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4月,《瞭望》将迎来创刊40周年。众多老读者、老作者发来信函,表达祝贺之情,讲述他们与《瞭望》以文结缘、笔谈交心的感人故事。我们选取一些文章刊发于“瞭望见证”栏目,共同回首《瞭望》与您一起走过的40载峥嵘岁月。

◆ 穆青为文艺副刊取名为“珍珠滩”。——借用了四川一处景点的名字,也是希望《瞭望》副刊的文字,既要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又要如清泉般明澈清亮
“办刊没窍儿,就是人头儿熟。”
瞭望《珍珠滩》:一段难忘的经历
文丨瞭望周刊社原副总编辑 陈四益
  《瞭望》创办于1981年,起意创办的是新华社老社长穆青。起初办的是月刊。具体负责组织创刊工作的,主要是总社国内部调来的刘野、徐民和、洪和临三位。编辑部人手也不多,除了总社国内部的几位,大多是从各地分社临时借调到总社工作的记者,不过“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月刊出版周期长,除去少数即时性新闻或评述要在付印前赶写,大部分稿件从组稿、撰写、编辑到印刷出版,总要十几天乃至半个月,内容很难讲求“新闻性”和“时效性”,所以那时的《瞭望》月刊并不叫“新闻月刊”。
  到了1984年,积累了几年的办刊经验,也为了发挥新华社办“新闻刊物”的优势与特点,社党组决定《瞭望》改为新闻周刊——从一个月一期,变为一周一期。时政性的“新闻周刊”,在国际上较为普遍,在国内当时却独此一家
  由月刊转为周刊后,《瞭望》主体内容的新闻时事性大为增强,而杂文、散文、书评等类似于副刊性的文字,则集中于文化专栏中专设的“副刊”一栏中,这是《瞭望》周刊副刊之始。
  “副刊”,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在当代中国的新闻周刊中要保有一个文化副刊,却是因为老社长穆青的提议与坚持。
  初时,对于“副刊”一栏的名称出现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周刊再设副刊,成为刊中之刊,给人叠床架屋之感。于是,编辑部决定取消“副刊”名称,但副刊的内容仍旧保留于“文化专栏”中。这种“名亡实存”的实践结果表明,没有了固定的版面和专任编辑,副刊内容的文章便会逐渐从版面上消失。
  总结一年多的实践,经穆青同志多次提议,1987年,编辑部决定恢复文艺副刊。为避免刊中之刊的名称上的重叠,穆青为文艺副刊取名为“珍珠滩”。——借用了四川一处景点的名字,也是希望《瞭望》副刊的文字,既要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又要如清泉般明澈清亮。1987年第51期起,“珍珠滩”便成了《瞭望》副刊的代名词。
  在新闻周刊中办一个文化性的副刊,对于做新闻工作的人而言是个新鲜事。没有经验,于是便去向办报,尤其是办过副刊的前辈先生们请教。我曾登门请教过老新闻工作者、著名作家萧乾,著名翻译家冯亦代等人,也曾走访过当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工作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和老文化工作者。
  萧乾先生说:“办刊没窍儿,就是人头儿熟。”这话给了我很多启示。新闻要靠记者跑,叫“跑新闻”。副刊呢,就要靠编辑“跑”——跑稿子,其实就是联络作者。联络的作者愈多,水平愈高,文字愈好,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何愁副刊办不出色?几圈跑下来,拜见了不少名家、大家,如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老作家严文井、冯亦代,漫画家华君武、丁聪、方成,当时文艺界正当壮年的作家王蒙、邵燕祥等等,他们大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并慨允写稿。平日多有联络的外地作者,也有许多是著作等身的大家,还有新华社总社以及遍布全国的分社也都有很强的作者队伍。有了许多熟络的作者,《珍珠滩》的稿源就大体不愁了,即便后来《珍珠滩》的版面从四页扩展到八页,编辑减少到两三人,也能应付裕如。
  《瞭望》周刊的文化副刊,联络了不少一流的作者,许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如费孝通、萧乾、廖沫沙、严文井、韦君宜、叶君健、严秀、李锐、李普、陈原、吴祖光、何满子、邵燕祥、牧惠等,都是《珍珠滩》热心的作者。《瞭望》的副刊也吸引了新华社的许多“名记”,对于新闻记者掌握“十八般武艺”,也是一处很好的“练兵场”。想到前辈新闻工作者留下的许多精彩的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作品,更感到当年穆青、李普、冯健、李耐因等老领导对《珍珠滩》的关心、支持,其实也是深心独具,希望新华社的记者能成为诸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新闻多面手吧。
  《瞭望》办刊多年,《珍珠滩》也曾存在过多年。当年与“滩”上同仁李少山、顾卫临等约稿、编稿的情景,犹在眼前。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刊于《瞭望》2021年第15期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