这让我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能不会把精力浪费在纠结上,而是每天劲头十足地的琢磨着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这让我觉得很踏实,也让我看到自己快速的成长。
我在快十年的时间中做过各种尝试。最终我找到了职业的方向,不靠锦鲤,靠的是不断的行动和逻辑思考。
我一直在想这样几个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工作中追求金钱和稳定?
-在职业选择中,兴趣重要吗?
-什么是价值观?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我做了不少尝试。在金融行业工作的时候,我就尝试过各种兼职和志愿工作,去乡村短暂教书,跟着记者做采访,去培训机构当老师,参加公益机构的各种活动。我也会寻找机会和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想法。我还会尝试不同的旅行和消费方式,探索自己对金钱、稳定和自由的态度。
(采访和跟拍收废品的老王)
我每次换工作,并不是为了逃避对上一份工作的不满,随便抓个救命稻草。而是经过上一份工作中的积累和分析,很清楚知道更好的选择是什么。离开金融行业的时候,我明确的想要从事公益,帮助弱势群体;离开公益行业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想要解决社会问题的初衷并没有变,但公益未必是最好的路径。最终,我选择了创业。两年过去了,初心未改,我们的创业机构也发展了起来。
3
32岁,我遇到两个合伙人,蓝方和明欣,开始了三个姑娘的创业。
那时我在教育公益领域工作了快两年,对教育改革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意识到思辨教育是特别重要而稀缺的,也更清楚自己想做一线的教育工作,更深入地理解教育。一旦自己的目标很清晰,很神奇地的就会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
朋友小树有一天发消息给我,“我的一个朋友,想做公民教育,我觉得你们会谈得来,说不定可以一起做事。”于是我认识了蓝方,在我家聊了一顿饭的时间,她给我看了她在菲律宾接触的公民教育的教材,我给她看了我在美国参加批判性思维培训的书籍,我们讨论了批判性思维和公民教育的关系和结合点,当天就决定,可以一起做。
那时蓝方要回法国完成最后半年的学业,中间又介绍一直在法律领域工作的明欣给我认识。还记得我和明欣第一次见面,当天俩人竟然带着同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我们讨论起对教育的观念,对理性的理解,对创业未来的预期。
一来二去,事情就开始做起来了。
现在回头来看,虽然我们之间有各种差异,但工作还是很默契。我们有相同的愿景,对金钱有相似的态度,能脚踏实地打磨产品,愿意就事论事坦诚沟通。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不靠锦鲤,靠的是逻辑思考。
我一直在想这样几个问题:
-决定创业公司能否存活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一些合伙人最后散伙了?
有些人散伙,是因为核心价值观不一样,例如一起办教育机构,一个合伙人更看重金钱,愿意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快速扩张;另一个合伙人可能认为有的底线是不能被突破的。有些人散伙,是因为使命和目标不清晰,机构大方向变来变去,人心就散了。有的人散伙,是因为能力和资源不匹配或无法互补,一方觉得自己能力更强,贡献更多,合伙人的价值不大。总之,我觉得找合伙人的时候,只看外在的学历或工作经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了解彼此的目标、价值观、能力和资源
工作这么些年,从事不同的行业,慢慢才总结规律,那些志同道合者,究竟有什么相似之处。当我遇到蓝方和明欣,一顿饭的时间,讨论了一些关键问题,心里就会大概清楚,这件事情能不能做,能不能做成。
(三位主创合影)
在创业的路上,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也会吸引相似的人,形成更大的力量;我们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缺点,寻找能互为补充的合作者。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分析和思考,需要及时地决策和修正,需要创新,也需要坚守。
4
29岁,我开始和鱼先森谈恋爱,后来结婚。
现在回头来看,如今日常生活的点滴让我更加相信爱情和婚姻。很多朋友说,看我们虽然相处五年多,但感觉还像是在热恋。我们自己更深刻的体会,倒是舒服、成长和亲密。我们可以在餐桌上激烈地讨论社会问题,也可以各忙各的一句话也不说。我不再像以前生活得那么糙,开始重视生活的质量;他的脾气越来越好,少了过往的急躁。我们有相似的三观和兴趣爱好,即使偶尔有争吵,也都愿意一起解决问题,各自妥协一步,保护我们都最看重的信任、关爱和亲密。
在遇到鱼先森之前,曾经有数年时间,我要么单身,要么经历着曲折的感情。我大多数时间被感性所驱使,比如会陷在不开心的感情中无法自拔、在原则问题上纠结和妥协、会委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而有的时候又对很容易得到的稳定和幸福并不珍惜。但从理性上,我又隐隐感到这样的状态无法带给人长久的幸福喜乐。那时我以为,爱情中的感性和理性本就不可调和。
现在我知道,那时的我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是理性。
最终找到了让我找到幸福的感情,不靠锦鲤,靠的是遵从内心和逻辑思考。
(我与鱼先森的合影) 
我一直在想这样几个问题:
-那些幸福的感情有没有相似的幸福?不幸的感情有没有相似的不幸?
-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是什么?
-我过往的感情有什么相似的模式?
-会让我觉得羡慕和向往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们会让我向往?
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我读过不少关于心理学和两性关系的经典书,例如《亲密关系》《幸福的婚姻》等;接触过不同年龄、不同感情状态的人,和他们讨论爱情和生活;我也和不同文化下的人聊天,理解文化和社会对我们每个人造成的影响和束缚。
慢慢我开始学会归纳总结,也开始理解很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比如我觉得一个人的婚姻观很重要。有的人觉得婚姻毫无价值,有的人把婚姻当成任务,有的人想通过婚姻获得物质或地位,有的人希望婚姻能承载自己人生的全部,有的人重视共同的成长、连接和承诺。或许没有对错,但婚姻观不同的人在一起更容易不幸福。
又比如,我们觉得爱上一个人,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不是用逻辑可以解释的。但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却很容易受社会、媒体和他人影响,甚至操纵。我们看到很多人更看重女性的长相和男性的财富,追求男强女弱的关系,会陷入别人的欲擒故纵,会想要争取自己得不到的人。当逻辑帮助我们看清外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所谓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
那时我也被催婚,偶尔也会着急焦虑。但等我更了解了自己、爱情和婚姻,反而不着急了。遇到鱼先森的那年,我的状态比之前的那些年都要好。明白了首先要活出自己,真的能做到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不患得患失,不害怕失去,但也知道了什么值得珍惜。
5
33岁,我决定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北京,搬到深圳。
离开前的几年,生活的状态并不好,常常在家办公,天气不好时几天不愿出门,也比较少运动。心情很容易受到雾霾和堵车的影响,生理上则因为呼吸道比较敏感,也会因为雾霾而感到身体不适。
现在回头来看,在深圳的我找到了更喜欢的生活方式。住在小山脚下,离海边不远,办公室、图书馆、文化场所、购物中心、运动场馆、医院都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很少担心空气质量或堵车,在繁忙的工作中,周末也偶尔能抽空去爬山、看海或者去香港听个音乐会。我开始体会人和自然的共处,能够自己把控生活的节奏和质量。
换一个城市,寻找到更适合我的生活方式,不靠锦鲤,靠的是逻辑思考。
我一直在想这样几个问题: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社会中有哪些不同的生活状态?享受其中的人各自有什么特点?
-我想要过怎样的日常生活?
从小在西安长大的我,印象中的公园都封闭在高墙之内,是节假日才会去的地方。
在伦敦生活的2013年,让我开始反思生活、反思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那一年,我常常在街角的公园晨跑,周末时在草坪上看书。阳光明媚的季节,暖暖的晒太阳,用力的呼吸,看公园里的孩子玩耍。我会在露天咖啡馆和朋友聊天,驻足街头看艺人表演,和朋友们在院子里聚餐。
我感受到,生活,是当下的心境;社会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
(深圳离家300米的广场)
后来这几年,从媒体上、工作中、旅行时,我也接触到各种生活状态的人。有人每天工作16个小时,应酬不断;有人曝光在媒体下,聚集资源;有人离开城市去乡村种地,回归自然;有人做职业旅行家,自由自在;有人去大理办私塾,追求理想……生活状态无所谓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喜不喜欢。
但喜欢不同状态的人,其实会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观。这依然需要归纳总结、寻找因果关联。经过这个过程,我更清楚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能过怎样的生活。
现在我的职业、感情和生活,都不是十年前的我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不盼望锦鲤附体,因为我知道更可靠的是用逻辑去分析和判断。
这意味着能够提出关键的问题,能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证据,能汇总信息作出判断。这种能力,是真正的铁饭碗,它让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大小决策,不再是从众的结果,不再受情绪的操纵,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寻找到更好的生活和自我。
我自己摸索出上面这些分析的思路,当我开始研究逻辑,研读了上百本书,发现原本就有规律可循,自己倒是走了不少弯路。而我们现在想做的事,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毕竟,谁知道你会卡在哪个转弯处,错过了那个更好的你。

转发100条锦鲤,或许一条不中
掌握一套思维,人生走向坦途
如果你也希望能一步一步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妨来参加比锦鲤更靠谱的C计划团队打造的《实用逻辑训练营》
课程特点
互动交流:郭兆凡和C计划团队学霸团队,会在整个21天全程陪伴,为你答疑解惑
贴近生活:“不要按兴趣找工作,会毁了兴趣”,“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到30就该结婚生子”,很多人都在说的“人生经验”,真的靠谱吗,逻辑漏洞在哪里?课程会真正基于日常生活讲解逻辑知识,不照搬西方教材和大学课程
简单有趣:不需要你有任何基础,连高中生都能听懂,从零开始,1天1个台阶,在21天内轻松跟进,切实提升自己的逻辑力
精选练习:不只是干巴巴地讲课,还会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带你一起练习逻辑思维,用坐公交、等外卖的碎片时间就能完成
扫描二维码,即刻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郭兆凡和C计划团队为你精心制作的逻辑训练营。11月12日正式开课,早早学习,开启赢家步伐。
早鸟价149元,1顿聚餐的价钱,就能帮你掌握关键的逻辑知识,打破惯性思维模式,突破思维的误区与极限。现在购买,即刻享受早鸟价,升级你的思维,2018年末尾不后悔!
21天的学习与练习,帮你做到灵活运用理性和逻辑能力,用聪明人的方式做出更加周全、更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编辑:蓝方
排版:卓欣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