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悲剧的处境
当他最需要良知时,良知却最软弱
文:何怀宏  编:李强
1981年蛙鸣正盛的夜,一个年轻人却选择了自我毁灭。
当27岁的何怀宏第一次从报纸上读到苏克俭日记时,他为这位才华出众的同龄人的离开,感到深深的震动和忧伤。
彼时的何怀宏,还是北京空军学院的年轻教员,工作才刚满一年。自杀,这个加缪眼中唯一的哲学问题,对这位年轻老师的触动非同小可。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为他人、也为自己寻找到某种拯救之路。
▌1954—1983 志学之初
没有家学渊源,也不曾做过谁的私淑弟子,出生于江西清江县一个园艺场的何怀宏,小学毕业正好赶上文革。他既学工又学农,18岁高中毕业就去内蒙古当了兵。
在时代的断章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读书的痴迷与执着。那个年代书很少,他曾和几个朋友守在废品收购部门口好久,就等人来卖旧书;也曾走上几十里路去借书,每找到一本书,就如获至宝。这种坚韧也延伸到后来外语的自学中。
1979年,25岁的何怀宏作为政治机关的干事调离内蒙,到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习。他把英文书拆成一页一页的,每天学五六个小时,就这样背完了叶剑英国庆讲话英译本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硬是从语言零基础变成读写无障碍。
用同样的方法,何怀宏还自学了法语、德语、拉丁语等多门语言,并试着自己翻译外文原著,平均每天翻译三千多字。梯利的《伦理学导论》,拉罗什富科的《道德箴言录》,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等一部部译稿,都是在这样勤勤恳恳、日拱一卒的努力下出来的。
也正是这些积累,奠定了他对西学的深入理解。何怀宏在《旁观集》序言中,把1978至1982年这五年,看成是自己在学界之外的“学徒时期”。早早就有志于学的他,已得其门而入。
▌1984-1994 积厚之功
1984年,何怀宏30岁,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读研。
人大有学生读到何怀宏写的文章,请他过去做演讲。
多年以后,当何怀宏回忆起80年代火热的读书学习氛围,依然很感慨:“那个时候比较开放自由,学生社团只要找到一个教室,就可以随便请人来演讲。
其实我有什么资格讲啊?我还不是研究生,也不是名人。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索性就去了。我看到现场满满都是人,非常惊讶。现在不要说一个普通人,就是知名教授的演讲,可能也不如电影明星或者商业巨子吸引的听众多。”
何怀宏觉得,80年代有一种单纯甚至有点空疏的思想追求,至今仍是宝贵的、可爱的。然而80年代初的那个困惑,并没有在萨特那里找到答案。
萨特成为了一个引子。后来翻译罗尔斯的著作让何怀宏进入了西方社会与政治理论的领域。他认为这是自己在思想学术上一次较大的转折:“我从关注个人变成关注社会,从注重非理性转到注重理性,从悲观而稍稍乐观。我觉得人总要做点什么,也总能做点什么。”
在阅读了大量西学著作后,何怀宏决定系统地阅读中国典籍。于是写下一句座右铭:“以大学读小学,以博士学识字。”
1989年,他开始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并在四年之后得到了去哈佛访学的机会。他几乎跑遍了哈佛每一个图书馆,对所需书籍的摆放位置熟谙于心。
从1984到1994,这十年的读书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积厚之功。不仅让何怀宏真正意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和意义,还进一步深化了之前西学的认识。这些都为《良心论》的横空出世打下了基础。
▌1994-2014 为道德重建鼓与呼
自1840年英吉利的炮声震碎了中国传统社会,相应的伦理秩序和价值体系也趋解体。道德重建,路在何方?
很多学者认为,现代社会道德需要一个哲学基础。90年代初,读完《心体与性体》的何怀宏对牟宗三的解决并不满意。于是在1994年有了《良心论》的出版。
有人评价这本书是继《新民说》之后中国伦理学曲折发展的一个完成,也是新世纪的一个起步。
何怀宏果然没有止步于此。1998年,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底线伦理。他认为,在现代多元社会,人们可以追求不一样的目标,做相当歧异的事情,但有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人都会赞同,并且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遵循。
那这些基本行为准则是什么呢?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概括。人人都不希望被别人伤害、杀戮、欺骗、凌辱、诬陷,那么每个人也要做到不这样对待他人。何怀宏认为,这就是底线伦理,也是普世价值。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道德往往表现为生活里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见到一个乞丐给不给钱,考试时好朋友希望帮他作弊你帮不帮,等等。
这样一些小事情,却会困扰很多人。究竟我们该如何选择?只听命于良心、不拘囿于人情的道德行为怎么可能呢?
何怀宏说:“你要先去尝试一下,先行动,才会更加坚定内心的道德命令。”
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杀人越货,不能坑蒙拐骗等,即把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进入到新世纪,已过不惑之年的何怀宏到了北大哲学系任教。21世纪头20年,新闻上曝光的道德问题日益增多、道德滑坡频频提及。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这种对“底线伦理”的认知与共识,寻求道德建设的动力和信心。 
但,新的社会要求与传统的道德基础有相脱节的情形,导致人们常对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感到不满。作为个人,我们常常感到相当无力和信心不足。
让我们忍不住的想问,这个时代怎么了?为什么做一个好人如此艰难?如何才能唤醒人们的道德勇气?道德建设的动力何在?我们的信心又建立在什么地方呢?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荐本文多次提到的何怀宏《良心论》和他的另一部著作《道德·上帝与人》  。
何怀宏老师用理性温和的观点,为我们阐述了个人伦理的底线与基本义务。这本书更是“现代中国伦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出版即引起轰动,并获首届正则思想学术奖。
李强好书伴读有幸获得“何怀宏老师亲笔签名”作品集,限量200套。识别下图二维码,用个人的良知,守住社会的底线。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