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延安的同志们和陕甘宁边区的同胞们: 
接到你们的贺函,使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到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
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12页)
(文字不宜表达的,都在语音里,请务必收听语音讲解)
这是五卷收录的第一封信,也是一封回信。
由领袖本人回复来自革命老区延安与陕甘宁边区的贺函。

贺函是贺谁的、贺什么?贺德胜公登上新中国最高领导职位,还是贺新中国、新政府的成立?原书没有提供详细的贺函内容。
但是从回信的口气和落款签名看,来自延安的贺函是发给德胜公的。
以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传统,当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就是登基了。延安作为龙兴之地,这封贺函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个年月,国家初定,刚刚经历过一场漫长的大内战,百废待兴,寄一封信应该也是很慢的。因此,到了写回信的时候,1949年10月26日,距离新中国、新政府成立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将近一个月了。
关于这封信,内容已经非常明白了。濠哥还是依惯例提出两个关键词:
一是革命老区。
以1927年8月南昌起义为标志,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进行到武装斗争阶段。到1949年成功夺取政权,仅历时22年。期间,至少有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三处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后来又叫革命老区。

显然,这些地方,出人、出钱、出力,对党的革命事业贡献最大。有一首著名的合唱歌曲《太行山上》(词:光未然;曲:冼星海),歌词中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儿子们送到了革命队伍,女儿们也有不少成了革命家的夫人。当年德胜公在井冈山时期的夫人,据说是江西“一枝花”。
如果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授衔的那些元帅和将军们的籍贯,就知道,哪些地方对革命的贡献最大了。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山西,可能是比较多的。
那么,现在,革命胜利了,这些革命老区有没有想法,期望获得一些胜利成果的回报呢?
不知道。
但是,可以肯定,以这封题为《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回信看,领袖们并没有要对老区有所照顾的回应。
实际上也是,可以说,直到1980年代之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三大老区,一直是比较贫困的。或许直到最近20年,通过开辟红色旅游路线、建设干部学院等,才有了一些倾斜性财政措施。
看来,想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靠改革开放,还得靠和平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不仅写在五卷收录的第四篇文献的标题上。而且也是第十次提起了。
在五卷第一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开幕词中,德胜公就首次提到:
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艰苦奋斗放在了第一条
在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翻译成大白话,我们靠着艰苦奋斗,打天下,我们胜利了;那么,我们继续靠着艰苦奋斗,治天下,凭啥我们就不能胜利呢?
但是,遗憾,这件事,还真就不成。
此后,1949到1976年,虽然也有很大的成绩,但更大的或主要的是教训。
网上有一篇《毛邓江胡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的学习材料,其中提到,早在1939年,即新中国成立十年前,德胜公就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新中华报》1939年5月10日)一文中写道: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直接把艰苦奋斗与政治正确挂上了钩。
革命胜利前夕,德胜公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中,再次强调: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
至今,凡进行党史教育、整风教育或以后的反腐教育,“两个务必”都是必修课。
问题来了,把艰苦奋斗提高到上纲上线的高度,有没有效果呢?
有,但有限。
为什么呢?

理由非常简单,艰苦奋斗反人性
如果当下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只能艰苦奋斗,你不要求,也得艰苦奋斗。但是,如果物质条件已经大大改善,生活富足,还要求艰苦奋斗,眼睛看到了肉、嘴巴只能吃草,怎么可能做到呢。
另外,怎么才叫艰苦奋斗呢,做到什么标准才是艰苦奋斗呢,精神容易理解,要求也容易接受,但尺度太难把握,坚持下去太难。

濠哥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检索到《求是》杂志2020年4 月发表了署名王均伟的文章《重温毛泽东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这样的杂志、这样的杂志,当然是刚刚的正能量。
文章说,“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倡导和培育的优良作风,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是无比珍贵的传家宝。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重温毛泽东关于艰苦奋斗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和增强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篇文章提到两则小故事,非常的有意思。请各位一起看看:
故事一: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他说:“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
故事二:1950年3月1日,访问苏联结束后回北京的路上,毛泽东在沈阳同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负责人谈了一次话,其中说道:“这次我和恩来同志路过东北,主要想了解一下东北的工作情况,了解东北地方工业生产情况。发现浪费太大。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我和恩来不是为了吃喝,搞那么丰盛干什么?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你们应做表率。”
濠哥认为,这两则小故事,实际上说明了,在和平年代,在执政以后,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多难。人不可能天天和生理需要搏斗。
领袖也是人,能看到的人、能管到的事都是有限的。或许,在领袖身边的人和事坚持了艰苦奋斗,但是之外的人和事呢。
归根结底,艰苦奋斗,靠严格要求是不能实现的,甚至也不是领袖及领袖集体以身作则能够率先垂范的。
因为,艰苦奋斗,不能和特权同时存在。
毛泽东1939年9月题词:向光明大道前进,艰苦奋斗,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下沉,中国网友已经上升到9亿人。只要有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的打开移动互联网。也能随便就看到德国总理默克尔大妈推着车子在超市买菜,还能看到英国首相约翰逊骑着自行车上班,头发乱的像条狗。约翰逊还多次放言不想干了,因为当首相工资太低。不如辞职后写一本畅销书,立马赚够了钱迎娶白富美。
所以,努力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幸福起来,水涨船高,党的领导也就没有必要继续艰苦奋斗了。相信以中国老百姓对领导之热爱,也没有谁愿意领导干部过苦日子。对吧?
所以,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很难,也没那么难。关键在改革,在真改革!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