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清华金融评论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最新撰文指出,银行业不良资产面临着反弹的态势,建议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思路的转变,可建立内部不良资产处置通道或平台,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等主动进行特殊资产的推介等。
他强调,银行机构不能采取“鸵鸟政策”,而是应尽最大可能提早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并非完全是包袱,处置思路也从清收变为经营,向不良资产要利润。银行在现有五级分类基础上,细化分类规则,提高资产分类准确性,只有精准分类才能精准处置,定点拆解定向爆破,对经济体负面影响才能最小化。
他认为,要重视金融大数据,科技赋能不良资产管理。通过大数据对债务人精准画像,可以在资产成为不良之前就能够被发现,识别出“准不良资产”,早预警、早化解,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最终实现社会整体资源的节约。
他并建议,建议整合现有分散的交易所和交易平台,组建全国性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所),公开交易的不良资产信息在该平台登记备案;同时,把不良资产市场纳入央行宏观宏观观审慎管理框架。充分利用不良资产和宏观经济波动高弹性的特点,构建不良资产指数,作为宏观经济预警指标之一。
谈及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发展,文章指出,
在金融诸多子行业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于相对劣势,项目周期较长,参与方多,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对于业务的自主把控能力较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是差中选优,而其他金融机构是优中选优,两者经营环境不同,面临更多的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必须稳健运营,不能把自己经营成不良
“建议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新要求新定位,加快推进条例的修订工作,并启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的制定工作。”文章称。
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6%,较二季末增加0.02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早前在《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文中指出,“由于金融财务反应存在时滞,目前的资产分类尚未准确反映真实风险,银行即期账面利润具有较大虚增成分,这种情况不会持久,不良资产将陆续暴露”。
* 凡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或标注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请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相关阅读
两会提案丨央行官员:建立债权人参与企业共同治理机制
聚焦两会丨民革中央:建议加强对地方AMC监管
农行董事长:不良贷款有反弹风险
8.8万亿!郭树清发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第四届中国个人信贷不良资产处置论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