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
他的笔下不仅仅只有社会的困境
文:长风  编:那兰
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坐标。
纵向的尺度上,他代表着知识分子反思传统的深度;横向的尺度上,显示出中西文化交流的广度。他的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对其后几代知识分子都有深远的影响。
但一位作家的思想、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脱不开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经历,塑造了我们今天见到的鲁迅?
这本《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为我们展示鲁迅如何成为鲁迅:
▌“刺客”鲁迅,临阵退缩
鲁迅的形象一直是知识分子。但早年在东京,他也有过一段手持刀弓、武力复国的热血岁月,写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寄轩辕”的诗句。
当时,革命团体中流行暗杀。他参加了光复会,受指派去暗杀一位清朝大员,献身革命事业。临行前,鲁迅忽然变了主意,他对布置任务的人说:“如果我被抓住,被砍头,剩下我的母亲,谁负责赡养她呢?”
他并不是软弱,只是早年的经历,让他过早看透了世事炎凉,对这个世界,多了几分戒备。他不能踊身而出,把自己全都交给某个组织或团体。但是,极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又让他不能全身而退。近二十年后,他还在为这件事解释。
▌四十五岁,初尝爱情
鲁迅第一任妻子是朱安。朱安没上过学堂,不识字,两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挂了二十多年的夫妻之名,其实没什么感情。
直到遇到了许广平,鲁迅才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滋味。这时,他已四十五岁。
他变得像个孩子,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兴致。酷暑的七月,他们到杭州游玩,去虎跑寺品茶,到西湖上泛舟。
对鲁迅来说,这晚来的爱情,也并不只是酣畅淋漓,还有顾虑重重。他既担心社会上对他背叛旧婚姻的批评,又担心自己配不上许广平。
“我已经是这个年纪,又有这么多内心的伤痛,还能够容纳这样的爱情,还配得上争取这样的爱情吗?”
“让她这样与我结合,她的牺牲是不是太大了?”这些问题常常徘徊在他的脑海,让他不敢向前。
在炽热的爱情面前,鲁迅露出了无奈和自卑的一面。本书中,作者的评论一针见血,“他对传统道德的下意识的认同,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都表现得格外触目”。
最后,还是许广平热烈而坦诚的一封信,打消了他所有的疑虑,“在新的生活上,没有不能吃苦的。”之后,鲁迅对两人的未来,才坚定起来。
鲁迅与许广平
▌铁屋子里的呐喊
鲁迅一生最著名的身份,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将,是勇于批判国民性的斗士。
然而,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时,鲁迅并不热心,禁不住钱玄同等人的多次鼓动,他才动笔。
一方面,他认同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理念;另一方面,他强大的反省能力,他的睿智和深刻,使他对历史和人心的复杂,认识得远比他人深刻。对通过一场运动就可以改变国民性格的想法,他不是那么自信。
虽然理智上有些消极,他的生命本能却做出了热烈的反应。那被青年和少年不幸经历压抑的热情又迸发出来。人一旦有了热情,就会更加自信,怀疑之前的悲观。
他难道只能这样消磨余生了吗?只能任由旧社会伤害吗?虽然思想革命不一定会成功,但总可以使自己振作一些吧······鲁迅的想法渐渐变得更加积极。
战斗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鲁迅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带上面具。他用最炽热的感情去写文章,向旧社会扔出投枪,努力冲破束缚人们的铁屋子;他又知道毕其功于一役的艰难,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
新文化运动七、八年后,他还说,要关注思想启蒙的长期性,这让他和很多激进偏狭,想要短时间彻底改造中国人思想的知识分子区别开来。
▌无法直面的人生
鲁迅的一生精彩、丰满,他有勇敢、前卫的一面,也有压抑、彷徨的一面。在市面上众多的鲁迅传记中,著名学者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既全面又权威。
◎王晓明:我不再像先前那样崇拜他了,但我自觉在深层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上,似乎是离他越来越近;我也不再将他视作一个偶像,他分明就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样在深重的危机中苦苦挣扎。
◎许纪霖:这是写鲁迅最好的一本书,我最近重读最初版本,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共鸣。 
◎孙歌:这次的修订本比起初版来,显然厚重了很多,然而作者朴素真诚的文风却没有变。鲁迅的思想,在这部传记里获得了肉身,鲁迅经历的苦恼、困惑和绝望,在这部传记里撑起了有血有肉的灵魂。
◎毛尖:凭着对鲁迅无与伦比的谙熟和体察,作者为我们翻译了鲁迅和鲁迅的时代。甚至,某种意义上,作者不仅入戏了鲁迅的际遇,也身临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处境,这让此书有一种深渊般的绝望,以及迎向这种绝望的动人力量。
王晓明师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巨擘钱谷融先生,研究鲁迅数十年,厚积薄发,1992年,本书初次出版,获得广泛好评。此次再版,增加了很多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鲁迅。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挚推荐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含签名藏书票)。
签名版数量有限,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还可一并选购钱理群作品《鲁迅与当代中国》,以及“鲁迅全集”)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