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413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Amber Moseley on Unsplash.
作者:Lomo,一个从公务猿到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二孩儿妈。个人公号:意气风发的老猫,聊聊成长,学点知识,尽量“比别人多知道一点点”。
我是在体制内工作了 10 年的“公务猿”,二孩儿妈
(二娃本月初刚刚出生)
,上个月刚刚拿到了哈佛大学法学院 LLM
(法学硕士)
的 Offer。

拿到录取通知以后,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我本科就读于国内某 985 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法律硕士学位是边工作边读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并不是什么精英律师;由于多年在体制内工作,原本在大学时还可以的英文水平,也已经下降到谷底水平(为了申请学校,我总共考了 9 次托福);还有,我今年已经 33 岁了。
是的,33 岁,我做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重大的人生决定——出国留学!
2019 年,我在知乎写了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在本科读计算机、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并已经生了娃的情况下读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且通过司法考试并成为公职律师的经历。
在那篇文章里,我写道:读非全日制法律硕士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我在现在的工作中晋升,但是“增加了未来可能的、不确定的机遇的可能性”。
当时我还写道:这个点确实很虚。但我认为人的职业成长路径本来就是非常虚的,不可能有万能的公式说你做了什么,就一定会有什么效果。我冥冥中觉得做了这件事比混日子强,或许会增加以后工作变换的可能性。
当时蔡康永的有本书挺火的,里面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
15 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 18 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 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 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一、内心的召唤——经过了那么多年,
我终于敢于跟随内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
简而言之,你认为事情是怎么样的,事情就会向如你所想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
你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你就总会遇到渣男;
你认为“朋友都是靠不住的”,那么,你在困难时就真的没有朋友会来帮你;
你深信“我就是特别优秀的”,那么,你终将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
我们通过自证预言的心理机制,影响了我们每时每刻的行动,并最终影响了人生的走向。
比如,你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你就会在交往的过程中,放大男人的缺点,忽视他们的优点,他们在你身上付出的努力都得不到反馈,做错的事情却一再被放大,最终把对方培养成渣男。

又如,你深信“我值得更好的人生”,那么,你就会去关注那些让你变得更好的机会,毫不怀疑地付诸行动,最终过上闪闪发光的人生。
2011 年,我刚成为公务员不久,窝在小宿舍里和闺蜜读《The secret(秘密)》这本小书,当时,这本几乎是唯心主义的心灵鸡汤,却在我心里种下了一个慢慢发芽的种子,这本书的主旨是:
如果能够设想、假装自己已经十分富足,事情都朝向好的方向拓展,心灵就会得到快乐的感受。去要求、去相信,然后感谢自己已经得到的,会让你莫名地得到助力,宇宙会迅速回复你的要求,给你“心想事成”的果实。
当时考公务员热并不像现在,我属于意外考上,本来已经决定接受其他的工作机会,不去报到了,后来在家长的坚持下误打误撞进入了体制内。考上后,由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好几次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一眼看到头”的人生而哭泣。
▲ Photo by Darya Tryfanava on Unsplash
我也不喜欢自己的计算机专业,一想到如果辞职外出谋生,基本上就是要做与技术相关的工作,就感到痛苦而不敢行动。
但仅仅是凭着《秘密》这本书中的那种对未来的莫名其妙的自信与乐观,我慢慢地找到了一些出路。
2011 年,我通过师兄得知母校有计划招录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读完以后可以获得学历和学位双证,这种研究生学位比一般的在职单证研究生含金量更高。于是到学校主页上一番搜索,把所有招收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的专业通通翻出来研究了一遍,最终选定了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个专业。
2012 年,我开始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非全日制法硕招考与全日制招考一起进行,共用一套题,共用统一的分数线,这也就意味着,我的竞争对手包括了大量可以脱产学习的学生。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零基础从司法考试的书开始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
2013 年初,我参加考试并落榜了,离录取分数差了近 30 分。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觉得“居然只差 30 分啊,明年太有戏了!”。
2014 年初,我再次参加考试,并以高于录取线 20 多分的成绩最终获得录取。
2014 至 2017 年期间,我一边工作,一边生孩子、读书、毕业、通过司法考试。而在此期间,我渐渐地对当时不喜欢的公务员工作感到了一些兴趣,并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些成就感和满足感。
2018 年,我 30 岁。


这一年,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因为肺癌去世了。
这位同学性格与我相仿,他毕业于一间很不错的外语学院同传专业,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很努力,很好强,也很优秀。在去世前的一年,他的朋友圈一直在发前往世界各地环游旅行的照片,他还在旅行的路上,寄回给我一个小礼物和一张明信片。而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得了肺癌,并已无治愈的希望了。
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我的内心是很震憾的。那天,我在上班的时候接到这个信息,控制不住自己躲到洗手间哭了半个多小时,后来多日情绪都非常低落;他去世的时候临近清明节,他的告别仪式也定在了清明节的假期,所以我回老家参加了仪式。
虽然我和他并不算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因这件事情情绪非常低落。一方面,是痛心和感慨生命的有限;另一方面,我意识到,原来人在接近死亡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依然是探索世界。
▲ Photo by Alfredo Viramontes on Unsplash
2019 年,我回乡下参加外婆的 80 岁大寿。

席间,我的 70 多岁的舅公,也就是外婆弟弟,喝多了酒,面红耳赤地讲述自己年轻时考上了空军飞行员,但由于他是家中独子,母亲认为参军当飞行员有危险,执意不许,所以他就只能留在出生的小镇当了一辈子教师。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段故事了。
舅公有口吃的毛病,听说他站在讲台上时,口吃的毛病就会神奇地痊癒,一旦回到生活中,口吃的毛病又会犯。如今他已经 70 多岁,说起这段往事来口齿清晰、激动不已,又是大大地震憾了我。
舅公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倍儿棒,每天都要跑步锻炼,或者骑几十公里的自行车,皮肤晒得黝黑发亮,亲戚们说,他一定是心里有一股“气”,我想那股“气”是一种遗憾的抒发。我意识到,原来年轻时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到了耄耋之年依然会捶胸顿足。
通过以上两件事,我便觉得,如果我满足于现在,不去走未走过的路,探索更多的未知,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我一定会后悔。
也是在 2019 年,我第一次出国旅游——和家人去了一趟日本,又和朋友去了一趟英国。到了英国,我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逛当地的大学,去了剑桥、牛津、伦敦政经大学、伦敦国王大学和爱丁堡大学。
我开始从事体制内的法律事务工作是从 2018 年开始的,这是个在很多人看来属于比较边缘的、支撑性的岗位。这就像在企业是一样的,业务部门负责赚钱、办公室负责赚吆喝,而法规部门就什么都不赚。
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文件刚送过来五分钟,业务部门就开始花样催签字的情况,他们往往会说:“这个文件很急,某某领导说今天必须要呈批的,我们研究过没什么问题,麻烦尽快过一下”。如果提了意见,有时会受到嘀咕:“唉呀,你提这样的意见,让我们怎么弄?”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不热闹的岗位上,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兴致。我学会了从那些不完整的送审信息中,找到法条和完整政策的出处;学会了一套分析各类政策起源的方法,居然出乎意料地收获到了一些精神上的满足。
冷板凳越坐越热,在工作期间,我两次获得了省长的肯定性批示,一些创新的工作经验被国家级的刊物刊登,经常收到兄弟省市联系“取经”的电话。虽然内心不太平静,但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满足感最高的时期。
同年,我萌生了从事专业法律工作的想法。
▲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二、认知的限制——选择那么多,
我该往何处去?
转变人生轨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
囿于圈子所限,我们身边的人很难给我们描述这个世界的全貌。

你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寻求意见时,他们所了解的情况,往往是你也了解的,你所缺乏的信息资源,他们同样也缺乏。身边的人给我的信息真的准确的吗?
如果我们只听从身边的少数人的建议,我们将无法打开决策的视野。
因此,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收集行业和职业信息,尽我所能多方面地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

收集信息的原则
收集行业和职业信息的过程是很困难的。我给自己定下了听取信息了两个原则:
  • 第一,认真听取事实性信息,最好不要轻易听信结论性信息。
  • 第二,开放性的听取意见,不要因为一些信息超出了你的认知而拒绝相信。
时尚博主黎贝卡在她的一篇推文《看房记》里,说过她去看一些豪宅别墅的经历,她说:
这些年的看房经历中,我有一点感触很深: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过着我们没法想象的生活。
就说我最近看别墅的一个经历吧。路过一栋房子,售楼小姐轻描淡写地说:这位业主买了两套别墅打通,把院子间的围墙拆掉了,简简单单做了个足球场。我哈哈大笑,重复了几次“简简单单做了个足球场”。这可是一套几千万的房子啊!你看,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简简单单。
更平平无奇的是,看到这个别墅的时候,连我都觉得它并不贵了,占地一千多平带装修才三千多万。毕竟我前一天看的那个郊区别墅,可是最低 9 位数起啊。
这么贵有人买吗?还真有。看到一套超美的泳池度假屋,我被冲昏了头脑,问定金要付多少,售楼小姐非常抱歉地说,这套别墅在五分钟前被买走了。
所以,不要因为超过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就拒绝相信。房子也好,对人对事也好,也许超过了我们的认知范围,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来过,看过,了解过,不一定非要得到也不一定全盘接受,但不要一味拒绝相信它的存在。
是啊,不要因为超过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就拒绝相信。正是那些超过我们生活经验的信息,扩宽了我们对生活认知的边界。
▲ Photo by Josh Hild on Unsplash
收集信息的渠道
抱着这样开放的态度,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
1、从身边的人出发
我咨询了自己的硕导,以及在君合、中伦、华为法务部工作,还有创业、独立执业、38 岁重回校园读博的多个校友的情况。
2、咨询行家的意见
我发现,上文从身边的人访谈的情况看,我获得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
  • 首先,他们都在我所在的南方城市附近工作,那么,在其他城市工作的人现在怎么样?
  • 其次,他们从所事的业务不能覆盖整个法律行业,那么,从事其他业务领域的人怎么看?
  • 最后,他们的学历背景都与我相仿,那么那些顶尖学历的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知乎、知识星球等平台上进行发搜索,并发起了很多次的付费咨询。
3、关注一些互联网信息
在我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我还关注了一些公众号、订阅号、专栏等,获得了一些信息。
在我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奴隶社会”,它连载过一本叫《此岸》的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在哈佛读 JD 求学后,进入美国律所,后来经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转型到投行工作的故事。当时我读得津津有味,没想到,现在我居然也得到了到哈佛求学的机会。
4、其它方法
2019 年,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学术论坛征集会议论文,我和朋友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合伙写了一篇论文投稿,结果被论坛录取了,学校提供食宿邀请我们参加论坛讨论。于是,我就利用周末的时间,飞到北京参加了这个学术会议。
在会议期间,我认识了一位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博士,现在国内某大学任教,我们很谈得来,她给我分享了很多学术界的情况,后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至今。

后来那篇小论文,也写进了我申请学校时的简历中,作为我具有研究兴趣的证明,可以说是“路虽难行,一举两得”。
▲ Photo by Cristina Gottardi on Unsplash
我收集到了什么信息
我了解到了以下几个圈子的生存状况:
1、独立执业律师
一开始,我能接触到的一些校友律师,他们多半是独立执业律师,一说起律师行业,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案源”。从他们的口中,我了解到“拉案源”是成为高收入独立执业律师的必要课程。而这种工作性质,是与我的性格不太相符的。
2、高校学术圈子
后来,我想看看法律学术界的情况。于是,我通过导师了解了一些学术界的情况。他劝我不要折腾了,理由是:你已经三十多岁,在公务员岗位上得心应手,再读个博士已经过了 35 岁,现在学校招聘都要求海归,哪怕你是读的清华北大,也没有用的。而且,学术界也不好混,发文章的业绩压力很大,你现在才出道,很难跟上年轻人。
我还是不信邪,所以有了上述参加清华大学学术论坛、认识女博士的经历。
3、国内红圈所和精品所
与此同时,我继续逛知乎,关注了许多律师的大 V 号,我挑选了一些红圈所律师进行了付费咨询,并通过朋友联系到了另一位红圈所的授薪合伙人律师,以及一位在国内互联网大厂当法务的校友了解情况。五个人,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信息。
4、美国执业律师
后来,我关注了另外一些律师,与前面几位律师不同的是,他们除了有国内法学院的学习履历以外,还有美国名校 JD(Juris Doctor)的学位。他们留在美国大律所当律师,首年的年薪可以达到 19 万美刀。
美国就业市场对求职者的年龄是相对比较宽容的,为了保证应聘者不受到年龄歧视,一般简历不需要出现年龄信息,HR 也不会问。因此,这条道路对于 30 多岁的人来说,是行得通的。
但困难在于,需要申请到 T14 法学院才能有比较好的就业机会,要考一个难度较高的 LSAT 考试,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大约要 180 万人民币。
5、美国法学院 LLM 学位
获得美国 LLM 学位的,大部分是国内法学院的本科或研究生(大部分为研究生),他们大多已经在国内从事律师职业若干年,又到美国修读 LLM 学位,一般他们还会在读完 LLM 学位以后,继续回到国内的大律所工作,LLM 学位学制一年,相对来说短平快,而且读了 LLM 学位,可以获得考美国 Bar 的资格,获得诸如纽约或加州的律师执业资格对未来回国从事律师行业有帮助。
随后,我又联系了一些咨询机构,了解申请 LLM 的难度等,他们告诉我,美国的法学院很看中 Diversity(多样化),不一定要是红圈律师这样的背景就能申请到好的学校,反而像我这样非典型的申请者,还有可能申请到 T6 这样的牛校。于是,我就不明就理的开始了申请之路,最终,获得了意料之外的申请结果。
▲ Photo by Emily Karakis on Unsplash
三、三十而已——当我们谈论“转型”时,
我们谈些什么?
30 出头,有家有口,要不要转型的问题几乎是个哲学问题。
我尝试看过心理医生,希望进一步了解自己;也试图在人生哲学的书籍中找到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
最后发现,每个人的对生活的“爽点”都不同,A 做起来感觉到快乐至极的事,可能 B 就觉得痛苦至极。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做什么选择,是不断地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接近真实的自我的过程。
从何处切入去思考转型的道路,我有几点小心得,总结来说,就是三点:
让“积极情绪”,而不是“消极情绪”主导你的决定
近期,我在和先生讨为什么我从小看似反叛,却总是作出最安全的选择?论一个问题:大学选离家近的,专业选老师家长推荐的,工作选择安稳的……
仔细分析自己做选择时候的想法,发现:我做的决定往往是由于受到了“恐惧”支配——选择理工科专业,是因为听信“理工科好找工作”的说法,恐惧自己毕业以后找不到体面的工作;选择安稳的公务员工作,是因为听信“外企民企会裁员工作不稳定”的说法,恐惧自己中年失业。
我被“恐惧”支配了,以至于无暇去思考我真正想做什么这件事,我巧妙地回避了自己的恐惧,却没有满足自己内心最具能动性和创造力的部分。
所以,当朋友告诉我,她们也想和我一样出国读书,是因为“没意思”、“没奔头”,不也是一种恐惧吗?恐惧自己的人生没有进步、没有意义。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作出有利于探索人生的“好”的决定?——那应该是被积极情绪主导的决定。
1、好奇心和兴趣 
马东在参加《十三邀》节目的时候,谈起自己为什么从央视这个“好乘凉的大树”里出来创业时,他说道:“互联网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那有我不懂的东西。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一个高速列车上扒着栏杆狂奔。”
▲ 图片来自《十三邀》
这时,驱动他转型的就是对别的行业的“好奇心”和“兴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当你对一个别的行业有兴趣的时候,你那个心思不能动,你只要动了,你不去做,就抗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这时,好奇心,就属于转型时的“积极情绪”。
2、有一件牛逼的事,再不做就晚了
又例如,大家都知道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的故事,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朝圣,甚至依此得出“读书无用论”的结论。但正是这位从哈佛退学的首富,说出了以下观点:
“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有收获的工作,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将为劳动力人群带来知识,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辍学的贫困大学生更有可能被贫穷所困……”
那么他自己为什么要退学?总结来说,是两点理由:一是为了赶上时机,尽早开发出适合“牛郎星”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产品;二是违反了当时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时,明确地知道“有一件牛逼的事,再不做就晚了”,也就是明确地知道自己转型之后要做什么,也属于转型时的积极情绪。
发现自己的经验在更大世界中的价值
跨界就意味着放弃一切吗?转型就意味着从 0 开始吗?
我的答案的是否定的。
我在公务员工作期间,有一点感受——我们都在互相羡慕别人的技能。无论你多么看不起你原来工作的内容,只要转换了一个岗位,转换一个场景,你的技能就从“毫无特别”,变成“独一无二”。
我先生是一位大学老师,他每次受邀参加政府或企业的讨论会,回来总是忍不住一脸兴奋,说他们今天研究了一个什么什么事,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往往会觉得,这不是办公室日常撕逼么?有什么可特别的?

还有一次,我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学聊天,她说很羡慕我们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样化,可以接触不同的人,而她们只是不断地在办案办案。我就一脸懵逼:可你们干的才是专业的活啊……
这样的事时常发生。我不禁疑问,是不是我们都把自己熟悉的技能看得太过于平常,而不自觉地贬低了它们的价值?
拿近两年火到国外的网红李子柒来说吧,在乡下种菜、杀猪、做饭,哪个农妇不会做,但为什么她能够成为业界顶流,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有了跨界的经历。
李子柒,图片来自网络
会干农活的农妇不会做视频,更不会发油管,不会化妆、摆盘、审美;城市里熟悉互联网的美人们不熟悉农作物。
正是由于她当过北漂,在北漂期间当过服务员、学习音乐、在酒吧打过碟、开过淘宝店,见过更大的世界,所以她摸索到了自己的经验在更大世界中的价值。
你现在拥有的任何一种你视为平常的技能,转换到另一个特定平行世界,将是宝贵的财富!因为这个世界上,在两个平行的专业领域之间进行跨界的人并不多啊,你原本拥有的技能对于新的平行世界来说,简单是降维打击。
查尔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那段有关“丛林法则”的经典论述,说到:“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
前面提到的马东,在从央视辞职前,关注到了一组数据:2013 年的 9 月 2 日,爱奇艺的后台数据是移动端第一次超过了电脑。开学了,家长不让用电脑了,学生们就改成用手机,躲在被窝里看节目。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人生的困境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新机遇,因为人处于困境中时,反而会对周边的环境变化以及风险变得敏感起来。
因此,谋求转型的时候,我们需要拥有更大的视野、更敏锐的眼光,放眼看一下更大的世界。
做好当下的事,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现在非常后悔的事情,是自己大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

当时,我觉得自己不喜欢计算机这个专业,所以没有认真搞学习。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成绩平平。学校发出了可以转专业的通知,通通要求专业排名前 20%,热门的专业还要达到前 10%,而我通通达不到。
如果我没有做好当下的事情,我连转换轨道的机会都会错失。
而在近几年,我在政府法务这个不热闹的岗位上,研究到前所未有的兴致,常常花很长时间,研究一个别人都不重视的小问题。这种做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对政府的业务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把一行钻透了,你的技能、习惯、学习能力和精气神,都可以为后面的转型提供重要的帮助。
▲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举两个身边朋友的例子: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大学在美术学校读书。由于生了孩子,万般无奈只好暂时退出职场。但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怀孕期间参加了“国际泌乳顾问”的课程并获得了证书,并开始兼职做母乳指导,很多人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她就开了微信群,给大家在群里免费答疑,建立起了几百人的微信客户群。新手妈妈们在群里问问题,她基本上都是无偿回答。偶尔进行一对一线上答疑,一次才收费 30 元。
这种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
后来,小孩大一点了,她出来创业,创立了自己的玩具品牌,这些她曾经免费指导过的妈妈们,成为了她首批的客户资源,现在品牌运营顺畅,还开了天猫旗舰店,近期在抖音快手上开直播卖货,热度还不错。
还有一位妈妈,觉得工作很安逸无趣,就把身心放在了鸡娃上,掏空心思给娃娃读绘本、找玩具。后来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绘本、玩具和鸡娃心得,收获了 20 万粉丝,把售卖绘本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她们的共同之处,是找到了一个和现有生活高度关联,容易坚持的事情坚持做下去了,这件事情一开始时细微得甚至是微不足道,但每做成当下的一件小事,就是对自己边界的扩张,我们收到正面反馈,积极暗示,才不能带入无边的黑暗。
30 岁出头,有家有口,我们依然有资格转型。只要想好了、做好了,一切追求美好人生的选择都值得被鼓励。
2021 年 5 月,我的第二个小孩诞生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同意我延期至 2022 年秋季入学的同意书。休完产假以后,我将回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开展人生新的旅程。
-  END  -
推荐阅读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