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付费可阅读全文
,底部没实质内容

设定"付费",是为表态——免费不代表廉价
久等了,诸位。为了履行之前的信念承诺,我集中研究了经济、金融、历史等著作,耗时较多。本期专题,咱先科普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钱(money)。
听起来很别扭,钱,还需要科普?
事实上,熟悉不代表理解。钱也一样。
不信,你试着回答下述问题:
钱与今天的主流货币(人民币、美元、欧元)是一回事么?
钱与时光机是否存在相关性?
钱的价值本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贬值?
……
当然,你或许不在意上述问题的答案,但你总关心自个的钱包吧?
国民素有吃苦耐劳的美誉,这些年也“挣”了不少,但为什么仍感觉贫穷?也许问题正在于我们太拼命挣钱,以至于忽视了钱与财富不是一回事。
现在,花点时间反思下这个问题,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钱的雏形:储藏、易物
时人很少挨饿。为体验钱的前身,让这篇专题有血有肉,我刻意晚餐不吃。当晚无事,直到入睡躺下后,突然全身冒冷汗,满脑子烧烤火锅大肉肉轮番滚动……此时不体验史前文明更待何时。于是,我尝试想象,家里没余粮,外面没餐馆,得自己觅食,还不一定能找到……
顿时体悟了人类,或者说哺乳动物的第一需求——储存食物
抽象一下,就是“抵御不确定性”,我们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控制愿景,这个在思维简史专题中提过。
无论今天“钱”的形态变化多大,但归根结底,它仍继承了最原始的需求: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也可以说,延续生命的需要
我认为,这是人类判断财富的第一原理,这个原理很重要,我把它转译成更直白的说法,财富必须具有穿越时空的确定性
吃饱了,有了多余储粮,人就会想着跟他人交换新口味。但这种原始的交换有个弊端,它要满足“需求双向匹配”,我有米粮想换你的乳猪,但你想要老李的弓箭,老李却想要老程的石斧……怎么办?
解决的办法也不难,大伙儿公推一个“始终有用”的物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先换成一般等价物,再用它去置换想要的商品。
那么,什么适合作为“一般等价物”?
首先,它需要继承上述最原始的需求:
1.适合长期储藏、不易变质
2.价值(币值)稳定,不能大起大落
这两点是跨时间属性。
其次,顺着交易场景,不难推导出它还需要符合:
3.能作为“价格标尺”(单位),有均质的特性
4.单位价值高,适合携带
5.具有“价值共识”,不易伪造
*这一点对于辨别不同种类的钱的“前景”很重要,后续专题会再谈

那么,这个一般等价物可以说是“钱”么?我们只需判断它是否符合财富第一原理即可:
时间维度,过去、现在、未来人们都认可;空间维度,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人们都愿意交易。前者承担价值储藏、后者承担交易职能(流动性)。
可见,它满足穿越时空的确定性。所以,它是货真价实的钱。
人类文化自古就常常污名化“钱”,但我们若试着用艺术审美的眼光去看钱,它何尝不是一种时光机器呢?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类“一般等价物”问题的逐渐暴露,上述属性才逐步完善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历了:小麦、兽皮、贝壳、绢缎绸、香烟香料、金属等一般等价物,最后基本锁定金银等贵金属。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人类文明实则走了五千年。直到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至此,全球货币才真正意义上的与“一般等价物”剥离。
那么,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使用的纸币,我们从未质疑其价值,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各国货币,算是真正意义的“钱”么?
钱的信用时代
看一个人是否靠谱,不要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今天的货币也一样。我们不妨先看下它怎么“说”。
你随便翻开一本经济金融教材,黑纸白字写着呢——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称为Fiat Money。熟悉英语的朋友都知道,F开头的单词……嗯,其实它直译为法定货币,或者说信用货币。
*下文所有的货币均指现代信用货币

信用的意思是说,你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价值,无论是种粮食还是敲代码或者送快递,好,那国家用货币交换你的价值,任何时候你想将价值变现时,国家用神圣权力保障货币的变现。这就是信用。注意,它的内涵不是“币”,而是信用契约、金融票据。
所以Money跟Fiat Money的区别是什么?前者是全人类信用(是个人都愿意接纳金币)后者是主权国家的信用。
所以,货币信守了它的承诺——你揣着人民币走遍华夏大地,谁人不识谁人不收?
所以,货币的“自我介绍”很实诚。它承诺(主权国家内)可交易,说到做到。
我们回看判断财富的第一原理——穿越时空的确定性。货币做到了么?就可交易性来说,做到了。但就价值储蓄而言,就很微妙了。
三四十年前,成为“万元户”是人们的梦想;二十多年前,已经开始流行“百万富翁”的说法;时至今天,虽然百万仍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在一线城市,甚至连做“负翁”的门槛都摸不着。
可见,自信用时代以来,货币穿越时空的价值不太确定了,不符合财富第一原理。所以,货币只是通往财富的工具,但货币本身不是财富
那么,货币为什么会贬值?我们今天该如何积累并保护财富?
信用货币的独门绝技:打通未来
谈到贬值,很多人会咬牙切齿,或相信一些阴谋论。但你想看清现实,一定要先抛开个人立场。
凭心而论,从大历史视角来看,货币信用化,利远大于弊。只不过到了个体,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众怒。
前面,我们是从个人视角观察“钱”的内涵、诞生初衷。作为“钱”的最直接继承人,现代货币,它也像任何孩子一样,既继承部分父母的理想,但也不会按父母设定的轨迹走完一生。
敲黑板划重点:钱的内涵已经与传统意义的钱有了质的变化。但人们对钱的认知还停留在“古代”。
依我看,信用货币虽然没有继承“钱”的跨时空价值稳定性,但它却“开发”了新的技能——将现在与未来的财富打通。这是一项风险与力量并存的能力。
这项能力通过金融机构实现。
典型如银行,吸收公众存款。一万个人每人存一万,就是一个亿,但这一万个人不会同时去取款,所以银行会想着把这一个亿拿去放贷。
拿到贷款的人把钱花出去,有人花钱就有人收,最终收到这些钱(原贷款)的人同样会继续把钱放银行,对于银行而言,相当于又收到了新的存款(又可以拿去放贷)……
看到没,这些操作理论上能进行无限次。实质财富还是最初的一个亿,如果人们借贷消费活跃,这一个亿可以迅速被放大成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信贷扩张”,也就是利用信用杠杆创造货币
当然,金融机构这个杠杆能力需要受到管控,这通过“存款准备金”来实现,就是商业银行必须保留多少比例的存款放在央妈那保管。
*商业银行信贷放大的极限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大家知会即可。比如,准备金率如果是20%,那么信贷扩张的极限就是5倍。我们经常听到“降准”说的就是“降低准备金率”,比率越低,倒数就越大,意味着银行能撬动的杠杆变大了,俗称“放水”。

这些年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以至于多数人视“信贷扩张”为仇敌。这其实有失公道,毕竟“制度好不好,权责在于人”,制度只是一个工具。
货币信贷工具的实质是什么?表面看,它似乎只是借与被借的关系。
但在一个良性的信用体系下,前者是把他“未来的收入”折合成“今天的价格”,以证券契约的方式拿去“卖”;而后者是将今天的“死钱”置换成未来的“活钱”。
信贷工具的实质是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的金融技术。
*“变现未来”需要制度、法治、契约文化等诸多条件,本文省略,大家知会即可。

你有改变世界的能力跟想法,但启动资金靠打工积蓄一辈子都不够;广场舞阿姨们有很多积蓄,但只是放床底躺着;专业的金融机构能在100个不靠谱的借贷人中鉴别出10个类似你那样靠谱的人,帮你们发行代表你们未来收入的信用证券,再把你们推荐给阿姨们自行选购(这个市场就是广义的证券市场)。
你拿到了启动资金(其实是你未来收入的预支),阿姨们坐享了你聪明才智创造的财富红利,这就是资金的优化配置。
这里的“你们”,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机构、主权国家等等。
就结论来说,金融证券技术其实是激励有能力的人,预支未来的财富投入再生产,把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时间提速十倍百倍。
记得初中时书里提到,西方国家靠着在大航海时代掠夺的资金,推动了科学革命。这种解释完全不符合心理常识,掠夺就像赌博,一夜暴富的行为只会使人纸醉金迷,怎么可能发愤图强?
事实上,当初掠夺海外的“西方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说这锅我不背),以英、荷为代表的崛起靠的是“变现未来”的金融技术(通过贸易致富),西、葡的没落恰恰是在掠夺了大量财富之后。
现在,我们高度总结下“变现未来”的初衷与本质,它无形中将社会财富的使用权交给了社会中最精锐的人,这些人有更大概率使社会财富增值最大化
这才是优化资源配置,是“德配其位,才配其职”的践行。
但是,不管怎么说,把“未来巨额现金”直接灌到“现在”,岂不是让货币大大增加,造成了通货膨胀?答案是:未必。
下面咱一起看一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到底取决于哪些因素。
哪些情况导致钱贬值?
钱是衡量万物价格的标尺。那么,谁又来衡量钱的价值标尺(即购买力)?道理一样,“万物”来衡量。
宏观经济学正是基于这个不证自明的原理(即全世界某一瞬间的货币与全世界所有商品的价格总和一致),创造了货币与物价关系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分析省略,这里直接说结论:
货币总数量商品总数量的比值决定了物价水平。这符合我们的常识。
那么,信贷扩张(相当于提升了货币总量)必然就引起物价上涨了?
咱们先明确几个基本经济规律:
首先,自信用货币时代以来,现实中,货币不会减少没人会主动把自己的钱“注销”,极端情况忽略不计);
其次,货币不会“停蓄”在某处除了极少数人喜欢把纸币一捆捆埋在地窖里),无论你放在银行的活期、股票的证券市值,其实都被这些机构使用着,钱始终在流动
最后,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紧缩,传导到物价上涨会有个时间滞后,意味着有个缓冲器。
明确了以上经济规律,结合货币数量方程式,可以推导一个结论:如果新增的货币数量与新增的商品(服务)数量同比例变化,那么物价水平仍然不变。也就是币值的购买力仍能保持稳定。
也就是说,任何“无中生有”新增的货币,只要其未来扩充的“产能”足够覆盖扩张的货币量,就不易引发货币贬值。
需要强调一点,这里说的“产能”必须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商品(或服务,生产出没人要的东西那不叫产能;其次“未来”期限越短越好。
下面,我举几个典型例子,大家自可见微知著、捕抓内核:
比如,国家贷款修路。
前面“变现未来”谈了,修路贷的资金实质是“高速路未来创造的经济”的预支,道路联通诸多经济合作的地区,路修好后,极大促进地方经济,新创造的产值就能覆盖贷款预支的货币,所以“贷款主体进行再生产有关”的信贷没有引发通货膨胀。
但是,如果道路规划有问题(修到没有经济效益的地方)或者中途烂尾,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我们再分析贷款买房。
贷款人实际是透支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但房子并不像高速路,不会创造产值,本质上是消费贷,属提前享福,但是,却变相的把买房的人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灌进”了今天的货币池。比如,一个买房者掏空六个钱包凑到200万,往往会买600万的房子,这就杠杆了400万的货币。
这还只是考虑自住买房的群体,如果考虑炒房的群体,那撬动的杠杆规模就更惊人了。
如果接收这部分巨额杠杆资金的“下家”能扩大再生产,生产出人们需要的商品,符合“货币数量方程式”,把额外的货币“摊匀”,那仍然能维持货币的贬值。
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服务)需要其实有个限度,而且也需要跟自身的财富储备相匹配,消费不起的需求不是需求社会短时间额外灌注了过量货币,要创造生产相应的大众需求商品,难度非常大
此外,前面分析了,金融工具发挥正向作用的关键是,把经济资源调配给社会中德才兼备的群体,而这些率先获得增发货币的房地产上下游、炒房团们“德才兼备”的概率估计跟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概率差不了多少。
最后,撬动巨额杠杆的人,一旦步子跨太大,失了足,钱还不上,跑路。那么按理这些坏账要由放贷的关联金融机构承担,毕竟,它不能光收放贷的好处却不承担责任。但是,并非所有机构的锁链都套的很紧,但凡有机会它们就把这些坏账藏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中,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买单……
事实上,通货膨胀,即全民买单
*顺带一提,像是应对“灾难”的大额信贷支出,比如疫情、战争、地震等,本质上是消耗全民财富储备,因而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综述,我们可以推导“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货币扩张”的评估准则
1.是否使用了巨额信贷资金
2.信贷资金的最终用途是否用于扩大再生产(指创造人们需要的商品
*国际贸易顺差也会引发“输入型通胀”,这个跟上述是不同性质的原因,有机会再谈。

有人认为,信贷扩张,只要借贷的人能还的上钱,没有造成坏账就不会造成通胀风险。这个观点是忽略了奢侈消费对市场造成的“误导”,而误导终究会产生供需不匹配的产能
简而言之,货币扩张用于审慎且有价值的再生产,那是好事,是提升全民财富、提高综合国力。如果用于提前享乐,或反复做无产值的挖路,或脱实向虚的“投资”……而社会有价值的商品也就那么多,但货币大大增加,自然就贬值。
那么,当货币增发导致物价上涨时,是否所有的商品(服务)都同比例同方向上涨?
这是历来经济学界争论的命题,一派认为,长期来看,一般物价水平跟货币数量终究会达成新的均衡,接近于同比例变化。
比如假设物价涨一倍,但人们的收入也涨了一倍,就实际产出来说,并没有变化。这类观点被称为“货币中性论”。
但恕我直言,这观点放到现实中实在经不起推敲。打个比方,给我一个亿放我账户但不允许我花一分,难道我就不会用这名义上的一个亿给自己谋福利么?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
理论终归是一种简化模型,而现实却是演化逻辑。就像复杂系统一样,初始条件的失之毫厘,就会衍生出谬以千里的结果。
当货币增发时,不同资产的价格会以极度失衡的方式膨胀,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事关哪些“财富”有潜力极大的跑赢通胀。
什么决定了不均衡膨胀
咱们前面分析了,货币增发主要以信贷扩张的方式,所以货币增发并非直升机撒钱,人手一捆(实际上随机撒币已失去了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初衷),而是率先交给离“水源”近的机构。
那么这些机构会如何改变人们的财富格局?
法国近代财政官员、传奇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长期的实践观察中提出了他的诸多思考,我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当货币数量急剧膨胀时,首先拥有超发货币使用权的人,他们决定如何花这些钱,将决定哪些商品的价格会畸形增长,并最终使不同产业、使芸芸众生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坎蒂隆名气不大,部分原因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大量引用了这位前辈的著作《商业性质概论》的观点却不注明出处,以至于时至今天,多数人仍以为很多经济学思想是亚当·斯密的原创。
坎蒂隆300多年前的观点(称为坎蒂隆效应),时至今天依然得到验证。
我们将之套入现实逻辑中,就能清晰看到财富格局的演化:
假设,最先拥有货币使用权的人坚信音乐是人类的最终救赎。于是,大量超发的货币涌向音乐产业,这使音乐作品的价格水涨船高,音乐人收入也大幅增长。
这些先致富的人会全方面增加奢侈消费,同时音乐产业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其他产业的精英也开始做音乐,这无形挤压了这些行业的产出,一方面消费增加,一方面产出减少,供不应求,很快这部分物价就开始上涨。
那么,最终会层层传递,使所有行业的物价都成比例增长么?
由于世界经济是开放的,有个行为叫贸易。虽说受音乐产业挤压,其他产业商品会减少,按供需原理来说它们是该涨价,但如果你涨价,经销商会去国外买啊,哪便宜买哪的。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受挤占的产业渐渐衰落,需求缺口由外国贸易解决。
故事就到这里?没那么简单,先受益的这批人于公于私都会大肆宣扬音乐之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很快就衍生出“不听歌不是人”、“不听音乐的人不可嫁”、“有音乐才有家”……音乐就这样从需求变成了刚需。
全民开始大肆借贷抢购音乐版权,价格水涨船高,直到普通人再也买不起……那怎么办,人不可一日无歌啊。嗨,那些最早买了大批音乐版权的人说,你们可以租嘛……
坎蒂隆描述的是货币量增多引发的财富转移现象。顺带一提,坎蒂隆效应能推导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论,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思考。
今天很多人一听货币放水,就人云亦云以为什么都会涨价,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大水会来,但从不均匀浇灌
那么,哪些领域会率先大幅涨价?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带稀缺性质的资产。但人们的答案也就止步于此。
问题的关键是,所谓“稀缺性”,其主观成分远远高于客观。比如,我现在也画个火柴人的微笑,它跟蒙娜丽莎一样独一无二,笑的够神秘、够稀缺吧。现在6块钱起拍,你们拍么?
这就是坎蒂隆效应的价值所在,受之启发,我认为——“稀缺”从来不是由民众决定,而是由靠近“水源”的群体偏好共识资产流通便捷性所决定。
这是一个很实用的结论,我们要评估未来哪些资产会更有潜力,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推演
好的,今天的专题拖堂了,第一次聊经济,信息量大,我只能有所取舍,挑本质、挑原理性的东西讲。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现代货币以“价值储藏”为代价获得了“变现未来”的能力。它激活了宏观创造力、优化资源潜力,但同时也引发了道德风险及通货膨胀。
考虑到财富第一原理是穿越时空的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今天人们口中的“钱”其实仅是一种特殊的金融票据,一种获得财富的中间手段,但它本身已然不算是财富,“落袋为安”的财富观早已无法胜任。
今天,我们想要积攒财富,需要锚定哪类“钱”,又该如何评估这些“钱”的可靠性与增值潜力?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重要命题,「少加点班」后续的专题也会再跟进这一命题。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