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数学家在民间
敬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备用号《职业数学家的休闲时光》!
备用号已开设数学题专栏,每一期将精心挑选一道数学题,涉及几何,代数,逻辑,拓扑,概率,数论,逻辑等所有数学领域。
相关阅读:
一,
加上今年中国队获得的5枚金牌,从85年到现在中国共参加了35届IMO,总共获得了162块金牌。
162枚啊!
可是另一方面,令人尴尬的是,代表基础数学研究国际最高水平的数学大奖菲尔兹奖,却还没有哪怕一次花落中国本土。
一枚菲尔兹奖未必就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数学实力,但人口基数这么大,却迄今为止一枚都没有,只能说明中国的数学确实很弱。
那么,总共获得162枚奥数金牌的中国,
为什么连1枚菲尔兹奖也没拿到?
二,
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中学老师认为,获得这么多奥数金牌表明中国的基础教育实力很强,而拿不到菲尔兹奖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锅不能甩给中小学。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教育落后都不可能是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单方面落后。基础教育的师资来自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生源来自基础教育。
落后,只能是一起落后!
还有人认为,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还不够好,很多人迫于经济压力选择基础数学以为的行业。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为了赚钱放弃基础数学的人都是一大堆。不管在哪个国家,包括中国,也都有很多人坚守基础数学领域。
所以,我认为这个原因也站不住脚.
三,
为什么大家会习惯性地把奥数金牌和菲尔兹奖放在一起做比较呢?因为大家都以为不论是奥数金牌数量还是菲尔兹奖数量都是一个国家数学强大的体现。结果看奥数金牌数量发现中国数学很强大,在看看菲尔兹奖发现我们的数学弱爆了?

其实奥数金牌根本不能反映国家数学实力,不论是数学教育还是数学研究的实力。我上篇文章《IMO奥数金牌狂躁症》中提到泰国和韩国,数学水平普普通通,甚至还不如中国,菲尔兹奖也是一枚都没拿过,但近几年的IMO成绩也非常优异。还有朝鲜这种超级弱国穷国,12次参赛竟然也获得22枚金牌!对比之下,日本,以色列,德国,法国,瑞典,瑞士等公认的数学强国,IMO成绩都非常一般,尤其是德国,法国,瑞典,瑞士,IMO成绩弱爆了。
四,
在公众的印象中,从高考数学,到省数学竞赛,全国数学联赛,冬令营,再到国际奥数竞赛,数学难度层层递增,到最后的国际奥数竞赛,肯定是最顶尖的数学实力竞争赛场了。
其实,这些,都是公众对数学的错觉。
虽然难度差别极大,但是和高考数学一样,国际奥数竞赛仍然是一种解题考试,出题范围仍然是初等数学,这样的考试主要还是考察学生限制时间内解题的能力,只不过技巧更繁多,套路更深而已。
很多人可以要问了,数学水平不就是解题能力吗?
这又是公众对数学教育的另一个误区。关于这一点,我在文章《数学课外拔尖教育仅仅就是奥数吗?》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我只想指出,中国的应试教育,最不缺,最擅长的就是解题能力,缺的恰恰是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把握能力,对数学的探索和好奇心(比如提问题的能力),而国际奥数竞赛根本不能考出这些真正核心的数学能力。
所以,如果把全国数学联赛和国际奥数竞赛这种限时解题考试作为选拔工具的话,选拔出来的,很可能是未来从事教培行业的解题家,而非未来的数学家(希望有人可以统计一下,清北招收的数学竞赛生中有多少人,又回头搞竞赛培训了)。
五,

但是,这种原因,还不足以完全解释:
总共获得162枚奥数金牌的中国,为什么连1枚菲尔兹奖也没拿到?
如何解释这种极端反常的现象呢?
我认为问题出在国内的数学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以国际奥数竞赛IMO为例,IMO这个活动的初衷是:
发现并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
注意,发现并鼓励,这才是IMO应有的数学教育作用。所以我认为一种正常的模式应该是,把数学竞赛作为发现和鼓励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的一种方式,竞赛之后,尤其是上大学之后的路才是重点。但数学竞赛这种方式本身也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毕竟一场限时的数学解题考试也未必能考察出多少真正的数学天赋。
但是在国内,数学培养模式完全颠倒了。大家都把时间精力和重点投在赛前,疯狂培训集训,把数学竞赛作为一个绝对的选拔工具,把数学竞赛获奖,保送名校,IMO金牌作为终点和奋斗目标。这其实就是高考模式的延续,从头到脚都是应试教育。
六,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队年年拿奥数金牌,团队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参赛队伍只是抱着平常心来考个试而已。
你们呢,当做奋斗目标,赛前层层密集选拔,疯狂培训集训,谁玩的过你?
我很奇怪,国内有几个高校居然有这样一批数学教授,专门研究总结这些初等数学竞赛的题型,套路,技巧,吃的滚瓜烂熟,嚼的稀巴烂,再喂给学生,甚至某高校已经开出了数学竞赛硕士专业,已经上升到“学问”的高度了。
本来是小孩子之间互相展示数学才华的一个国际活动,靠大人们在后面作死培训拿几个金牌有什么意思?
这不是欺负外国小孩子吗?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搞了几十年的数学竞赛和数学竞赛培训,出了无数的数学竞赛优胜者,结果别说菲尔兹奖,连杰出的数学家都很少见。

首先,这些数学竞赛优胜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压根就不打算走数学道路,数学竞赛只是升学跳板而已。
其次,这种培养模式本身也违背了数学教育规律。它会引导大量的有数学天赋才华的中学生,把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初等数学和组合数学的犄角旮旯上,让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变成畸形。
这一点,我在文章《中国数学教育的困境和出路》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经历这种畸形的竞赛培训选拔模式后,进入大学数学专业的竞赛生群体,由于长期浸淫在初等数学的解题训练技巧中,数学的格局和眼界难免狭隘,和那些从中学开始上大学预科班的国外尖子生相比,不论是数学知识体系,还是数学思想层次,你都已经差人家一大截了!
所以,这种畸形的培养模式之下,数学竞赛优胜者的数学成才率是极低的,结果出现了162枚金牌+0枚菲尔兹奖也就不难理解了。
八,

我在多篇文章中强调,针对有数学天赋的中学生的数学精英教育,应该是开设大学预科班,引领这些有天分的孩子走入高等数学领域,而不是呆在初等数学的泥潭中打滚。但现实中,数学精英教育这一块却是彻底倒向数学竞赛选拔模式。而且这股歪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我留意到近年来,在许多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江浙,广东地区,不少顶尖中学开始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薪招聘奥数教练,把冲击数学竞赛奖牌,尤其是IMO奖牌作为战略目标。
这些其实都是数学教育倒退现象。
九,

很多人会拿美国说事,认为大搞培训没什么问题,美国人也在搞竞赛培训。
美国的奥数成绩近十年确实可以和中国不相上下,可你去看看就是这十年时间内,美国队从教练到队员几乎都是华人!
要知道,在美国华人只占到1.4%
在美国其实往往也是华人家庭更热衷奥数培训和参赛,也想把奥数成绩作为申请名校的亮点,再加上国内竞赛生各种的出口骚操作,才导致占1.4%的华人能几乎占领美国队这样一种很奇葩的现象,加拿大,新西兰的奥数国家队也有同样现象。所有这些现象的一种根源可能在于东亚盛行的考试文化(注意韩国奥数成绩也非常拔尖)。
不少人觉得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进入名校的行为无可厚非。当然了就个人行为而言,确实没什么问题。就像国内大批数学竞赛生拿竞赛作为跳板升入名校,还会被奉为楷模。但是,如果整个国家民族,长期浸淫于这样的考试文化,就没有形成一种对知识敬畏的氛围,知识(数学)只是考试的工具,考试(竞赛)只是升学和跳跃社会阶层的工具,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整个教育体系学术研究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看似一片繁荣,其实只是应试能力,尤其是解题能力强大,一到了真正需要高度原创的高等教育学术层面,立刻就显得矮,短,矬!
除了数学奥赛,你再看看国际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也几乎都是团队冠军+金牌,连银牌都稀少,成绩甚至比IMO还要强。相比较之下中国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研究水平也非常平庸,有的学科甚至还不如数学。

近期热门文章:
我们已经开通了同名微信视频号:职业数学家在民间,敬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