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2017年11月14日,宁夏银川市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在分拣快件 王鹏摄
快递包装已垃圾围城:
  • 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90%
  • 2016年,全国快递“直接使用”包装,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铺展开的面积可以覆盖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整个城区;以及3.3亿卷胶带,按150m每卷规格计算,所耗胶带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
  • 我国生鲜电商市场每年产生近3亿个泡沫箱及10亿冰袋,基本不可回收
  • 电商为获得好评,过度包装的行为比比皆是;消费者也希望商品受到的保护越多越好,有时一个快递的包装占到了整个邮件体积的50%以上
  • 这些包装或者不能循环利用或者不可降解或者被过度使用或者被消费者随意丢弃
  • 中国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
开展绿色包装的革命势在必行,但面临诸多困境
  • 绿色包装标准缺失
  • 成本高“心有余力不足”
  • 环保意识不足加重矛盾
该如何打赢这场绿色包装攻坚战?请看本期《瞭望》专题报道《海量快递垃圾“攻防战”》,此为其中两篇 ▽
海量快递垃圾“攻防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罗姣娣 胡铃 于蕊 实习生 邵一鸣
  “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包装盒、塑料袋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每天都要捡两三百个,工作量挺大的。逢年过节,数量准定翻番。”
  站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七星园小区某社区居民楼前,身边是来来往往穿梭不息的快递和外卖配送车,卫生清理员黄阿姨一边清理快递包装垃圾一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去年“双十一”,仅包装纸箱她就捡了四百多个。“一开始还感觉心痛可惜,现在也习惯了。”
▲ 图片来自网络
  快递包装垃圾“一年比一年多”的感觉,同样冲击着石景山区衙门口垃圾综合处理站管理员老张。他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自己所在站场每周处理垃圾量大约3000吨,总体增长比较平稳,“每年新增垃圾中,绝大多数是快递和外卖包装垃圾,增长势头特别猛。”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同比增长26.6%。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与此同时,产生了海量快递包装垃圾,和越来越广泛的过度包装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
▲ 图片来源:新华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90%。在当前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与群众生活距离最近、感受最直接的快递垃圾污染防治问题,也因此成为上至全国两会、下至居民社区热议的焦点话题。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问题的监管治理。自2014年以来,“快递”连续6年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新增了“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内容,这是“绿色快递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前,国家邮政局已于2018年发布了《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
  但是,我国快递包装垃圾和污染面对的挑战依然艰巨。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直接使用”包装,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铺展开的面积可以覆盖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整个城区;以及3.3亿卷胶带,按150m每卷规格计算,所耗胶带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然而,中国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
  “我国快递包装垃圾污染问题的治理,任重道远。”采访中,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向本刊记者表示。
快递包装垃圾“围城”
  采访中,张占斌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析说,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是重要内容。但快递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快递包装垃圾,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快递包装物主要包括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瓦楞纸箱、胶带等。国家邮政局统计,从消耗量来看,2016年我国快递业“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包装总计,快递运单和快递电子运单总使用量312.8亿个,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封套总使用量约34亿个,包装箱总使用量约86亿个。
这些包装或者不能循环利用,或者不可降解,或者被过度使用,或者被消费者随意丢弃,不仅给生活环境带来破坏,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影响着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快递小哥”柴闪闪所言,“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伴随着快递产生的大量包装物,已经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造成巨大压力。”
当前,要有效减少快递包装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一场绿色包装的革命已是势在必行。对此,民建中央相关调研强调,污染防治是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重视污染防治的各个方面,快递垃圾污染是其中距离群众生活最近、人民感受最直接的问题之一,切实减少快递包装污染,对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邮政局已于2018年发布了《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指南》,物流业正加速升级绿色包装标准和解决方案,一大批创新环保措施和产品已在我国落地。如中国邮政研制了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环保封装用品;申通快递环保袋已经循环使用超过1亿次,相当于节省了近1亿个一次性中转塑料编织袋;中通快递启用的绿色循环帆布袋、可降解包装袋等,有效缓解了传统包装带来的污染。
  据邮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通过采取减少过度包装、循环利用纸箱等措施,每年至少可节约快递封装用品55亿个;电子面单的普及率提升至92%,每年至少可节约传统纸质面单314亿张。
  《指南》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使用循环快递箱、共享快递盒等新型快递容器,各企业也在积极进行绿色包装探索,但在实际绿色包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多重问题。
绿色包装标准缺失
  目前,各社会企业积极开展了绿色包装的创新探索。例如,菜鸟网络推出的菜鸟驿站创新绿色共享配送模式,并让40%的纸箱直接回收利用;京东推出“青流计划”,研发的新型物流标签每年可减少700吨纸张,同时投放了十万青流可循环包装箱;苏宁物流推出的共享快递盒、冷链循环箱、零胶纸箱,目前已累计投放1亿次,节约的胶带可以绕地球3.74圈……
  张占斌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两年多追踪调研发现,促进我国快递业健康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目前包装环保标准缺位,绿色发展的标准化、系统化严重缺失。”
  在调研中,民建中央调研组也发现,2018年实施的《快递封装用品》是推荐标准,缺少包装尺寸、可循环包装技术和应用标准,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存在标准体系不完整、标准水平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这导致各个企业虽然都在快递包装上朝着减量化、循环化、替代化方向努力,都成立了包装材料研发团队,但因缺少统一标准,难以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电商再到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体系内的包装减量、绿色包装和循环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力、物力、智力、财力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指南》未对循环包装的材质进行系统规范,且快递垃圾回收体系不健全,单纯依靠企业力量推进回收体系建立难度较大,导致新型包装难以推广。
  而且,目前可循环快递箱仅在消费者端进行推广,尚未与上游供应链厂商形成联动,特别是目前对于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处理收费较高,使得部分企业直接丢弃处理,污染城乡环境,循环共享体系亟待完善。
成本高“心有余力不足”
  采访中,专家们指出,快递包装的减量化、循环化、替代化从长远来看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推广初期成本很高。除去科技研发的昂贵投入外,在包装物料方面,受技术、市场规模和流程改造等因素影响,包装循环箱、生物降解快递袋等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
  张近东具体介绍说,目前可降解材料成本较高。除可循环包装箱外,其他可降解快递耗材,如生物基胶带、可降解塑料袋等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以上,如果全部更换为可降解材料,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例如,京东集团仅生鲜品类使用可降解包装袋后,每年就额外增加两千多万元成本。顺丰在绿色快递“丰·BOX”项目的预算投入2018年为0.55亿元,2019年将为1.5亿元,2020年将为3.5亿元。大规模的投入既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又需要企业始终经营良好,保持雄厚的资金实力。
  张近东透露,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0.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913.9亿元,复合增速达118%,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700亿元。每年产生近3亿个泡沫箱及10亿冰袋,基本不可回收。
较为环保的可循环冷链箱则因箱体重量、回收流程等问题,实际应用比例较低。“冷链商品因存放条件苛刻,极易发生变质腐坏,包装配送要求高,耗材回收问题严峻。”张近东说。
环保意识不足加重矛盾
全社会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意识和精神比较欠缺,是快递包装垃圾问题不断加重的又一原因。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不少商家为了保证商品运输的安全,在包装箱、胶带、填充物上用量很大,消费者也倾向于在同样条件下选择包装更复杂厚实的商品。纸箱以外的包装材料大多只能随生活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
  推广循环包装箱和保鲜箱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验百姓环保意识,企业表示回收率低是目前最大的担忧。柴闪闪从平时的快递经历谈到,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为获得好评,过度包装的行为比比皆是,“消费者也希望自己购买的商品受到的保护越多越好,所以大家常常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快递包装,有时一个快递的包装占到了整个邮件体积的50%以上。”
  同时,有部分快递企业基于成本因素,会优先选用价格低廉的一次性包装塑料袋,用户在拆封后会将包装随手丢进垃圾桶。由于这种一次性包装袋不可降解,年年递增的包装物给城市的垃圾处理带来负担。
  尤其令人吃惊的是,“一些网络平台存在刷单现象,很多快递里只有一个纸板、纸团或空无一物。”柴闪闪说,“生活中,居民的环保意识也不够强,一团团的包装垃圾被扔进垃圾桶,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它们会给我们的环境治理造成了多大的负担。”
  另外,垃圾分类流于形式,末端处置模式简单,更加加重了问题解决的难度。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不完善,分类投放参与率低。大多数城市分类垃圾运输车辆不足,即使垃圾做了分类,后续运输过程也会混装在一起。前端能被人为分拣出的纸箱常因为粘过胶带而增加了回收再生难度。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模式单一,主要为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回收利用有限。
绿色包装攻坚战如何打赢
  为加快推广绿色包装,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可以从五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一是明确政府职责,落实组织保障。
  民建中央调研组建议,首先要明确承担快递包装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部门,赋予其履行管理职能的手段和办法,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厘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系统梳理目前与快递包装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打通信息壁垒,保证政策协调统一,同向发力。
二是细化产品标准和流程标准,保证企业有规可循。
  张近东建议,可以从制度层面推进可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建立,制定更符合物流行业的绿色包装规范,推进绿色包装回收体系建成。张占斌则表示,“要出台快递业绿色发展行业指导意见,对车辆、纸箱、胶带的成分与规格提出统一标准,并适时调整。”
三是坚持绿色包装政策导向,推动企业减少包装污染。
  民建中央调研组建议,积极扶持采取绿色包装的快递物流企业。如在税收方面享受适度优惠,对包装减量减排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贴。推广可循环利用的环保箱,使用瘦身胶带、可降解塑料袋,从源头实现减量、替代、可循环。对于浪费严重、通过采用廉价原材料而产生过量垃圾污染的企业要有惩戒措施,筑好底线。
  柴闪闪建议,在源头上加强治理,考虑把绿色包装标准作为快递企业从事快递经营的准入条件之一。”
四是提高污染防治意识,营造提倡绿色包装的社会环境。
  当前,迫切需要营造提倡绿色包装、唾弃包装浪费的社会环境。同时,相关部门消费政策引导中,可以增加积分、抵扣费用、现金,提高包装物循环使用的能力和效率。
五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加强回收循环利用。
  张占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标准。推动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置模式相匹配,并率先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进行垃圾分类。LW
绿色物流“最后100米”目击记
经过近两年实践,北化菜鸟驿站的绿色回收工作已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完整循环包装回收系统,尤其是对环保意识的影响,让随手回收快递包装成为了北化学生们的生活习惯
◆ 针对快递包装垃圾回收难题,菜鸟绿色行动发布“回箱计划”,在全国200个城市铺设了约5000个菜鸟驿站绿色回收台,推动快递包装回收、循环利用
◆ 现实操作中,类似“驿站”的快递绿色物流解决方案,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尤其是监管部门和基层社区对这种新生事物的认可和扶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建军 实习生 邵一鸣
  中午11:30,伴随阵阵下课铃声,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新校区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学楼,来到实验楼地下一层的菜鸟驿站。
  取完快递,同学们走到门口的绿色回收台前,拿起工具刀,划开纸箱,撕下包装,把所有包装物一起投进回收台。绿色回收台长2.5米,宽0.8米,高1.1米,台面和四周都贴着鲜艳明亮的绿色贴纸,正面大片绿草茵茵的背景图案上印着“快递纸箱回收处”和菜鸟绿色行动的logo。
▲ 4月13日拍摄的北京化工大学菜鸟驿站绿色回收现场 邵一鸣摄
  “就是扔(绿色回收台)里面,挺方便的。”一位受访同学一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自己的体验感受,一边将拆下的快递纸盒扔进回收台。随着取件的学生越来越多,回收台被围得水泄不通,里面的废弃包装也装得满满当当。一年多来,绿色回收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构成了菜鸟驿站快递包装闭环回收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013年,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网络)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成立,旗下的菜鸟驿站,是菜鸟与快递公司共建、共享的“最后100米”包裹服务平台,目前主要有社区驿站和校园驿站,通过“快递公共服务站+智能快件柜+包装回收站”的绿色共享末端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可选择的综合服务。目前,在末端配送网络建设上,已有数万个菜鸟驿站在全国各地运行。
  我国快递行业爆发式增长,产生了海量快递包装垃圾。为了有效减少快递包装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电子商务领域近年来持续不断地开展一场势在必行的绿色包装回收革命。
  其中,菜鸟驿站的绿色回收台,就是菜鸟网络专门针对快递包装垃圾回收创新的“回箱计划”的核心内容。2018年,在全国200个城市铺设了约5000个绿色回收台,推动快递包装回收、循环利用。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菜鸟驿站内部,蹲点调查了这个绿色创新的运行逻辑和运营模式。
小绿色回收台大能量
  “2017年成立时,我们是全北京第一家。”指着身边的绿色回收台,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新校区菜鸟驿站站长张红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目前,校区快递包装回收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集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快递都在这儿拆解,主要是纸箱和衬垫气泡膜。”
  这个驿站位于新校区实验楼地下车库,面积400平方米,干净整洁。加上站长共8位员工,平均年龄32岁,主要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以下简称后勤服务集团)。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代收代寄快递,同时回收快递包装,为代寄快递穿上“瘦身”包装和绿色“保护衣”,归位整理快递存放架。记者看到,此时驿站服务台的柜子里已经层层叠放着许多白色气泡袋和透明气泡膜,柜子前和墙角也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大小不同的旧纸箱。
▲ 2018年1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一名学生将刚拆开的快递纸箱送到回收点 鞠焕宗摄
  问起是如何具体挑选、回收这些材料的,张红涛介绍说,员工们会随时分拣干净整洁、面积较大的气泡膜和完整坚硬、没有污渍的纸箱,破损严重、不能再次使用的包装材料会有专门负责人分类打包送到废品回收站。
  话音未落,一位男同学来到服务台,要邮寄几本书。张红涛把书码放整齐,从柜子里抽出一张气泡膜,包衬住书的表面,然后装入回收再用的苏宁易购纸箱,用胶带按照横竖两个方向缠绕两圈后称重,并将网上下单的电子面单打印后贴在纸箱表面,放入所属快递公司的发件区。
  刚完成这单代寄服务,又来了一位邮寄衣服的女生。张红涛直接拿出一只白底绿字的新包装袋,将衣服装了进去。“衣服一般都用这个。”他一边打包,一边向记者解释,“这种袋子可以完全降解,属于环保袋,而且比普通袋更结实。”
  据张红涛介绍,自己所在的菜鸟驿站每天代寄一百件左右,“除了袋子是新的,其他全是旧的、回收的。我们各种各样的箱子都有,寄什么件来这都有合适的箱子。同学来这都是免费用的,咱也不用买新的纸箱,又环保又方便。”
  他特别提到,为了鼓励环保意识,同学们投递纸箱可以获得奖励,“现在‘蚂蚁森林’(支付宝客户端为用户设计的‘碳账户’公益行动)扫码的这个活动对鼓励包装绿色回收,效果非常好。”记者试着用支付宝扫描了一下绿色回收台互动区的二维码,立刻弹出了“参与纸箱回收,助力绿色公益”的活动页面,轻轻点击屏幕右下角“投递纸箱”的红色按钮,然后点击“+”号,确认投递数量,就可以获得绿动勋章和“蚂蚁森林”绿色能量。
  工作间隙,张红涛还向记者介绍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电子面单,天猫超市原箱发货等一系列绿色物流创新实践。穿梭于货架之间,他颇有成就感地说,如今北化菜鸟驿站的绿色回收,已在站内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完整循环包装回收系统。得到越来越多同学支持好评的同时,随手回收快递包装已经成为了北化学生的生活习惯之一。
绿色包装的校企模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7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与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合作共建菜鸟驿站,成为北京市校企合作第一家,也由此形成了绿色物流解决方案的校企模式。
  据张红涛介绍,后勤服务集团为驿站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实验楼地下车库约400平方米空间作为驿站仓储经营场地,并且提供用电等服务支持;各大快递公司入驻事宜也由学校出面洽谈并每年签订合同。
  日常运营收支也由后勤服务集团负责。比如,采购驿站所需物资,通过“北化快递超市”二维码收取邮费,按照学校统一薪资标准每月向工作人员发放固定工资和相应补贴等等。学校财务部门对收支与经营进行具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流动、运转顺畅。
  在张红涛看来,校方坚持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同时,保障驿站员工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也保证了驿站队伍和谐稳定和可持续运行。
  在学校提供了人员、场地、管理和监督等支持后,菜鸟网络提供软硬件设备投入,包括场地的设计、布局、装修,货架、自提柜等基础设施的配置、维修,提供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定期巡检运营情况、人员状态、服务态度,确保校园智慧物流平台的持续发力。
  目前,北化菜鸟驿站每天处理的快递量已达到3000单左右,辐射范围覆盖了100多万平方米的昌平新校区,服务师生近2万人。
  菜鸟末端城市运营经理熊伟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成为双赢模式,为快递进校园提供多元、智能的解决方案,成为高校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成为快递“最后100米”绿色共享末端综合服务体系的经典案例。
如何解决社区“最后100米”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丛燕青认为,类似菜鸟驿站的模式应该在更多高校和社区推广。全国政协委员曾蓉也认为,这种“快递公共服务站+智能快件柜+包装回收站”的绿色共享末端服务体系,是解决快递包装垃圾过多、打通快递“最后100米”绿色通道的有效途径。
  丛燕青尤其强调,社区人员密集、人流量大,带来了稳定、庞大的快递量,是建设社区驿站的基础;社区驿站建成后,可以整合快递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驿站内设置回收台,可以促进纸箱回收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社区打造闭环的回收体系;又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的回收渠道,丰富回厂重造的单一废品回收模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据熊伟介绍,按照菜鸟绿色行动的规划,未来绿色回收台将成为菜鸟驿站的标配,菜鸟驿站将不断拓展到更多城市和区域。
  那么,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在绿色环保需求更加广大的社区进行推广?设立社区驿站是否具有像校园驿站一样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社区驿站能否实行社企合作模式?如果实行社企合作模式,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与企业合作共建,成本会不会很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实地实例测算。
  以北化驿站的服务人数和辐射范围推算,一个常住人口为5000人的社区,建设社区驿站需要的占地面积和人员数量预估只需北化驿站的四分之一。因为社区年轻人占比低于高校,快递收发量少于高校,实际操作中真正需要的建设面积可能远远低于100平方米,配备1~2名工作人员就足够了。如果是常住人口远远低于5000人的小型社区,则需多个社区合作建设驿站,分摊场地和人工费用。
  这意味着,对于社区来说,需要提供的场地和人员相较于高校来说要少得多,成本费用可能更低;对于企业来说,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如果给予驿站身份与支持,解决配套用地,减轻资金成本压力,驿站建设的主动性和推进力度会更大。
  受访专家指出,在现实操作中,类似驿站的快递绿色物流解决方案仍然面临较多的挑战和困境,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和政策支持,尤其是监管部门和基层社区对这种新生事物的认可和扶助。熊伟最后告诉记者,菜鸟驿站自身可持续运营的优势明显,正在全国的高校和社区陆续推进建设,希望政府政策予以支持。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18期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