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資訊報導,隨著疫苗鋪開、病例下降,美國經濟正在迅速復蘇。然而,《紐約時報》週四發文指出,當前多個經濟指標相互矛盾,這讓專家對美國經濟當前的狀態感到困惑。
文章指出,就業方面,一方面失業率仍然高,但另一方面企業則抱怨招不到員工;物價方面,一些商品和服務價格飆升,另一些則沒有;同時,供應鏈遭遇瓶頸,影響到多個行業的生產。當前,一些通常會向同一個方向浮動的經濟指標卻有著非常不同的走向,這顯示出經濟狀態的複雜性。
全美正在迅速重開,但專家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不明。
聯儲和大多數經濟學家傾向於認為這種混亂是暫時的,是由經濟迅速重開之際,供給和需求的短暫錯位帶來的。比如,消費者有著高昂的消費熱情,但生產者的工人和原料供應還沒有到位。隨著社會恢復常態,這些經濟指標也會趨於平穩。
但沒有人能完全確定這一點。不排除疫情已經以一種專家尚未能完全理解的方式改變了經濟;又或者短期的擾動可能會產生長期的影響。
以下是幾個需要注意的經濟指標:

物價

4月消費者價格比去年同期飆升4.2%,漲幅創數十年來最高。最大規模的漲幅來自那些疫情期間需求被抑制的領域,如旅行和餐館,以及受產業鏈擾亂的領域,如汽車製造。這些領域零售價格的高漲可能在短期內改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價格上漲是否會外溢到其他行業。舊金山聯儲的一項研究指出,目前尚未觀察到明顯的外溢跡象。
另外,專家也在註意那些不受疫情太大影響的價格如何變動,比如房租。專家指出,如果房租出現大範圍上漲,而不是僅限於那些最火爆的樓市,那麼通脹可能會接踵而至。

通脹預期

經濟學家關注通脹預期,因為它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工人認為物價將持續上漲,他們會要求加薪,這則會導致物價真的上漲,並繼續循環下去。
就短期而言,消費者的通脹預期受到他們經常購買的商品價格的影響。比如,最近高漲的油價就會影響消費者的短期預期。因此,經濟學家也會關注長期(5年)的通脹預期。而最新數字顯示,該指數正處於7年來的新高。

勞動力供給

隨著經濟重開,餐館、酒店等行業普遍抱怨招不到人;然而另一方面,失業率仍處於高位。一個現像也佐證了這一點:開放的就業崗位刷新紀錄,但僱傭的速度卻沒有跟上。數百萬在疫情前有工作的人,現在甚至都沒有在找工作。
一些共和黨人認為,過於優厚的失業福利導致人們不想找工作。民主黨人則更傾向於認為,是缺乏兒童照護福利、對健康的擔憂等因素阻止了人們重回工作崗位。但不管哪種說法更有道理,隨著額外補助的結束、兒童重返校園、疫情遠離,這些因素都會消失。
然而,這仍然不意味著所有的勞工都會重返崗位。比如,年齡較大的僱員趁著疫情退休了;一些家庭發現,他們減少一個人工作,或縮減工作時間,其收入也可保證度日。這可能導致勞工短缺問題長時間持續。

工資

工資上漲在疫情期間總體上仍然保持強勁。而目前,由於招工困難,很多企業進一步提高工資水平,以吸引僱員。不過問題是,這是一個短暫的現象,還是昭示出雇主和僱員就工資的權力平衡正在發生改變?
在疫情期間,由於大量勞工在就業市場進進出出,時薪的變化難以反映長期趨勢。預計未來幾個月一些具體行業,尤其是非休閒、旅行、酒店業工資的變化將揭示更多信息。另一個指標是勞工部每個季度發布的“僱傭成本指數”。今年第一季度,該指數溫和上漲,經濟學家仍需觀察之後幾個季度的情況,以期掌握長期趨勢。
更多精彩閱讀:
想獲得更多的信息,請點擊關注金州資訊公眾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