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本来计划是川爸带着大宝去宁夏银川参加澎湃少年自然挑战赛,我和二宝,爷爷奶奶留守北京
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全家总动员,一起去!这两年,因为疫情,二宝几乎没出过远门,好不容易能放心旅行,实在不忍心把她放在家里。
好在银川的机票不太紧张,我们抢到了最后几张全价票。然后,开始订酒店(没能住上挑战赛指定的酒店,又多花了不少银子)、收拾东西,本来一个小箱子就能解决的,生生扩大成3个箱子、1个手推车、N个背包,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很不巧,还遇上了大风天气,一向镇定的二宝竟被吓哭了。
这么兴师动众,二宝去银川干什么了呢?
唉,口说不过瘾,来看视频吧~
pP.S.估计大家会吐槽二宝的衣服唉,真的没办法,无论我如何搭配,最后都会被她彻底打乱,她,真的是个特别有主见的孩子,现在对穿衣服已经有想法了
...
父母和孩子,来自“两个星球
是的,川爸带着大宝参加了我们科考营举办的“腾格里沙漠挑战赛”。
我们除了去了沙湖看鸟、挖沙子之外,都在酒店附近溜达了。
很多时候,她都在挖土。没带小铲小桶,她就用树枝,一点不妨碍她的兴致。
我们娘俩就在这平平无奇的小土堆旁,一边挖土、一边聊蚯蚓,玩了大半天,之后回酒店睡了一觉,起来吃晚饭。
一天就这样“精彩”地过去了……
体会过我这般精彩“经历”的朋友,不在少数。
闺蜜之前就跟我吐槽过:
千里迢迢带娃跑去上海玩,为了让行程更丰富,她查了好多资料、看了好多攻略,还特别认真地记了笔记。
孩子喜欢恐龙和星体,就提前预约了自然博物馆;
孩子爱吃,就Mark了一堆甜品和冰激凌网红店;

孩子喜欢迪士尼,就顶着人山人海的压力去。
几天下来,一切都还算顺利。
不过,让她郁闷的事,发生在回家后。
有一天,孩子的学校让所有人上台分享一段最近的旅行经历。

闺蜜家的娃,上台就说了自己去上海的旅程。
闺蜜原以为孩子会侃侃而谈自然博物馆里的“恐龙”“猛犸象”“大蜥蜴”,或者说说迪士尼里的游戏、焰火表演,再不济聊聊吃到的网红甜品。
结果,这些孩子都只字未提,反倒说了10来分钟的“观光巴士”。
这个观光车,是闺蜜最嗤之以鼻的。走马观花溜一圈,毫无营养。要不是娃看到双层车非要坐,她估计绝不会买票上车。

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临时加的“计划外项目”,却是孩子整个旅行中印象最深刻的。

这就是她非常郁闷的点,自己费心费力搞了半天的旅行,到最后,居然还不如随便买票就上的20分钟观光。
经常带娃出行的朋友,应该可以体会那种感觉。
自己提前一个月、甚至大半年就开始筹备的旅行,每一个行程都计划地很完美。
结果,在孩子眼里,不管是秀丽的大江大河、一望无垠的大海沙滩,还是广袤的草原草甸,都不如游乐园、沙堆、土堆、无名小溪来得有吸引力。
对孩子来说(越小的孩子越是),旅行并不过是换个地方玩。
因为年龄和认知的局限,他们玩的东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不过是玩沙、玩水、玩树枝,或是游乐园、海洋馆、动物园。
带娃旅行,永远有必要
既然孩子不管在哪里,玩的都一样,那我们还有必要带他们旅行吗?直接家门口玩不就好了?
这应该是很多父母的内心os。
毕竟,费时费力还不讨好的事,谁都不愿意做。
虽然带孩子旅行,总会有让我们郁闷、甚至烦躁的时刻,但不得不承认,与我们短暂的糟糕心情相比,旅行带给孩子和家庭的好处更多。
比如,大家都常说的,旅行可以让孩子见到更广阔的世界,还能改变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
此外,还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旅行还有很多其他好处——
经常旅行的孩子,更聪明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马克·罗兹维格(Rosenzweig)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把基因资质一致的老鼠分为3组,把他们置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做观察对比。
几个月后,实验结果显示:
在有着秋千、滑梯、木梯、小桥等“丰富环境”组环境下生活的老鼠机灵好动,其他两组却目光呆滞。
解剖后发现,老鼠的大脑皮层在厚度、蛋白质含量、细胞大小等方面,都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大脑皮层更重且更厚,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酶活性更高,从而更加机灵好动、反应敏捷。
无独有偶,多年后儿童心理治疗师 Margot Sunderland进行相关研究后,在儿童身上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丰富且不同的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身体、感官、认知等方面的互动。
新环境带来的新体验,会触发大脑额叶,增强和提高孩子在压力调节、注意力、专注力、学习力上的表现。
不仅如此,新环境对大脑额叶的刺激,还利于孩子的情商发育和培养。
所以,花时间陪孩子在一个新的地方旅行、探索,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这样的旅行,或远或近。
可以是一家人在泳池游泳,可以是在海边晒太阳、堆沙子,也可以是在树林中散步,在草地上奔跑。
不管是家门口的公园,还是几百公里外的植物园,不同的环境带给孩子的体验都一样宝贵。
旅行,融洽亲子关系
旅行,还会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和父母靠得更近。
2015年,英国的家庭假日协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
有49%的孩子表示,最快乐的记忆是和家人一起旅行。
美国的一项针对8-14岁孩子的调查,也有相似的结果:
60%的孩子在旅行中看到了父母的另一面;

82%的孩子觉得父母在旅行时更有趣;
84%的孩子认为在旅行中,自己和父母更了解彼此了。
不仅如此,旅行还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快乐的种子。
有研究发现:
25%的孩子成年后,靠着与父母童年是旅行的幸福回忆,挨过了生活中痛苦的日子。
这么看,带孩子旅行对孩子的成长和幸福生活,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旅行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不爱旅行的。
孩子之所以表现出对旅行的无聊、不喜欢,大概率是我们的行程安排不在他们的兴趣范围内,亦或是孩子还太小,旅行的内容超出他们的认知。
这么看,想让孩子感受到旅行的快乐和意义,就要从他们的需求和角度出发。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Shivani Vora,就曾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写过一篇旅行指南。

0-2岁的幼儿,保证日常作息
一提到带小baby出门,很多新手爸妈就一脑门子官司,觉得困难重重。
殊不知,这个阶段的娃,在旅行时是最好“伺候”的了。
只要满足他日常的吃喝拉撒,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家保证不哭不闹、笑容满面。
最重要的是,这时候的孩子还特别“听话”。父母指哪打哪,说去哪玩就去哪玩,绝无二话,是一个超级服从“命令“的优质队友。
3-5岁幼儿园小朋友,引导+留白都很重要
到了3-5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尤其对沙子、泥土、水和各种游乐园设施感兴趣。
一旦看到这些,他们就可能变成一个木桩子,拉着不走、打着还倒退,就待在原地“享受”时光流淌。
所以,为了保障旅行的顺利,带这个阶段孩子出游,一定要有“留白”时间,不要把行程安排的太满。
一般来说,安排半天的行程,剩下半天让孩子休息+自由活动。
除此之外,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在旅行过程中,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
家长引导得好,孩子的旅程,就会收获满满。

就像去年火爆全网的90后奶爸,独自一人带4岁女儿骑车去西藏。
爸爸带着女儿,一路骑车,一路游览大好河山。每到一地,爸爸都会停下来,带女儿感受大自然的美。
爸爸会陪着女儿在田间捉蚱蜢、晒太阳;雪山堆雪人、打雪仗;
会带女儿去看绽放的蓝楹花,去感受苍山洱海的静谧。
这样的旅程,没有网红地打卡,没有炫酷的游乐设施,却依旧让4岁的小姑娘期待满满。

一切都因为,爸爸在用心陪伴和引导女儿,而不是急匆匆地赶景点、拍照片。

6-15岁的少年,让旅行有深度、有选择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旅行有了真正的意义。
他们的眼界认知都有一定积累和拓展,同时,独立意识也在增强,特别有自主意识,希望参与到行程安排中
所以,对于这阶段的孩子来说,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 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几个备选,比如是去海边堆沙堡,还是浮潜。
  •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来决定旅行的目的地,选择他们心驰神往的地方。
另外,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对旅行已经不满足于表面的快乐,或者说浅尝辄止的旅行,而是需要更有深度的旅程。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给孩子多安排些与人文、地理、历史相关的旅行路线(我们科考营的活动,就能为这一阶段的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孩子把“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知识,变成眼见为实的“真感受”,让他看到一个真实的他乡、感受真实的世界万千。
相信有了以上的经验,我们会在旅行的路上,发现更多惊喜。
奥古斯狄尼斯说:
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能读其中的一页。
我们带孩子出门旅行,其实就是
让他们用自己的脚去丈量世界之大,用自己的眼去看世界之美。
这样的旅行,足以滋养他们的一生。
参考资料:
  • https://www.parents.com/health/parents-news-now/family-vacations-have-long-lasting-impact-on-kids-happiness/
  • https://www.parents.com/parents-magazine/parents-perspective/5-reasons-why-your-family-needs-more-vacations/

  • http://www.edventuregirl.com/10-ways-world-schooling-has-ruined-my-childhood/
  •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7/03/23/travel/children-kids-vacation-photos.html
  • https://www.nytimes.com/guides/travel/travel-with-kids
川妈说说
刚开始写文章分享时,一直在说:“我想告诉孩子的,都在书和路上。”其实,说的是学习的两种方法:第三方学习和经验学习。
书,承载了别人发现的知识和道理,阅读能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无论读的再多,也要走在路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去感受,才能获得独有的知识和经历,塑造独一无二的个体。
只是旅行的意义,不是开天辟地般的巨变,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所以无谓远近高低,带孩子走就对了,他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一花一木,都在一点点型塑他。

推荐阅读
喜欢文章,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