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一桩高校杀人案,打破了夏日的宁静。
案情的最初通报还是半遮半掩,只写着“上海邯郸路某大学”。作案手法令人心惊:一高校教师在办公室内将其同事割喉,后者当场死亡。
澎湃新闻当天对于案件的报道
很快,便有更多细节爆出,这所高校正是著名的复旦大学。杀人者姜文华,39岁,是数学系教师;被害者王永珍,49岁,是姜所在院系的党委书记。
王书记当时正在代表学院,宣布到期不再续约的解聘决定。
刚宣布完,姜便用利刃夺走了王永珍的生命,也毁了自己余下的人生。
为什么这一次
大家更共情杀人犯?
和以往凶杀案件不同的是,这一次,网络上很快出现了大量同情姜文华的声音。 
比起谴责凶手,大家更关心的是,这样一个高知分子,为什么会杀人?而且还采取了割喉这种极度残忍的方式。
姜文华履历 
姜文华确实是个为人本分且有才华的学者。
有一段姜文华在美国的学弟写的关于他的文字,或许可以帮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他。
在学弟的描述中,姜文华非常有才华,但又是典型的书呆子性格,孤傲、害羞、木讷寡言,在交女友方面,频频受挫。
“正因为他太干净,太善良,一旦遇到他认为的不公正,他完全不知所措,心里的反应会比普通人激烈,会有一些极端负面的想法。但他绝非是心理不正常的人,他会咬着牙,把咽不下去的那口气咽下去。”
这位学霸的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博士毕业之前,他的人生是光鲜亮丽的,从中学开始就是名校出身,从复旦附中一直念到复旦。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至今仍被数学圈的人膜拜。

但博士毕业之后,他面临了不小的挑战。人生的难题,并不像数学那样,有固定的解法。

他先是失去了进入美国顶级大学的机会,而是去了一个比较官僚的机构做博后。博后的两年间科研成果平平,博后结束后,便不得不考虑回国,也因此和当时的女友分手。
回国后,姜文华先是被高薪吸引,进入了苏州大学任教,但五年合同到期后未能获得续约。有说法称,他后来辗转通过人才引进,获得了进入母校复旦大学的机会,其中也有王永珍的帮助。
苏州大学任教时期的姜文华,头发仍旧比较浓密
没想到,6年后,姜文华对曾经帮助过他的王永珍,拔刀相向。
高知沦为杀人凶手,受害者还是学院书记,其中的想象空间实在丰富。
大家脑补着,姜作为一名自小聪慧的高材生,选择的还是最艰难晦涩的数学学科,曾经留学海外又选择归国,最终竟然落到为一份岗位愤而杀人的地步,其中,必定是出了什么差池。
想象力更丰富的,还把身为书记的王永珍当成了压制他的代表,认为是官僚主义的评定制度,使得不通人情事故的姜老师,一直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于是,具有本土特色的青年教师“非升即走”制度在此时被推了出来。舆论大多认为,这样一个被异化了的不合理制度,是酿成这一悲剧的最大根源。
网友们推测,姜文华杀人的原因正是在于他和复旦签了6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后没有获得续聘,才导致他心灰意冷,酿成大错。
但,真的是因为“非升即走”制度吗?
杀人悲剧,真的是高校内卷造成的吗?
青年教师的“非升即走”制度,来源于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度(Tenure-track)。
制度规定,如果教职工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达标,就可以获得终身教职,除非有学术不端等重大丑闻,就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如果没有能达标,就只能走人。这就是“非升即走”(Up or Out)
“非升即走”在美国已经实行了50多年,但从2003年起,才引入中国,这十几年间的发展,似乎是有点“水土不服”。
在新体制下,“青椒们”(大学青年教师自嘲的说法)往往只能和高校签订3-6年的合同,而到期考核一旦不通过,就只能再找下家。
“青椒”们开始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高强度劳动和巨大的竞争性考核压力,笼罩在青年教师的头顶上。
高校的“非升即走”制度卷不卷?
答案是肯定的。
在部分高校,竞聘失败率甚至高达97%。这也是“非升即走”制度在中美最大的不同:
在美国工作的“青椒”说,他们的考核,是完成劳动合同里的契约工作量——发表多少论文、完成多少教学工作,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获得续约,并没有名额或者考核率的限制。
而在中国,终身教职的总人数往往是固定的,这便意味着“青椒们”不单要取得公认的科研水平,还要赢过同期进来的同行,这就使得原本用来激励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变成了“养蛊”。
但是,姜文华杀人的选择,一定是高校内卷造成的吗?
未必。
第一,  姜文华学术水平确实高,但是,他的优秀论文多半是博士时期的产出,在复旦的6年间,他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一般,比美国普通高校的tenure标准都还要低一些。
第二,  根据复旦校友的反馈,姜文华被解聘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论文产出不高,而是他曾经出过重大教学事故。2019年的一次课上,他言行反常,指着学生说学生要害他,跟学生发生冲突,近两年都无法继续安排教学工作。
第三,  有同事称,在复旦工作期间,姜文华曾经被诊断为“抑郁症”。
事实上,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抑郁症患者可以被随意解聘吗?在大学任职期间出现抑郁症,算不算工伤?抑郁症患者多半是自伤,这一次却发展成杀人,姜是否有其他的心境障碍,是否说明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实在是干预得太少?
可惜的是,这些问题却未见讨论。
大多数网友们,只是执迷于自己的脑补,利用这样一出悲剧,去表达自己的主张。
杀人犯还有理了?
仅仅通过目前网上碎片式的描述来理解姜文华,是片面的。
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把这位青年教师的杀人行为想象成受压迫者的最后反抗、把他塑造成为推动制度变化的革命者,是自私的。
而死去的书记王永珍,在舆论中也俨然成为了威权的象征。
一条“死的有点晚”的暴戾评论,竟然获得了上万的点赞。
仅仅因为他身居高位,大家就把他想象成推波助澜的施害者。
但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呢?
解聘的决定,是学院集体作出的,王永珍只是一位宣读者。
王永珍出身农村,本科州大学化学系,后考研入复旦研究生,毕业留校做政工干部。他的妻子是乳腺癌患者,孩子还在念大学,出事后,家人很拮据……
如果说大家同情姜文华,觉得他作为“小镇做题家”的代表,却没有掌握好自己的命运,那么王永珍,又何尝不是另一位农村出身,原本可以靠读书改变命运的苦孩子?
但是他的生命,终结在了49岁。
每一次发生悲剧的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杀人犯的身上,深挖他的成长背景,试图分析出他杀人的动机。
这一次,更过分的是,甚至还有人借未经查证、并且与此事毫不相关的事件来暗示被害人王永珍,“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在信息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颠倒黑白,同情杀人犯,污名化被害人,但明明是姜文华杀了人,而不是反过来啊。
哪怕姜文华曾有机会成为一颗学术新星,哪怕在旁人看来他是多么木讷、善良、单纯的书呆子,但事实胜于雄辩,在法律面前,他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他就是一个用极其残忍手段杀害了同事的嫌疑犯。
每一个凶杀案的凶手,都认为自己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杀人;
每一个恐怖分子在扣下扳机或者引爆炸弹的时候,都以为自己在替天行道;
不美化凶手的凶恶行径,这是对死于他刀下被害者最起码的尊重。
姜文华的另一种人生选择
实际上,身为受过教育的高等知识分子,姜文华即便不能继续留校任教,也有太多的退路。
姜文华的另一种人生路径,张益唐为他走过了。
同样是研究数学的学者,同样是曾被主流排斥的“边缘人”,张益唐在39岁的时候甚至比姜文华还要更加“一无所成”。
他本是北大的高材生,受到当时北大校长丁石孙的赏识,举荐去美国继续深造。但他在美国的博士生导师却下断言,他不可能在“非升即走”“终身教职”“晋升”这种生活里活下来。
事实也是如此。
毕业的时候,导师没有给张益唐准备工作推荐信,就把他打发走了。36岁博士毕业后,张益唐曾有整整七年的时间远离数学界,在一家美国的快餐店打工。
39岁的姜文华因为教职落空,将朝夕相处的同事割喉。
而36岁的张益唐,找不到教职,在连锁快餐店里帮忙记账、报税,同时用大量的时间来想数学问题。
在相似的人生境遇中,张益唐做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如果潜心学术,哪怕是在subway的收银台底下,哪怕多年来一直住在朋友家的地下室,也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
蛰伏7年之后,张益唐拿到了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教职,而再过14年后,他因为一篇名为《质数间的有界间隔》的论文而享誉世界。
潦倒半生,终于在58岁那年一举成名,“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当然,张益唐是张益唐,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多年隐忍、坚持,心中仍保持纯粹和执着。
但是张益唐的经历至少证明了一点,暂时得不到教职、没有结婚、喜欢独来独往,也并不意味着,人生走到了绝路,更不意味着,你就比别人有了更多的理由杀人。
其实只要耐住性子,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反观姜文华,作为大学教授,他所能享受到的优越资源已非一般人所能想,人生苦海,谁会永远一帆风顺,谁又比谁过得更容易?
但他却把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狭窄。
姜文华在美国工作的校友说,当初和姜同导师的两位同学,同样也是学霸,但后来一个去做了中学老师,一个去了企业界创业,现在也都过着不错的人生。
与其说,“非升即走”是造成这出悲剧的根源,不如说,
懂很多数学原理的姜文华,却还是不懂得,要如何面对人生这门功课。
参考资料:
1. 《隐士张益唐》,作者谢丁,正午,2016-03-28
2. 《闲谈美国大学tenuretrack制度:菲尔兹奖得主也曾挣扎》,作者倪忆,普林小虎队,2021-06-10
作者| 小伍工 米利暗   编辑 | 闫如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