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纠结自己是否竞争得过,就被对方的话语绕进去了,因为一个人今天在这个场景下有能力,不代表明天在那个场景下有能力,在这个场合下“竞争得过”别人,往往意味着在另一个场合下“必然不如别人”,所以人永远没有反对内卷的资格,这是一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问法。
  反驳的关键是拆解掉它的基础,重新构建一套理论,并用新的理论基础把现象重新阐释一遍。比如可以把问题引向对方:你陷入内卷,不就是因为你没有确定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会追求别人都追求的东西吗?
  表面上,人们陷入到内卷是为了追求和竞争某些物质利益,但“内卷”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关系。比如说某些老板对于员工上厕所的时间都要精准控制,下属常常把这些现象归因为老板利欲熏心,似乎是说他们太在乎钱,其实他们在乎的是一种控制感。
  缺少自我的人只有在参与内卷时才感到自己不孤独,可以和大多数人在一起,并且想象自己一旦竞争成功就可以享受大多数人的崇拜。然而,如果某些物质利益必须要以强大的自我才能追求,必须要以暂时的孤独和不被认同为代价,很多人是很难有这么做的勇气的。
  开创新的事业在操作上并不必然比习惯性的加入内卷要更困难更繁琐更艰巨,前者所获得的收益和回报也并不必然比后者更少,但大部分人之所以选择后者,只是因为开创新事业在刚开始只能是以“自我”的名义,这对于在事事要求从众的“枪打出头鸟”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是巨大的挑战,“与众不同”在开始时必然与“孤独”同在,虽然人在展现出个性之后有可能收获更理解自己、更有能力支持自己的新朋友圈,但在这个新的支持性环境形成之前,许多人会因为孤独所带来的窒息感太过强烈而被迫回到旧环境之中。对于这一点,我想,除了大量的反思之外,人需要更加积极地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主动地与那些有可能认同自己新想法的人交流。
  于我自己来说,在年轻时,“不想被别人忽视/轻视”是我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动机,每次自己想要亲近的人讲到什么陌生的话题,提及什么书籍电影,我回去之后都会拼命去将这些信息囫囵吞枣地刷完,如果其内容刚好在我的最近发展区,还能略有收获,如果陌生度太高的话,我在刷完相关材料之后会有强烈的虚无感,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真的学到,下次聊天时至多能通过几个网上的浮浅评论去附和对方而已,理解世界的深度与广度并没有真正获得拓展。究其原因就是,对于“下次聊天的时候我还是可能没有对方专业而说错,因而被对方嘲讽”的想象抑制了我那些当下的学习能力,使我没有办法真正地沉浸到当下的学习中去。
  近些年再听到朋友讲一些纯然陌生的信息时,我会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当下的情绪中,对方享受在我面前大谈特谈的感觉就很好,我努力去感受、理解对方所描绘的场景,在我的所知范围内给予有限的回应,虽然无法记住对方所说的一切,但也能无心插柳地记住一些重点,并在下次讲到类似话题时偶尔带出来,也会让双方有惺惺相惜的体验,感觉也很好。特别是,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朋友不是拿来攀比,而是拿来合作的。所以如果某个朋友是某领域的专家,我更可能减少对那个领域的专门学习(偶尔翻到有趣的当然还是会看一看,只是不再强迫自己成为朋友那样的专家了),每次有需要的时候直接请那个朋友帮忙,自己会觉得在朋友的支持下敢于面对的事情变多了,学习压力反而变小了,朋友也觉得在我这里是有价值的,大家都开心。
  毕竟,现在世界上的“重要知识”已经多到了让任何一个人十辈子都学不完的程度,为什么非要与亲密的朋友暗暗较劲呢?但我以前竟然一直在较劲,一方面是“害怕别人瞧不起我、不喜欢我”,另一方面,大概也说明了小学以来的内卷思维对我以及许多人产生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李慧敏,2021.4.23,于天津


扫码与慧敏深入讨论这个话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