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数学家在民间
敬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备用号《职业数学家的休闲时光》!
备用号已开设数学题专栏,每一期将精心挑选一道数学题,涉及几何,代数,逻辑,拓扑,概率,数论,逻辑等所有数学领域。
一,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一个重磅文件宣布:原有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改头换面,而是截然不同的选拔方式,最大的区别是“强基计划”中高考分数占比重85%。避开高考,专攻竞赛的路子,基本上已经走不通了。
二,
大家都知道,高考为导向的中学常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各种弊端大家也都很清楚,毋需我多言!
十多年前出台的自主招生制度,其顶层设计的初衷,也是为了弥补高考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了选拔真正的才华,甚至天赋。

今天,用高考分数占比重85%的“强基计划”来取代自主招生,本质上就是宣布,自主招生已死,这也表明目前的教育现状,脱离应试教育去建立另一套选拔制度,
根本不现实!

这里,涉及两个根本问题:

1,为什么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任何选拔制度都无法脱离应试教育?
2,自主招生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三,

很多人这两天在痛陈自主招生制度的各种弊端:初审条件模糊,考试泄题,论文造假,考核不公开透明,招生腐败等等等等
但,我认为这些,根本不是自主招生失败的根源!前面我说过,自主招生制度的顶层设计初衷,是为了选拔真正的才华和天赋。但是,再好的制度和初衷,一到下面,瞬间就沦为了升学的敲门砖,广大家长学生的目的非常明确
我们TM就是为了升学!
围绕着自主招生,可以衍生好几个产业,论文代写代发产业,竞赛培训产业,升学专业咨询产业等等等等。这些产业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家长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升学的强烈需求,这种庞大的数量与自主招生顶层设计的初衷根本不符合,换句话说,多少学生可悲地沦为了炮灰!
该如何解释这种现实呢?我认为有一部分根源在于社会文化之中。中国的科举制度有两千年历史,考试文化非常盛行,“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在许多人眼里,金榜题名是可以和人生赢家划上等号的,所谓的教育,就是应试!我们常常问,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这么焦虑,其实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眼里,教育就是考试,考试就是竞争!
这种考试文化不止在中国,在整个东亚,在国外华裔圈中也非常盛行。比如数学竞赛,在华人较多的西方国家,热衷数学竞赛的往往就是东亚尤其是华人家庭。比如今年的国际奥数竞赛,新西兰队6个队员中,除了一个印度裔外,其他五个全是华裔!
加拿大更恐怖,虽然华裔只占4%,但加拿大队清一色全是华裔!
今年和中国并列冠军的美国队6个队员中居然有五个是华裔!
这种考试文化非常盛行的社会,任何选拔才华和天赋的制度无论初衷多么美好,设计得多么完美,一到下面,立刻沦为应试教育。不少家长抱怨自主招生初审条件模糊,考核不公开透明,其实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一旦你明确初审条件,他们立刻就会量身定做,一旦让考核公开透明,他们就敢削足适履!
你看看自主招生相关的学科竞赛,大量的课后培训,刷题,培训,刷题,各种套路,和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还美名其曰:竞赛生,学竞赛!在这里所有人都泯灭了一个常识:
竞赛是用来参加的,不是用来学的!
赛前花大量时间,金钱去培训竞赛技巧,专攻竞赛,等于是把自主招生赤裸裸地演变成了应试教育!
自主招生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此,它本身是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了选拔真正的才华和天赋,可最终却沦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强基计划”还是有点进步的,既然都是应试教育,何必瞎折腾呢?
许多鼓吹学科竞赛的自招老师和竞赛培训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高考的区分度有限,进一步的区分度需要学科竞赛!
问题是学科竞赛区分的是什么,如果和高考一样,大部分是区分应试能力的话,这种进一步的区分度有什么意义!
五,

这两天,许多家长在哀嚎:

为了参加学科竞赛,辛辛苦苦准备了一两年,结果竞赛省一很可能沦为一张废纸,之前的努力全泡汤了!
对于这些家长,我丝毫不会同情。如果你小孩真心喜欢这门学科,多学点课外知识有什么不好!认为之前的努力全泡汤,只能说明你的孩子学习这些课外知识的动力不是来源于兴趣,而是升学的功利目的!
这种现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以数学竞赛为例,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数学竞赛升学的孩子,他本身就未必喜欢数学,或者未必有多少真正的数学才华天赋,只是应试能力很强,有条件有能力接受密集的竞赛培训。对于这些人而言,数学竞赛只是他们升学的一个跳板,很多人升入大学几年后,学的做的事情已经和数学没什么关系了,甚至有些人提起数学还会害怕厌恶!
以选拔数学才华和天赋为初衷的数学竞赛和自主招生,结果居然沦为这个样子,是不是很可悲!

六,

在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既然高考和自主招生都不能有效地选拔真正的才华和天赋,那究竟该如何选拔呢?
我想起了Hilbert和Weyl师徒,师徒二人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作为老师的Hilbert是如何发现Weyl呢?其实在中学时代,Weyl就展示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中学一毕业,当时的中学校长就立刻给Hilbert写推荐信强烈推荐此人,而这个中学校长和Hilbert正是表兄弟。
那么,这种中学校长推荐的选拔方式可不可以移植到中国来,可不可以形成一种制度,比如命名为校长推荐制?我认为也不现实,首先一所学校这么多学生校长该推荐哪个呢?全中国这么多校长每人推荐一个尖子生,就是数万尖子生,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该录取谁呢?这种制度只要在中国实现一两年 立刻就会沦为通过各种考试考核选拔,最终还是应试教育!

所以,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环境下,在这个有着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的世俗社会中,一切选拔才华和天赋的方式,一旦制度化,最终都会沦为应试教育,这几乎就是宿命!
七,

自主招生已死,“强基计划”取而代之,我之前说过,“强基计划”比起自主招生,还是有点进步的,但我也并不看好。实际上,一切的选拔制度我都不看好,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下,改革选拔制度根本就不是要点。
我还是以Weyl为例,中学时代的Weyl虽然展示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但他最感兴趣的并不是数学,而是哲学,当时的他已经读过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康德的哲学非常着迷,是康德的崇拜者。中学时代就开始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除了Weyl还有他的老师Hilbert(Hilbert正是康德同乡人),还有爱因斯坦,罗素等许多西方学术大师。爱因斯坦和罗素中学时代也都非常沉迷于另一本名著《几何原本》。
我认为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学术界一代宗师,并非得益于什么选拔制度(最倒霉的是爱因斯坦,不论是考大学还是毕业找工作都很艰难曲折,但最终还是发出学术的万丈光芒)而是因为他们在中学时代就通过阅读哲学数学名著,通过和历史伟人对话,奠定了自己一生的思想格局!
这一切可能要归功于欧洲社会两千多年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底蕴。
反观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这种长期浸淫于考试文化的社会里,有点数学才华的学生在干什么?提起学习,刷题,接受三四流甚至不入流老师的奥数培训,去挤自主招生的独木桥!
人们常常问: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没能产生科学巨匠,学术大师?
因为我们输在文化上,输在思想格局上,一开始就已经输了,输的一塌糊涂,后面用什么选拔制度都无关紧要,哪怕你玩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玩的如火纯青,顺利上了清华北大,那又如何?
在思想格局上你还是个
矮人!!
八,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第一期数学名著书单中推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后期我还会向中学生推荐康德的作品,罗素的作品。中学生要多读这些哲学,数学名著,从这些历史伟人和数学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和思想格局。
这比你上清华北大更重要!


数学交流群已满100,请加微信fengyun_19拉群,已加入公众号官方群的朋友请不要再重复加群,谢谢!

近期热门文章:
敬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备用号《职业数学家的休闲时光》!
备用号已开设数学题专栏,每一期将精心挑选一道数学题,涉及几何,代数,逻辑,拓扑,概率,数论,逻辑等所有数学领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