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天下乔木》迁移到现在的号。新号名称等还在调整中,变的是地址,不变的是文章和读友。感谢各位。
不久前,微博上一实名博主教导我:

乔木:我当教授的时候,衣食无忧,你忽悠我,再不推动民主自由,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了,把我忽悠到了美国。我现在不当教授,卖文为生了,你又说我一大学教授,不安心做学问,骗打赏过日子。我的人生你设计,横竖都由你来说?您别叫隔b老周了,叫bb老王吧。
之后网友@菩_提_树_下 问:
问一个关于您个人的问题。乔老师现在是公知们的公敌了,对你咬牙切齿的。当然,您的回应也有不屑。多数公知们的行径如此不堪,当初怎么就和他们为伍了?一起把酒言欢、联辔并行的时候有没觉得不适?
现在如何看当初?还有,您作公知时曾有过不少别致的言论,现在怎么看待自己的过往?剖析一下从公知到自干五的心路历程吧。
我的回答:
君子聚于义,小人聚于利,过去和公知朋友自比君子(当然后来才知不少人是伪君子),在一起都是坐而论道,谈论国家大事,很少谈论、了解个人私事。
那时候大家的环境、际遇差不多,即使有些人生活上不检点、经济上不干净、道德上有劣迹,因为都是一个利益和价值共同体,也都没太当回事,甚至还当做大行不顾细节、大礼不辞小让,名士风范。

所以相互并不苛求,至少别人没有攻击、冒犯我,何必叨叨。
没有,不过是转移和掩盖。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环境污染;被移民和非法劳工所掩盖。

批评别人易,批评自己难。否定自己,实现否定之否定的上升,也是一种进步。但一些公知朋友们,号称自由主义者,却不能容忍别人的变化和言论自由。对我文章的事实不能驳倒,就拿人品说事,甚至造谣污蔑。
其实我很理解他们的的心态,对中国不满,又不能怎样,就拿我出气;对美国充满幻想,突然被我打破,自然恼羞成怒。
美国真像他们说得那么好,以他们的影响、财富和美国人的认可,都可以来美,为什么不来?
有些不光不来,《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博士学成后还回国了。
高晓松转来转去,也回去了。遭遇直播翻车,继续晓说。
还有陈丹青、张千帆,我文章中提到移民复归的俞心樵。
至于天天骂我的赵士林教授、在美国继续说政治相声的周孝正先生,以及现在被取消退休待遇的网红女教授,也都是退休以后,待遇丰厚,旱涝保收才出来。

为什么?
还是觉得中国好,至少有好的方面。
比如李不白造谣我摘桃,被事实打脸。
张耀杰自己被体制包养,享受各种待遇,还卖酒,却说自食其力的我是求包养。
王小山卖酒,却讥笑我卖文。
朱学东当年看文赞赏,我非常感激。现在却说成是为我募捐,并编造什么看到学生给我出国募捐的公开信。
最有意思的是美学教授赵士林,退休后拿着15000的退休金,躲到国外,不敢骂-当-局,天天骂我。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除了被人扒出一个微博言论,什么改善民生比登天还能,我并没有别的出格、别致的言论。
我当年在墙内外写不少文章,都是温和、有理有据的表述,会有人不喜欢我的倾向、做派,但我的文字始终干净,不偏激、不骂人,不怕骂
心路历程:
最早我是个民族主义者,爱D爱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书读多了,被人忽悠,自我忽悠,成为自由主义者,主张个人权利,尤其是言-论自由、选举权等。
来美国后,现实比较,感觉到中国发展的不易。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不是牢房。特别是我过去的教育、财产积累、乃至移民,都是赶上了中国的发展,既有感恩,也有家国情怀。
对原来的单位不满,但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感情,在国外越显得厚重。所谓一出国就爱国吧。所以现在算是爱国主义者,也不希望中美交恶,算是和平主义者。

至于公知,道德上和普通人一样,有些还不如。知识、见识上有些比普通人强,有些也不如,不过是借助体制或网络平台,敢说而已。
很多时候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说不到点上。痛恨-体制、责骂-国家,但离了又活不好。
荣辱不惊少,做人诚实好。卖东西看口碑,卖文章看真话。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