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写完之后很多朋友都在后台留言,说希望我写一写北欧旅游的攻略。其实写攻略这个事我是有阴影的,去年去日本前后,我连续被删了三篇文章,我很生气心说我写一篇旅游攻略,看你还删不删。结果你猜到结局了,一篇费尽心血的游记也被删了,看来这flag就不能立啊。想来想去,可能也就是题目里那个四个大字犯了禁啊。
我想了一下,上一篇文章里主要分析的是北欧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工作伦理,这一篇就简单说一说我所见到的北欧人民的日常生活,也附上我这次旅行的见闻和攻略。
首先补一张图,我上一篇文章里说:“奥斯陆市政厅一幅大壁画,在主厅和平大厅的正上方,我们可以鲜明的看见这样几个形象:工、农、兵、妇女、知识分子,展现的就是北欧的社会运动历史。”结果好像图片上传失败了:
先从一些细节说起吧。在北欧旅行的大半个月时间里,没有遇到一个当地人使用最新式的iPhone手机,甚至相当多的人还在用iPhone 4、iPhone 5。我想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村镇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受到消费主义的过多侵蚀,生活都比较艰苦朴素(但凡商品都要买最新款是典型的消费主义洗脑的结果)。我丹麦的朋友讲,丹麦人之间亲戚朋友串门,就带十几块钱左右的糖果,就当礼物了,而哥本哈根的平均月收入则是4-5万。另一方面他们手机里真没有什么app可用,我感觉收发邮件是他们使用智能手机最主要的功能,什么外卖快递网购就别想了(优步在挪威还是违法)更不会有那种能让手机发烫逼着你换新的的大型手游了。真是一个清汤寡水的社会。 
当地人不讲吃不讲穿,吃的就像是泥巴拌树叶,巨TM难吃。当然这也是个人口味不习惯的问题,北欧诸国米其林餐厅的密度在世界也是很靠前的,只是我自己难以接受。另外,因为社会男女平等程度高,姑娘们也不用打扮——我真没有见到过当地的女性化很明显的妆(相比而言,女性地位低的日韩,如果不化妆就是被认为失礼),每个人穿着比咱们一线城市来说,都是不修边幅的那种。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外人不好置喙,至少联合国公布的国民幸福指数来看,北欧诸国世界前几。
普遍来说,北欧居民(税后)最大的花销在家具,其次应该就是旅游(登山、滑雪、航海那种体验性的旅游)。他们对于家具的热爱程度非常高,家具展搞得跟时装周一样,一个季节都要换一套的那种。他们家具占消费高,主要是跟房子多有关。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市中心有个公寓,环境好的乡下一套别墅,或者买个无人小岛收拾一下,或者承包山里的一个小木屋,有相当多的住处可以选择。所以说他们也不是完全不花钱。再者他们经济积累了几代,毕竟地广人稀,生育率又低,从父辈祖辈那里继承的房子也不在少数。
有朋友评价北欧的生活就是Minecraft:自给自足没有异化的劳动(挖矿种菜),不搞特别多的高科技除非应用到生产(合成材料),没有过多的穿衣打扮(基本默认选项),盖无数的房子(每个地图盖一个),搞各种装饰——还确实是如此。
这条评论形容的生活在北欧确实是常态。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于(非异化)的工作/劳动,而不是消费。在消费主义洗脑下,渴望在剁手和买买买中获得幸福和价值皈依的行为,注定是一场南辕北辙的自我泅渡。关于非异化的劳动,我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社会主义空气》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我第一站的目的地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好巧不巧,跟那个被扔在坟场的中国游客一家三口订的是同一家酒店:就是这个Generator Stockholm。这家并不是网上所说的四五十块钱一晚的青旅,一个单间也要一千多,我微博上说跟外国人打乒乓球就在这家酒店大堂里。但是环境真的是不好,我住了一晚上就不想住了,转定的喜来登酒店,就是下面这两个重复的订单,宁可两天的房钱白扔了也不住了。我也不是铺张浪费或者啥先见之明,就是感觉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一定要找最稳妥最保守的方案,穷家富路嘛。曾先生一家三口的遭遇如何评价见仁见智,这个争论起来就没有头了,至少我觉得我放弃这家酒店还是挺明智的。
另外,曾先生他们一家被扔在的墓地,确实是旅游景点,因为我做攻略的时候还真看到过。虽然挨着地铁站,但确实有点偏,所以我没把它放在行程里,因为去哪哪都不方便。
另外一个很赶巧的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参观,正好赶上瑞典大选。这次大选因为难民问题右翼政党普遍得势,但最后获胜的还是左翼执政联盟。北欧的左翼政治传统上一篇文章里也有讲过。
俯瞰斯德哥尔摩:
虽然之前两国闹过一些不愉快,但我遇到的当地人都是很友善的。北欧人普遍外冷内热,本质上都非常善良的。我跟朋友两个人想去看波罗的海,就随便坐上了码头的一艘船,问工作人员这是往西走的吗,他说是,我们俩就开开心心的上传了。我们本来以为大概就是环市的渡轮,顶多到郊区了;但是船越走越远头也不回,我们就在谷歌地图上查回斯德哥尔摩的交通,但是可能因为是在海上,地图也没那么只能,总显示路线不存在。旁边一位老奶奶看见我们在鼓捣手机,就跟问我们:“Want to go back Stockholm?”我们说对对对。她说前面有一站叫Vaxholm,那里有公交车可以回斯德哥尔摩。老奶奶下船的时候还给我们强调“Vaxholm, v-a-x”。
开船的大叔听见我们聊天就过来说,不要怕,到了那一站我提醒你们。然后就跟我们聊天,说你们是中国人对吧;我们说是的是的;他一脸骄傲地说,他见的游客多了,能分清中国、韩国、日本人,而别人基本都分不清东亚人。大叔特别开朗,估计是工作性质跟谁都自来熟,还给我们说他住在哪哪,每天都是骑自行车到码头,因为他们崇尚环保。快下船的时候我们要买票,大叔说看你们还是学生,就给你们按优惠票算吧,然后解释了一大堆我没有听太懂。后来我问当地的朋友,她也是猜测给我分析了一下,因为北欧这边乘坐公共交通,你刷卡或是在自助售票机买是一个价,你通过人工买是另一个价,大概贵30%左右,算是人工服务费。大叔的意思可能是就给我们算在自助售票机买了,他自己那笔服务费就不要了;或者可以理解为他以路人的身份,帮助我们在自助售票机上买了票。现在想想还是很感谢他的。
到了Vaxholm之后,已经非常晚了。我的公交卡是当地朋友提前送我的,而跟我同行的朋友没有公交卡,当时人工售票已经下班了,司机又不负责卖票。司机师傅就跟她说,你先上车,我告诉你一个APP,你可以在网上买。结果下载了APP之后,我朋友的信用卡无法支付成功,换了几张卡都不行。这时候车已经开了很久了,很忐忑地问司机怎么办,结果师傅说就算了。就相当于让她白做了一次长途公交。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北欧的福利社会的根基在于“制度保障+人文关怀”,可能也是看我们主观上真的没有逃票的恶意,于是就给我们来了点人文关怀了。
这些照片都是我在船上拍的:
这次旅行第二站是哥本哈根。主要旅游景点也是市政厅、皇宫、博物馆等,不错从北向南,这里就比斯德哥尔摩“华丽”很多。俯瞰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的皇宫和公园:

听了朋友的建议,从哥本哈根到奥斯陆没有坐飞机坐的游轮,真的很划算,安利给大家。一个船舱也就两千多,要是床位更便宜,在北欧住一晚也差不多这个价,这就当一天住宿还能剩了机票钱。船上自助餐也很好吃,有游泳池免税店酒吧水疗,还有免费的香槟和ps4。就是很遗憾,一路阴天,没能在海上看到日出日落。

挪威相比于丹麦,这里的王宫教堂市政厅之类的果然粗犷了很多,有一种原始的美感:
这次行程有两个人文景观印象最深,一个是奥斯陆的维格兰雕塑公园,是由挪威雕塑大师维格兰历时二十年完成。如果从公园侧门进的话,会先经过一片墓地——外国人并不忌讳墓地,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在遛狗、年轻人在跑步。忽然间,身边的景色从一排排墓碑变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体,感觉一刹那就从死的沉寂变为生的磅礴,这种震撼是难以言表的。所有的雕塑都在体现着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逛一圈就能体会到人生的饱满。


另一个是斯德哥尔摩的瓦萨沉船博物馆,一个完整打捞的17世纪瑞典战舰,可以近距离观摩所有细节。博物馆介绍造船全部流程、还原船上生活,甚至1:1复原了许多船上遇难者的相貌,还有考古工作人员现场展示工作研究。这两个地方都是北欧风光中别致的好去处。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为喜欢自然风光,所以这次安排在挪威的行程最久。离开奥斯陆之后,我们走了一条叫“挪威缩影”的路线,这条路线基本是挪威自然景观的精华。先从奥斯陆搭火车到挪威海拔最高的火车站Myrdal,再从这里换乘小火车到小镇Flam。这是我在火车上隔着玻璃拍的,无滤镜无修图真实原片(没混,直接发):
但彼时挪威西部持续阴雨,本来非常可惜,不但爬山难度增加,同时山谷里都是雾气,什么也看不清。但想着反正来都来了,就顶着大雨硬着头皮往山里走。没想到的是,天气忽然晴了半个多小时,就在这半个多小时里,一路上连续遇到了了整整七道彩虹,无敌幸运。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第二天乘游轮离开Flam,前往另一个港口Gudvangen,游览松恩峡湾的两个直流。在Gudvangen搭公交车前往小镇Voss,和Flam一样,都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般的存在:
从Voss坐火车至卑尔根,完成挪威缩影的路线。

我:卑尔根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小镇。


朋友:卑尔根不是小镇,是挪威第二大城市。


我:……哦


查了下,卑尔根常住人口24万,北京一个天通苑是这里的四倍_(:з)∠)_
下一步是从卑尔根乘游轮至斯塔万格。这次也是活久见,在北纬六十度遇上台风了(第二天新闻里说已经达到十八级了)这风呜呜地吹,游轮直接停了,在海上打转,当时就想起苏东坡的一首诗“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又想起苏东坡另一首“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后面还有两句不吉利,就不说了。本来五点到的游轮最后十二点才到。也是北欧民族有海盗遗风,顶着十八级台风还真把船开到了。我朋友从奥斯陆坐火车到斯塔万格,半路或者直接停了等到天亮。天亮之后火车公司直接打出租车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我朋友就盯着计价器,最后显示是五位数,一个出租上万块钱——当然这笔钱是火车公司出。
在斯塔万格做一个中转,随后前往布道岩和奇迹石——挪威三大奇石之二。另外一个恶魔之舌这次没有时间了,就当留个遗憾吧,下次一定去。

之前有个外国朋友说你们这种有台阶的山怎么能叫爬山?我算是理解啥意思了。布道岩还好,奇迹石这一路上都是下面这种路,上去就得手脚并用,下去只能屁股朝后平沙落雁式了。山上的石头本来就长满苔藓,再加上下雨,我专门在这里买的登山靴都吃不住力。还有的石头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更加危险。这里山上没有修好的路,只能看公益组织DNT的志愿者们在石头上标注的“T”标识,以防迷路。(你们可以看看图里的T都标在什么地方,这就是路啊):
因为风雨很大,爬到一半就已经浑身湿透,鞋的防水腊也磨得差不多了。等我们翻了三个山头爬到山顶,雨已经变成了暴风雪。能见度不足十米,我的眼镜和背包上都结了一层薄冰。带我爬山的朋友是在挪威生活了七年,有着丰富登山经验的远足爱好者。她做出了一个判断是如果现在不回头,那我们(主要是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非常可惜,我们最后在距离奇迹石八百米的地方掉头了,也算为这趟旅程留个遗憾吧。一路上根本没有机会拿出相机,都是用手机凑合拍的,也就凑合看吧最后我把我的登山杖留在山脚下了,希望能帮到有缘人吧。虽然遗憾不少,但这次在峡湾上遇到了十八级台风,游轮在海上打转;前一天玩皮划艇翻船掉进湖里(北欧九月深秋的湖水喲,没有发烧感冒谢天谢地了);后一天爬山遇到blizzard,也算是兹游奇绝冠平生了。
(掉湖里了我还得推着船游回岸上,不能扔湖里,真是全凭自觉。)

更多旅行照片可以关注我微博@赵皓阳-Moonfans 看。
最后再讲一个这次的经历吧。我们在布道岩遇到了一个自驾的中国小哥,聊天的时候发现我们下一站的目的地都是Lysebotn,正好他一个人我们三个人,他就非常好心的搭了我们一程。到了Lysebotn我们去爬奇迹石他去恶魔之舌,就分开了。

在七点多我们早早就爬完已经在回斯塔万格的大巴上,小哥突然给我们打了个电话,他在恶魔之舌迷路了。电话那头他已经惊慌到语无伦次了,说他快要死了,微信上给我们发了他的位置,赶紧让直升飞机来救他。当时说实话我也慌了,因为我们白天在奇迹石山顶也遇到了暴风雪,手机信号和GPS都没有。当时我真想过,我们要遇到了危险可怎么求救,别说没信号了,就是有信号这种天气也难以救援,直升飞机就是能起飞也看不见地面。


当时我真的手都在抖,看到小哥给我们发的“位置”,哭笑不得,也一瞬间就冷静下来了。他给我们发了一张全景照片,讲道理挪威的山都长这样,真的一点用都没有。但是我马上分析出两点信息:第一没有下雪能见度不错,第二小哥手机信号网络都有。有这两点就好办很多。




我马上在电话里安慰他你千万不要慌,我们立刻就报警。问他有没有受伤,得知他没有受伤只是迷路了。我跟他讲第一你打开谷歌地图,把你现在的位置截一张图给我;第二你打开苹果自带的指南针,上面有你的海拔和经纬度,也截一张图给我。我还告诉他一定要把手机捂暖,一到晚上气温骤降很容易没电。我们几个人安慰了他好久,小哥真的慌了,在微信上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好几条“i will die”,我说你冷静一下真的不用给我们发英语。


我这边一边跟他确认信息,我的朋友一边在打113报警。可能是他看到我们中有一位在挪威本地生活的,所以选择向我们求助。我朋友在那边给警察汇报信息,我这边大概谷歌地图,根据经纬度找了一下他的位置。找到之后,我就笑了,是那种特别欣慰的笑。可以看一下图3的比例尺,我估摸了一下他离出发点,也就是恶魔之舌登山营地,也就500米左右。就是说救援队出发可以很快的找到他。要知道恶魔之舌往返十二个小时,要真是走的特别远后半夜才找到,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朋友那边也把信息汇报完了,先是打的113总报警电话,然后转到卑尔根当地警方,然后转到转到领取的救援队,她总共把信息说了三次。她跟我讲,前两次电话那边都特别严肃,反复向她确认有没有受伤,把小哥的年龄性别电话号码穿了多少衣服都问了一遍,还问了我朋友的身份ID,就是当做一次正式报警来处理了。结果转到当地救援队的时候,电话那头的语气就特别轻松了:“喂~咋啦~又出什么事啦~”就这种感觉。估计救援队对这种游客求助也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


剩下的事就非常简单了,因为有确切的经纬度和手机信号,小哥九点钟就被救下来了。事后小哥给我们讲,有十五个人上山去救他,还一路高呼着他的名字,加上山下等的医生和警察得有二十多个。可见救援队还是很专业的,虽然说话很轻松,但是办起事来还是一丝不苟。找到了小哥之后先给他套上了厚衣服,穿上了厚袜子,然后两个两个人轮流架着他下山。到了营地在救护车上给他全面检查了一下身体,然后警察叫了一辆出租车把他送到停车场。小哥这次被救援花费就是在救护车上检查身体的300克朗(人民币二百多),还有就是出租车,救援队没要一分钱。


我朋友给我讲,之所以救援不收费,是因为这个叫JRCC的救援组织是一个公益组织,都是由志愿者组成的。就像我之前讲过挪威TNC公益组织一样,他们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许多年轻人每年休假一两个月,就跑去当志愿者了。他们真的是以帮助他人为乐,能从这种不挣钱的事情中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就救援受困游客这件事我觉得挪威真的是标杆典范:救你下来的是公益组织志愿者,所以不收你钱;但检查身体是医院来,属于公共资源,收你费也是对纳税人负责;警察可以帮你叫个的士,但不会让你搭警车。这样公私分明真的很不错。


小哥平安之后,这个JRCC的公益组织还给我朋友发了一条感谢的短信,说感谢帮助了这位中国游客。我说这也太客气了吧,怎么说也得我们去感谢他们啊。这里我仅代表我们几个,感谢挪威人民,感谢当地志愿者,感谢挪威政府。


另外就这个事吧,小哥开车载了我们一段,算是好人好事;我们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帮了他一把。这就是福报啊,否则按照他当时的慌张程度和挪威晚上的天气,真的不好说。我想起刘玄德英雄一生,纵横大半个中国,刀山血海里滚过来,最后的遗言竟然是看似心灵鸡汤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真的有大智慧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