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第1006条推送
关注美国教育漫谈,你将获得更多美国最前沿的教学干货北美移民信息和八卦
大家好,我是开心老师。↓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美国富人念的顶尖学区和穷人上的垫底学区到底有多大差别?》提到了一本书 Educated: A Memoir(中文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很多人留言说很感兴趣,今天我就和大家介绍一下。
豆瓣评分8.8,将近10万人打分。比尔盖茨年度推荐
★ 奇迹!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 比尔•盖茨年度荐书 第一名
★ 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 第一名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 第一名
★ Goodreads读者票选超越米歇尔《成为》,获年度最佳图书
★《洛杉矶时报》最佳传记奖
★《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奥普拉杂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二十多家权威媒体 年度图书
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比尔•盖茨
前言
所有人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很多人甚至被原生家庭深深伤害,导致后半生都无法走出阴影。
如果你从小被父母过度洗脑PUA,从来没有上过学,只要穿裙子就会被骂“妓女”,无论车祸、脑震荡、高空坠落还是面部毁容,都只能用草药治疗,你会不会觉得你这一辈子就废了?
然而塔拉并没有被这样的原生家庭所掌控一辈子。她17岁的时候,在从未上过一天学岁情况下,自学成才,最终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大家都觉得拿了垃圾股的她,最后逆袭成了绩优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塔拉的故事吧。
一、偏执而疯狂的原生家庭
在美国偏远的爱达荷州山区的巴克峰脚下,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出生在一个九口之家中。
作为家中的老幺,塔拉的出生也其他哥哥姐姐一样——在家中出生、未接种疫苗且没有出生证明
在塔拉后来的采访中她也曾说过,她在爱达荷州法律意义上是个并不存在的人。
这个家庭,与世隔绝,听信着父亲的一己之言,凭借着一己之力对抗着所谓的“恶魔”。
这么一个九口之家的一家之主是信奉摩门教的父亲,但他的信仰却超越了常人的理智程度。
【李小喵注:每种信仰都会有一些极端分子,文中的父亲并不能代表所有摩门教徒。我见过的大多数摩门教徒都是非常彬彬有礼的。】
父亲对孩子们宣扬着政府的罪恶,学校是充满邪恶的万劫不复之地,是政府对人们洗脑的场地,学校教育是阴谋诡计,送子女去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
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拒绝送孩子们去公立学校读书,也因为没有任何出生证明,孩子们无一例外的不会收到公立学校的注册入学通知。
除此之外,父亲深信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在千禧年来临之际,鼓动全家囤好了生存物资坐等全世界瘫痪,但却在零点钟声敲响后直至凌晨一点半,世界的一片祥和让他顿时失魂落魄,像打了败仗的骄兵,但他却依然迷信着自己未卜先知的伟大能力。
父亲的威严似乎有种强大的力量无时无刻地笼罩着整个家庭,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
塔拉的人生曾是不由她选择。
与大多数人的成长学习轨迹相悖的她在17岁前从未上过一天学,因为爸爸近乎疯狂的洗脑,她对学校充满着好奇但却又排斥。
在一个正常学龄儿童的年纪,她已经可以跟随父亲在废料厂里工作,帮助助产士母亲制作精油——一种被父母视为万能药的东西。
塔拉的父亲有躁郁症但是恰巧母亲又是如此隐忍顺从丈夫,在母亲眼里,她自己就是丈夫的附属品,所有的妻子都应该要绝对服从丈夫。
在这样一个极度男尊女卑的家庭里,所有人都听信父亲口中“灾难是上帝的旨意”并做到绝对服从!
女人就该本分得呆在厨房里,那些会梳妆打扮,浓妆艳抹和穿短裙的女孩儿们则是不检点!
哥哥肖恩曾对14岁的塔拉恶言相向:穿裙子的女人与男人交谈便是“妓女”一次又一次借着爱的名义霸凌塔拉。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所有的不可思议,在这个离经叛道的家庭里却是习以为常,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是正确的生活、正常的家庭。
并且家庭里的女儿们就该在18岁结婚,之后便永远跟随父亲在废料场里干活。
当然畸形的家庭环境也让这一家人伤痕累累。
全家人车祸历劫、母亲脑震荡、哥哥肖恩采石场高空坠落头开花、父亲经历爆炸面部毁容险些丧命......
但不管多严重的伤病,他们仅靠母亲收效甚微的草药治疗,并且将体会苦难视为上帝的赐福。
二、懵懂的觉醒与新世界的初见面
父亲和哥哥肖恩对她的伤害曾让塔拉痛不欲生。
比如父亲曾一次次戏谑似的将塔拉推向“吃人”的轧钢剪刀前;
哥哥肖恩得意地将她的头按进马桶只为让她臣服于自己并用暴力的方式“教”塔拉认错;
母亲亲眼所见塔拉的委屈却选择与哥哥父亲一条战线......
家的温暖是建立在男权和对上帝的虔诚为前提下的,这让塔拉窒息,可是她却只能无声地呐喊。
在此时,塔拉想起了哥哥泰勒在多年前通过自学考试离家上了大学,这件事也悄悄在塔拉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在经历了失望和恐惧之后,恰逢泰勒的鼓舞,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离家上大学!
那年,十六岁的她趁着替父亲工作的间隙偷偷自学难啃的数学,驱车四十英里买来备考书籍。
从未踏进过教室一天的她在几个月的努力之后,收获了杨百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走进大学进入教室的她却发现自己显得与她人格格不入。
她从未忘记那个巴克峰上的家的教诲,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她觉得同宿舍里穿短裤短裙的姑娘们都是异教徒和妓女;
她不善与人交流;
不知道与舍友承担家务;
如厕后不知道需要洗手;
不知道论文为何物;
不明白教科书竟然可以帮助自己复习考试;
误以为欧洲是个国家;
甚至在课堂上唐突地问教授什么是“大屠杀”.....
塔拉在新世界里艰难地蜕变:一面是难以割舍的原生家庭,而另一面是自己向往的未知的自我。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从濒临退学到成为一支绩优股,拿到全额奖学金并获得去剑桥大学的交换机会,继而获取到了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
机缘巧合之下被教授赏识引荐来到哈佛仿学并最终突破层层险阻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三、破茧成蝶却难觅回家路
学业上的成就帮助着塔拉不断的进行心理重塑,同时也意味着那个曾经熟悉的家,充满着教条的家也愈变陌生。
塔拉怎么也不会想到,学历带给她的成就却是要以失去家庭作为代价,让她被家庭成员视为上帝的背叛者。
在剑桥渡过的那些个日夜里,她曾想着回归原生家庭接受父亲提议的“赐福”。
她追忆起有情绪控制障碍的哥哥曾在她窘迫时给她100美金支持她的学业;
她想起母亲对她温柔地说过“我爱你,塔拉”;
她也记得在巴克峰的最后一夜父亲向她吐露:“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
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这些曾经毫无保留和真挚的来自家人的爱让她陷入了沉思,但那个面目可憎将自己推向嘎吱作响的大剪刀的父亲,那个没有选择去阻止和尽为人母责任的母亲又将塔拉从深渊里拉回现实:
我所有的奋斗,我多年来的学习,一直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我自己的思想。
我开始相信,评价多种思想、多种历史和多种观点的能力是自我创造力的核心。如果现在让步,我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次争论。
我会失去对自己思想的掌控权。这就是要求我付出的代价,我现在明白了这一点。父亲想从我身上驱逐的不是恶魔,而是我自己。”
塔拉最终没能如愿和父母和解。在外婆过世之后,她已多年未见过父母了。
她曾向母亲写信想要与她见面却被母亲拒之门外只因为塔拉未向父亲低头接受“赐福”。
虽不知这样的分离是否是永久的,回家之路尚未可知,但这种分离却给她带来了平静。
当她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后便不再为旧怨耿耿于怀,她把这份决定视为爱家人的唯一方式。
她把这份蜕变或背叛或转变或虚伪称之为:教育。
四、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的经历具有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
“Educated”不同于 “Education”和 “Educate”,尽管三者都简洁有力,但用作被动语态的“Educated”似乎既在传递一种结果,又表达着一种状态。
通读全书,塔拉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只是轻描淡写但却用了大量篇幅去追忆她的童年,去描绘她曾多么纠结于和家人间难以逾越的感情鸿沟。
如今的她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父亲却永远是养育了她的父亲。
“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如今常常被人们提起。
家,始终是我们难以用只言片语去厘清是非对错的存在。
塔拉曾在奥普拉的节目中提及: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
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前段时间看过一段小短片,标题叫做——《被穷养长大的女生后来生活的怎样了》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在漫画中娓娓道来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母亲在她从小就对她灌输“家里没什么钱”的思想,记忆中的童年总是过得紧巴巴的,买稍微贵点的东西内心总是充满着罪恶感。
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充斥在耳边的也常常是父母因为金钱而展开的纷争。
除此之外,就算是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回到家里也却只听到母亲对她的“指望”——字里行间里透露出对金钱的“负担感”。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她成年后加倍努力去了更大的城市工作生活,但,“穷养”留下的后遗症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遇见稍微优秀的人总觉得自己配不上;
用不理智的消费满足那些“从未得到过的好”;
生怕在家庭美满幸福的室友面前表现出露怯的羡慕;
偏执地不愿回家也让自己愈发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很拼命,才能逃离原生家庭的影子。
作者在短片中提到的一个问题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那些不回家的人在想什么?
她记忆里最深刻的回答是:
“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颠覆家里的那片世界,也不愿意忍受那个世界。”
无独有偶,法国作家迪迪埃·埃里蓬在回忆录《回归故里》里描述过他如何逃离家乡三十年不愿回家,甚至在父亲弥留之际,他只觉得“父亲的病根本没激起我任何感觉,甚至连同情都没有。”。
回忆起童年,他的印象里只有为了利益而结合的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和撕扯,从没有感受过丝毫的亲情温暖他在成年之后发现了自己其实是一个同性恋。
当他意识到这个事实后,逃离落后闭塞的家乡成了支撑他拼命读书的唯一目标。
当他顺利考上大学之后便不再回去过,哪怕后来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他也只是害怕自己会遗传到这种病,以至于自己忘记一个数字或日期都变得神经兮兮起来。
然而,在年轻时他殊不知自己和那些他不断模仿和高攀的上层阶级之间却有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尽管他拼命想在精神上成为“城市人”,但现实中他还是那个出自工人阶级的穷孩子。
但他发现家乡和原生家庭依然是他无法分割的部分时,他开始尝试理解他曾不断“口诛笔伐”的家乡,他的家。
阔别三十载回归故里与母亲促膝长谈后,他才意识到,过去的自己有多傲慢,对父母的误解又有多深。
他父母的一生都饱受着资本家的压榨,毫无翻身的气力。
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有选择接受教育的权利和途径的穷人们,或许一辈子世代都在贫穷与犯罪中度过并传给了自己的子女。
但无疑,埃里蓬是幸运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试着跳出原生家庭的局限,去思考教育对人的塑造和改变,尝试去“和自己曾经离开的世界和解。”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知乎和小红书中有很多人与我的朋友一样在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时对于塔拉的家庭背景感觉荒诞从而无法继续读下去,还有很多人觉得此书被过誉了。
我反而觉得一千个读者则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无法理解书里故事的人们或许是很幸运的,因为或许他们都曾拥有过美好的童年而无法体会过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痛。
接受教育让她体验了“风雨剑桥路”;
让她获得了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回忆历史;
帮助她写下了这篇第一无二的回忆录。
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有一座原生家庭的大山,有的人需要飞过重重阻碍飞出大山,有的人却羡慕得想要住进来。
塔拉的“山”是她向往的现代文明生活的山,却也是她生活了17年的巴克峰。
尽管飞越这座大山经历了各种伤痛千疮百孔,但她却像鸟儿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得反哺归巢,尝试拥抱伤痛完成救赎。
或许我们都不曾有过像塔拉般的传奇经历,但至少我们可以尝试从今天起做一个勇敢的,有勇气去治疗自己的伤口,也有勇气和自己受到的伤害和解。
希望每一个你们终有一天,都能飞往你所向往的那座山!
【广而告之】如果大家喜欢《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当当现在有书香节优惠活动:满100减50。美国教育漫谈独家折扣,在此基础上可以叠加使用:满200减30(折扣码:BCCH6Q),满300减60(折扣码:VHEWMM)。截止日期到4月23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我们推荐的其他好书。无论你想买的书是否在我们的书单里,只要是当当自营书籍,都可以使用这个折扣码。
希望大家剁手阅读愉快
文:开心老师

编辑:李小喵
更多干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