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儿子到美国已经三个月了,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使我对纽约初中私校教育、日常生活等事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因之前两个月我一直在学外语,每天的时间被上学、写作业、买菜做饭、陪娃聊天、陪娃上课、处理儿子学校的各种情况等拆分得只剩五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实在没精力再做总结归纳了。目前语言学习终告一段落,让我有时间能坐下来整理思绪了。今天就先来说说我们是如何到纽约的吧。
    儿子在2016年1月,那时他上初一第一学期,萌发了要到美国读书的念头。为什么想到纽约读书呢,因为他表姐,即我外甥女目前在纽约,他表姐一路各种名校就读,哥大毕业后去了顶级投行工作,让儿子很羡慕。他有强烈的意愿要去国外读书,希望长大后也像姐姐一样(当然选择纽约还有其他原因,随后再谈)。作为家长的我,其实早就有这念头,世界这么大,应该让孩子早出去看看,所以就全力支持他如何将梦想变为现实。
    本来以为我们准备得挺早的,等踏上了留学这条路,才发现没有最早,只有更早。记得初一开始我们上过几次数学课外班,还上过一个学期的语文课外班,之后除外语就没上过任何课外班了。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我认为孩子上了中学应该,或者说必须培养自我学习的习惯,自我研究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会一个知识从不会到完全掌握的学习过程。这种能力越早掌握越好(也许您不同意,没关系,这世界就是五彩缤纷的,需要不同的观点),在儿子上初一、初二阶段,他让我买过不同的课外书,自己试过不同的学习方法。不管考试结果好还是不好,我们三个人都会坐下来分析,还会定出下次的目标,我感觉还是收获不小。当然这过程还是很艰辛的,尤其作为孩子麻麻,有时因担心外加焦虑,都夜不能寐呀。二是因为小学期间我们只上过新概念的课外班,且学得不完整,所以外语水平离出国留学的各种应试考试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为了出国,儿子基本把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外语,几乎没十点半前睡过觉,最晚的一次记得学到晚上一点半,就这样一直学呀学。
    儿子学着,我忙着各种咨询和找朋友,最终选了一家。这之后发生的事我觉得是幸运和努力的双重结果幸运的是,留学机构安排了几所学校面试,其中一所学校在面试当日,校长直接录取了我儿子,并且明确说出不需要再提供托福、SSAT成绩,也不需要再降一级,就直接读8下,在这样的诱惑下,又是心仪的学校之一,我们心动了。但学校提出发放I20(就是录取信,可以凭借它换学生签证)的唯一条件是需要我们这学期就来美国读书,然后才可以直接升入曼哈顿高中校区的9年级。如果我们不同意,就无法录取我们。这时候,我们别无选择了。
    现在我回忆这所学校为何会录取我儿子,应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面试时儿子参加了一小时的现场笔试(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现场考试环节,都是凭借托福、SSAT成绩),内容包括数学、阅读、写作,学校当时判卷后告诉我们的结果是:写作、数学考得非常好,然后面试官和他又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具体时长我不记得了,沟通后学校开始对他有意了。2、我儿子从中国带来的简历、分数、爱好(钢琴、篮球、作曲),学校看了后认为非常好(因为这个学校非常重视音乐、艺术和体育,这是我后来知道的),又中意了一次。3、学校是私立的联合国指定国际学校,需要多元化,倡导多元化,而在儿子来之前这校区没有中国学生,现在碰巧有空缺名额,而且学校会安排ESL课程给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孩子,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外语教学。所以学校决定录取我儿子。
    努力的是,儿子自从开始申请后,大脑就同时四核运转着。一核是努力学外语,二核是自己尽最大可能学好校内功课,三核是跟着老师进行面试前的辅导,四核是上了一个网上的外教口语课,目的是培养用外语直接沟通的习惯。我认为四核运转的最终结果都呈现在了现场考试和沟通环节上了。
    最终我们于2017年2月14日来到了纽约, 2月21日儿子正式开始了美国的校园生活和学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