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君:
上周末,母亲节,特写君办了一场小型“交流会”,原本旨在让ZoomIn辅导团队中对“亲子关系”最有研究的桐老师向妈妈们进行一番“高谈阔论”。
仿佛一股神秘力量的指引,现场当天来了几名相似的妈妈——她们都拥有“刚升高中”“不太成熟”“爱打游戏”“口头禅是‘你不懂’”的儿子。
打开话匣子后,瞬间变成一场“吐槽大会”。
“吐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当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妈妈们坐在一起,思维碰撞的感觉真的十分有趣。
在留学申请这条路上,表现方式或许各种各样,但其实每个家庭遇到的冲击是相似的,归根结底都是对“不确定”的恐惧。
这种“焦虑”,似乎无解,但在家长与辅导团队一番交流、互相劝慰之后,问题好像也没有那么严重。
上个月,我的老板Huini大大写过一篇文章,现在发上来依然合适。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只是要多刷两遍《头号玩家》,把家庭生活重新激活,把人生还给过人生的人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可以,不妨也来ZI一起“吐槽”吧。

会开倒车,才能前进
文 | Huini
吓坏的家长
你可能已经在很多地方读到了关于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年“国际教育高考”的消息。
你听到的消息包括不限于如下这些:
-2017-2018年的升学结果是史上最惨的一届
-加州的某些公立学校的录取sat分数线已经1500起
-热门的留学目的地的大学(波士顿,洛杉矶等)录取率史上最低
-很多优秀的学生被无端全拒,或者仅仅收获保底offer
等等,等等。
这些消息,与你的焦虑感完全同频。当它们把你心里的绝望感表达出来时,你或许能感到一丝丝的安慰。
你可能睁大眼睛,已经在朋友圈翻了一遍又一遍的信息,梳理好录取结果最好的中学和留学中介,仔细斟酌着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家。你沉浸在各个家长群里,用心八卦每个斯坦福孩子录取的背景故事,并试图找到自家孩子与之相匹配的蛛丝马迹。你害怕与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脱轨,关注了一票介绍素质教育理念的文章帖子,随时准备转发到朋友圈。这一切并不妨碍你计划好晚上给孩子的SAT培训班再充一拨一对一的培训费。
申请是个玄学。看了一圈信息,听了一堆介绍之后,你似乎已经得到了这个结论。你用尽一切力量,把所有能做的事情做到位,无非希望,到了某年此时,自家的孩子是幸运的那一拨。
不能因为你,而给孩子留下任何的遗憾。
当你回过头找到自家的孩子,只会发现他沉浸在自己的手机界面上,头都不抬起来搭理你一下。他似乎完全没有参与进这场热气腾腾的激情之中。你很想狠狠地踹他几脚,因为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在微信群里)看上去已经读了很多原版读物,英文已经如母语般熟练。而自家的孩子,对你来说,早就不听使唤,越来越陌生。
如果不幸家中的另一半完全不参与孩子教育选择,你会感觉更加孤立无援。你需要独自背负沉重的负担,承担看似剧烈的后果,这一切都加剧了你做选择的难度。
你连跑道上的一员都不是。一个拉拉队员,面对选手的怠惰,无能为力,却不能退出这场比赛。
真正的问题
现在是2018年,当我们在讨论这去年这一年的留学趋势时,我们到底应该讨论什么?
崛起的中产阶级以及他们的教育消费升级早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市“两套房”家庭加入到国际教育到赛道上,推高了小留学的整体基数。只需算算全国剧增的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数量,便能基本算出竞争人群的具体数字。而美国等海外高校的校舍并不可能随时扩建,这极大限制了每一年他们可以招收的学生总人数。2017-2018的这波海外本科留学结果的“惨烈”,显然不是一个开始,更不可能是一个结束。
这条路上,金字塔尖的一拨人,与塔底的人,都是不担心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结构里,他们的决策都能做得相对容易。塔尖的人并不会从本质上担心阶层的跌落,而那个群体家庭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孬,都有更宏观的判断力和见识。而塔底的人,若非想好“放手一搏”,根本不会轻易加入竞争,这也使得他们对任何的结果更加坦然。他们都是不需要看微信文章的人。
你会发现每一年,哈耶普斯的录取学生,基本也落在这两个区间里。
而中间的一群,那些冲击名校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又不甘于落入普通学校的学生家长,才是永远的焦虑症患者。对于结果,个人成长发展与名校结果都想兼得。
在矛盾并不剧烈冲突时,“尊重孩子的个人发展”占据主导。在现实矛盾显现时,“保住结果”又变成第一要务。本质上,这些家长仍是一种无时不刻计算投资回报的机会主义者。这种本质上的胆小与害怕,会直接传递给孩子。不光是家庭,在我观察下,很多国际学校在市场的压力下也非常鸡贼,他们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地把各种教管责任转移给家庭(譬如那些要求孩子必须在某某年级前托福达到XX分的学校),也加剧了这种压力。
有一段时间,媒体似乎特别喜欢鞭挞上一代父母无处不在的“控制欲”,以及这种“控制欲”对于孩子的影响。控制欲与外部环境的失序是紧密相连的。什么地方的人没有控制欲呢?很长时间日子没有发生变化的地方。当你去非洲某个村落,你或许会看到当地人毫无保留的微笑。镜头回到我们自己的家长脸上,几乎每个人都眉头紧锁,至多故作轻松。如果掰开任何一位50后,60后中国家长的个人成长史便能理解这种控制欲的来源——在过去3-40年内,他们几乎度过了正常社会中一个世纪才会出现的惊涛骇浪。每一个大浪的起来,不被扫下,已经殚精竭虑。对于下一个30年,他们几乎毫无疑问地相信,一定会出现更加剧烈的不确定性。而对于自己孩子即将要经历的不确定性,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经历与精力范围——这体现在很多家长执着于收集哪些专业更容易就业的信息上。起码有一点他们是明确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回到国内,拥有名校光环一定是不会错的。很多家长的“留学规划”,大多数时候便是来自于这样的起点。
为了尽可能地对冲这些风险,提早做留学规划几乎成了每个留学家庭的选择。但是在教育这件事上,过度的规划恰恰适得其反。这种基于焦虑情绪的思考结果,极有可能让本来具有天赋的孩子彻底流于平庸:如果哪个孩子因为参加斯坦福夏校而被斯坦福录取,该夏校第二年一定因为爆满而失去“含金量”。名校所需要的“批判性思维”“读写能力”“领导力”等等,已经被粗暴地翻译成各种各有的英语阅读培训班,辩论比赛,社团领袖竞选等等。
我发现越来越多出国党小孩,在做很多决定时,机会主义的色彩比成人更加变本加厉。他们是害怕的,害怕在同伴竞争中掉队,害怕整个家庭传到他这里的球会因他而传丢。在这种剧烈的、不适合这个年龄承担的压力下,有人选择迎合,有人选择放弃,更多的人选择了逃避——逃避的方式,或者沉溺虚拟世界中的社交,或者各式各样的网文,或者是不断给予人造成就感的游戏。
任何一所伟大的高等院校,理论上来说,都需要选拔出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与拥有与之匹配的勇气的学生。因为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创新本质就是没路找路。假想你在一枚巨大的黑盒子里寻找出路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恐惧感,不要说让现在的孩子承担,光是想想都怕得睡不着觉。
互联网的信息流动方便,凭空增添了很多选择。我们了解了更多信息,却没有被赋予筛选信息的心性,结局只能是被过载的信息统治。所以每个出国党看似已经做了很多事,做的课外活动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每个家庭在这场军备竞赛中的投入已经不能再多。我们已经把所有可以想见的漏洞都堵住了,但是在结果上仍然漏洞百出。
这就是2017-2018这一年,当留学竞争更加剧烈时,大家读到的“高分低录”结果背后的真实原因。基于“抵御失败恐惧”的所谓的“留学规划”彻底宣告无用了。
因为越是害怕的,越会到来。
开倒车与全速前进
最近刷了两遍《头号玩家》。电影中的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游戏大师死前在自己创造的游戏世界里留下了三个难题,最快解开的人能得到他的遗产。第一个难题是在赛道上最快抵达大师设计的终点。无数玩家都死在了金刚捣乱的环节,功亏一篑。男主少年(游戏大师的死忠粉)无意中从大师留下的记录影像中听到一句话。在一次与合伙人的争执中,游戏大师说:“Why can’t we go backwards for once?
于是当新的比赛开始,所有人全速前进,少年全速后退。一条全新的路打开了,他完美躲过了大猩猩的侵袭,率先抵达终点。
回到过去,也像是电影留给我们的隐喻。遇到焦虑的风暴时,回到过去,便能看到答案。
在年初,我有幸聆听一位家长的分享。她的孩子就读于一所体制内高中,被芝加哥大学录取。她说,有一天孩子要去美国上夏校,她问第一次出远门的孩子:“你有什么担心?”孩子说:“我担心妈妈担心我。”
“当我意识到我对孩子的操心,已经变成他的担心时。”这位妈妈说。“从此以后我便醒悟了。”
很多家长,经历了“放下”的那一瞬间,一切疑惑便烟消云散。由此,他们会看见很多以前看不见的东西,一条没有“金刚”捣乱的大路也就伸展开来。
与其担心孩子在打游戏荒废未来,不如彻底松绑,给游戏一个正名,因为任何的时间投入都会产生价值。与其挂心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如一家人多花一些时间在一起,多跟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多吃吃饭聊聊天。与其忧心各种给孩子“规划”的合理性,不如规划好自己的后半生,让自己享受充实的人生,让孩子从你的言行举止中模仿学习。与其着急给孩子自己这辈子的“人生经验精华”,不如停下来从孩子身上听一听他们的BGM,看一看他们的表情包。
把家庭生活重新激活,把人生还给过人生的人,把不确定的未来留给时间。
回归初心,拥抱当下,未来可期。
更多美本申请问题
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联系咨询特写君
2018年,你听到了很多

最惨申请年」「最低录取率」传说,
但在2018的ZI,
SAT1380+ & TOEFL95+ 的学生
100%获得美国Top50大学的录取
ZoomIn是全国幸福感领先的留学DIY辅导机构。
ZoomIn不挑学生学术背景、不限学生申校数目、不只关注热门专业。在坚持诚实原则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沉淀,通过订制化的服务屡次为申请者摘获奇迹般的申请结果。
Wechat ID:thezooomin
Phone:021-64046560
Web:www.thezoomin.com
Add: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427号1号楼404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