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挪威
图 | pixabay
第 523篇文章
端午节回了趟家,见到了高中毕业之后一直有联系但完全没见过面的一个朋友,这位仁兄自从去北京上大学之后,我们俩就从高中时期最好的朋友之一,变得在他面前我就像挂了一样。
虽然这个比喻很欠揍,但这是他的原话。
我始终记得这位仁兄以我们班第一高分的成绩考进了央财,在高考成绩没下来之前,他总是说自己考砸了考砸了,然后考了班级最高;考研的时候,他常给我打电话,完犊子了完犊子了,这日子已经没法过了,肯定扑街了,然后考了人大;
找工作的时候,说卷得太严重了,他要失业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来找我,希望我能给口热乎的,我问什么热乎的,热乎的饭估计没有,但热乎的其它的…比如热乎的…开水还是有的。
然后毕业季结束,他给我电话,说拿到了某超大型国有银行北京总部的机会。

去年的时候他说他快抑郁了,一个人干着两个半人的活儿,而且升职加薪完全看不到头,被压榨得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好骨头了,告诫我,如果有一天接到他站在北京某几十层写字楼楼顶看月亮的短信,记得立马飞过去给他收尸,那是他和这个世界诀别的信号。
然后年底的时候见面,他告诉我他买房了。
买…房了?你听懂了吗?
北京,十几万一平米的地方,洗手间你尿尿的时候整个屋子里最便宜的就是你这具肉身的城市,很多年轻人把整个青春热血都洒在那里但最后却被觉得影响了市容环境所以让你走人的魔幻都市(在北京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吧),他在这这个地方买房了。

不久前他告诉我,他在装修自己的房子了。

所以我对他的话一直持大概30%左右的信任度。
因为放水太严重,而且别人是水自己,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年薪100w左右还好,家里五套房一般;他是水世界,别人都太强,自己总太怂。结果总是让这个世界的一些人比如我觉得他又刷新了发际线的新高度。
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在一个小清吧里坐着,那是个安静的地儿,总是放着杰伦的《安静》,我们就着考五花肉和花生米喝了不少酒。
他又开始向我疯狂地吐槽他的生活,表示自己现在基本上已经躺平,当然不是只完全不干活的躺平,而是活成了没有任何欲望的行尸走肉一样机械地完成着生活交给他的任务。

他说他不敢恋爱,首先没时间,其次没钱;

他说他可能会就这么孤独着过下去;
他说他没有任何需要付出至少三位数成本的持续性爱好,关键是养不起;
他说他能想到未来自己的生活就是在单位和住所之间往来,可能中间左折个弯去旁边公园看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或者右折个弯去某个酒吧对面的过道上听街头歌手唱唱歌,再斜眼透过酒吧屏幕里看看那里面年轻人的生活,那些不属于他的繁华和灯红酒绿。

结果我自然是不信。
虽然我每天要熬夜写文章,但脑子现在还没有秀逗。
他很干脆地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单,给我算了一笔账,然后我就闭嘴了。
我觉得这笔账你们也可以感受一下。
一个从高考体系里卷到TOP层次的,一个在大学体系里再次卷到TOP层次的,一个在毕业季也卷得非常不错的,总之就是所谓的人尖,是不是被社会额外眷顾。
他的收入整体上由两部分构成。
首先是工资,到手差不多一万多,作为刚毕业不久的新人,你到银行里,就是这个水平;其次是年终奖,很多,几乎可以和工资持平了。
所以整体上差不多能月入两万左右。

这个数字,如果从全国收入水平来看的话,可以秒杀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当然,除非你用知乎和抖音的收入标准来衡量。
但这是在北京。
不过这个收入在北京依然算是高收入水平,你查一下北京平均工资就知道,更何况他还是在大型央企总部,不用过于担心莫名其妙被裁掉的意外,属于收入相当稳定。
但他买房了。
考虑到北京不仅限购而且限贷,个人最高贷300万,剩下的钱,就要你自己去凑了。他掏空家里六个钱包,凑了300多万,在一个十几万一平米的刚需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
面积六十多平米,实际使用面积五十左右,月供在两万左右。

这意味着他的全部收入都要用来还还房贷,而且这还不够,需要家里支持一点,至于日常生活,就只能靠固定几个月提取出来的公积金来过日子了。
「你觉得就这么几千块钱,在北京,能怎么生活呢?」
他反问我,喝了一口酒,告诉我说,来回通勤成本,吃几顿非公司食堂的外卖,网费电费,也就没了。
我想起自己感受至深的一个问题:
我们究竟怎样才算在一座城市有了归属感呢?才能在内心确定地告诉自己这座城市是自己的家呢?
是有了房子吗?
但很可能房贷会压到你从此和这座城市的生活绝缘,你在这里有资产有落脚的地方没错,但你基本没有生活,你每天从这座城市穿堂而过,呼吸着她的气息,和她同频震动,感受着她的灯红酒绿与朝气。

但很显然,那一切和你无关。

你能做的最多就是站在远处看看,那些霓虹闪烁,那些出现在城市宣传片和都市高端居民生活剧里的画面,毕竟看是不用收费的,但看完了你并不能叩门而入,即使你特别想。
有人会说那就不买房。
当然你全部的收入可以用来消费,你完全地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如果你工资高,这里有大把快活的、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可以迅速刷爆你的卡。我相信至少你的朋友圈会非常精彩,所有人都会感受到你的潇洒。

但你是不是偶尔也会迷惘。

也会担心自己在这里呆了这么久,但是却找不到落脚之处在哪里,尤其是搬家时,这种感受尤为浓烈,是喝高度数白酒也散不开的浓烈。
我觉得这就是大多数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面临的困境,要么你有房但没生活,要么你有生活,但没有属于自己的尺寸空间。

而且这基本上都是无解的问题。
首先是房价一直在涨,我怀疑在我的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年轻人能凭自己的能力在大城市买房的时刻;然后婚姻、职场、育儿成本,也一直在涨,有人会说你买了房之后你的收入也会涨的,是啊,刚好用来对冲这些之后的成本。
真实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改变。

悲观吗?不,只是叙述真实情况而已。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学问题,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算账问题,能同时有房又有能霸屏朋友圈生活的人,那只能是本地土著收租大佬了。
我觉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过着低欲望的生活,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不了高欲望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父辈在投胎的时候并没有投到如今这些炙手可热的城市周边,而他们不能去责怪自己的父母投胎问题。
当然,也没办法自己选择投胎。
我都不说完全不买房也没有任何消费欲望的「低欲望生活了」,事实上绝大部分人正常生活,也是低欲望的:
买得起房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选择了低欲望;而月光的人,在买房上选择了佛系。
我觉得这完全没有被指责的点,所以不理解为什么这也会被某些媒体抨击,大概写这些文章的人是本地收租大佬。
我们只是选择了当下最符合自己所处现实的路,仅此而已。
之所以写我这位朋友的故事,是因为我觉得真实,能戳破很多网络的吹水信息:

1、投胎很重要,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现在很多吹水信息越来越忽视了这一点。
投胎决定了你能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以及家庭是在北上广深周边还是在某个其它的县城周边,这直接决定了你成年之后收入方式,是996还是收租。

即使不考虑这么大的阶层差异,不同的家庭收入也完全不一样的,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随随便便凑个300万给孩子在北京这种地方买房的。

2、生活经不起比较,有些人投胎不错,自己也很能玩命,家里能给300万首付,自己能勉强月供(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依然要保持对于生活的低欲望,而且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你羡慕他有存款,他羡慕你日子灿烂。
你说你在这座城市没有生活,你的账单大部分都是钱从银行来,又被银行划走,像个数字游戏,而你是个生活的外人。
他说他在这座城市没有房子,他的账单从银行来,被各种地方划走,他玩得很开心,过得很精彩,但没有安全感。

3、低欲望就低欲望,因为你总要在某个领域低欲望,不要相信网上那些年入多少多少的吹水信息,真的年入这么多的人可能没什么时间在网上吹水。
一个顶尖学府毕业的卷王,也就是这个收入了,也比知乎抖音少一大截。
这些信息看过了会影响自己的节奏,觉得为什么别人的二十岁都是七八十万的车四五百万的房而我的二十岁还盘算着七八千的月薪,这会令你非常痛苦。
最关键是你所对标的居然还是一帮可能都没七八千的小编捏造出来的,你是不是觉得更痛苦?
酒快结束的时候,我喝得几分醉了。
夏天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沉醉的季节。
我对我朋友说:
低欲望就低欲望呗,低欲望总比戒色好,毕竟前者是工资驱动你节制,而后者只能自己驱动了。
-END-2021年6月15日-

推荐阅读:

*本文封面图来自电视剧《北平无战事》
*另外我们的微博:@爱新觉挪威 @许天TALK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一个会写骚话的高级备胎5
拒绝吹水从我做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