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度  经  济  简  报 
2021年第 4 期 · 总第 37 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研究撰写团队

施兰茶  王凯文  彭    
范    衍  徐梅影  谢禹韬
责任编辑
杜文睿  李知非
本期提要
经贸重启 | 学者认为,欲重振印度经济,恢复对华接触是唯一现实可行方案,但重新融入中国主导供应链非易事
需求刺激 | 印财政部强调疫情蔓延仍是妨碍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因此加强防疫和需求刺激拟成印下一步政策焦点
数字税收 | 印政府扩大数字税征收范围以缓解财政紧张,但该措施恐损害印营商环境,可能导致美印贸易摩擦升级
汽车行业 | 印汽车行业协会呼吁政府出台250亿美元规模的生产激励计划,旨在提高本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印经贸
【原料自产】印政府计划推动本国原料药产业发展,以降低原料药对华依赖,但印各方面生产条件仍落后于中国
印媒报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干扰中国活性药物成分(API)供应,印政府正在重新评估其国内制药业结构及其供应链稳定性,拟采取系列措施降低原料药对华依赖。普华永道(PwC)2020年7月报告指出,由于印企受利润率低制约停止生产原料药,印自华进口原料药比例已从1991年的1%飙升至2019年的70%。根据印贸易促进委员会数据,2018至2019年,印制药企业已自华进口价值24亿美元的大宗药品和中间体。印度科技部下属技术信息、预测与评估委员会(TIFAC)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印度68%的原料药和中间体需自华进口。印度原料药行业对华依赖引发价格大幅波动。为促进国内原料药生产,印政府2020年4月宣布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生产激励计划(PLI),后又宣布投资3.94亿美元用于未来5年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发展三个大宗药物园区。印度Biocon Ltd.公司高管表示,该公司将“减少对华依赖”的标准定义为增加自非中国地区进口原料药的比例。虽然Biocon仍在使用自华进口原料药,但公司表示将于2020财年四季度使对华依赖降至50%以下。然而,成本目前已非原料药进口的唯一驱动因素,供应可持续性也是重要原因。为成为全球重要的原料药产地,印度必须克服国内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原料药生产不仅需复杂化学反应,同时需要大量土地、大型工厂、良好的水源和稳定的电力供应,而印度在这些方面均落后于中国。
——摘编自3月2日《Bioworld》
【经贸重启】学者认为,欲重振印度经济,恢复对华接触是唯一现实可行方案,但重新融入中国主导供应链非易事
《日经亚洲评论》近日发表文章称,尽管印度视中国为竞争对手,但经济发展仍高度依赖中国。尽管此前印度经济民族主义甚嚣尘上,但中印脱离接触后,印方好战言论和行动已大为缓和,并已着手放宽对中资赴印的投资限制。尽管2020年莫迪政府对华实施多种示强手段,但中国仍再次成为印第一大贸易伙伴,且印自华进口总额约445亿美元商品,远高于对华出口的153亿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印度经历了七十年来最严重经济萎缩,且目前复苏乏力,这使中国对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印度亟需重新与中国接触,但重新融入由中国主导的供应链并非易事。此前,印度已选择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使其孤立于由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构成的区域贸易和投资协定。作者认为,印政府已经意识到恢复同中国关系对于重振印度经济的必要性。
——摘编自3月4日《日经亚洲评论》
【中印比较】中印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差异在于:中国根据自身需要改造西方思想,而印度盲目接受并模仿西方范式
印度学者撰文指出,造成中印现代化进程差异的主因在于中国根据自身需要改造西方思想,而尽管印度标榜独立自主,但却完全接受西方规范,至少在形式上如此。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古老文明均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现代国家面貌出现,且都曾利用西方典范规划未来之路。尽管西方专家均曾预言印度民主难以持续,但印度过去几十年来始终坚持民主体制。然而,印国内关于政治制度的研究均局限于分析印度民主无法达到西方对最优民主的期望。这是造成中印发展差异的本质原因。中国在使用西方概念的同时,将这些概念本地化,而印度停留于依循西方范式,执着于自身差距。一个典型例证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放弃苏联经济模式,以市场价值代替物质产品体系(MPS)计算经济产出,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其经济成功的标准。这一转变促使中国快速提升其全球地位,为中国人带来巨大鼓舞。对比之下,印度却陷入经济增长不足的困境,并可被归因于自由民主范式的束缚。中国重塑西方主流方法为符合自身经验的思想体系,当其走上经济高速增长道路时,又进一步创新经济知识,而印度似乎仍然满足于在知识议程中充当“西方的婢女”。
—— 摘编自2月25日《印度快报》
政策治理
【政策改革】印政府计划将四个战略部门外的国有企业全盘私有化,目前已有31家企业私有化方案在原则上获批
印度工业联合会(CII)总干事钱德拉吉(Chandrajit Banerjee)近日在铸币报上就印国企私有化改革发表评论。作者称,印政府公共部门企业(PSE)的私有化改革是其2021-22财年预算中的一大亮点,是政府和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酝酿许久的重大改革。除原子能和国防、运输和电信、电力和石油、银行和保险四个已划定的战略领域外,总计1. 75万亿卢比的撤资计划将在其余领域稳步推行。专家称,私有化将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尤其是提振企业资产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截止3月4日,已有31家公共部门企业私有化方案获联邦内阁原则性批准,包括印度航空、印度航运公司、印度集装箱公司等知名企业。
——摘编自3月4日《铸币报》
【数字税收】印政府扩大数字税征收范围以缓解财政紧张,但该措施恐损害印营商环境,可能导致美印贸易摩擦升级
印总理莫迪3月宣布多项针对2020年4月推出的数字服务均衡税(equalization levy)的改革措施。此前该税税率为2%,改革后该税率适用领域将扩大到从电子商务到视频浏览等与数字服务相关的各个方面。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改革扩大了数字税征收范围,有望缓解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政府收入短缺,但同时损害印整体营商环境。与此同时,税收新政可能引发新一轮印美贸易摩擦,因为被新纳入征税范围的约119家公司中,86家为美国公司。评论指出,不排除拜登政府对此采取强硬立场,向印对美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以报复印数字税。国内方面,较低的征税门槛恐促使规模较小的电子服务类企业直接放弃印度市场。
——摘编自2月24日《金融时报》
【印度经济】莫迪宣称:生产激励计划有望将印制造业产值升至5200亿美元,并将制造业占比提升至GDP的25%
3月初,印总理莫迪在参加商工部内贸与产业促进司(DPIIT)和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共同组织的生产激励计划(PLI)网络研讨会上表示,该计划未来五年内拟在电子、医药、汽车等领域创造超1000亿美元投资。PLI有望将印制造业产值增加至5200亿美元,并在2025年前将印GDP的制造业占比从目前的16%-17%提升至25%。与印政府之前偏重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导向不同,PLI主要聚焦大型制造业企业,通过巨额资金刺激企业大规模投资,努力缓解疫情对印经济带来的冲击。此后,印度政府还将继续与各行业代表进行更为详细的接触和磋商,制定长期计划以促进印制造业成为全球供应链更重要的一环。
  ——摘编自3月6日《金融快报》
战略宏观
【需求刺激】印财政部强调疫情蔓延仍是妨碍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因此加强防疫和需求刺激拟成印下一步政策焦点
印财政部2月经济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病例数及病死率增加仍是印度经济主要下行风险。在此背景下,防疫措施力度和政府财政刺激力度是决定印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变量。报告表示,印度尚未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尽管疫苗接种持续推进、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但社会隔离仍是遏制疫情的最佳手段。工业方面,随着需求收缩趋缓,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够带动私人投资,还能增加消费乘数效应、促进结构性改革,进而带动工业复苏。农业方面,报告对印农业产出增长预期乐观,认为农业将成为农村需求复苏的重要抓手。服务业方面,2021年初以来,印度居民流动活跃度有所提高,服务业显现复苏迹象。总体而言,尽管通胀高企短期内抬升全球及印度经济风险,但印政府仍将刺激私人投资及消费视为经济政策重点。
——摘编自3月5日《商业标准报》
【经济复苏】疫情逐步受控,印经济自2020年十月以来快速回暖,但近期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且企业绩效分化明显
现阶段印日产新冠肺炎疫苗数百万剂,并有超过1300万人接受了疫苗注射,使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目前印日新增病例数已自去年的近10万例降至1.5万例左右,日新增死亡人数也自去年高峰的1000余例降至100例左右。在此背景下,印经济出现回暖。印政府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本财年三季度印度GDP同比微增0.4%,继前两季度经济萎缩后首度实现正增长,但增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期。据多家机构预测,印本财年GDP将萎缩8%,但下财年有望实现超过10%的增长。经济学家表示,服务业(尤其是金融及专业服务业)、农业、建筑业及部分制造业是当前印度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然而,诸多指标显示印经济自2020年10月迅速反弹后,增长动力减弱明显。制造方面,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2月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达到57.5,相较今年1月的57.7微跌。物流方面,尽管物流增值税电子账单金额同比增长11.6%,但环比仅增1.5%,表明制造业及贸易活动趋于平缓。外贸方面,受石油产品出口萎缩拖累,印今年2月出口同比微跌0.25%(非石油出口增长3.5%)。进口方面,2月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3.6%。增值税方面,今年2月印增值税收入为11.3万亿卢比,同比增长7%,但环比降低5.6%。此外,印度经济复苏同时,马太效应日益明显。本财年,在上市公司连续两季度创下历史利润新高、加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日渐逼仄。值得注意的是,印经济学家指出,印不包含农业在内的非正规经济雇用了近半数劳动力,并贡献GDP三成以上,但现有GDP数据未反映出疫情对非正规经济的冲击。
——摘编自2月26日《纽约时报》、3月3日《彭博社论》
【信贷危机】印零售信贷供给不足将使经济复苏承压,非正规部门、中小企业及个人资产负债表恶化为最大隐忧
摩根大通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贾汉吉尔·阿齐兹(Jahangir Aziz)近日指出,面向家庭和小型企业的零售贷款供给严重不足,为印经济复苏带来严峻挑战。据他估计,新冠肺炎疫情使印丧失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据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估算,自疫情暴发以来,印度永久经济损失可能高达总产出的十分之一。其中,非正规部门、中小企业和个人首当其冲,资产负债状况严重恶化。印度中小企业GDP贡献率约30%,是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雇主。据印媒报道,尽管印度央行推出包括降息、暂停偿还债务和一次性债务重组计划在内的多项紧急信贷支持计划,但绝大部分债务重组仅限于公司贷款,因此无法解决零售贷款负担过重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严重恶化,未来或面临更高贷款利率。据印央行近期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预估,印企坏账率2021年9月可能升至13.5%,相比2020年的7.5%几乎翻番,甚至有进一步恶化至14.8%的可能。
——摘编自2月26日《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重点行业
【药品生产】印多位部长表示将着手优化化工和石化产业政策,有望在新财年推出针对化工行业的生产激励计划
印化学品与化肥内阁部长D·V·萨达南达·高达(D V Sadananda Gowda)在“2021-22年预算实施战略”网络研讨会上表示,印政府正致力于优化化工和石化产业政策。印化学与肥料国务部长曼苏克·曼达维亚(Mansukh Mandaviya)表示,新财年联邦预算或将推出针对化工行业的生产激励计划,从而提振原料药、仿制药和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和出口。曼达维亚还表示,印制药行业应该抓住疫情机遇,提升印度药品和疫苗的国际竞争力。
  ——摘编自3月5日印度《商业标准报》
【汽车行业】印汽车行业协会呼吁政府出台250亿美元规模的生产激励计划,旨在提高本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CMA)近期提议政府出台250亿美元生产激励(PLI)计划,用于鼓励提高国内产品的附加值和本地化。相关报道显示,印汽车企业竞争力严重不足,零部件出口占比不到全球汽车贸易的1.5%。对此,两协会建议政府从降低土地、劳动力、资本、物流和监管成本入手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此外,两协会还建议,一方面抓住中小微企业这一汽车价值链支柱,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投资,发展工业基础设施,建立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高科技汽车集群;另一方面,吸引大型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赴印设立生产线和采购中心,促进印度参与国际汽车产业分工,更好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两协会宣称,若PLI充分执行,将有希望在2025-26财年,使印汽车整车制造商实现190亿美元的出口,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实现300亿美元的出口。
——摘编自3月5日《印度时报》
【电子制造】印政府收紧向中国公民发放赴印签证,严重阻碍苹果供应商旗下的中国籍员工赴印推进投资设厂事宜
在中印关系趋紧背景下,印政府近期收紧向中国公民发放赴印签证。然而,这些限制措施反而对“印度制造”倡议造成损害。苹果供应商和硕(Pegatron)此前斥资1400万美元将部分iPhone生产线转移至印度钦奈,但由于印方对中国籍员工的签证限制,受雇于和硕的中国籍员工难以赴印开展产能建设有关工作。除签证审批难外,印还对中国在印活动加强“额外审查”。例如,有中国背景的商业推介团体、学者和行业专家都受到印政府监视和限制。评论指出,印政府必须在现有政策收益与未来发展中取得平衡。
——摘编自2月19日《苹果内幕》
往期推荐

印度经济简报 · 第36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35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34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33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32期
本期编辑:杜文睿 王鑫胜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