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龙泉寺里,曾经有过一段热闹的时光。
无数人慕名前来,踏过寺庙里的小径,寻找一位名唤“贤宇”的法师
但无论是诚心求见,还是号称“千金一面”,贤宇法师始终不曾露面。
因为他知道,来访者们见他的目的并非为了求佛,而是要听一段故事。
一个拒绝了麻省理工offer,毅然遁入佛门的“天才少年”的故事。

01

“天才少年”的反叛
在成为“贤宇法师”之前,柳智宇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他小朋友在四处玩耍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人闲逛,晃过一天还会抱怨,这样的生活“没意思”。
小孩子能知道什么叫有意思?
家里人不以为意,只笑着看他吵闹。
再大些,有了自己的思想,柳智宇终于找到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开始把全部精力扑在学习上。
当老师的父亲和做工程师的母亲,为他创造了极好的学习环境,在他们的家里,甚至有一个小型实验室,供柳智宇摆弄瓶瓶罐罐。
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孤独成长,心里挂念着的,除了成绩,再没有第二件事情。
没有人会否认,柳智宇是个真正的天才
他喜欢数学,几乎如痴如狂地做数学题。
起先做不出,就抱着一道题琢磨。
后来慢慢能做两道、三道……
再后来,没有什么题目能难倒他。
学校的科目里,或许只有体育让他困扰。
但在体育中考前夕,老师却暗示他不要担心。
结果这场考试,柳智宇一样拿到了满分。
他知道那份成绩不属于自己,想要去申诉,却换来父母惊恐的眼神。
最终,他还是写出了一封匿名信,举报了这件事。
加上其他家长的举报,那场考试的考官最终得到了处分。
这是柳智宇第一次做出“反叛”的举动
他理解父母为何不想让他坚持维护正义,但也为这份理解而感到悲凉。
“他们所关心的是我的前途会不会受影响,而我所关心的,是一条心灵的出路。”

02

从数学到佛学
彼时柳智宇为自己找到的出路,仍旧是那个叫做“数学”的学科。
他太喜欢那个由数字和几何图形构建出的世界,以至于会在文章里,用华美的文字来描述它:
“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数学的世界,其中并没有凡庸琐碎的得失毁誉,只有自然的美、人类心智的美。”
从小学到中学,他的生活几乎被数学填满。
沉浸在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题里,他总能找到解法,也总能在竞赛中,获得傲人的成绩。
就这样,他成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冲进国际竞赛,不负众望地获得满分。
全世界只有三个人能拿到这样的成绩,柳智宇是金字塔顶端的三分之一
但这场最终的胜利,却没有让他感受到喜悦。
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做数学题成了一件机械的事。
他不再为难题中的玄妙解法而欣喜,长期做题造成的眼疾,也让他痛苦不堪。
在参加国际竞赛前的集训中,他甚至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厌恶,对校长摊牌说,“我个人不需要这块金牌,而你们一附中需要这块金牌。”
在老师的劝说下,柳智宇最终还是参加竞赛,并拿到了北大的保送名额。
进入这所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府,于他而言,却是新的迷茫的开始
他的眼疾越发严重,想看书的时候,只能恳求同学来读给他听。
母亲听闻这件事,便将高等数学的课本全部录下来,寄到他手上供他学习。
但此时的柳智宇,已经无法从数学的世界里收获快乐。
参加竞赛的那段时间里,他看到太多人陪跑到最后,也只能跌落独木桥。
他想帮助他们,但得到的只是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隔阂。
“如果我把数学学好了,就能帮我身边的那么多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困顿中,他曾这样向导师发问。
近乎偏执地对数学热爱了许多年,在看开的那一刻,柳智宇竟毫不犹豫地放下了。
他开始在世间探寻更多精神层面的内容。
从儒学到庄子,他把前人的思想看了个遍,试图在广阔天地里找到一条可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也帮助更多人看到希望的新出路。
随后机缘巧合出现,他看到了自己探索的终点:佛学。
在一位师姐的带领下,柳智宇对佛法了解渐深,还常常去到龙泉寺做义工,看着来往的僧人,感叹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家人察觉到他对佛法的痴迷,便未雨绸缪地敦促他学习,事无巨细地为他安排GRE考试,避免他真的“一时兴起”遁入佛门。
柳智宇一一照做,继续扮演着一个听话的孩子。
直到收到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生offer,父母才欢喜地松了口气。
但他们没想到,再次收到儿子的消息,却是新闻上的那一句“北大数学天才遁入空门”。

03

青灯古佛,八载人生
“很抱歉地通知您,我不会成为MIT的学生了。我决定把一生都奉献给佛教,并成为北京龙泉寺的一名僧侣。”
这是柳智宇在给麻省理工教授的回信中,说的一句话。
发出这封邮件时,他已经做好了后半生青灯古佛的决定。
此后世间再无柳智宇,唯有龙泉寺里多了一位贤宇法师。
能寻得他的人,只剩寥寥。
寺庙里的生活,安静得像另一个世界。
柳智宇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生活的一切都被抛在脑后。
衣服扣子乱扣、围巾系得歪斜、晚饭常常不吃……
他不在意这些事,一门心思想着,要如何“渡人”。
庙里的节奏缓慢,生活方式也老旧。
每日早晚课、拜佛、诵经,日子像是陷入了循环。
柳智宇不甘心如此,想从身边人开始改变,让寺庙也跟上外面的发展。
为此,他还专心撰写了《对僧团教务的建议》交给师父,但得到的却是“现在很稳定,不需要改”的答复。
他难得地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带着“师父总不会错”的念头,不再执着于改变现状,而是把更多精力投身于散播思想上
进入寺庙的第四年,柳智宇开始着手进行一项“大工程”: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重新校勘出版南山律典。
“宁舍阳寿二十年,令南山律典广布人间。”
抱着这样的宏愿,他对修订和出版工作都亲力亲为,标准高到每天收上来的书稿,都有一半要去返工。
每天工作12小时,一直盯着电脑,他的眼疾毫不意外地复发。
到后来,他只能每工作20分钟,就休息20分钟,一天的工时被拉得更长。
好在结果终究如愿,新版的《南山律典》顺利出版。
只是书籍的作者栏,署名却是寺里的学诚法师。柳智宇为这套书做的贡献,无人知晓。
出家人无欲无求,对署名的事,柳智宇心中也并无几分波澜。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彻底颠覆了他的信念。

一向被他奉为恩师的学诚法师,在2018年被爆出性丑闻,舆论一时被引爆,人们纷纷震惊于佛门中人竟做出如此失德之事。

“师父至于做出这样的事吗?”

看着铺天盖地的举报材料,柳智宇困惑又不安。

一直坚守的佛门净地,似乎突然变得昏暗。想要为正义发声,却受困于寺里禁止僧人独立发声的通告。
斟酌许久,心里那个叛逆的劲头冒了出来,他便如当年举报体育考试一般,选择了站出来公开批评他。
“我只有自己发出声音。要让社会知道,龙泉寺至少有一些僧人是在追求真正的信仰和心灵的自由。”
人们总说他偏执,但在把事情看开后,他却比任何人都能放得下。
举报信公之于众,他不在乎寺中人如何看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龙泉寺。
山中一遭,经轮转过整八年。

04

回归尘世的出家人
离开龙泉寺的前一年,柳智宇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
这和他一直钻研的佛学并不冲突。
如果说佛学让他学会了大爱,那么心理学的出现,便是让他回归自身,认识到人可以自由表达真实的心情。
于他来说,这是“新一轮的自我探索”,也是发掘出另一种帮助世人的方式。
结束了在龙泉寺的修行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借助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他把心理和佛学联系在一起,创建了“佛系心理咨询”。
在微信上提供咨询服务,每次一小时,帮助大家解决生活里的问题和困惑。
消息一经发布,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这让他感到忙碌又欣慰。
相比其余心理咨询师,柳智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共情者。
但他凭借自己的真诚,和多年诵读佛法所得的收获,足以为前来咨询的人提供理性的帮助。
从学生时代到现在,一直想要帮助世人的柳智宇,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如今的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日子充实又满足。
空下来的时间里,他常常奔波于各地,去做佛学研讨、去访问寺庙、去参加心理学培训……
做过的有意义的事,全都被他记录在微博里,连同每日不断的日签,为人们展示一位法师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他鲜少在微博上表达过多体现个人感情的内容,少有的几次,还是在强调,自己只是离开了龙泉寺,并没有还俗。
佛门给了他力量,也给了他坚守于此的底气。
回首过往的经历,他在学海中沉浮过,也在时代中迷失过。
所幸,最终他找到了自己想要寻得的道义,在普度众生的道路上,安稳地前行。
在柳智宇的邮箱里,始终还保存着当年MIT教授的回信:
“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认清自己的道路。
他确信,自己早就找到了那条合适的道路。
如今要做的,只是无视那些不理解的声音,安然平静地走下去。
益美君开通视频号啦
此刻MOMENTS
只讲述最精彩的故事
城市的高楼最荒凉
心灵的自由最重要
快戳视频和益美君一起看看这个故事吧~
👇👇👇

益美传媒2021年招聘

全职兼职新媒体文案,短视频编导

一起搞事情吖!

-END-
益美传媒入驻平台
“益美传媒”即可查到
“益起美好的人”
yeemedia
关于益美传媒
传播,让公益更有力量!关注公益慈善、社会创新,旨在挖掘生活中的正能量及美好,为企业公益基金会、公益机构及项目提供专业的全链条传播服务。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苏苏:suesue801(微信)
授权转载:
益小美:yimeijun2008(微信)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