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
Juan姐好,默默关注星球一段时间了,一直很佩服您对事情的洞解,希望能得到您的点拨
我与男友目前为同一所美国M7 MBA的同学,去年在HK的录取生聚会上相遇,因为来自同一个城市且三观相近,认识一个多月后便确定关系,目前在一起快一年,感情甜蜜,关系稳定。
我28岁,MBA贷款读书,来自普通工薪家庭有一弟,父母初中学历,但家庭和乐且注重教育。家境不拖后腿但无助力。
我本科香港三大毕业,较为理想主义,高考分数可选商科,但选择了热爱的文科,所幸大三后意识到家境限制,我必须选一份怡财的职业。于是在各方衡量下,选择了起薪不高但训练扎实的工作开始,读商学院前年薪约为50万港币。
感情方面,25岁之前的我也较为理想主义,追求所谓“灵魂伴侣”,喜欢可以跟我聊文史哲的男生,结果被较为自我的男生所吸引,结果失败,受伤后专心投入工作,恋爱经历较少。
颜值应该有6分,同事说我是阳光女孩,属于在一个集体中会被公认为好看的几个,也会有路人搭讪。在MBA也被不少同学校友表达好感,但我对他们没有chemistry,即使他们中有的条件比我男友好。
男友30岁,来自富裕高知家庭,父母皆为名校毕业,家庭合睦,家里开小公司。男友自小就读国际学校,美本top30左右,毕业后在香港投行工作,离职前年薪150万港币左右。
男友颜值中等,家教良好,对父母孝顺,且很有想法。
我与男友互相欣赏,互相支持对方理想和职业目标。大方向上我们想法接近,比如我们都不希望女方结婚后是家庭主妇,相处起来很愉快。
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跟男友一拍即合,没有以往感情经历中的各种心累。男友曾表示他喜欢我聪明、好看、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爱好。
我比较崇尚势均力敌的关系,但却找到一个家庭阶层比我高很多的男友,有时也感到压力,想请问Juan :
1.我是否高攀了男友?
2.如果和男友发展到谈婚乱讲,男友父母是否可能反对我们?
3.我感觉自己在MBA圈子遇到对我有好感的男性,整体质量比过去遇到的好不少,一方面是因为MBA让我接触到过去接触不到的人,另一方面,是不是因为名校MBA光环让我的估值提高不少?
4.承第3题,而这也可能导致我在婚恋方面盲目自信?目前我对这段关系的看法是自然发展,不会因为男友的家境而刻意不放手。我是否过度理想化自己的婚恋状况?
ANSWER:
《日本战后经济史》作者野口悠纪雄,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时,用了一个形容“在等级森严的纵向社会里横向移动”。
他本科在东京大学工学部的应用物理专业,专修半导体研究,【在研究室里专心实验到深夜的生活持续了几年,转眼就到了该考虑就业问题的时期。我从没考虑过成为一名学者。因为做研究必须留在大学,继续做几年没有工资的研究。我的单亲母子家庭是没有这样的余力的。当时能以当学者为目标的学生,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于是他考了研究生,同时开始自学经济学,并且参加了经济类职位的公务员考试,由此进入了大藏省。这是他的第一次横向移动。
十年以后,他又从“每个月加班300小时”的大藏省,去到“有自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大学当副教授。这是他的第二次横向移动。
对我来说,横向移动的最大好处就是,摆脱了纵向社会里各种陈规的束缚,没有上下主从关系的约束。
诚然,华人世界远非日本社会那样等级森严,但不同领域大大小小的天花板依然存在。在纵向向上难以达成目标的情况下,采取“横向移动”,可实现山回路转。
题主当前的婚恋自信,来自“在MBA圈子遇到对我有好感的男性,整体质量比过去遇到的好不少”,归根到底,来自题主过去几年做了三次“横向移动”。
第一次“横向移动”,跳出文科领域,去从事跟商业沾边且训练扎实的工作,即使起薪低,但总算进入了商业社会的门,这是从人文领域移动到商业领域;
第二次“横向移动”,攒了工作经验之后,去申请读美国M7 商学院MBA,志存高远且愿意付出代价,即使贷款也要去读,并不考虑亚太地区学费便宜一些的商学院,这是从香港的中上等公司移动到美国的一流商学院;
中间还有一次隐蔽的“横向移动”,是择偶偏好的移动。题主之前追求“灵魂伴侣”,喜欢能与自己聊文史哲的“文思者”,结果发现这一类男生普遍较为自我。这也是颇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喜欢跟女人聊文史哲的男生,普遍来说,不太懂女人,没有意识也没有意愿给女人踏实的照顾,世俗成就的参数也相对低一些。
去读商学院的“实战派”男生呢,真诚粗暴地拥抱商业,读MBA就是为了毕业以后更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由于心思都放在俗事上,对待女人反而有一种简单的烟火气。他们的世俗背景和成就一般也更好。
题主从偏好“文思者”移动到偏好“实战派”,男友的质量、相处体验都有了很大提升。
至于题主自认为的“名校MBA光环让自身估值提高不少”,这一点我不太赞同。近几年由于大量女生都有了世界名校学历,名校带给女孩的“光环”极速下降,美女手里一张名校毕业证不再有“智美双全”的光晕效果。名校学历的品牌效应还是有,但是谈不上光环。
纵向社会里横向移动,效果明显。如果题主坚持在纵向社会里纵向向上呢?那对于题主主义缺乏家境和特别禀赋支撑的年轻人,过程会很艰难,结果也很难如意。
故事到这里为止,题主通过3次横向移动,把手里一副起始中上的牌,越打越出彩,但是此时此地的状态,只是就读商学院期间的“临时状态”,待得毕业以后回香港或回内地,题主与男人之间的关系会经受新的考验。
《江南园林志》有一段话“园之妙处,在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爱情的诞生与妙处,有时候与园林有点像:虚实互映
在美国的商学院相遇,是眼前的“实”,彼此同样有着万里之外的香港生活背景,是记忆里的“虚”;
如今能每日相伴,是眼前的“实”,可以一起展望将来毕业后的生活场景,是想象里的“虚”。
现在能虚实相映刚刚好,但是,一旦毕业回国,“虚”的方面会迅速淡化,各方面开始实打实起来。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他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买房结婚的出资比例?
在美国题主有条件更好的追求者,不算高攀男友,但是回国各自找到工作,一切能带来爱情美好感觉的“虚像”烟消云散,他也许就觉得你高攀他了。很可能,到时候并不是他父母跳出来反对,而是他自己先觉得彼此不合适了。
题主对感情的看法“自然发展,不会因为男友的家境而刻意不放手”,这当然没错的,不过还是要提醒题主,虽然感情无法强求,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倘若能意识到这个男友或已是自己的上限,这个上限还是移动3次、因缘际会得来,就不会盲目自信,觉得他也不过是诸多追求者里条件不算最好的一个而已,那么你会以更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段关系,并且有意识地提供更有趣的相处体验。
“势均力敌”是独立女性们很喜欢的一个概念,但通常“嫁得好”、或者“平配”的女人,她们与男人相处模式却不是“势均力敌”。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的结论是:你可以在条件上与男人势均力敌,但相处上最好参差有致,保有一定的自我想法。
日本造园家小堀远州当谓庭园以深远不尽为极品,切忌一览无余。】《江南园林志》
庭园切忌一览无余。用“势均力敌”模式与男友相处的女人,容易事事皆与男友讨论,如此一览无余,时间一长,相知到是足够了,却失去了“深远不尽”的意趣。
电影《色戒》中,太太们一起听评弹,当着易先生的面,王佳芝故意说自己即将回香港去,就是一种“深远不尽”。虽然王佳芝这么说的本意可能是为了降低易先生夫妻和马太太对她的防备,但客观上却起到了“深远”的效果。易先生能看见眼前的王佳芝,也能想象将来遥远的香港的王佳芝,爱情的张力若隐若现。
所以在易先生从南京回来以后,问王佳芝的是:“你还要回香港去吗?”
进入状态的王佳芝回答:“我要回去。”
其实她一个孤女,哪里也去不了。但是如果回答“我不回去了,我就在你家住着了”,则曲折幽邃效果尽失。
本周在千聊里和一位投行高管太太一起聊“做高管太太的修养”,结束以后好些粉丝跟我说“这位太太说话非常有意思,不管是争取什么样的利益,她总能考虑周到、思维方式层层叠叠,就和苏州园林一样。”我想,这种深远的思维方式,也是做太太的修养之一吧。(后台回复 太太修养 可回听整个音频)
诗歌中也常有深远不尽的意蕴。诗人杨牧有一首诗《序韩愈七言古诗山石》,其中的感情迂回深远,
我只许渡江 面对松枥十围
坐在酒楼上
等待流浪的弹筝人
并假装不胜宿醉
我不该携带三都两京赋
却爱极了司马长卿
我等待,但是我假装宿醉,假装没有在等待;我不该,可是我爱极。

黑塞说“诗人梦想中的美丽和妩媚在现实中永远无法找到”,不过,只要能用到一点点诗歌里的妩媚,爱情的现实就不会一览无余至乏味。
其他阅读:
本期提问来自知识星球花神妙华云境。关于华云境,知识星球官方做过一条《花神妙星球报道》。
每个人的日常社交圈、信息来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人会关注明星、名人的婚恋状况来给自己参考。
但明星名流跟普通人的资源、选择余地都有天壤之别,看明星怎么过很多时候对普通人并没有参考性。这就是社群的价值。华云境星友可以从7645+条当代人真实案例中启发自己,星友们可以在其中互相帮助,增加日常生活圈层之外信息的丰富度,从而尽可能避免在人生大事上踩雷。
华云境为优秀、上进的年轻人提供问答服务,观察事物本质且具有人文关怀,并与6800+名各行业卓越的年轻人一起交流稀缺前沿消息和犀利观点,留言区时常精彩迭出。除了婚恋、情感、自我成长,职业规划、行业选择、院校动向也均是热门话题。

由于本人精力有限,每周公众号只推送一篇长文,但是在华云境内会比较频繁回答简明扼要的问题。▼
由于关闭了星球币支付,老用户续费请用微信扫下面海报。

微博:花神妙人

视频号:花神妙
商务合作与转载:后台回复 商务合作 或 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