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实现碳中和。
1)2015年,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巴黎协定》,就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达成共识,将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都需要加大控制和减排温室气体力度,到2050年全球要实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2)碳中和就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我国碳中和工作推进加速。
1)2020年9月22日,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2)2020年12月12日,习主席参加气候雄心峰会,宣布进一步减排目标。3)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发电、工业及交通部门是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可再生能源替代是碳中和主要方向。
1)我国发电和热力生产行业、工业行业和交通行业分别贡献了我国超过50%、近30%及约10%的化石能源碳排放。2)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系统发生颠覆性改变,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导方向。对于电力行业,电力系统深度脱碳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未来电力系统将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储能”为主的电力供给体系;对于工业行业,需要结合自然碳汇以及CCUS等负碳排放技术,短期内提高工业端能效、控制煤炭消费以及加快煤炭替代是重要手段;对于交通行业,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有效替代。


碳中和政策对于固废新能源运营商利好弹性最大,再生油、再生资源同样受益明显。
1)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制度有望提升垃圾焚烧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公司现金流情况,同时长期看减排约束将促进焚烧渗透率提升。重点推荐垃圾焚烧龙头三峰环境、瀚蓝环境、绿色动力、高能环境、旺能环境、伟明环保与上海环境。2)碳中和加速推进背景下,再生资源行业将快速发展。①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中国生物柴油和生物航油的需求将开始出现,打开中国生物质再生油市场空间。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高耗能行业(钢铁、水泥、铝、塑料等)的产品再生,废弃物(农林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以及危废资源化等领域的潜力最大。推荐卓越新能,中再资环和浙富控股为受益标的。


风险提示:碳中和政策推进进度低于预期、项目进度或经营情况低于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碳中和加速,再论环保行业受益几何》,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报告名称:《碳中和加速,再论环保行业受益几何》
发布时间:2021年6月7日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报告分析师:
徐   强(国君环保)  证书编号S0880517040002
邵   潇(国君环保)  证书编号S0880517070004


更多国君研究报告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国泰君安证券销售交易部:
华北地区:莫言钧 010-83939863
华东地区:潘一楠 021-38676548
华南地区:刘令仪 0755-23976062
法律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