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上图,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奖官方网

在4月8日的三联人文城市论坛上,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西川分享了对于“诗意”的看法——形形色色的城市,诗意何在?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视频号,
观看更多“三联人文城市奖”的精彩视频
口述|西川

整理|孙小野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
实际上我不太适合来谈城市建筑,我就来谈一谈“诗意”这件事。
对于诗意的理解,写诗与不写诗的人可能不太一样。对于诗人来讲,实际上多丑的地方都有诗意。
谈论这个话题,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城市?有什么样的城市?这世间有太多城市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本小书叫做《看不见的城市》,或者叫做“隐形城市”,这里面实际谈到了很多城市。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城市的规模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从历史来看,城市可以很古老,也可以是崭新的;从文化角度来看,现在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很多来自于西方对于城市的定义,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管子》这类书籍里也有很多关于城市的说法。那么大的、小的、古老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在各种各样城市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诗意?
如果你去到拉丁美洲国家,到了墨西哥,到了巴西的圣保罗,就会发现漫山遍野的贫民窟,贫民窟对于一个城市也有它的意义。印度有一位思想家叫做阿希斯·兰迪,他曾说:“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贫民窟,它就索然无味”。但是对我而言,这样的说法也有些过分,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面临着贫民窟的问题,我们都需要追求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不能完全同意他的说法。
我想,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城市,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诗意。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剧照
那么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意?
中国古代对诗意有很多现成的说法,比如唐代的司空图曾写过《二十四诗品》,里面列举了诗意的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等等。我不是一个写古体诗的人,诗意对我来说,是一种有再生之感的东西。有的时候一个残酷的东西里面也有诗意,一个破烂的东西里面也有诗意,当然一个优美的东西,自然会有优美的诗意。诗意对我来说是一种很泛的东西,它能够激发我的思维,对我就构成了一种诗意。
如果不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我想诗意可能有一个指标——所有的诗意都包含着“浪费”。在一个大的空间里,只要你敢浪费空间,就一定是有诗意的;如果你的生活富裕,可以开汽车、开游艇,可以是有诗意;如果你的生活没有那么急促,有大量时间可以浪费,这也是有诗意的。这些诗意里都包含着对金钱、精力、时间还有空间的浪费。
但在今天,不是所有人敢这样浪费,所以诗意对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
而且在一个环境中,每个人跟环境的关系不同,有的人居住在这个环境里,有的人只是从这里路过,他们对诗意的追求也不一样。比如一个旅游者看到一座破庙,就觉得有诗意;而一个当地居住者,作为要烧香的老百姓,他会希望庙是崭新的、完好的,能经常再塑金身的。旅行者觉得那样的庙很俗气,但本地信仰者并不觉得俗气,那对他是一种寄托。
所以诗意包含着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希望把这个话题展开,不只是说某一种生活方式是诗意的,或者说某一个景色是诗意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追求幸福生活,但追求幸福生活,最后好像追求的是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生活。
这些全是玻璃幕墙形成的建筑,以此形成的城市,给人的视觉上感受是一样的。当然这里边有材料、设计理念、建筑风格的问题,这些应该由专家来讲,我完全是外行,我不说这些,我只是从中看到了大家共同的追求。

中国的澳门、智利的圣地亚哥和澳大利亚的悉尼
当你对生活不满意的时候,你要画涂鸦;当你对生活有点满意的时候,你也要装饰生活。人们已经要对公共厕所进行装饰,把山水画到公共厕所的外墙上,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

涂鸦与公共厕所的山水画
而一旦开始谈论诗意,作为一个当下的中国人,我们需要首先面对的是新与旧的问题。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遇到的情况:新的建筑、老的建筑和正在拆除的建筑。
《清明上河图》呈现的是过去的生活,在宋代的城市生活里,街上没有汽车,房子的建筑风格都差不多,人与人的关系是如此密切。这样的一种诗意,实际上是一种农业的诗意,一种过去的诗意,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对诗意的理解。
《清明上河图》部分截取

清代一位画家徐扬画过北京城,这表现出的也是过去所谓农业的诗意。这种诗意里包含了它的建筑和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是有来历的。现在,很多新城市的地名都难以让人记住。我在北京的望京地区已经住了一些年头了,我还是经常记不住那些新的地名。老的诗意里边包含了老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能唤起你的记忆。当然,我们不可能只在这样一种老的诗意里生存。
清代徐扬画作
这张图片左边是以前北京城的地图,右边是1900年的北京,从崇文门往北看。当人们开始怀念北京的时候,我就会问我这些朋友们:你究竟怀念的是一个什么时候的旧北京?
左:以前北京城的地图;右:美国摄影师James Ricalton作品:1900年的北京(图|视觉中国)
这是现在的新北京,要是想在新的北京里找到旧北京的诗意,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现在,我们住在新的城市里,我们追求的诗意是什么呢?其实是“城市山林”。
图|视觉中国
我们觉得城市山林是有诗意的,比如我们今天论坛现场的环境,虽然建筑设计已经非常现代化了,但是好像里面一定要安插一些野趣,这实际上追求的就是城市山林。
一个人有足够的钱、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文化意识之后,还是会去追求城市山林。这和中国人的文化有关,如果我们只有现代化的生活,我们自己是不放心的。
我曾在一个四川的公共厕所,看到里面都挂着山水画。即使你住在城市的高楼里、别墅里,你也希望能够在乡村有一处居所,这是中国人过去历史记忆留下的一种烙印。

镇江南山招隐寺中,宋代米芾的提字
另外,我觉得印度的问题很有意思,可以拿到中国来谈一谈。印度在摆脱英国统治之后,甘地希望发展当地的小农经济,着力于纺织业。尼赫鲁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在很多方面都追随着甘地,但他认为印度不能这样发展,应该开展工业化,目前印度的发展情况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

印度的甘地和尼赫鲁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城市山林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通过甘地和尼赫鲁打个比方,甘地的梦想应该在尼赫鲁之后,这在发展上需要一个错位。在今天的文化中,这样的情况正在出现。
如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本书里给出了一部分答案,他在这本书里谈到波德莱尔和法国社会、巴黎城市之间的关系,其中他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游荡。像巴黎这样的城市,是可以让诗人波德莱尔游荡的。从这个角度来想,什么样的城市才适于游荡?
刚刚我提到诗意里包括对时间的浪费,对时间的浪费就是游荡。如果一个地方能让我游荡,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有诗意的。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懂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人来说,一个城市的诗意首先来自于它的文化记忆。有了文化记忆,城市就有了纵深感。那么,什么叫有文化纵深感?就是这个城市里有“鬼魂”。
就如同阿希斯·兰迪说“城市没有贫民窟就索然无味”一样,一个城市要遇不到鬼魂,也就索然无味。那样的城市不外乎一些大楼建筑,有的地方拥挤,有的地方荒凉。但是如果有“鬼”,那就有意思了。一个有记忆、有灵魂、有“鬼”的城市,它能够让人来发现,也能够沉浸其中。有沉浸感的城市,当然是一个有诗意的城市。
这马上又面临一个问题——我们要的城市,究竟是谁的城市?对于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个普通职工,他需要的是最基本的生活方便,方便之上是幸福。而对于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可能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游荡的城市。所谓可以游荡的城市,其实是一个有点藏污纳垢的城市,有点边边角角的城市。
维也纳:帝国、王朝和梦想
》剧照
我曾经到维也纳旅行,这个城市虽然有很多宫殿,但是总觉得有点“土”——这里没有知识分子生活。当时我并不了解维也纳,我是从它的城市建筑中感觉出来的。后来一个维也纳大学的教授印证了我的想法,他说在1910年代和1930年代,维也纳的确曾有过两次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一个城市没有了知识分子生活,也就变得无趣。
所以,最终我想说一句:
别说诗意了,一个城市只要有趣就好。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