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这两天非常热闹的一件事情,就是阿里因为垄断被处罚了,罚了180亿人民币。
当时看完就没忍住笑,因为突然想起了让子弹飞里面,黄四郎这个画面。
虽然180亿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按照阿里利润来说,其实占比也还好。
从美股大机构的分析来看,这个数字也是低于他们预期的。
因为美股投资者担心的,从来都不是罚款,而是公司被分拆。
美国历史上分拆过好几次大企业,基本都是判定垄断以后,公司业务被分成几块。

现在仅仅只是罚款就结束了,可以说处罚是大大低于了他们的预期了,对公司股价算的上短期利好了。
01 国家和企业道理一样
为啥国家要反垄断,还要出手重锤这些想在国内搞垄断的资本呢?
我们这里举个世界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大家应该就明白了。
虽然这两件事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同,但是从底层逻辑看,本质上是一样的。
大家知道二战以后苏联和美国一直在搞冷战,当时美国最大的对手就是苏联。
苏联经济自成体系,游离在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之外,主要和和华约的小伙伴一起做买卖。
所以冷战开始以后,苏联在经济上对美国威胁不大。但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竞争上,却对美国构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也就是这两方面竞争带来的紧迫感,让美国开始不断自我完善和进化,变成了后来大家嘴里的灯塔国。
因为在当时世界美苏对抗的环境下,两个大国不得不展开一场比拼,向世界展现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让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美国开始大幅度改善工人阶级的福利水平。
苏联让不同种族人群拥有同样的权利之后,美国开始取消歧视黑人的法案。
苏联大规模推动妇女和男性平等之后,美国开始推行女性平权。
苏联高举民族解放旗帜以后,美国也开始支持弱小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
苏联把宇航员送上太空以后,美国也忙不迭的开始搞起了登月计划。
当时美苏的之间竞争,就像两家互联网巨头拉新时候的场景。两家你来我往的打折,不断给大家各种优惠大礼包。
可以说正是为了和苏联竞争比拼制度优势,美国才变成了后面灯塔国的样子。
其实美苏制度优势比拼的起点并不是冷战,从大萧条那时候起,就已经开始了。
大萧条开始以后,苏联经济一片欣欣向荣,美国老百姓过的无比痛苦。
美国老百姓在大萧条期间,甚至因为日子太难过,出现了大量移民苏联的状况。
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阶段,也成为当时穷苦工人,和西方知识分子们心中的灯塔。
很多西方知识分子非常向往苏联,很多人甚至为了心中的理想,义务为苏联做间谍。
历史上著名的剑桥五杰,就是那时候西方知识分子最典型的代表。
为了抵御苏联的意识形态和革命输出,比拼制度的优越性,防止被和平演变。
美国政府开始出手,通过提高富人税收的方式,干预社会分配体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斯福新政实施以后,美国持续对富人收重税做转移支付,以求缓解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
之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二战,二战打完之后大量产能被消灭,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了。
社会贫富分化也重新回到低位,这等于是底层又重新拥有了购买力。
不过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苏联的铁幕之下,依然在不断自我革命。
不但延续了罗斯福时期的政策对富人保持重税,还主动开始搞各种社会福利和劳动保护
这些从富人们手里收来的钱,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在国内培育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
这个阶段是美国中产最幸福的阶段,一人工作就可以养一家。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是这个阶段美国的特点。
可以说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就是在美苏争霸这个历史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
可能中产阶级没想到的是,他们能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居然要拜苏联之赐。
这是我们在《醒醒,70年代传颂的美国中产梦已然破碎》里面,曾经讲过的故事。
六七十年代苏联最强盛的时候,也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日子最幸福的时候。
从整个美国的社会贫富分化程度就能看出,1970年代可以说几乎是处在最低位。
苏联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使得美国国内的大资本家们联合起来,降低了对国内民众的剥削。
这也让人们见识了剥削程度一旦降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就会有多大。
当年有句笑话描述过这个现象:
欧美底层百姓和中产的生活水平,和苏联红军对西方的威慑程度基本成正比。
八十年代苏联开始衰败以后,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逐步减弱。美国开始逐步成为世界霸主,垄断全球话语权。
在这个背景下,里根开始重新推行之前的自由主义,这是我们在《通胀以后就是债务崩塌》里面讲过的。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看图说话就能知道,那时候是分化开始的起点。

因为苏联衰败以后,外部竞争已经没了,世界从两极争霸,已经变成了一极独霸。
既然在全世界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再去搞什么美苏制度优势的竞争,已经没有必要。
资本家们该出手收回,之前付出的多余东西了。
所以从这个阶段开始,美国的底层百姓和中产阶级,又被按在地上摩擦。
剧烈的贫富分化,导致底层的美国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惨,远远比不上七十年代。
后面我们看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美国平民在这个背景下的反抗。
不过失去外部压力的美国,本身并没啥改善的动力,出动军警镇压之后了事。
这两年疫情之后的美国,又是什么样子呢?可以说基本没啥大的变化。
资本在股市狂欢,中产不断的沉沦,百姓越来越反智。警察枪杀黑人,种族歧视越发严重。
02 为啥国家要出手
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因为事物的底层逻辑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一样的。
有外部压力和竞争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某些企业温情脉脉,还有各种优惠吸引客户。。

一旦市场被垄断,自己能在某个领域说了算了,屠龙的少年就要变成恶龙了。
很典型的就是最近的共享产品,共享充电宝在不少热门商圈,已经从每小时1元悄悄涨到了10元。
这里有人要说了,换一家便宜的不就好了?问题是所有平台都在涨价啊。

反正市面上就那几家平台,选谁家都是开始时候还给点小便宜吸引你,后面市场占领完了都会涨价。
这两年国家很明显在做的,就是要打击那些想搞垄断,赚快钱的大企业们,因为垄断以后倒霉的只有老百姓。
很多人这里会说什么市场经济,国家没必要出手干预,让这些企业自由竞争就好。
要知道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小小的充电宝领域都不适用。在那些被超级公司垄断的领域,是更加不适用的。
典型的就是传统领域的水电煤气。
香港那边的水电煤气的价格,为啥能年年涨,老百姓又完全没啥办法。
因为这些企业在过去香港的纯市场经济背景下,已经实现垄断了呀。不会再有公司冒着风险,重建一套水电煤气的管网。
要么你选择用现在已有的水电煤气接受涨价,要么你可以选择回到原始社会,不要用这些东西,也没人拿枪逼着你。
要知道垄断生活必需品,相当于是在收税,资本能收税是什么概念?
也难怪香港那些垄断水电煤气这些民生产品的大佬们,个个富可敌国。
当然咱们国内除了香港澳门,因为经历了特殊历史阶段。其他地方的水电煤气领域,并不存在私人垄断的问题。
大多都是国企在运作,很多地方比如边疆人烟稀少的地区,甚至都是国家贴钱在做。
私人资本垄断的问题,主要出在互联网这个,最近十多年新兴的领域。
最典型的就是,几个互联网巨头在垄断形成以后,开始不断出各种幺蛾子了。
逼着商家二选一站队的问题就不必说了,更夸张的是不断上涨的各种费用。
不管是开网店的流量购买,还是外卖网约车的扣点,这两年费用都是越来越高。
做电商的抱怨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是买流量的费用,已经贵到非常离谱了,而且你还必须接受。
之前大家抱怨线下房租贵,现在线下房东不少被电商干掉了,线上房东也没见便宜。
虽说线上说的是不收房租吧,但是现在买流量的费用,比付房租还要贵。
之前单个房东还没法垄断房源,现在平台垄断了流量你完全没得选,开出来啥条件你都得接受。
很多电商企业每年赚得钱,基本都花在直通车买流量上了。不花钱买流量做推广就没有单子,做推广赚的钱最后全部搭进去。
互联网的本质是去中间环节,平台公司处于垄断地位以后,等于自己消灭了之前的线下中间环节,自己做起了线上中间环节。
垄断以后更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想做那些需要艰苦投入,研发周期长的工作,只想躺着赚快钱。
不光想躺着赚钱,而且还会阻碍创新。把可能挑战自己的小公司,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垄断的原罪往往并不是简单的从你身上赚很多钱,而是让整个市场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性。
因为巨头的触手可以深入到任何行业,并且通过本身拥有的资金、资源和品牌优势,碾压其他后发的小公司。

简单复制这些公司,或者用各种手段把这些公司挤垮,最终让所有人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美国那边最很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大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微软,它家之前就被美国政府收拾过。
我们知道微软这家PC时代的高科技公司,是靠windows操作系统,奠定了龙头老大的地位。
后面95年微软推出IE浏览器的时候,是和自己已经拥有垄断地位的操作系统,捆绑销售的。
通过这个策略,微软成功的干掉了当时已经在浏览器市场,拥有90%份额的网景浏览器。
对于当时的软件创业者来说,只要微软看上了你的赛道,不管你做的有多成功。
微软都可以用一款和你类似的产品,和自己已经取得垄断地位的操作系统捆绑,直接把你的产品搞垮,你的产品再优秀也没用。
现在垄断以后的互联网巨头们,比过去的微软更厉害的是: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流量优势碾压。
先通过各种补贴和流量支持,花钱买用户。等用户基数够大,取得垄断地位以后,在提高价格收钱回收成本。
还可以把用户拿到资本市场,再卖一轮继续赚钱,可以说是一鱼几吃。
所以巨头们面对可能挑战自己的创新发展型小公司,首选的是用补贴砸死它。
或者在自身流量优势下,复制一个一样的出来,并且丝毫不怕任何亏损。
你试着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某家垄断的互联网公司告诉你,
它们看中了你的业务方向想要投资,要求你公开财务报表和技术资料
对方还告诉你,只要通过审核以后,就能拿到你需要的投资,发展壮大公司。
等你欢天喜地公布了所有细节,几个月以后发现不但投资没到账不说。对方却有了一个,架构和你基本差不多的公司。
搞过创业的小伙伴都知道,前几年很多互联网巨头,没少做这样的事儿。
好不容易研发出点东西,想要搞点创新的小公司,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可以说资本垄断以后躺着赚钱,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好事,因为这会明显降低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维持创新能力是个极其痛苦的事情,需要不断的投入各种资源。这种投入往往短时间内,又见不到什么效益。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躺着赚钱,毕竟这样舒服嘛。资本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以后,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反垄断的意义是什么?是反对大公司利用市场地位和资金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
给创业者们在创新和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空间。避免他们一出生,就被扼杀在摇篮里的窘境。
也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避免企业垄断市场以后,消费者被当猪宰。
也是用铁拳教育一些之前勇于创新,现在开始逐渐变质的企业家。
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开始把剥削诡辩成奋斗,把技术创新退化成资本垄断红利。
说起来这两年,国家对私人资本在国内搞垄断窝里横,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很多巨头做大以后,躲在国内不做增量,只是在那边收割国内存量,各种放高利贷。
要知道收割存量只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的贫富分化,而这又能带来什么社会进步。
国家花了大量力气扶贫,这种玩法很大程度上,是在对冲国家消除贫富差距的努力。
现在这个阶段,做增量才是受欢迎的
大企业可以一起出国收购技术资产,矿山石油。也可以开拓国外市场,这都是在做增量。
一个大企业主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贯彻相关的政策,就是在帮自己打开增长的天花板。
这一点某为做的就比阿里好的多,虽然大家有时候也骂它,但是它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为它一直在搞技术攻关,也在海外市场上突破下功夫,积极拓展增量市场。
其实如果你看看阿里集团对市场监督总局处罚的回应,会发现它对自己有啥问题,可以说心知肚明。
尤其是最后一句“立足创新发展,继续履行社会责任” ,说的已经非常清楚了。
盈利应该是来自创新,而不是去搞垄断。企业做大了以后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光想着收割存量。
国家一直希望的是先富带动后富,如果这些先富的都躺着赚钱了,谁又能带动后富这帮人。
如果这些代表一个国家最高水平的超级企业,都只想在自己垄断的领域躺着赚钱吃红利,那国家基本也就完了。
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光顾自己赚钱是不行的,还需要担负起赚钱之外的社会责任来,这句话不是瞎说的。

为啥做企业做大必须履行社会责任?
因为你赚钱的基础和设施,都是由国家财政承担的,财政背后站着是千万的纳税人。
正是因为我们建设了世界级的基础设施,才培育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诞生了世界级的企业。

拿互联网公司来说,没有遍布全国的光纤网络和三百万个4G基建,就不会有十亿网民和全球一半的手机销量。
可以说目前中国所有优秀的民营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踩到了国家快速崛起的时代红利。
尾声:
前两天沈逸搞了个公开课,里面提到中国跟美国的一个区别:
那就是美国被金融资本绑架,进而失去了实体能力。而中国有能力管控住金融资本,让其为国家服务。
其实纵观世界历史,多数国家金融资本做大以后,就会开始各种修改法律和游说政府,最后变得尾大不掉。
1929年全球大萧条背后的本质,是金融资本控制了产业资本,不断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现在我们再一次走到了这个路口
未来抑制虚拟经济,扶持先进制造业,搞产业再平衡已经是必然之路。
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整顿,也只是个开始。后面类似的企业,可以说一个都跑不了。

当然了,从短期看处罚靴子落地,对阿里的股价其实更像是一个利好。

因为反垄断最有效的办法,从来都是业务分拆和禁止。阿里没被业务分拆,也没有业务禁止。
所以仅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这应该是远好于投资者预期的。叠加悬在头上几个月的刀落地了,也算是利空出尽了。
我们这里还有个猜测:
后面下一轮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大概率会看到,美国开始动手拆分国内的互联网巨头
全球其他主要大国,也会在这个阶段对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做出同样的动作。
再此之前,我们不会提前动作。因为在美国动手拆分亚马逊这类公司之前,如果我们动手先拆,那就输了。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炒股拌饭。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而且每篇文章末尾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