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26日,刚刚成为埃及总统仅一个月的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决定——
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在此之前,与苏伊士运河渊源深厚的英国和法国分别拥有该运河41%和52%的股份。
纳赛尔此举相当于直接剥夺英法对这一战略通道的巨大权益,形同撕破脸。
纳赛尔与赫鲁晓夫。对埃及统战的成功,是苏联在冷战初期一个重大胜利

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建成的。
早在十八世纪末的拿破仑时期,法国人就希望打通这一战略通道。
不过法国工程师勘定有误,计算出的红海海平面比地中海高,这意味着必须建立船闸。

拿破仑这才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

半个多世纪后的1858年,法国人聘请奥地利工程师再度勘察并设计苏伊士运河工程,历时十一年终于完成了运河的开凿。

通航时间是1869年11月17日。
与美洲大陆中央的巴拿马运河不同,苏伊士运河两侧的海平面高度差不大,不需要使用船闸来控制水位。

这使得苏伊士运河成为全球少数简洁高效的“无船闸运河”。
由于位置极具战略价值,根据君士坦丁堡公约,“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任何商用及军用船只均可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巴拿马运河上的船闸,和三峡大坝的设计类似,会严重限制运河的通勤效率

埃及的全称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这样一听便和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中东阿拉伯世界国家拉近了距离。
纳赛尔上台后,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急剧恶化,他签署命令拒绝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

因此早在英法决心干预苏伊士运河之前,以色列就已经准备独自对埃及动手了,连作战计划都已经拟定完毕。

在出兵埃及这一事件上,英、法、以三国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13日,法以两国商定了作战计划;次日,法国又与英国举行了秘密会议。
三国拟定的方案大致如下:

1、由以色列出兵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主力驰援;

2、英法联军从塞浦路斯、马耳他等军事基地和地中海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
3、英法联军从埃及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
4、以军与英法联军合围西奈半岛上的埃及军队,全歼埃军,事后由英法两国派兵占领埃及运河区。
需要说明的是,英法两国事先并未就干预苏伊士运河这一重大事件向美国通报。
某种意义上,这是欧洲两个“老牌列强”最后的倔强,也是日不落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最后的余晖”。

战争形势图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正式向埃及出兵,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
经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锤炼,当时以色列的空军和陆军战力已经极强,此番更是十万陆军精锐倾巢出动。

29日下午5时,日后大名鼎鼎以色列总理沙龙(时任空降旅上校旅长)亲率第202伞兵旅在西奈半岛中部的米特拉山口空降。
战争第一枪打响。

几个小时后,蓄谋已久的英法两国以“运河航运安全”为由向埃及和以色列同时发出“最后通牒”。

英法的“最后通牒”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后撤十公里。

这自然也是三国事先拟定好的“方案”,为英法堂而皇之的介入埃及提供政治和外交上的借口。

英法的“通牒”一宣布,以色列立即响应,但仍持续向西奈半岛进军。
纳赛尔则断然拒绝了英法的停火提议。
随后英法两国开始以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为前进基地,调集100多艘舰艇(包含七艘航空母舰)和200余架飞机轰炸埃及。
激烈的空中打击结束后,11月5日,英军第三空降营的1000多名伞兵在塞得港空降,构筑登陆阵地。
随后,英军第42和第40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两万余人登陆海滩,法军也在另一处港口实施登陆。
作为埃及曾经的“殖民地宗主国”,英国人对这里显然并不陌生。
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蒙哥马利曾与德军隆美尔在埃军死磕过很多硬仗。
登陆的英法联军在塞得港与埃及军队发生激战巷战。
在占领登陆港口城市后,英法大军直逼苏伊士运河区。
至此,尽管发生了一些突发状况,但英法以三国基本实现了战前的策划。
11月初,埃军伤亡已达两万人,主力十余万人被东路的以军和北方塞得港登陆的英法联军以“半包围”的形势压缩在西奈半岛上。

埃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宽度极其有限的苏伊士运河。埃及一直想扩宽运河,无奈经济实力和基建能力都很薄弱,而民族主义的限制又使其不愿意引进国外资本来分享运河运营权

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出面拯救纳赛尔和埃及的不是别人,是美苏两大强权。

说来也好笑,虽然美苏两国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但在要求英法停手这件事情上却达成了出奇的一致。

这也是冷战期间唯一一次美苏秉持相同立场的重大外交事件。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对英法两国极为愤怒,他不仅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起讨论(被英法两国否决),还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
美国人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排挤英法,彻底掌控中东局势;

2、避免像埃及这样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因该事件(殖民地旧宗主国军事介入)而倒向苏联阵营;
3、防止运河事件转移苏联入侵匈牙利这一国际舆论焦点。
苏联的赫鲁晓夫也发表强硬声明,甚至向英法两国发出“核威胁”。

因为苏联刚刚拿到埃及这个中东的重要小弟,此番小弟被人欺负,大哥岂能坐视不管?

赫鲁晓夫甚至向艾森豪威尔提议,由美苏两国组成联军介入埃及局势。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这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随着美苏两国的强硬施压,英法以三国最终还是怂了下来。

对三国、尤其是英法两国来说,这是一次“战场上取得胜利,政治上却惨败”的战争。

英法两国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被迫接受停火决议。
苏伊士运河的所有主权在“协议”中被埃及取得,纳赛尔一时风头无二,成为中东阿拉伯世界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打输了还能如此风光的,放眼世界史都很少见。
战后,英国艾登政府垮台,大英帝国的非殖民化进程加速,其帝国殖民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

法国方面则深刻认识到苏美霸权的严重性。
戴高乐上台后,法国开始大力发展核武器,并试图组建平衡苏美的“第三方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欧共体”。

埃及阿斯旺水坝。该水坝是埃及的“国本工程”,一开始由美国援建,纳赛尔与美国阵营闹掰后改由苏联接手援建
苏联在此次事件中收益颇大。

其实之前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力并不广泛,对局势介入也不深。
经历了此番事件,苏联不仅彻底拿下了埃及这个小弟,而且拉起了以埃及为首的整个阿拉伯世界阵营。
之后许多年里,中东地区形成了“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支持阿拉伯世界”的对峙格局。

不仅如此,苏伊士运河事件还极大的转移了国际社会对于同一时间“匈牙利事件”的注意力,在国际舆论上帮了苏联的大忙。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苏军重炮
“匈牙利事件”是五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一次极为重要的事件,使得国际共运遭到重大打击,苏联的形象一落千丈。
正当美国试图把苏联彻底“黑化”的时候,西方阵营内的英法两国也整了一出入侵旧殖民地的“大戏”。

吃相一般难看。
一时间,大家认清了“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的国际丛林法则。
美国的努力也就此付之东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