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再拖。
今年的颁奖典礼终于落幕了。
场外。
比起往年《寄生虫》得奖铺天盖地的报道,今年的得奖者明显少了些声响。
场内。
稍显冷清的现场,掌声也比往年小了不少。
疫情之下,它迎来自己的小年。

△ 颁奖现场
虽然没了去年《小丑》《爱尔兰人》《1917》《好莱坞往事》《寄生虫》等神仙打架的场面。
但今年还是破了一些记录——
史上首次五部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电影同时角逐最佳电影;首次超过两名女性提名最佳导演,首个获此殊荣的非白人女性;刷新最年长影帝的纪录……
看到得奖名单。

有人祝贺,有人遗憾,有人庆幸,也有人犹豫。

不管结果满意与否。

不论争议和分歧有多大。
Sir今天还是幸运地看到广大影迷的坦率
期盼着——
这些始终怀揣电影梦的人,应该被始终爱电影的我们看见。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恭喜。

恭喜。

和恭喜。
最佳男主角
安东尼·霍普金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不把奖给安东尼·霍普金斯,那这届最佳男主将会是最水的一届。
安东尼
上一回得奖,已经是29年前的《沉默的羔羊》。

那让人发寒的直视,还有唇齿间发出的嘶嘶声,看见这张脸就条件反射性虎躯一震。
光是这个镜头,已经能让他进入影史杀手TOP5。
如今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他的种种异于常人的技能被剥离,扮演一位阿兹海默症患者。
在《父亲》出现之前。
讲阿兹海默症的作品更多会以他者视角,注视患者的灵魂一点点消逝却无能为力。
而《父亲》的这次高级操作,制造出了对一切逐渐失控的体验。
这种无力感,光有演戏经验还不够,还得有长年累月的生命体验。
83岁对安东尼·霍普金斯意味着什么?
不仅仅是戏龄,还是沉甸甸的人生。
最佳女主角
弗朗西丝·麦克多曼德
5次提名。
继1997年《冰血暴》、2018年《三块广告牌》再度摘得最佳女主。
成就完全可以匹敌自己的丈夫。
所以,以后我们还是直呼人家名字弗朗西丝,别再叫她“科恩嫂”了。
比起前两次得奖,这次她的发言实在简短(一分钟不到)——
我不知道说什么了,我要说的在我的剑里,而这把剑就是我们的工作,我爱工作。
“我不知道说什么了,我要说的在我的剑里”是《麦克白》的典故。
而“我爱工作”则是电影的对白。
有趣的是。

这种点到即止和欲言又止的状态,像极了她这一角色的人物状态。
导演关注伤痛。
但绝口不提如何跨过障碍,解决问题。
而是用镜头展示,而不是直白告诉你——
把障碍视作生活一部分的人,如何带着障碍生活下去。
这种无需多言的韧劲,也是弗朗西丝童年被弃养、性别歧视和更年期后活出的洒脱。
这种只用作品说话,而不凹人设的演员。
麻烦再多一点。

最佳男配角
丹尼尔·卡卢亚,《犹大与黑色弥赛亚》
还记得他吗?

《黑镜》第一季里在选秀节目里咆哮的小哥。
3年前,他才因为《逃出绝命镇》首次被提名。
3年后,他已经成长到可以摘得最佳男配。

演好这个角色,既是出于演员身份,更是出于种族身份。
《犹大与黑色弥赛亚》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的是1960年代“黑豹党”领袖弗雷德·汉普顿被FBI陷害并枪杀的故事。
这位领袖在丹尼尔的演绎下,似乎活了过来。
不只为黑人利益而发声,他宗旨其实是反种族歧视,甚至很多穷苦的白人最终也被他感召,加入了黑豹党。
他那句:“你可以谋杀一个解放者,但你不能谋杀解放;你可以谋杀一个自由斗士,但你不能谋杀自由;你可以谋杀一个革命者,但你不能谋杀革命!”
使在银幕前的Sir立马起鸡皮疙瘩。
让人相信这是领袖该有的样子,形象在他的呐喊中立住了。
《犹大与黑色弥赛亚》拍的是过去。

何尝不也是遥指美国当下?
颁奖给一位反种族歧视“领袖”的扮演者,除了因为演技,其中想必也有对现实的回应。
最佳女配角
尹汝贞,《米纳里》

尹汝贞。

韩国影后,也是这个国家鲜有的年逾70仍活跃在演艺圈的女演员。

Sir喜欢两个角色,《季春奶奶》的奶奶,《酒神小姐》的老妓女。
这是尹奶奶首次进军好莱坞,74岁了。

一出手,就揽获国外一大片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女配角奖项或提名,今天终又夺得一金。
不要看尹奶奶老演严肃的电影,她其实非常可爱。
比如她在得奖发言中说道:“今晚叫了她汝贞尹、玉珍伊、银如珍,都没有叫对名字,但是她今晚得奖了,所以就只能选择原谅啦。”
礼貌且不失优雅的吐槽。

还没完。
她领取最佳女配角奖时,在台上就说自己十分想见布拉德·皮特,“今天终于见到你啦”,然后两人在后台合影。


事后,采访时问她皮特是什么气味时,猜尹奶奶怎么答?
“我不闻他的,我不是狗呀。”
最佳国际影片
《酒精计划》
当看到结果时,笑了笑。
《酒精计划》未必是最好的,但它确实是最被广泛看好的。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丹麦其中一位重要级导演。
9年前,拍出了丹麦电影高光神作——

《狩猎》。
捧出戛纳影帝麦叔,好莱坞性感反派,丹麦国宝级一哥麦思·米科尔森
当年戛纳、金球等16个电影奖,27提9中
《酒精计划》回归,原班人马。
首战告捷。
包揽了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编剧、最佳男主角四项重奖。丹麦上映首周末观看人数即破7年纪录,今年又摘得最佳国际影片。
《酒精计划》的故事虽说发生在丹麦。

可它一点也不像我们印象中的样子,童话王国。
相反,丹麦是醉醺醺的。
是中年人臆想的“童话”,佯装纯粹的外表下,扒开却极为粘稠。
所谓的“醉”更像是一种人的处境(这就是它能被选为国际影片)。

所谓的“酒精计划”实际也是“逃跑计划”,是身处中年危机的中产阶级沉湎于欲望的托辞。
哪怕这计划被冠上多么正当的理由,被多么严格地执行。

电影好就好在,它用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悄悄刺破我们最不敢面对的虚弱。
这个“我们”,不分国籍、性别、阶层。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打通这一切屏障。
背后共通的正是普适的人性。
 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配乐
《心灵奇旅》 
2020年度银幕治愈大戏。
Sir始终觉得《心灵奇旅》的治愈是独特的。
它不算好哭,却能让每一个在生活里疲惫的旅客,重新发现生活的本色。
去找到自己的“火花”。
每一句台词,都足够让你回味、解读。
点睛之笔,电影配乐。
堪称年度OST的配乐,以及会讲故事的声效。
汽车喇叭声、火车的咔嗒声、出租车引擎声等。电影中大量生活中声效的运用,拉近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这个奖项,舍他其谁。
皮克斯,永远最懂我们内心的柔软。
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
《曼克》
大卫·芬奇没能凭借《曼克》得奖。
没得,可惜。

《消失的爱人》后,时隔五年再执导筒,再加上影帝加里·奥德曼担纲加持,瞧其阵容,本以为芬奇今年有望获奖。
没得,也不意外。

只因本片门槛太高:

纯黑白片,30年代好莱坞,大量插叙闪回,故事支离破碎……
要看懂这部电影,补看《公民凯恩》还不够,你还得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
如此繁琐的程序,一开始就已经筛选掉不少观众,那些筛选剩下的,估计只能是最硬核的影迷了。
这直接让力保雅俗共赏的评委放弃这部电影(《社交网络》也是如此)。
不过,这个结果,估计大卫·芬奇在拍之前已经预料到了。

《曼克》既是一封写给影迷们的经过编码的情书,你得拿着影史的词典逐个破译,其中既有挑战也有乐趣。

同时它也是一封,知识分子“曼克”写给好莱坞的遗书,是他献给逝去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挽歌。
比起没得奖的可惜,让自己为了得奖而去曲意逢迎,这样更让人可惜。
转念一想,自己执导的电影一连得两个奖其实不亏。
想想当年《公民凯恩》提名了一堆后,也只拿了一个。
 最佳视觉效果
《信条》
跟大卫·芬奇的复古不同。
诺兰这次是太超前。
翻看过往的得奖记录,像这种高概念电影素来很难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有他们份的只有技术类的奖项。
尤其在去年疫情的大背景下,院线电影本来就少,能和《信条》这种投资规模的电影比视觉效果,基本就是以卵击石。

诺兰能顶着疫情的压力,毅然决然地上映《信条》,不走流媒体,这行为本身就非常值得敬佩。

尽管最终票房失利,但2020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定是《信条》。
所以诺兰不要心急。
大卫·芬奇也没有呢。
△ 图转自某位匿名诺兰粉丝,请评论区报上名来
囿于篇幅。

Sir只盘了这几部,之后有机会专门谈谈。
整场颁奖礼,最让Sir感动是致敬环节
2020年,确实有很多电影人离开了我们——


查德维克·博斯曼、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肖恩·康纳利、伊安·霍姆、乔·舒马赫、伊尔凡·可汗、金基德......
虽然每个人物只在银幕停留个几秒,很轻。
但对喜欢电影的人而言,看着他们的音容笑貌,每一秒都很重。
期间还出现我们都熟悉的一位电影人,张昭。

《好莱坞报道》曾用整版篇幅刊文介绍张昭和他的乐视影业,称他为“中国电影产业升级的‘文艺复兴式’旗手”。
今年2月3日,他的离世震动中国电影圈。
当然,还有许多我们心中缅怀,却没有出现在这场颁奖礼上的名字。

李香琴,廖启智,达叔……
总会有人在默默向他们致敬。

这点Sir从不怀疑。
因为,总有人相信。
电影永不落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