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B站搜索白岩松,几乎都是各路UP主对白岩松的恶搞、讽刺和批评
看了半天,才发现白岩松老师在B站上人设“翻车”了。
让人不由一时疑惑:白岩松老师,国民主持人,他翻车这么大事儿,为什么?
这些年轻人改叫白岩松为“阴阳人”,称他“其心可诛”、“恶臭难当”。
白岩松这张定格画面也被做成了表情包,开始了病毒式传播。
·来源于抗压背锅吧
这一切的根源,我们还要从“不会吧?”“不然呢?”说起。
1
不会吧?不然呢?
白岩松在年轻人内风评剧变的导火索,是他在青年对话栏目——《对白》中的一段视频。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先补补课
节目中,一位大学生向白岩松提问“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精分」的现象?”。
即“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感到乐观,但是又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
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白岩松几乎没有沉吟,他就给出了基本论点,理解下来就是:
“我们上一代比你们更不幸,你们的焦虑是幸福的烦恼。”
这个属实。白岩松1968年出生在内蒙古,1989年从中传毕业,他经历过高考恢复、改革开放,他的青年时代是跟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
·消瘦的青年白岩松。据传白岩松上镜的第一套西装还是跟人借的
但他劝诫年轻人时,却恰巧触碰了当代年轻人的雷区。短短几分钟的讲话,白岩松在“房价”“就业”“婚恋”这三个当代年轻人最为苦恼的话题间反复横跳。
先说到他们那个年代没想过自己买房子,也没想过自己选工作,因为“房子住单位,毕业包分配”。
·年轻人称之为“白氏凡尔赛”
而白岩松推进情绪时用了一连串夺命反问,使这段发言的气氛开始变得焦灼。
但他似乎并没有亲身体会过年轻人望楼兴叹”的无力、“福报加班”的无望、“相亲循环”的无奈。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白岩松一句轻盈的“不会吧?”烧成了无边怒火,年轻头颅的血压冲得比市中心房价还高。
这种说话方式总能令多数人遥想起长辈握着你手攀谈的场景,他们总是很擅长用四十年前的经验点评你2021年的生活。
比如说你用手机回复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你妈却说你一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你爆肝看视频上网课、剪素材,你爷爷却说你沉迷于电脑。
亲戚来家里做客,看到你厨房垃圾桶里吃剩的外卖盒,那是你前夜通宵留下的废墟,他们说你不爱惜身体,竟然懒得给自己做一顿饭。
所以在此对于白老师的灵魂三问,我同样也有对他的灵魂三问
房价对于白老师来说算高吗
白老师的儿子不仅有父辈的光环照耀,并且还在国外名校就读,他工作就业会有压力吗
这样的白公子追女孩子会很难吗
不会吧!
您的孩子可是从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甚至是到了普通人家孩子几辈子都达不到的终点线!您的孩子生下来就进入了开挂的easy模式,您却希望别人家的孩子追求hard模式,太不讲武德了吧!
您这是要和于丹成果们争夺谁是第一“鸡汤”大师的节奏?
还要和马保国太极雷雷争“耗子为汁”的头衔?
不会吧!

白老师工作都不用自己找,却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你们找工作难点也是一种幸福?
白老师买房时房价是他收入的几倍,现在房价又是普通人收入的多少倍?
房价高什么时候也成了一种幸福
没有父母帮衬的农家子弟,追女孩子难,到底是心酸还是幸福?
做人要厚道,食肉糜也要注意吃相。

2
《对白》是由白岩松在2019年发起的,面向当代青年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对话类节目。
一个跟青年“话疗”的节目,聊点青年前途命运的困惑无可厚非。
但白岩松治疗年轻人的方式却出了偏差
跟年轻人“话疗”,绝不是长辈自上而下的教育灌输,需要掌握火候以及条件。
比方说鼻祖赵本山,他话疗成功的对象永远不是什么二十来岁的晚辈后生,而是老范、吴总、德彪之类的同龄朋友。
因为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周期下,所以能充分地理解对方的苦衷。
妄图通过几分钟的说教来说服年轻人高强度抗压,无异于为了解决便秘而倒立拉屎一般荒谬。
另一个问题是,白岩松的这番回答显然没有做好功课。
白岩松们能看到年轻人换了更先进的手机,可以更快捷地接收信息。却看不到年轻人用更先进的手机,是为了每时每刻快速地接入工作。
·“叮叮”“微信”“工作群”,总有一款以5G的速度让你心悸
白岩松们能看到年轻人足不出户的生活,随时随地点外卖,却看不到年轻人更想出去走走。他们吃口外卖是为了赶快填饱肚子,然后继续敲代码、做方案。
·饭和垃圾的唯一区别是到达工位的先后顺序
白岩松强调他们那个年代的不幸是没有选择。
但他却没看到,年轻人已经被逼进了选择的死胡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时代发展的有利面,也可以是年轻人的痛苦面。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这一侧面就发表观点,那这就是一种成见。
成见,使他们总是站在一个事物的侧面去批评另一个侧面。矛盾与冲突,便由此而来。
腾讯张先生也是这样。
3
精英阶层的张先生说: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有没有,
我们忙着半夜学鸡叫,长工们还不起床干活
的味道?

于是青年们是这样回复他的,其中有句话我最为喜欢:黄鼠狼给鸡拜年,鸡居然没起床
前浪们致敬后浪,即使是假惺惺,也是张高管们的本职工作。你策划的再辛苦,你也是得到了相应的高昂回报,你没有白干!凭什么后浪们对你们的辛苦毫无察觉,就成了你抱怨的对象?后浪辛苦时,他们可又曾抱怨过你们?
连最基本的尊重青年人都不会,怎么好意思装模作样的要致敬青年呢?这究竟是致敬还是嫌韭菜傻得不够茁壮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早就把自己活成了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他们真的不需要你们虚假的致敬,更不需要你们迷魂的鸡汤。
这一代人,从小到大几乎都是被鸡汤喂大的,可是到了青年,面对骨感的现实,面对生活的吊打,鸡汤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美味,反倒越发让人觉得恶心。
当996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福报;当高房价阉割掉了年轻人的诗和远方;当年轻人拼劲全力只为眼前的生活而苟且;当医疗、教育、养老三座大山压得年轻人喘不上气……
你们精心策划的致敬,又能致敬什么呢
致敬明星一天208万还嫌钱难赚,青年刨食一天一百多就该心存感恩?
致敬一个贪官把一百多个情妇豢养在同一个小区,青年人却拿不出彩礼,买不起房?
致敬当下的青年人不愿意生孩子,真的是他们不想要?
致敬有钱有权人家老少欢聚一堂,青年人却为了碎银几两独自远赴他乡?
青年人,不需要你们的致敬,对青年人最大的敬意就是让他们在难得的假期,好好睡上一觉。这你们都不放过?还讽刺他们“正在睡觉”!
肉糜者是不识草根树皮吗?
不,他们只是担心青年人的睡觉,会使他们少了口中的肉糜罢了
4
其实年轻时的这些白岩松们也曾经是底层人,但如今的白岩松们,却已经患上了“底层健忘症”——他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同类人;忘记了被自己抛在身后的那些人;忘记了自己如今说的话,其实对很多人而言就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

自己不用找工作,却告诉年轻人找工作难也是一种幸福,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让我想到了一个段子:
三个男人坐电梯去顶楼,一个人在电梯里慢跑,一个人做俯卧撑,一个人拿头撞电梯。
到了顶楼后,电梯刚好故障了,于是下面有人喊着问他们:电梯故障了,你们是怎么上去的?
慢跑的男人说,我是跑上来的;做俯卧撑的男人说,我是做俯卧撑上来的;拿头撞电梯的男人说,我是一路撞上来的...
最后他们异口同声地对下面的人说:你们能走楼梯上来,你们真的是很幸福了。
其实这个段子里的这些登顶的人,他们究竟是如何上去的,他们心里没点数么
你们幸运也就罢了,但是你们乘上幸运的云梯后,却对那些不那么幸运的后来者说风凉话,那这在某种程度上,就跟骗子无异了。
如今一些骗子,他们骗人的惯用伎俩,就是跟缺钱的人谈幸福感,跟缺幸福感的人谈钱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招数,那就是跟一些没有物质基础的新手,谈他们所认为的“乐观”。
其实我很希望“白岩松老师们”知道,这个世界,是靠真金白银等物质的支撑,才能运转起来的,而不是靠幸福感和乐观运转起来的。
乐观和幸福感在一些上层人士那里,也许是个宝;但是在底层人士和新手这里,乐观和幸福感是完全不值一提的。
因为在底层人士和新手这里,乐观和幸福感,压根不能当饭吃。
人们的幸福感不是你们吹出来的,人们到底幸不幸福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别没事总想着去诱导人们认为自己“很幸福”。
5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青年的意见领袖总要更替。
可以看出,白岩松所代表的老派鸡汤权威已被年轻群体所摒弃。
有人说,年轻人们拒绝主流渠道塞给他们的思想榜样,选择通过扭曲、审丑等方式创造一群新的土味偶像。已经崛起了一波又一波了,这故事可以从孙笑川说到giao哥、郭老师等等网络红人。
来自辽宁朝阳的草根网红“冬泳怪哥”带来的短片《看见》,也迎来一片叫好。
于是有人就给当代年轻人下定义了,认为思想秩序已经全面瓦解。年轻人沉浸于解构主义与反叛主义的狂欢。
但我觉得,尽管这一代年轻人看起来有些迷茫,但他们的表达诉求与情感需求其实十分简单,就一句话:他们渴望被理解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李健。
李健生于70年代初,白岩松生于60年代末,两人属于同一个时代
白岩松是中传才子,李健保送清华,青年都是顺风顺水,如今都是上世代的精英。
甚至,视频中他们所说的话也都可以划到鸡汤类别,为何在年轻人中引起的反应就天差地别
其实,李健仅仅是对当代年轻人表示了真诚的理解简单的安慰
一句简单的“我觉得当下的年轻人很难,甚至比我们当时还难”,就让捧着手机的你瞬间破防。
“我毕业时就挣4000块钱,现在大学生还挣4000块,有的比这还少,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现在三十而立有点难了,四十能立起来就不错,不要太着急。”
“过一天算一天并不算消极,这引申了人们应该更加珍惜。”
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哲学,诚恳的实话和衷心的理解就完全可以安抚一个悲伤的年轻人。
平等而充分理解,把李健与白岩松两个经历尤为相似的人推向评价的两极。
6
罗伯特·清崎说:“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同样,“不理解年轻人,也就认知不到当代年轻人的根本痛苦”。
现在这个时代是街头智慧大于书本道理的时代,是一个写字楼高于象牙塔的时代,是有人一日三餐吃着洋芋、有人喂狗吃战斧牛排的时代。
实践形态复杂瞬变,少数的幸运儿、冒险家、内幕消息掌握者,他们小小的一跃,都可以拉开普通人几套房的距离。
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显然已经跟不上了。秉持旧理论却想在新世界寻找年轻信徒的白岩松们,也真真正正地与时代脱钩了。
现在的年轻人们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奋斗,他们甚至奋斗到硬生生创造出“奋斗逼”。
他们不知道的,只是怎么跳出这个旋涡。
·从“内卷化”到“996”,没有哪个词汇是上个时代的遗产
当有人把年轻人抽象成懒惰、叛逆、迷惑和不按常理时,我希望你们可以了解真相。
真相不在冰冷的大数据模型与沉默的图书馆里,而存在于早上西二旗的地铁站、中午三里屯的快餐店,是晚上知春路不熄的灯,是凌晨燕郊睡不着的梦。
这是属于本时代年轻人“流动的盛宴”。
·来源于B站UP主“皮卡丘皮卡皮卡皮皮”
当你阅读过餐桌上每一种不争的现实,如果还能说出那句“不会吧?”。
那我也只能回一句:“不会吧?”
大家都在看
资料来源:文小刀的文、 X博士、迈杰逊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