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金融女的财商启蒙系列又开始续篇了。
上回聊了1-5岁的财商游戏,今天写5-18岁的正经财商启蒙经济学思维培养

啧啧,家有小娃不足3岁,就聊5-18岁的事了,感觉就像单身男青年聊如何追奶。
但是,金融圈里混久了,想不对“财”字敏感都难,加上又是个爱学习的美女子,纸上谈兵也能谈到对自己肃然起敬。
一般人写财商启蒙,千回百转也绕不出“赚钱”“花钱”四个字,但我的这篇不太一样。
上篇回顾:
看完不许不回来!!!
5-8岁+
购买决定 | 理解钱的价值 | 区分需要&想要
如果说5岁之前都是在打着“财商”的名义玩游戏,那5岁之后,就是通常认为的“财商发展关键期”了。
你可以带孩子一起逛超市,选购东西,让ta们决定自己要买的东西,放进购物篮。
当然了,想都不用想,ta买的都是巧克力冰激凌和快乐肥宅水。
这就需要我们强装微笑,跟ta们细细道来那个被聊烂了的“needs&wants”
Needs(需要)和Wants(想要)的区别是什么?
你need吃饭,但你want鸳鸯火锅肥牛卷鹅肠虾滑金针菇;
你need风衣,但你want显瘦显高巴宝莉长款驼色风衣;
你need工作,但你want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你need锻炼,但你want健身房私教+美女配练+全套大保健。
通常的解释是,needs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wants是欲望支配下的产物。
育儿界喜欢把needs和wants分得水火不容,好像娃一旦表现出超越needs渴望wants的行为,家长就要拉响警报,采取点什么措施。
经济学基础考试也会问needs/wants/demands的关系是什么,满分答案是,它们有区别,但其实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想要”也可以当作“第二需要”来阐释,当第一需要被满足得很充分,wants就理所当然上位成了needs。
古人说得很清楚了,饱暖思淫欲。
虽然我们自己沉迷网购的时候,也傻傻分不清needs&wants有啥区别,但这不妨碍我们让下一代活得明白。(手动狗头)
第一,你need面包蔬菜鱼和肉,但你want巧克力冰激凌和肥宅水,如果能all in,那自然棒棒der,如果只能选一样呢?当然应该优先满足needs
第二,needs满足后,你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满足wants的野心,或者这个wants究竟值不值得满足,是一时兴起还是真正渴望。
财商启蒙绘本对这个年龄来说已经太弱了,市面上有些给7-12岁的经济学读物和“富人思维”书籍,你可以帮孩子把把关,买给他们读。(我猜你娃一时半会也用不上,今天就先不展开聊了)
9-12岁+
支配压岁钱 | 理解成本的概念 | 开始储蓄 | 
读少儿经济学读物 | 理解“富人思维”
这里的“支配压岁钱”,不仅是用压岁钱买东西,也是计划如何分配
“妈妈帮你存着”了那么久,也该物归原主了。
物归原主之前,是要有话在先的。
例如你可以告诉ta们储蓄的意义,打个银行流水,向ta们展示储蓄/理财账户里的复利。(ta们还不需要这么早接触通货膨胀的残酷)
又例如你可以建议ta们,把压岁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存起来,另一部分用来花,给ta们建立规划收入的概念,免得将来跟你一样,月初风光,月底吃土。
你也应该告诉ta们什么是成本,成本和价格什么关系,在ta们学会理性规划“买什么”之前,要先让人家知道如何判断“值不值得买”。
有了这些铺垫,再跟孩子共同商议零花钱怎么支配,同时也让孩子尽量多参与到家庭的重大购买决策中。
13-15岁+
挣零花 | 货比三家 | 理解“钱的时间价值”
青春期的孩子,基本不需要你怎么引导,自己就会货比三家了。
大部分家长在这个年龄段,最熟悉的“谈钱”方式就是让孩子挣零花。
我认为ta们可以理解更多。
经济学关于“钱”,最基础的概念不是赚钱和花钱,而是time value of money(货币的时间价值)。
说人话,就是“今天的1块钱”,比“明天的1块钱”更加值钱。
这跟落袋为安无关,跟“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谁先到来”也无关,说的是如果你今天有1块钱,你可以存入银行获得利息,你可以投资理财获得收益,你可以发挥各种想象力让它升值。
这就是投资理财的思维啊,钱是可以生钱的,说俗点叫“富人思维”。
另一个角度说,1块钱的购买力,也会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一天不如一天。
你可以用“今天的1块钱”买一个牛角面包,但可能“明天的1块钱”只能买十分之九个牛角面包,因为面包涨价了,钱的购买力降低了,变得“不那么值钱”了。
 这些关于“钱”的经济学概念,十几岁的孩子都可以理解了。
16岁+
规划收入 | 学习投资 | 读经济学十大原理
16岁孩子的经济头脑,不亚于很多成年人了,如果ta们愿意,可以支持ta们学习投资理财。
你可以帮ta们建立一个投资练习账户,并提醒ta们三件事:
  1. 练习是练习,实战是实战。
  2. 别被“初学者运气”(beginner’s luck)冲昏头脑。
  3. 永远不要碰杠杆
前两点我想你不会有异议,第三点是引用查理芒格的观点,不是金科玉律,但怎么也算是“首富背后的男人”的智慧,值得一听。
▼ 好基友一辈子
当然啦,我也只能幻想未来跟孩子讲这些“前辈经验”,也许真的到那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经验了,科技已经可以搞定一切。
不管孩子以后选择什么专业,我认为都应该学点经济学原理
尽管懂这些原理,并不会带你走上财富自由之路,可能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可以让你看清很多现象的本质,活得更通透。
我说的经济学原理,指的是曼昆的经济原理(1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它之于经济学,就如同元素周期表之于化学,牛顿定律之于物理,是打开经济学的第一扇门。
之前我写过相关的文章,可能是标题看着学习门槛太高,打开率非常低,你八成没读过。
今天我把精华部分揪出来,给十几年后的你娃写了一封信也许ta们到时候真的可以看到我这篇古文呢。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黛西阿姨。
十几年前,你们妈妈读我的文章,学到了很多鸡你们的方法,这篇财商启蒙就是其中之一。
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是我写给你们看的,我猜这个时候,你们妈妈已经去跳广场舞,没心思鸡你们了。
我会努力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这经济学十大原理给你听,也许它会让你对经济学更有亲近感。
原理一:人们面临均衡取舍
(People face trade-offs)
释义:人们做决定时,要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例如,口红到底是买豆沙色还是姨妈色,周末到底是鸡英文还是鸡数学,到底是嫁彭于晏还是吴亦凡。
不仅我们每个人要自行决定买不买、买什么、买多少,国家决策者也在时刻面临均衡取舍。
经济学就是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划算的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释义:经济学说的成本并非东西本身价值,而是人们为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即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计算一件事的成本,不是把所有需要买的东西价格加起来就算完,这只能叫会计成本,而非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你们的妈妈生你们前,本可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结果因为怀孕产假,临时被人顶替,总经理变成了Sophia张,类似的隐形影响会持续数年,这些都是生育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释义:如果你是理性的,你会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作出决策。
解释边际量,最常用的例子是坐飞机。
飞机马上起飞了,还有10个空座,假设正常票价平均200美金,这时有人愿意出100美金买票,作为航空公司,你卖不卖?
如果你是理性人,你肯定要卖。
坐飞机的边际成本,对航空公司来说是一袋零食和一罐汽水(5美金),但现在边际收益是100美金。
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个交易是有利可图的。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释义: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而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即对激励做出反应。
猪肉涨价了,那我们就多吃牛肉好了。与此同时,愿意养猪的人会更多,因为好赚钱啊。在这两个行为转变中,价格就是一种“激励”。
所有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自私人”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经济学假设人都是利己的,无利他主义的。
这不代表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自私鬼,因为做“自私人”的假设,就足以解释市场机制,利他主义是多余的。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释义:贸易可以让买卖双方达到双赢
这一原理可能会颠覆你的观念。
你可能觉得,你买东西,卖家从你这赚了钱,但你别忘了,你也从卖家那“赚”到了东西啊。
买卖自由的前提下,并不是一方赚了另一方就非得亏,贸易伙伴可以是双赢的。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ies
释义:自由市场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
你肯定在新闻里听说过“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前者就是通过自由市场实现经济调控,也就是所谓“无形的手”。
这个调节的工具,就是价格
2020年的春天,全球爆发了一种新病毒,简称“新冠”,那年口罩身价翻了几十倍。
当时你们还小,应该不记得了。
一些商家承诺绝不涨价,乍一看是对百姓是百利无一害的事,但这其实是违背了市场经济。
设想下,如果所有口罩商家都不涨价,会出现什么情况?
少部分手快的人囤了大量口罩,导致其它人连买口罩的机会都没有。
除此之外,一个新兴行业诞生了——口罩黄牛
但现在口罩涨价了,这些人就要打算盘了,原本20块的口罩我囤5个,现在卖50块,那就囤2个吧。
于是更多的人可以买到口罩,让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配置,这就是用价格工具调控市场。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释义:市场经济虽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即市场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正性。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例如在垄断市场下,卖方可以随意定价,又称“具有市场势力”,而买方只能任其宰割。
这就需要政府干预,即“有形的手”,控制价格,稳定市场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释义: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归因于生产效率的变化,能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
它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近年来人均收入的提高,离不开生产率的提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释义:当政府创造大量本国货币,货币价值就会下降,简言之,印钞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首因。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方有难,需要八方支援?一个地方地震了,全国都在捐款?
让中央多印点钞票,一步拨到位不就行了吗?
不行,多印多少钞票,物价就得涨多少。
白给你的东西,市场会用另一种方式再收回去。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Society faces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释义: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也存在短期的权衡取舍。
国家希望增加就业,就得印钞票,那就必定会带来通货膨胀。
反之,国家少印钞票,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人们的支出也会变少,对一些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又会导致失业率上升。
所以,面临决策,不只是你们南,国家也很南。
就酱了,这可能是全网对“经济学十大原理”最沙雕通俗的解释了,如果它激发了你对经济学的热情,成了下一个亚当斯密,请你一定要记得先辈曾经说过的话:
苟富贵,莫相忘!
你们的黛西阿姨

正在团
你负责点在看,我负责干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