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问秋风朗读音频
音乐:Jay-Lounge-Lakehouse 歌曲:Powfu - addicted to sad songs
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亲子关系、家庭教育问题的东西——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5月10日, #子女手机依赖行为受父母影响较大#话题上了热搜,这一结论来自《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
报告中指出,从整体上看来,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小学生更严重,有手机依赖或倾向的学生比例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确实是很多家长的“心病”,可这“心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良药呢?
溯源
说起玩手机无法自拔,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的小侄女琪琪,她家是县城最先买智能手机、平板的那批。
她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一个经常出差,一个常年加班,他俩跟琪琪相处的时间,远远少于手机这个“玩伴”。
很自然地,琪琪将手机当成了最依赖的对象。
刚开始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还觉得省心,可后来上了小学,问题就有些凸显了。
琪琪一到家就端起手机,经常玩到半夜还不记得写作业。
爸爸妈妈一跟她说话她就烦,只愿意低头看手机。
看她如此“不听话”,爸爸妈妈开始互相指责,推卸责任,家里每天都充斥着火药味,这种氛围下,琪琪更是只想躲在手机里不出来了。
终于有一天,爸爸发怒,把琪琪的手机收了,不再让她玩。
琪琪开始郁郁寡欢,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之前好歹还有手机做亲子之间的“缓冲带”,现在父母和孩子直接冲突,后果就是琪琪逃课跑到网吧上网,老师告诉家长后,父母狠狠揍了琪琪一顿。
亲子关系彻底破裂,琪琪不说话、不吃饭,跑到奶奶家,说什么都不愿意回到父母身边去了。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琪琪这类情况也并不是第一次在我家出现。
在我小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这种东西。
我有一个哥哥,他的爸爸是开长途客车的,经常不在家,妈妈每天都要守着售票点,也没时间管他,他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
老人只能管他吃饭穿衣,对他的关注、陪伴甚少。
后来他就爱上了游戏,逃课去网吧。
他爸爸逮他出来之后,直接在大街上抽出皮带就揍。
当时那个哥哥满脸通红,强忍泪水,闭着嘴一声不吭,由着他爸爸在他身上抽出一道道紫红的血印。
👆现在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专业家庭教育辅导师
提供的【限时免费育儿咨询】服务
追根
琪琪妈妈来找我寻求帮助的时候,我忍不住感叹了一句,你这个情况还真是“五毒俱全”啊。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忙,或者为了图方便,用手机、平板等上手快又好玩的电子产品打发孩子,孩子很自然地对手机产生依赖性。
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却幻想孩子能够突然“懂事”,跟游戏绝缘。
这根本不可能。
已经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家长并不试图去跟孩子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反而互相指责,导致家庭氛围紧张,本来就觉得手机比现实生活有趣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更加不愿面对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试图剥夺孩子唯一的精神寄托,想靠着家长权威强行改造孩子。
关键是琪琪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也是手机不离身,却要求年纪更小的琪琪主动放下手机,琪琪当然会有应激反应。
我们常常会对孩子“沉迷”玩乐产生恐惧的幻想,以至于发明出“网瘾”这样几乎与酒瘾、赌瘾、毒瘾的严重程度相当的词汇来。
但是,电子游戏真的是这种洪水猛兽吗?
尹建莉老师说过:
电游就是个游戏,它和烟酒没有可比性,和毒品更相距十万八千里。究其本质,和打篮球、下棋、捉迷藏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它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这个说法,可以延伸至任何吸引孩子却令家长恐惧的东西上,比如“追星”“早恋”“手机”“网游”“小说”,等等。
这些沉迷的背后,其实是家长陪伴、关爱的缺失,游戏就是孩子在被压抑、被打击、不被重视的家庭中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乌托邦。
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看不见孩子内心的孤独和求助,只是一味地把“沉迷手机”“沉迷游戏”当做是孩子贪玩不听话的证据。
就像我的哥哥,游戏中有队友陪他玩、帮他打“怪”,完成任务就能升级,打赢就有奖励,不断练习之下他的技术也越来越好,还有同学来请教他怎么通关。
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家长打骂的哥哥非常需要的关注和肯定,在游戏中获得了;回到现实世界,只有繁重的课业和严厉的家长,那么他发自内心地喜欢游戏,想沉浸在游戏中就顺理成章了。
只可惜,他的爸爸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只是一味地靠打骂来压制他。
后来他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上完初中就辍学了。
解惑
琪琪妈妈听完我的分析,回家跟琪琪爸爸认真检讨了自己。
他俩一起去奶奶家接琪琪,先是认真给琪琪道了歉,然后把手机还给了琪琪。
承认了手机不是“罪魁祸首”,但琪琪妈妈确实很担心琪琪长时间看手机玩游戏影响健康和视力。
于是琪琪妈妈在跟琪琪商量之后,给琪琪报了一些兴趣班,多次尝试之后,琪琪爱上了架子鼓。
琪琪妈妈立刻退掉了其他的兴趣班,给琪琪买了架子鼓,全力支持琪琪的爱好。
在琪琪进步的时候绝不吝啬自己的夸赞,看到孩子做得好,就及时给予肯定。
虽然没有再管过琪琪玩手机的时间,但爸爸妈妈却有意减少了自己在家玩手机的时间,一方面给孩子做好示范,一方面腾出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琪琪爸爸买了一些动手的益智游戏,跳棋、大富翁,没事就邀请琪琪一起来玩。
周末和节假日尽量空出来组织家庭活动,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带琪琪去公园,亲近大自然。
渐渐的,琪琪变得自信,也变得活泼,更重要的是,她玩手机的时间已经在逐渐减少。
现在,已经上初三的琪琪不仅成绩稳定在上游,还在市里的架子鼓比赛中获了奖。
至于手机,琪琪虽然还是很喜欢玩,但是她已经能够自己把握时间,而不会让手机来控制自己。
👆现在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专业家庭教育辅导师
提供的【限时免费育儿咨询】服务
相信
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沉迷背后往往是三感(关爱感、能力感、自主感)的缺失,这些缺失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日积月累慢慢攒起来的。
所以,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愿意回到现实的亲子关系和生活中来呢?
学堂导师级辅导员马主任的儿子也曾经迷上过打游戏。
马主任全力支持儿子,给他买最好的装备、配最顶级的电脑,对儿子抱有足够的信任。
孩子一路过关斩将,甚至一度打进世界级比赛,初赛预赛成绩都非常好。
然而就在家人都以为他会进入决赛时,他却突然选择退赛。
然后就真的完全放开了游戏,关注重心转移到课业和备考,经常挑灯夜读,成绩进步飞快。
还留下一句名言:“我可以控制游戏,但不能让游戏控制我。”
这需要家长有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对孩子坚定的相信才能做到。
不过有些事,难度级没那么大,很容易就能上手操作:
1、在心中对“手机”“游戏”等词去污名化。
不要一看到孩子喜欢玩游戏就如临大敌。相反,可以试着了解孩子喜欢的是什么游戏,为什么喜欢,甚至可以加入孩子一起玩。
并不只是一起看书、一起运动才是亲子互动,一起玩游戏也是。
而且,有一个会陪自己打游戏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酷的事。
知乎“父母是游戏大神是种什么体验”这个问题下面,有许多有趣的回答,爸爸帮自己在游戏里“报仇”,妈妈帮自己在游戏里“养宠物”,孩子语气中那种小骄傲非常令人羡慕。
2、帮助孩子找到其他兴趣,多组织孩子去户外活动
如果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可以像琪琪的妈妈一样,跟孩子商量着多接触一些,找到孩子真正喜欢的。
如果暂时没找到也不要勉强,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可以锻炼身体、让眼睛休息,发现屏幕之外有趣的事物。
3、放下手机,以身作则
在《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中尤其提到了一点,“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存在‘父母在家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拿着手机的现象’”。
父母在关注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模仿父母。
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从放下手机开始。
一玩手机就活力满满
一写作业就哈欠连天
游戏、视频超强专注
一说学习就如坐针毡
学习废了是其次,
眼睛废了可咋整?
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别担心,学堂有办法
资深家庭教育辅导师
为您答疑解惑
为您排除育儿“万难”
1V1育儿咨询服务
限时免费,仅限3天
扫码领取↓↓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馅饼,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关注弱势群体,保持愤怒,永远热爱,永远自由。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问秋风,与书为友,用声音感悟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