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数学家在民间
敬请扫描👇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视频号将发布短小精悍的精品数学视频,希望能点燃你的数学火花!
一,
2021新年钟声余音未散,浙大数学博士贼叉就迫不及待地又开始锤打大陆老师了,我都数不清这是第几次锤打了。但是贼叉这新年第一锤似乎用力过猛,一不小心,直接暴露了自己在数学教育上的无知与苍白!

二,
一开始,贼老师就义正词严地痛斥大陆之流:

现在有些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误导已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可是在这句话说完还不到5秒钟之后,贼老师自己就开始“令人发指”误导小学数学教育。我特么都怀疑贼老师上面这句话就是在隐晦地自嘲?
为了说明“鸟不懂空气动力学照样可以飞”贼老师举了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为什么负负得正
贼老师认为很多人讨论这种问题吵得不亦乐乎“有什么好吵的”
三,
那么贼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两个问题,
两个字:规定!!!
"告诉他就是一种规定不就完了?"
把数学知识点直接解释成一种“规定”似乎很省事,似乎也不影响做题。这和背平方表一样非常简单,背就好了。这种操作每个家长都会,都很容易上手。但是如果你照做的话,你孩子的数学教育差不多也废了!
四,
数学与语文,英语不一样,是最讲究理解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深度!小学低年级,靠“死记硬背”,靠把知识点当做规定,记一下加减乘除规则等,还可能勉强能应付做题考试。越到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点越灵活,知识量越膨胀,靠“死记硬背”,靠把知识点当做规定你很快就走入死胡同了!
比如分数乘除法意义当成“规定”,连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不敢这么写,你们看看教材中解释乘法时,给出多清晰直观的几何意义,几何解释!让孩子理解这种意义之后再接受分数乘法法则不香吗?
上面图没理解清楚可以看下面:
对于那些比较能习惯抽象运算思维的小学生,还可以从运算定律运算法则的角度解释分数乘法:
为什么要引入分数,一大动机是为了做除法无余数2÷5=2/5,很多时候余数是很讨厌的。自然数乘除法(至少能除尽时)有一个简单的运算法则(先乘后除和先除后乘效果是一样的):
(b×a)÷c=b)÷c=(b÷c)=(b÷c)×a
为了在分数乘除法上这个法则继续成立,自然就有(2/5)×3=(2×3)/5,更进一步会有(2/5)×(3/7)=(2×3)/(5×7)。分数除法也可以类似解释。
实际上,引入分数时,引入分数加法,减法时,引入乘法时,引入除法时,每一步都要尽量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有没有几何意义数学教育最忌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忌讳规定二字,一定要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数学知识点
五,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向学生解释负负得正。如果直接告诉孩子“负负得正”是规定,那更是愚蠢透顶了!因为负负得正本身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我在文章《负数介绍——为什么负负得正?》中有详细阐述,这些完全可以解释给学生听。
首先是现实意义,可以参看我的文章中用赚钱和资产做形象地说明
当然这只是一种形象,粗浅的说法。负负得正还有更深刻的内在理由:保持各种加法乘法运算定律,这就是负负得正的代数意义,这也完全可以解释给学生听:
为了保证分配律成立,就有等式:
0=0×3=(2+(-2))×3=2×3+(-2)×3
就可以得到(-2)×3=-6 正负得负。
为了再次保证分配律成立,就有等式:
0=0×(-3)=(2+(-2))×(-3)=2×(-3)+(-2)×(-3)
所以(-2)×(-3)=6负负得正!
接下来是负负得正的几何意义,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意义,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数轴了,数轴这个概念啊,非常核心,是根基!!
连小学生都知道所有正数负数零都可以放在数轴上,而将数轴上的每个数都乘以2就相当于是把整个数轴伸长一倍
同理乘以1/2,或者除以2就相当于是把整个数轴缩短一倍,所以乘以一个正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的伸缩。
那么每个数都乘以一个负数呢?比如-1?这时正数变负数,负数变正数,其实就是将整个数轴旋转180°!所以负负得正的几何意义可以说就是数轴的180°旋转!(这个几何意义也为高中学复数的几何意义埋下绝佳伏笔,实际上每个数都乘以虚数i 就是将整个数轴旋转90°参见我的文章《【通俗数学】复数——几何直观和代数运算的交响乐》)
可以说这是几何与代数结合的优美典范,
是中小学数学的精髓
!!中学教材中没有负负得正的几何解释是
教材失职
!!这些内容解释给那些刨根究底的孩子听,不好嘛?

六,
家长要注意,当孩子接触各种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当孩子问:
“为什么0表示什么都没有,却还有一个0?”
“为什么1+1等于2?”
“为什么5+3等于8?”
“为什么数有无穷无尽?”
“为什么分数可以转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为什么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为什么分数是这样乘除的?”
“为什么负负得正?”
“为什么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永远都会成立?”
。。。。。。。。。
当孩子会懂得主动问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这说明孩子爱思考,对数学有好奇心,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一定要尽量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引导孩子继续深入思考。倒不是说非要把答案完整超前地解释给孩子听,这种自主思考探索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在小号出了许多开放性的数学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希望能引导中小学生思考数学:
就算你完全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千万不能随便拿
“规定”
二字搪塞孩子,这是最忌讳的事情!如果这种事情多做几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印象,以为数学知识大多是规定,接受就好了。前面也说过了,
越到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点越灵活,知识量越膨胀
,越考验你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把握和灵活应用。这种对数学知识点不会思考,不求理解,习惯接受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了,数学学习很快就走入死胡同了!

七,
中小学教材对于比较偏的知识点,比如“为什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觉得没必要过多解释,或者过多解释会给学生增加负担,直接将其写成是“规定”这还是情有可原的,可以理解的,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但是,像“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为什么负负得正”,这些可是核心的知识点,当然要充分解释为什么!都说人教版数学教材太简单,删除太多,但是人家在这种核心知识点上敢跳过去,直接说规定吗?你看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是怎么讲“为什么负负得正”,用了蜗牛左右爬行的例子形象详细说明,和我之前用赚钱资产的说明完全类似。
小学教材,讲分数除法的意义的时候,也是通过形象的例子来充分解释的。
连中小学教材都可以解释得清楚的知识点,这位浙大数学博士居然大言不惭:
其实一个数学博士不懂“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不懂“为什么负负得正”这很正常。从“分数乘除法”,“负负得正”到数学博士的知识层次,中间的数学层次都不知道提升,浓缩,抽象,扬弃了多少遍了。一个数学博士把小学初一学的这点“为什么”扬弃掉,遗忘了也很正常。
但是,这位浙大数学博士就不同,你现在是专门做中小学数学教育,宣称是服务中小学家长,宣称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培训,甚至还宣称(说这话得需要多厚的脸皮??)“能让你孩子在能力范围内把数学学到最好!!!
可如果你连这点“为什么”都不懂,那就太滑稽了!!
我甚至怀疑他连中小学教材都没怎么读过,张嘴就胡来。

有人可能会说,这位贼叉老师是基础数学博士,不是数学教育方向的博士,不懂数学教育也正常。但是,在数学专业问题上,他也是爱犯低级错误,比如昨天谈到为什么1+1=2时,他说:
这里提到的应该是罗素,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们企图从几个公理从发严格建立数学大厦,但是这本书写得又臭又长,里面本身就有不少逻辑漏洞,有些公理甚至是不自明的。这本书写到363页后才开始严格定义1+1,写了379页后才开始严格说明1+1=2。最后这本书还是罗素自己亏钱出版,一出版立刻成为历史文献,根本没人细读,也没人去检验对错,只有众口一词的批评!这件事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现在哪怕是做数理逻辑专业研究的人都根本不会去碰这本书,这属于一百年前就被淘汰的老古董了。
到了今天,一百年后的浙大数学博士贼叉,居然还会认为1+1=2要靠罗素的几百页篇幅来说明???
其实罗素,怀特海写的这前三百多页也根本不是为了说明区区1+1=2,而是企图建立整个数学体系。
所以“罗素几百页纸说明1+1=2”这件事情估计是贼叉在某个网络论坛或者什么地方道听途说得来的,他其实对数理逻辑历史一无所知。
哪怕是在装b,也需要你有点文化,
文化啊!
总之,不论是数学教育问题还是数学专业问题,这位浙大数学博士都常常给人留下一种不学无术的印象。
其实,解释为什么1+1=2,或者为什么3+5=8这类问题也不难。在目前普遍接受的皮亚诺算术公理体系下,是非常容易推导出这些等式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陶哲轩的《实分析》2.1节或者我的科普文章《【视频讲解】5+3为什么等于8?
九,

最后,
第二次
提醒这位浙大数学博士(最好不要再有第三次了),

该好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了,
别再误人子弟了!
别再误人子弟了!
别再误人子弟了!

批判文章,打假文章:
数学教育文章
奥数培训批判:
我们已经开通了同名微信视频号:职业数学家在民间,敬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