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周会提一篇关于睡眠的事情,以前关于做梦、睡眠重要性等等的文章,可以发睡觉到我们微信公众号来看。
在之前提到噩梦的时候我们就说过,噩梦Nightmare和夜惊Night terror是两回事。英文WIKI Nightterror词条的第一句话就是“Not to be confused with Nightmare.”
我们之前提到过,2-3岁以内的小朋友会做梦,但是不会做成人意义上的噩梦,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根本没接触过我们噩梦中的什么凶杀、鬼怪、恶魔等等。当然如果你要是给孩子放过喜羊羊、熊出没这种国产动画片我们就不保证了。
这个阶段孩子会因为做梦醒来哭闹一下,但马上就会睡好,大部分做梦的内容估计也是很普通的饿肚子这类他白天不开心事情而已。
夜惊和做噩梦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理现象,夜惊主要发生在3-12岁的儿童身上,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在这个范围内,其实你不需要太担心这个问题。如果你很忙,也不需要继续读下面的内容了。:)
夜惊出现在儿童3岁之后,大概3-6%的儿童会出现夜惊,发生高峰期是在3.5-4岁前后。从高峰期之后,情况会逐渐好转,到20岁后,只有不到1%的还会出现夜惊。
以前人们基本上是把夜惊和噩梦混为一谈的,因为两者的情况比较类似。直到现代医学昌明之后,通过监控脑电波的变化,医学研究者才发现两者的不同。梦,包括噩梦,是发生在睡眠的快速眼动期REM中,这个时候,大脑属于很兴奋的状态。而夜惊则是发生在睡眠的非快速眼动期NREM的第3-4阶段。
除了用脑电波监测以外,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区分孩子到底是夜惊还是噩梦的方法:一般来说大部分儿童都可以记住梦中发生了什么,噩梦惊醒以后处于可以沟通的状态,可能会和家长哭诉梦到了什么,希望家长安慰,哄哄就继续睡觉。转天早上很多也能记起来具体梦的内容。
但是夜惊则不会,因为夜惊并没有任何图像、情节这些内容可供记忆。孩子往往只是在睡觉的过程中,突然坐立起来,尖叫或者大喊,出现心跳呼吸加快、出汗、捶打或者其他不安表现,几分钟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后,就平静下来躺下睡觉。醒来的时候也基本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对于打扰他的人还可能会言语或者肉体攻击。转天早上基本不记得这些事情。
相对来说,夜惊是挺让人害怕的一件事情。在传统概念中,这时候可能就要请几个阿姨们过来跳广场舞了。不过多亏我们活在21世纪,现代医学已经基本能解释这些问题了。
通常认为夜惊是睡眠障碍症中的一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儿童的CNS(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睡眠中CNS过于亢奋,在人体在睡眠的不同阶段切换中发生问题导致的。同样的原因还会导致梦游症的出现。
夜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还是遗传,如果父母出现过夜惊,那么孩子也有这个问题的概率要比其他孩子高10倍。
大部分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夜惊,毕竟按照比例,一个班的小朋友也就出现一个案例。如果根据上面的判断方法你还是觉得孩子的问题非常可能是夜惊的话,家长可以按照如下的方法来处理:
1,减少孩子的压力,包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多进行沟通;
2,建立良好、固定的睡眠时间体系;
3,确保孩子得到充足的休息;
4,白天不要玩的太兴奋,也避免过度疲劳或者熬夜。
这些对于缓解大部分儿童的夜惊情况都会有作用,不过如果的确孩子夜惊的情况很频繁或者不能好转,可以去医院向医生咨询。有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夜惊的情况,因为这些必须医生根据孩子具体情况来判定,这里就不介绍了,防止那些自己动手欲望太强的家长过于冲动。
最后,请不要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偏方,甚至安神的中成药,很多成分对宝宝的害处要远大于睡不好觉。要记得在即便在中药占主流的年代,大部分我国劳动人民遇到这种情况,宁可请人跳大神也没不选择吃药。
我们以后会讨论更多关于睡眠的内容,关于之前发过的睡眠文章,包括白噪音、宝宝的做梦、头睡扁的问题,都可以发睡眠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