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5月10日,中国力学学会以在线形式举办了第108期青年学术沙龙活动,隆重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杨卫教授,以“青椒十问——励志、砺智、力痴”为题目,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无比精彩的青年人成长报告。
壹|青椒十问之第一问:身为青年科研人员,是跟着团队一起干好还是单打独斗好呢?
杨院士借用数学家杨乐院士的学习长跑理论,学数学不是百米冲刺,需要平均使用体力。杨院士建议大家在学术声誉和能力还不强的时候,采取跟随跑的策略,然后再作为团队的一员交替领跑,最后斜刺里杀出,沿着另外一个轨迹,一往无前冲向目标。比如一开始你可以先跟随一位老先生做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有些问题你冲在前面,有些问题别人冲在前面。而当你看准一个方向后,就可以斜刺里杀出,改变轨迹,开辟另外一片天地。简言之:借力、接力、不夺力。
贰|青椒十问之第二问:进入职业发展阶段后,是扩大视野不断涉猎各种问题还是盯着一个问题把它做深做透呢?
杨院士又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向大家娓娓道来。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深坑理论,它要求所有新进教师在最初研究学术问题时,先挖一个深坑,而不是鱼鳞坑,要做到在这个学术问题里你是最厉害的,而不能你仅仅是七八个人中的一个。因此,他建议大家在博士毕业后的10年里,也就是30~40岁这个年龄段,突击发力,争取成为某一问题研究的Number One。对年轻人来讲,不仅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有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好的培养时间是30-40岁这一阶段,年轻人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这也是李政道先生向邓小平同志建议设立博士后的初衷。听到这里,小编真是追悔莫及,如果小编30岁时能够听到这样一个报告,并立志努力去挖一个深坑,找到自己非常喜爱的那个坑,十年磨一剑,可能小编就不是小编了~~。但是杨院士也讲,挖深坑的同时不妨碍花一定时间涉猎其他领域。挖大坑和广种坑相结合,不仅要深处用力,还要在空白处用力,但是又不能各处泛用力。简言之:深处用力、空白用力、不泛用力
叁|青椒十问之第三问:是追求数量还是追求质量?
杨院士仍然是以布朗大学为例,讲述化学系两位tenure-track教授晋升tenure的故事。两位教授只能有一位评上tenure。其中有一位老师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另一位则六年中只发表了4篇非常有深度的论文。最终发表十几篇论文的老师被选中留下,另一位只好出走到耶鲁大学,而这位被迫出走到耶鲁大学的教授正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L. Lars Onsager。杨院士形象地做了个比喻,他说:数量好比是浮云,能见度比较高;质量才是最重要的,是标志。但他也辩证地讲,数量也不是毫无用处,数量可以砌就引用大厦,提高你被关注的几率。美国科学院院士黄永刚先生,产出质量和产出数量都非常高,因为他付出了几倍于他人的努力,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简言之:力出如山,既要有高度,又要有体积
肆|青椒十问之第四问:是带很多学生组成一个大团队,还是一条线传承下去呢?
杨院士仍然是以布朗大学为例。讲到这里你一定好奇,为什么杨院士这么偏爱布朗大学?原因很简单,杨院士就是布朗大学毕业的博士嘛~~一所大学的人文历史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哦~~当年布朗大学工学部主任L.B.Freund是杨院士的导师,在他四、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仅仅有一二十名学生,国际力学界在为其举办六十岁生日庆祝会时,发现学生确实少了点儿,Freund却很自信地说:We go for quality。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组织一个团队,怎样延续传承呢?所谓传承,就是你要挑出一位学生能够传承你的衣钵杨院士分析目前有三种团队状态,一种叫做狼群——每个人都想吃肉;另一种叫燕群——每个人都跟着你走,你是领头燕;最后一种叫羊群——团队里的人较盲目,跟放羊一样,领域内的工作被团队吃的寸草不生,但却吃不到最丰美的草。
到底哪种结构适合你呢?杨院士说这与自己所做的科研属性有关。对于艰深的科学问题,太大的团队不如传承的团队好一些诺奖获得者中有50%的导师也是诺奖获得者哦。因为学术传承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洞察力和热爱。如果是做非常大的应用问题,则需要大家协同作战,这时候就需要比较大的团队了。所以团队是大是小,是根据自己所做的问题来决定。杨院士还谈到了论文责任的问题。团队里所有的工作,导师是通讯作者,某个学生是第一作者,其他NM个学生是打酱油者。虽然这样的组合能够带来很多产出,但同时也会带来责任风险问题,要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写的每一篇论文哦。本问最后,杨院士非常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导师生涯,42位已获学位的研究生中有29位在学界继承衣钵,正所谓桃李满天下是学者的最高境界啊!
      青椒十问的后六问:顺境&逆境、灵动&执著、严谨&恣意、自尊&自大、迅捷&沉稳、守正&创新。想了解更多干货,快来关注力学学会微博,收看直播视频回放:   http://t.cn/A6ARktTN
最后,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杨院士对力学的理解,他说,
力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想到力学过去的辉煌,和当前对不同领域的渗透,以及力学将来的发展。
杨院士和两位老师即将完成一本著作《力学导论》,书中会讲力学往事、力学今生和力学前瞻。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宇宙之大,基本粒子之小,从物质到精神,力无所不在——只有力痴学者才能对力学做出这样的评价吧!
点击下方
知社人才广场
,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青椒的自科基金之路:从青年到面上
我在利物浦大学做"青椒": 谈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支撑
费曼的彩虹: 一个物理青椒加州理工的第一天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