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号,一场主题为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做决策」的分享在ZoomIn拉开帷幕。
这乍听之下好像和留学申请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主讲人身份有些特殊。
金杨毕业于中国最好的政法大学,赴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过去六年,他一直在为西北大学做本科生的校友面试。为了实现事业转型,他进入长江商学院MBA,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交换,多年求学经验让他对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独到见解。
更吸引人的,是他丰富的跨界工作经验,从知名律所,到大名鼎鼎移动互联网公司,再到人工智能领域创业,金老师的工作生活可谓在每个风口上不停「折腾」。
这场分享的内容,诞生于金老师多年面试中国顶尖高中生后的反思,完善于金老师多次事业转型的认知,最终形成于MBA时期。
他看到,即使是中国最优秀的中学生群体,大部分人的选择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选择西北」是我面试必问的问题,很多孩子在我多两步追问后,就给不出站得住脚的理由——他们很坦率:「哎,其实就是我妈/老师/中介让我读的」「西北排名好啊」
很多人的选择维度很少——
-「我去过西北,芝加哥很漂亮!」
-「那你恐怕没有冬天去过吧?」
-「因为爱。」
-「为什么爱?」
-「爱就是爱呗。」
如果选择只有单一的维度,放上了全部的权重,那这个选择本身就是幼稚/不成熟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我们的孩子很少进行选择的能力锻炼——
美国的升学是申请制,孩子从小到大不断地要思考「我应该申哪个初中/哪个高中」,「我应该参加什么运动/做什么社团」,而中国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只是被动被指挥,逐渐就不擅长做选择。
另一方面,有点悲哀,有些孩子不是没有选择的能力,而是没有选择的空间——
社会环境、父母压力,很多孩子有自己一套想法,但难以施展,当失去选择的空间,更大格局的东西就无从谈起了。

他感觉到,
那些「冥冥之中比别人强的孩子」
其实就是在高中阶段就能完整阐述自己选择逻辑的孩子——
也许Ta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很完美,但是这个结论推出的过程很重要。

多年的跟踪观察,也证明了这一点。
「自己做选择」的孩子如此之少,让他感觉不那么妙。
往小了说——
我们这一代留学党已经走了很多弯路——我当年选择法律就是我妈说好找工作,我现在做AI的合作伙伴就是因为当年只有这个专业可以公费读博。不幸中的「幸运」是我们这一代没有太多的选择。新一代的年轻人环境已经不同了,没必要再掉这些坑浪费时间。

往大了说——
目前来说,美国高等教育仍是世界最好的教育,文化环境最多元。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以绝对领先的速度高速发展。这些有机会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的中国年轻人,如果不能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人,那人类基本就没有命运了。
说了这么多,和留学申请有没有关系呢?
有。而且关系很大。
在一定程度上,决策能力等于「领导力」。当我们focus在“领导”的字面上时,经常忽略了领导的过程实际是由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定完成的。做出正确决定和阐述决定过程说服别人即是领导力的体现。
所谓申请软实力,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决策练习中提升的。
另外,有深度思考决策的习惯,到美国大学之后会比较好过。美国大学suppose你已经准备好了,有不错的决策能力了,所以不太会花心思在这方面培养你。很多学生如果没有真的准备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那么如何练习决策能力?
金老师在自己的求学过程中,深知「案例教学」的好处。他认为,把学生置于最极端的案例中进行讨论,经过大量案例长期的练习和训练,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的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决策。
这过程中,很需要和家长朋友们达成共识: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发展飞速而剧烈。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不同,几乎每五年,行情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的家长的人生经验,可参考性非常低。
我一直在做校友面试官,主要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年轻人。我们要多听听孩子怎么想,让孩子多表达。

目前我在做战略管理的工作,我们圈子里主流论调比较丧,以前的战略管理从A到B有很明确的发展轨道可以借鉴,现在基本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要鼓励孩子进行「摸着石头过河」地选择,因为这个阶段是Ta人生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

趋势多变,格局要大,但在做具体选择的时候,要拆分,比如把两年目标拆成一年的,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容易偏离太远。
家长和孩子要在方法论上达成一致,
如果只是在目标结果上进行纠缠,基本就谈不拢了。你的选择只有一个维度,我的选择有八个维度,永远选不出来。

所以最终,我们到美国上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金老师有一个独特的让我眼前一亮的「两个排名」论。
每个人脑中都有两个排名。
一个是
「我如果想做成一个事,我要找谁」
,另一个是
「Ta想搞一个事,我愿意跟Ta干」
。在美国受教育,同学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如果你读完大学,在你的同学、朋友脑中的这两个排名中,都位居前列,你就成功了。而这个排名,就代表着别人对你决策能力的认可程度。

「名校」的光环是有限的,边际效应递减。像我这个年纪,如果还一直拿着
西北毕业」的名头就没什么意思了。我的价值,就取决于我在人际关系中这两个排名的高度。

整个分享内容超多,信息引起极度舒适。
以上是特写君特别有感悟的部分。
完整活动视频,稍后将分享给加入ZI care plus服务计划的小伙伴。了解ZI care plus服务计划,请联系特写君。
活动结束后,特写君也采访了参与者:
老师的思想很深刻。认识自己-认识对手-认识学校与自身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学生
老师思维敏捷,涉猎很广,拓宽了我的思维,很收益。
——家长
我觉得这种完整的选择的逻辑目前很多人没有的,大部分人、大部分事情,好像都是随便,都被「顺其自然”「追随内心的感觉”这些心灵鸡汤引导的云里雾里去了。如果下次还有金老师的讲座,我会不会再来听呢?我想会的,并且要做好准备工作。
——ZoomIn员工
这次大咖面对面活动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希望大家能够带着更多的思考在国际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在能选择的时候做最好的决策。
会思考的年轻人,终将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ZoomIn 2018夏校专题讲座即将开始:

进一步了解ZoomIn的服务内容和价值所在

欢迎扫码咨询特写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