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作者 | 木子立风
全文共 4463 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编者按: 中国家长的育儿方式长期以来就是热点话题。在当下“鸡娃”的环境下,许多在美国的华人父母更是不知道要如何与“华二代”子女们沟通。本篇文章里,我们将从表达爱意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毕竟,中国文化对亲情的表达有着独特的文化规范,而我们每一个人与家人间的关系又是那么不同。
很多人从《虎妈战歌》中反思中国式家长的教育方式,这本书强调使用威权式育儿,是一种强调高标准的育儿方式,倾向于通过羞辱、收回爱或其他惩罚来控制孩子。这种刻板印象下,中国家长真的只被贴上了“专制”的标签吗?
《时代》周刊对“虎妈”的报道
“专制”并不完全映射出许多传统中国人严格“鸡娃”方式,这背后有很多隐忍的爱和隔代矛盾。这些年美国对于亚裔家庭的“鸡娃”讨论依然很多,因为亚裔美国人作为“模范少数族裔”的普遍形象,主要强调学术成就和教育成就。
亚裔美国人学生经常被描绘成勤奋、礼仪良好,在精英大学中的比例过高。但亚裔的这种“少数族裔模范”被过度概括了,这种“优势” 在统计学上并不存在。而亚裔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也与这种“成功”标杆的印象相反。一些亚裔美国人成功的教育经验不代表所有亚裔美国人,因为教育资源在美国亚裔学生中分配不均,孩子的成就依然取决于社会阶级和文化身份。
皮优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亚裔美国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位的远高于美国人口的比率,但亚裔却依然在跨越社会阶级上需要面对诸多限制
下面咱们就谈一谈,真正“鸡娃”抓住的应该是什么
中国父母重行轻言,
为娃牺牲但不愿意沟通
几乎每个“华二代”或多或少曾听到父母说:"我都是为了你!"。
华裔父母时常把子女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利益、健康和事业之前,移民美国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重行轻言”的做法也可以解释华裔社区不强调公开的交流。虽然中国的父母也会用言语沟通,除了解释期望和澄清道德标准,行动的付出和熏陶是主要方式,而不是公开的讨论。
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大量移民到美国的家庭,大多涉及到父母为了孩子在美国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而离开在祖国,甚至离开了原来的事业。中国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对子女需求的体贴上。在许多亚洲社会中,对他人的爱主要是通过预测和满足他人的需要来表达的。这植根于儒家的"仁爱"观念,它强调真正的爱是通过行动而不是言语来表现的。
油管视频讨论亚裔父母如何面对孩子们表达“我爱你”
道教强调语言文字的交流可能会误导或歪曲一个人的真实意思,比如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父母通过面部表情或脸色来表达他们的期望或愿望,而不是用语言。
隔代文化差异,
子女经历移民挑战
因为一些老一代成年中国移民在90年代来到美国,他们的价值观一直都会停留在中国90年代时期,既不同于一直变化的美国人价值观,也不同于祖国的价值观。然而他们的孩子在美国长大,更加认可美国的价值观。这时候,“跨民族文化失调”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出现了,它用来形容移民社区不同代人群中的价值观冲突。
美国的价值观、习俗、传统和语言各不相同,移民在适应过程中面临巨大文化压力和其他适应性,同时他们的子女也在适应挑战。移民,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面临着同化东道国文化的外部和内部压力。然而,尽管移民父母及其子女都经历了同化,但子女的同化速度往往比父母快,这种结果被称为“不和谐的同化”。
同化在两代人中速度不同,亲子在文化取向上的差异,与家庭凝聚力的破坏、亲子冲突和儿童的不适应联系在一起。虽然未必全都是负面的,但在2006年一项针对加拿大华人家庭的研究中显示,中国父子间价值观的文化差异与儿童抑郁症状有关。
对于上一代移民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和下一代子女、中国当代价值观和美国主流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冲突。在家庭里,孩子与其移民父母之间的文化价值差异造成孩子成长的压力,青年和移民父母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调整 -- 因为他们自己和移民父母之间,难以调和两种文化的不和谐。
亚裔虚高教育成就,
没有跨越社会阶级
华裔和韩裔中,除了中产阶级或社会上流的孩子,同龄人往往有相对较差的学业适应能力,科学家们通过各项指标均发现,大量移民家长们因工作时间长、英语能力差,对美国教育体系不熟悉,都导致了一些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进而使学生在校的参与度较差。但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经济压力更大、父母对教育的参与度也非常有限。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华裔家庭经济压力大导致孩子焦虑严重,对未来教育期望低,看不到目标和未来;韩裔家庭则是获得教育机会和资源的机会均收到限制。
“虽然这是个刻板印象,但是我的亚裔父母确实希望我学医”

在洛杉矶和纽约等大都市,经济富裕的华裔和韩裔社区组织提供了各种课后和周末补课班,比如考试准备班、辅导项目和才艺班,其中甚至包括中国绘画和书法、中文或韩语补习班。这些课程带来的不只是技能提高,同时通过交流平台间接塑造学生的学业成功,让学生和家长获得有关考试准备和大学申请过程的信息。
然而,基于社区的教育资源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民族社区的所有成员中。低收入华裔和韩裔家庭学生根本无力负担课后和周末补习班。因此,中产和上层家庭学生通过家庭优势更可能考进重点高中。除非社区提供非营利性和免费学术项目和课程时,低收入华裔和韩裔学生才有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文化适应性,
是亚裔孩子成功的根本
适应性是亚裔美国人取得不同教育成就的原因。学习双文化,同时认同民族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美国学生成绩超过了保持单一文化身份(如柬埔寨、智尼和菲律宾裔),要比只认同传统文化或美国主流文化的同龄人更优秀。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歧或冲突往往反映到了所有青春期孩子身上,但根据文化背景不同,这些冲突的表现方式也不同。美籍华人第一代和第二代比欧美青少年对父母温暖的感知程度更高。在强调父母权威和家庭和谐的中国文化中,对于在中国生活过的同样一代移民孩子来说,冲突可能采取更隐蔽、更含蓄的形式,比如孩子要听从父母的意见,而不一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说,第一代华裔青少年可能更多的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包括对父母的尊重和家庭和谐。当他们确实经历了与父母的冲突时,与公开冲突不同。因此,对于第一代华裔青少年来说,他们依然可以理解父母的爱。
当亚裔学生采用双文化身份时,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有助于他们从家庭和族裔社区获得支持,而他们与主流文化的联系则有助于从教师和同伴那里获得正规教育的支持。相比之下,这些族群的学生如果只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方面就会有差距。
专注越南移民青年的研究表明,英语有限的学生更有可能成绩不佳和辍学。然而,当教育资源获取的结构性不平等得到缓解时,教育成就的差距是可以缩小的,比如通过非营利性的学术项目。公平分配社会资源可以减少优待区别。
二代期待,
用“美国主流”的方式去表达关爱
移民家庭的青少年往往报告说,他们与父母在自主性问题上有更多的冲突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例如,约会、婚姻和家庭角色。文化差异通过增加误解,加剧了典型的代沟,涉及青少年对自主性的重新认识。这些来自华裔移民家庭的青少年,可能采用美国主流的亲子关系规范而误解父母对他们的温暖或爱,认为他们缺乏这种爱,而这种不和谐负面影响在被二代们承担着。
油管上的视频讨论亚裔父母说不出“我爱你”
来自亚裔移民家庭的青少年,往往非常渴望美国主流的情感和身体表现力以及开放的沟通方式。
在美国因为孩子和父母都认可美国主流的育儿文化规范,白人孩子在这个体系下更符合父母的行为。美国主流文化中强调的"开放性沟通"概念不仅仅是为了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和自主性,也就是为了"和孩子一起处理感受",欧美母亲的访谈中得到了证明。这种沟通方式与欧美家庭的关系满意度高度相关。
然而,公开的冲突是美国出生的“华二代”,反映最强烈的也是他们,他们常以典型"美国"家庭形象为标准,来描述他们的移民父母在情感上有距离。他们在父母在感知父母关爱方面更失望,因为他们对父母的开放性、亲情和爱的表达期待很高。
拥抱等都是更为“美国化”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图源:wikiHOW
二代华裔孩子比白人孩子有更大的“内化”症状有关,也就是把外界带来的伤害自我吸收,责怪自己和父母。虽然华二代在学习和适应美国主流文化的规范,不代表他们抛弃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他们用欣赏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对自己进行保护,消除文化失调带来的的潜在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第二代华裔来说,他们对亲情的认知,尤其是父母的奉献和牺牲,有较强的调节作用,与欧美和第一代华裔青年相比,减少了代际文化差距与青春期冲突。父母的体贴也起到了类似的有益作用,这种爱在帮助孩子们成长的更好。
尊重与关爱,
“爱”的语言也不同
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可以用"亲"这个土生土长的概念来描述。
在中国文化中,"亲情"的概念具有积极的内涵,意指子女"感到亲近"。父母对孩子的"仁",是对父母的"爱"。这种"仁"是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奉献、体贴地预测和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及关,即关爱和管教来体现的。中国父母对青少年的温情表达和沟通的规范,在前文中已经重新审视过,是中国父母"仁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教养行为以“亲情”形式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和爱。
中国文化对亲情的表达有着独特的文化规范,而美国主流文化中没有强调这些规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和情感表达通常比主流美国父母要少。中国文化强调自我控制和克制,特别是在表达情绪方面。强烈的情绪在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会伤害和谐的关系。这种对情感的自我克制体现在父母对直接亲情和赞美的约束上。
与欧美父母倾向于通过拥抱、表扬孩子等身体和情感表达方式来关心不同,中国父母主要通过日常需求和教育方面工具性的支持、奉献、牺牲、投入和体贴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华裔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并不依赖开放的方式,而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来形成相互理解。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孩子都明白中国或者移民父母的努力和付出是巨大的,这些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引起他们的焦虑。而是从华裔二代视角说明,为什么我们总想更频繁的和父母沟通,一方面对美国社会“爱”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他们用这种方法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语言分中文和英文,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可能会在一些交流的时刻出现误解,但是不要忘了,表达爱的方式也有这些不同。
我们需要公开的交流,我们需要大声把移民的故事和爱说出来。

参考资料:
美籍华人和欧美人父母与青少年关系中的代际文化失调问题。
Intergenerational cultural dissonance in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mong Chinese and European Americans
A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Linkages among Parent–Child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Orientation, Supportive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nese American Families
https://www.parentingscience.com/chinese-parenting.html
Model Minority Myth对亚裔美国人个人和家庭的影响:社会正义和批判种族的女权主义观点
Impacts of the Model Minority Myth on Asian American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Social Justice and Critical Race Feminist Perspectives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