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uini
解析美国高校平权那些事儿

上周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新闻。一个新闻是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了。另一个是跟大学招生直接相关的:川普取消了奥巴马政府时期对大学招生更加多元平权的指导性政策。换言之,学校应该限制种族因素在大学录取中的考虑分量。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是个多元种族社会。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种族一般是:
白人,拉丁裔,黑人,印第安原住民。白人在美国人口比例占60%,拉丁裔20%,黑人13%,剩下的才是占比不到7%的亚裔和其他族群。
共和党川普代表的利益,是美国60%底层白人和资本家的利益。自他上台以来,一直在做各种遏制少数族裔利益的事情,包括限制非法移民等等。
而美国的大学,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不少新闻了,面对黑人、拉丁裔族裔的学生,从维护“校园多元性”的立论出发,经常会降分录取。在美国的招生办公室里,多数把关人(招办主任)都是白人左派,他们认为校园多元性是有助于学校的长远和整体发展的,也有助于培养不同种族的未来领袖。这里潜在的逻辑更多的是:拉丁裔、黑人族群犯罪率相对高,是因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原因,因此更加需要在这些族群里挑选出学生领袖来培养。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人口分布的角度看,美国大学不得不招这么多的黑人和拉丁裔。如果翻出统计数据看一看,你会发现美国的一些州,比如德州,少数族裔的人口数量已经反超白人人口数量了。而这个趋势正在扩展。因为少数族裔的生育率更加的高,拉丁裔家庭里有七八个兄弟姐妹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么亚裔群体在其中是怎样的角色呢?从人口学角度,亚裔是少数族裔,理应得到照顾。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整个亚裔群体在美国是“乖宝宝”(model minority),是很多行业的中流砥柱。亚裔整体政治能量不强,在这个美国法治国家,亚裔群体没有那么多的立法者,带头搞事情的人很少,远远少于拉丁裔和黑人。这个乖宝宝人群,极其重视教育,收入高,务实,满足于自己小家利益,不喜欢搞大事情。在美国这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特别喜欢搞大事情的国家,乖宝宝是吃亏的。
扯得有点远了。回过头来说,川普发布的新行政指令,意味着,让各个大学不要轻易对拉丁裔、黑人进行降分降条件录取。那么,如果拉丁裔和黑人的入学比例减少,多出来的名额会给谁呢?
有数据统计:同样进一所大学,亚裔需要比白人高140分,比拉丁裔高270分,比黑人高450分。显而易见,如果真正的择优录取,亚裔会pk掉不少白人,很多拉丁裔,以及大量黑人。
其实很早在美国的加州,就不再实行对少数族裔照顾的政策了。加州很早就裁决这种做法是违宪的。所以你会发现,加州的公立大学,亚裔的比例非常高。比如说在加州尔湾分校,近7成学生是亚裔。可能你会说,啊加州尔湾也不是最好的学校嘛,可能比较水。实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给大家比较形象的数据:
在加州理工这所不实行少数族裔照顾的顶尖高校,在纯粹择优录取的情况下
加州理工的亚裔学生从1992年的23%,到2013年的43%;
而东海岸的哈佛大学,从1992年的19%,到2013年的18%。
这个数据大家可以看下。虚线是亚裔人口的增长情况。红褐色那条跟着虚线走的,就是加州理工大学。然后一团五颜六色的线,就是东海岸的常春藤大学。你会明显看到,东海岸的常春藤大学对于亚裔群体是有限额的。哪怕他们口头并不承认。
也就是说,随着亚裔人口比例的自然增长,在纯粹实行择优录取的学校,亚裔比例理应超过4成。而在实性少数族裔照顾、重视平权的大学里,亚裔比例只有不到2成。
可以说,如果川普的这条指令得到真正的实施,拉丁裔、黑人的大学入学人口会迅速减少,起码会多释放出10-15%的名额给最强的竞争者——即,亚裔社群。亚裔学生,会像加州的那些大学一样,迅速覆盖掉全美所有最顶尖的校园。
那么问题就来了。川普的这条政令有多大程度上会得到真正的实施?
起码有两个强大的阻力是绕不开的:第一阻力,美国最高法。第二阻力,高校自己。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三权分立国家。总统是有行政权力,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所以川普废除的也是奥巴马政府当时颁布的“指导意见”,而非一个具体的行政命令。
在美国,几乎每一年都有人起诉大学的“种族照顾政策”的不公平。2008年美国白人女生Fisher和她同学起诉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称同一个学校比她低200分的少数族裔同学被录取,而她没有被录取。这个官司一直打到2016年,美国最高法宣判,仍然支持德州大学奥斯汀的录取决定。

无独有偶,一个从中国移民到新泽西的华裔男生Jian Lee,2006年考了2400的SAT满分,2390的SATII,还是学校的多文化组织主席。当年申请普林斯顿大学他被拒绝了,于是起诉了普林斯顿大学。这个案子也是经过了8年多的时间,法庭在查阅了大量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阅卷材料后,仍旧裁决支持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决定。
这些司法判例,才是真正会影响到大学招生工作落实的重要力量。川普总统行政指令的影响十分有限。
从大学角度来说,早在1920年代,哈佛就提出了一直到今天还在用的“全人录取”政策,即不仅仅看分数,还看综合能力。当时主要针对的是犹太人群体。不仅需要提交材料,还要提交照片和进行面试。活生生地把犹太人数量限制在20%以下。
中国学生痛点:“公民意识”的缺失
在最近我们都读到的亚裔团体诉哈佛案中,哈佛给出的公开答复是,亚裔学生缺乏:责任感(likability),乐于助人心(helpfulness),诚实正直(integrity)和勇气(courage)这些软素质(soft skills)。
这些点,也长期被称为亚裔学生的死穴。
如果你站在大学把门人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一定只是政治正确的敷衍吗?其实未必。美国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公民社会。公民参与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很多社会进步并非自上而下,而是自上而下出现的。自上而下,需要大量公民参与,所以你会看到美国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社团、机构、组织。这种社会生活,跟我们中国是完全相反的。(同样的事情,在中国家长会跟你说:不要爱管闲事,枪打出头鸟。你的同龄人会说:你有中二病啊。)
回看哈佛大学,它又是公民社会中以“培养公民领袖”为使命的一所大学。那么没有责任感,助人,正直,勇气这些品质,自然而然你很难预期这个学生未来会把自己的能量扩散给更多的人,为美国这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自然而然,也很难会把这些名额分配给你。
综上,总结一下:
- 川普停止鼓励大学采用平权视角招生,对华裔学生是利好消息。
- 受美国大学自己的行权习惯,真正落地的影响待观察。基本有限。
- 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作为家长自己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而不是只看到SAT/TOEFL/GPA成绩,是录取美国好学校,在美国主流社会立足的根本性因素。
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对亚裔的所谓“歧视”是真实存在的,
但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多元的“政治正确”。
录取顶尖大学的少数族裔有什么申请亮点?
典型“中国高材生”的申请材料是什么样的?
他会被录取吗?
ZoomIn特别企划
模拟招生委员会
报名条件
全情投入
参与者必须保证提前完成材料阅读,
并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提出观点
9年级以下家长不建议参与
大学招生行情风云变幻,
过早投入会带来不必要的焦虑
认真填写报名表
回答问题,审核后完成后将通知是否入选
报名表

识别以下二维码填写报名:
席位有限,机不可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