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373 篇文章
题图:作者和女儿。
作者:井曼,80后、作家、教育创业者、跑步爱好者。已出版作品《活在标签之外》。作者公众号:索菲的文字世界。
01
4 岁女孩的提问:妈妈,我能做好它吗?
女儿 4 岁 3 个月,最近经常问我,妈妈你觉得我能自己搭好手工么?我能独立完成这幅作品么?我总觉得自己弄不好。
遇见这种情况,我通常会鼓励她,一般她通过尝试,自己就知道自己可以。但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前几天粘一个手工,她就很沮丧,怎么搞都搞不明白。
于是问我,妈妈,你小时候相信自己吗?我摇摇头,说不总是相信。她很兴奋,脸上堆满“看见你也自我否定,我就放心了”的小确幸,继续追问,那你是怎么做的?我与在旁聆听的奶奶交换了眼神,说:“我会让自己内心强大到混蛋,混蛋的话,就什么也不怕了。”
内心强大到混蛋,是王朔写给女儿的寄语。我自己也相信,生而为人,尤其是女性,要想领略这个世界的同时不被其反噬,是需要一点混蛋精神的,特别是在自我根基尚不牢固的青年时代,甭管你怎么否定我,我就是先把自己接纳下来,欣赏起来。具备了这种耐磨抗造的能力之后,后期则可以慢慢培养随时享受生命的本领。
02
20 几岁:用混蛋精神对冲现实社会
我生在理想主义家庭。小时候常听姥姥姥爷讲,理想社会是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并且在这些价值取向引导之下实现自我、成长为一个高自尊、高价值感的人。
长大一点,知道之所以被叫做理想社会,是因为现实社会远不是这样的。
首先,很多人找到独立的价值取向就很难,特别是从小在刻板的外部审视中生长而成的女孩子,任何小好奇、小探索都可能被定义为出格或是危险的苗头,要及时扑灭;其次,即便是坚持了自己的那套取向,也并不能始终以引领的姿态带我们一路高燃。
多数时候,价值取向更像一个用以缓冲的温和大手,保护我们与现实碰撞时不至于损伤太惨,不至于因为一次失败、别人的一个眼光,就从高空瞬间摔进谷底,爬不起来。
▲ 图片来自 Pixabay 网站。
上周应出版社的邀请,我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关于新书的分享活动。责任编辑提前一个月问我有没有兴趣说点什么,我说一定有,满心欢喜地先把时间敲了下来。
那场分享的主题叫做: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认可,身为女性的我们都经历了什么?很真实地,那段日子我就在经历自我否定,而且越是发布会临近,不安与焦虑越是要命般的涌来。
我也自问,书是自己写的,活动是自己张罗的,有什么可焦虑害怕的呢?问来问去,原因其实很简单,即便自己平时还算一个有主张的人,我依然觉得自己还不配,不配在这么专业的人群面前掷地有声地分享自己的观点,觉得自己的表达,不值得大家的时间。
这种抱歉感,不禁让我想起 10 年前,刚到新西兰读书的时候。带着一点与现实碰撞出来的价值观,因不合当地的华人圈子一时间又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借博客排解心中的苦闷。那段时间,有个国内的网友经常留言给我,大意是少在这里装了,能出国已经很好了。和普通人相比,你已经太幸运,你的痛苦根本算不上痛苦!
年轻时吃的亏,在于没有自己的根基,别人说点什么,轻易就将自己否定。
有几个瞬间,我心中充满了愧疚,我有的那些好运,是我的错。一个爬山到半山腰的人,凭什么怎么配说自己痛苦?毕竟我已经爬出了一大截啊!
可是,多年之后,混蛋修成,我也在做自我反省:当初该为没有站在泥里而感到抱歉么?如果应该,那么修正的方法难道要与所有得到的割裂,重新爬回泥土里么?好,至少算一个方法,但周围那些女孩呢?有些痛苦追其根本,仅仅是因为她们是女性这个性别而已,也要为自己是女孩而抱歉么?
道理当然不是这样。
从这个角度说,恰恰是因为现实社会太容易给人虚假的挫败感,人才必须亲自出手,在对冲之中托住自己,修炼出自己的核。这个核不是要求你去改变现实,而是保护自己不被现实轻易改变。
上周的那场活动,开场前我逃到一个很远的角落,远远观望那个四四方方的讲台。我问自己,假若别人都不买你的帐,你还有勇气上前一步吗?也有。因为心中的理想世界,很可能就在那里了。
就在撇去所有的“别人”之后,我自己是如何评价自我的:不用与他人统一,我的思考和见地,我何以存在,本身就是我的价值。当这个核凝聚成一个具体的价值取向,我走上去,觉得这场仗还可以打。
前一阵听马东说起,我们的人生最重要的是,照顾着苟且,别忘了诗和远方,我们最悲哀的是,我们既不容于眼前的苟且,又忘了诗和远方。
想想我自己还在坚持着的诗和远方,无非是刚出国精神洁癖最盛的年纪,迅速搭建起的那套面对世界价值观和人生观。虽没有披荆斩棘,却也帮助自己屏蔽掉了大部分外界的否定,守护住了心智。
▲ Photo by Artem Beliaikin on Pixabay.
在这方面,也有几个年轻的应届生在后场提问,再有一年就毕业了,道理都知道,但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那个核,或者不知道自己找的对不对,怎么来判断?我仔细想了想,其实有三件事可以参考:
第一件事:先打开自己。
不局限于圈子,尽量多的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连接,观察自己对哪些事物和言论更有触动,实现了哪些东西会觉得人生很值得,自己的价值取向往往就在触动频繁发生的领域里。
第二件事:不要怕碰壁。
每一次碰壁,都是我们与价值观的一次对话,肯定会痛苦,但也因为痛苦,人才有机会检测自己是否是真的相信。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炼炼更出真金。没有经历痛苦碰撞的价值观,算不得真正的价值观。
第三件事:行动起来。
不要停在想的阶段。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就找机会落地,通常是,迈出第一步,就会产生第一步的焦虑,分析这个焦虑,完善自己的系统,然后继续把自己丢进去实践,再来完善,像滚雪球一样,空想滚不起雪球,只有实践才能具体焦虑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将这三件事做好,其实也就具备了极致的混蛋精神。在别人抨击否定的时候,用足够的底气质疑一句,so what?(你不代表权威。)
虽然百花齐放的理想社会尚未实现,但因为人有内核的自信,能随时在大风大浪里接住自己,认可自己,开辟出一片悠然自得的心理环境,也是一种慰藉。
而若能再做出一点成绩,影响一点外在的评价系统,也无外乎再创建一个小范围的理想社会了。这么一想,理想社会没有完成时,但我们每一次的勇敢选择,都是一种进行时。
03
人到中年:被太过具体的生活所困
如果说年轻时需要一股混蛋精神支撑自己抵御现实,步入中年,人反而需要一点点“出世”的精神,放松下来,时时享用自己的生命。然而,这还属于理想世界。现实社会是,每个人都被内卷,被困在过于具体的生活里动弹不得。
前几天和一个同事聊天,说起截止(deadline)大限之前的状态,不停地赶啊赶,好像全部世界都暗淡下来,只剩完成任务这一点微光。可是,完成真的是为了那点成就感么,有多少成分是因为,我们一心想要逃避,想着快点脱手就好了?
▲ Photo by Kevin Ku on Unsplash.
将目标设置成具体的节点,为了摆脱而忙碌完成,一方面人的精力会被各种短期 KPI 撕扯,“不容于苟且,又忘记诗和远方”。另一方面,即便尚存对诗和远方的憧憬,受这种追逐打卡模式影响,也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诗和远方具体化。而具体化的结果就变成了,人会为了追求而追求,追求的沸点也会越来越高。
当然,这还是对所有人而言,对想要追求一部分自我的女性,显性环境在内卷,隐形环境又充满各种不公与偏见,想要保有心中的诗和远方,不免会更加追求一些短期的、具体的、可量化的成就来认可自己。我自己就是这样。
去年我也具体化了一下我的诗和远方:写完手头的书、初始化一个教育公司、完成健身减脂 20 斤捎带马甲线。
率先完成的是健身,21 公里半马跑完,爽感瞬间登顶。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明天呢?靠收紧的腹部线条顶多愉悦片刻,自我欣赏的成本,是一日不可懈怠的饮食自律,运动自律……能靠意志坚持多久?
写书也是一样,沸点最高的时候不在于书进了某排行榜,而是过程中写出满意片段的无数个细小时刻,每每合上电脑走入人群,凯旋音都在胸口激荡:无愧于这个时代,我也算得上是个三观正有社会责任心的好青年了。
但也就是前几日,与一个高管前辈说起改稿的几番过程,要平衡市场,哪些细节有牺牲,某些时期的写作受了哪种风格流派的影响……比起最初对成就感的想象,最大的收获恐怕只是在写字、出版、回馈的过程中,谦卑的汲取经验和快速自我迭代了。
而创业呢,是我的热爱所在,也是漫漫的征程。不必说中间砍掉了多少想法,课程开发的资金就是当下最现实的问题,去年一整年都在给大树修枝剪叶,到今年初,公司决定只聚焦在一个产品的尽善尽美。好在,创始团队激情依然很足,但距离预想的人生巅峰感,也是完完全全的两种心境。
成本大、周期长、变量多。沸点到来的速度抵不过消失的速度。这是将理想和热爱定为一个具体目标后亲测出的问题。其中最要命的莫过于,当理想具象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被实现后,人只会短暂性地认可自己,而后依然会陷入新的、具体的焦虑中,周而复始。
事实上,在超负荷运载的环境里,不消说用自己的火花抵抗内卷化的系统不易,单单维持那个火花本身,就很不易。
▲ Photo by Jamie Street on Unsplash.
04
从追求目标到追求体验,
与喜欢的状态呆在一起
怎么办呢?今年偶然听到蔡康永的一次分享,他说:人生有滋味,意义就无所谓了吧。
酸甜苦辣,都是人生中的滋味,尝一尝,挣扎一番,挺有意思的。如果全无滋味呢?那么“意义”应该也弥补不了什么。
仔细想想,追求理想也是一样的逻辑。若过于执着一个具体的目标,无法享受过程本身,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过是无数个成绩的堆砌,人生依然发生不了根本的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最终追求的东西,都必须能在某个维度满足我们长期的内心需要,比如,高自尊感、价值感、成就感。这些内心的需要,填满一次容易,难就难在持续。
这么想来,去年我自己在跑步的时候,也是自我成就感最高的时候。心率拉起来,你不是跑步的人,你就是你的全部生命力。
生命自身的张力最具有杀伤性,直到现在,每天跑一跑,不计公里,依然被坚持下来。坚持是因为真的喜欢上了跑步,不以体重和自拍为目的,因为跑的过程里,我和喜欢的状态呆在一起。
追求喜欢的状态和生命体验,是目前我找到的,最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追求。
不像具体的目标,来得快去得也快,状态和体验,描述的是一种过程和氛围,没有沸点和冰点之分,只有开始和暂停两种模式的切换。
在喜欢的状态里,人的能量密度会惊人的高,会不由自主地享受所做事情的过程本身,在享受中感知自我、愉悦自我,达到精神层面的自我共情。这其中,就包含了对自尊、价值和成就的正向感受。
我们常说,状态对了,产出的结果也一定不会太差。放在内卷化的环境下,即便无力改变外部环境,人也仍然可以凭借对喜欢状态的探索,达成对自我持续性的满意。
▲ 图片为作者。
其实大约四年前,我还在外企支持岗位,就已经尝试做过类似的事情。那时我对助理的岗位轻车熟路后,便找不到什么更新鲜的自我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为志愿者协会创作了一个儿童绘本,忽然发现,虽然日常工作很磨人,但在做绘本的时候,我完全处在心流的状态之中,完全活了过来。于是也开始提炼,曾经我斜杠过的那些领域,从状态的维度里,它们是否有相似之处?答案是有的,它们的内核都是创造。
随后数年,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我让自己尽可能待在创造的氛围里。在这个维度,全职妈妈很容易找到全职妈妈的价值触动,从一餐饭的从无到有,到一个育儿经验的提炼输出,因为关注的层面在自己的状态,所有日常琐碎也都有了具体的意义。
而职场,如果可以将喜欢的状态结合到日常工作,是很好的体验,如果不行,每一次的选择和转身,若能提前做出预判,在多少程度自己可以触碰到喜欢的人生状态,大致也能判断出自己要不要进入。它可以作为一个基本面,为我们省去精打细算的自我消耗,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平衡自我与周围环境。(事实上,未来越不确定,越不必在某一个选择上精打细算。)
于我,曾经很多关于人生追求的答案,时隔多年都换了模样,真正留下来的,只有探索和追求的过程,那段体验很鲜活。如果前半生要用混蛋精神来自我实现,自我托底。那么后半生,希望可以卸下那些不必要的内心标准,从追求具体的人生目标中抽离出来,去追求更多鲜活的生命体验。对自己不苛求了,心里不赶了,也就更有余力全情投入每一段人生,与更多的自我相认。
有了这个意识再回看来路,即便没有选择创业,相信在边探索边体验的进程里,找到一方乐趣,一点点实践出心中的图景,建设出那个心中所谓理想的世界吧。
05
我们是这样,我们的女孩,也会如此
说回前几天的那场分享,其实很成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 50 多岁的阿姨,活动散场一直等到最后,就是想要告诉我,因为这个分享,她也准备开始自我探索的旅程了。我听后特别感动。
▲ Photo by Jayden Yoon ZK on Unsplash.
那场活动,我们在聊自我认可的话题。其实还没成为母亲时,我也时常想我的父母,他们生下我的那一刻,是如何憧憬这个小女孩的一生的?那时想不明白,但当我有了自己的女儿,一切也有了答案:
无论怎么憧憬都好,我的小女孩,不该带着对自己的否定过完有限的一生,因为我亲眼见证过,她是带着多么大的对生的渴望才来到这个世界。否定自己,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
同样地,作为当初奋力来到这个世界的自己,有一件事我也可以做好它。就是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我可以志得意满地去见我的父母,告诉他们,你们教育我的一切知识,都让我没有辜负自己的生命,这一世我真诚地欣赏了自己,也很好地使用了我的人生。
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是任何困境都无法击败一个女孩的力量。我们是这样,我们的女孩,也会如此。
写在最后
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认可,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旅程。这中间省不去的是对自我的接纳,否则,自我认可就变成了对否定的逃避。那么如何接纳自己?首先,是不该让自己的人生被标签束缚。
标签无处不在。它来自外界对我们的标准化期待,也可能来自我们内心设定的标准。
“我应该活成什么样子”“只有我做成什么,我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些可能并非出自本心的标签和标准,是焦虑感的来源,也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限制。
如何挣脱焦虑?如何跳出标签?如何与自我相认,找寻到内心的自在?
今晚 8 点(北京时间),我将做客诺言社区,通过直播和互动,和大家聊聊那些女孩的困境和人生中必备的混蛋精神。让我们在交谈和分享中,彼此坚定,不偏不停。
▲ 扫码免费加入直播。
今年春节,我的新书《活在标签之外》正式出版了。书中不仅藏着我的混蛋精神,也真实记录了从一个女孩,到一个女孩的母亲的 30 年,遭遇的真实困境,以及如何将这些困境转化为自我认知的工具,由自己引领自己,从否定走向认可。
我们先是自由的人,其次才是男人和女人。所以这本书不只关注女性成长,里面的很多内容,学习方法、自我探索、海外留学、教育创业等,都无关性别。只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青年人,在焦虑的时代里,获得内心的一点自在。
真诚地感谢奴隶社会,让我被更多的人看见。也特别感谢一诺姐为这本书作序。
* 注:今日留言点赞前5名的读者,可获得签名版《活在标签之外》(统计时间截止至明早8点)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生于1977 (二)
问题在于,我们太依赖感受了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