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导师简介
钟超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no,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和Materials Today等国际专业期刊。当前课题组从事的研究属于材料合成生物学新兴交叉领域。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活体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益生细菌活体治疗、自组装水下粘合蛋白材料以及半导合成生物学技术。
于寅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组织再生与器官合成实验室主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并于哈佛大学医学院,Center for Engineering in Medicine从事博士后研究。实验室主要目标是整合生物材料设计,细胞工程及三维生物制造等手段,以合成生物学及再生医学为核心,开发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解决创伤,组织器官移植,衰老退行性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被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ARSI)授予“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被国际软骨再生协会(ICRS)授予 “Magna Cum Laude”, 并任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研究成果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Lab on Chip, Biofabric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现为 Engineering,Frontiers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编委。
01

招聘博士后

  • 职位月薪:面议
  • 工作性质:全职
  • 工作经验:不限
  • 最低学历:博士
  • 招聘人数:1-2名
02

岗位描述

面试成功者将参与两个实验室合作的材料合成生物学新兴领域前沿交叉课题,该课题聚焦于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先进生物制造技术构建活体功能材料,对细胞进行重编程促进组织再生,在体外构建出可用于创伤修复的具有环境响应及自适应调节功能的活体功能组织,最终应用于再生医学,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03

职位要求

  1. 在细胞/分子生物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领域已经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 优先考虑有以下研究经验之一的申请人:
    1)具有生物材料(生物仿生材料或生物医用材料)合成及表征,纳米医学相关研究背景者;
    2)具有蛋白质工程或蛋白定向进化相关研究背景者;
    3)具有三维生物制造,类器官芯片,组织器官再生相关研究背景者;
    4) 有干细胞培养、动物模型,三维生物打印机制造等方面研究工作经验者;
    5) 有合成基因环路设计、基因工程相关研究背景者;
    6)有骨科组织工程,骨关节炎,软骨再生,生物力学相关研究者,熟悉动物模型,愿意从事,用于接受挑战。
04

应聘要求

  1. 已经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未在广东省从事过博士后工作;
  3. 可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或即将发表SCI论文;
  4. 具备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 团队合作意识强,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创新的科研热情。
05

待遇和其他说明

  • 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 餐费补助
  • 定期体检
  • 年终奖
  • 科研成果转化奖
  • 年终绩效组织奖
  • 10+天带薪年假
其他
  1. 协助获取深圳市人才安居工程3万的租房补贴;
  2. 在站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二等5万),出站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博士后留深科研资助项目;
  3. 按正式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与正式员工同等享有年度考核奖金、年终奖金、横向课题奖励、专利申请奖励及工作午餐补贴等福利待遇;
  4. 在站工作期间计入我院工龄,并可参加我院职称评定,出站优先留院工作;
  5. 协助解决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调户入深问题,协助解决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问题;
  6. 先进院现行博士后相关政策均以广东省、深圳市下发的文件为依据,如后期省、市人才政策变动,先进院的博士后相关政策亦将随之调整。
05

申请方式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注明“联合实验室博后-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工作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518055)
06

平台简介

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于2006年共同建立,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瞄准国际一流工研院,致力于建设与国际学术接轨、与珠三角产业接轨的新型科研机构。经过十四年的创新发展,先进院已设立8个研究所,形成了一支超3300人的科研团队,其中 “海归”600余人。累计承担科研经费近80亿元,申请专利近9000件,发表论文万余篇,形成了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已建成国内新型研究机构的典范。先进院聚焦IBT领域(信息技术IT和生物科技BT的融合),探索由工程(Engineering)到技术(Technology)向科学(Science)的发展路径,在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先进电子材料、机器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领域已产生一批在学术领域有影响,在产业中推动技术革新的原创性成果。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深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将依托深圳先进院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先进院将把握历史机遇,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多方位促进科教融合和创新发展。
2. 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成立于2017年12月,是深圳先进院第七个研究所,采用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本质和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合成所积极开展面向市场的、以产业化为导向的技术转化,力求发展成为国际上具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合成所通过打造开放交叉合作的平台,汇聚国内外合成生物学领域青年骨干及海内外领军科学家,打造一支年轻有活力、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创新团队。
3. 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率属于 “合成所 “: 过去20年,生物材料在分子、纳米层面的可控合成和前沿表征发展迅猛。而近年来,针对生物系统在基因、蛋白、代谢以及表观遗传等多层面信息的读写能力也变得日新月异。这些进展为传统意义上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同一个范畴进行合作交流提供了独特机遇。材料合成生物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一方面,它利用材料科学及其他工程领域中的工具和策略去发现、调控和发展生物系统新功能;另一方面它也借用工程生物学领域的概念,利用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发展能满足大众兴趣及社会利益的新型材料。依托于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将致力打造一个结合生命、物质以及工程等多学科、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一流科研中心,并将努力成为国际和国内该领域原创性思想、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发源地。中心当前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1) “活体” 功能材料;(2)半导体合成生物学技术;(3)先进生物材料及其在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电子领域的应用。
合成所简介:http://isynbio.siat.ac.cn/index.php#h_file
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http://isynbio.siat.ac.cn/list.php?pid=2&ty=18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进入知社人才招聘广场,浏览招聘信息;招聘发布攻略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