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昨天的“草本霜”文章发出来,后台收到大几百条留言,看到大部分读者都这么清醒,我竟然有点飘,但也有不少来骂人的,我也不端着了,小心眼一回,把那些不用“?!?!”就不会说话的人都拉黑了,心情超好。
今天聊点不会招骂的事:你家娃出门穿衣服顺利么?(手动狗头)

1
有天上午,我11点才把饼饼送到幼儿园。
老师问,你们今天睡懒觉了嘛?
并没有,出门穿衣服,穿了2小时。
老师看我一副面瘫脸,不像开玩笑的样,向我投来默哀的眼神。
这种事发生在饼饼身上,我不觉得奇怪。
啥意思?
有次她在幼儿园吃饭,衣服弄脏了,我拿出一件备用衣服给她换,她突然就对我发火,推开我跑到一边,哭着大喊,我不要穿这件!!!
后来你怎么搞定的?
我没搞定... … 幸好我又找到了另一件备用衣服,给她换上了。
呃,那件她不穿的衣服,长什么样?
这个我印象太深了,一件宽松的黄色套头衫,两边有小蝴蝶结。
刚生了2小时闷气的我,纵横的老泪还没风干,差点没憋住笑出来。
那件黄色套头衫,是我之前给饼饼新买的,她第一眼看到就嫌弃,后来又问过她好几次,每次都被迫看她的抓马表演,一边躲一边喊Yuk,好像我要害她似的。
我心疼衣服钱,不舍得放起来,鸡贼地把它拿到幼儿园,当备用换的衣服。
我知道,娃在幼儿园都是天使,也许她就是跟我作对,换成老师给她穿,她肯定配合。
没想到啊没想到,剧情没有按照需要发展,幼儿园神话破灭了。
那一刻,我释然了,连德国幼儿园老师这种育儿大V人设,在穿衣服这件小事上,除了妥协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也就放心了。
2
不配合穿衣服,是两三岁孩子的共同爱好,不分国界,男女。
自主意识爆发,宣示主权,渴望独立,争夺自己东西的支配权,这是我的,我说了算。
既然你告诉我,玩具要分“你的”和“我的”,我只能支配“我的”玩具,那衣服穿在我身上,当然是“我的”东西,凭什么要听你的?
这么一捋,在干涉娃穿衣服这件事上,我们其实是非常理亏的。
按理说安全范围内,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ta们承担事情的“自然后果”,如果ta坚持做一件事,那么就随ta去,等ta看到了不好的后果,以后自然就不做了。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世界是复杂的,很多事不是if-then-else语句那么简单,中间就一定会跳出几个but。
如果孩子坚持不换衣服,但是你急着去上班,必须立刻送ta去幼儿园,你能随ta去吗?
如果孩子坚持穿短裤凉鞋出门,但是外面正飘着大雪呢,你能随ta去吗?
有人会说,飘大雪怎么了?人家战斗民族不就是这么带娃的吗?既然我都告诉他冷了,他还坚持穿凉鞋,那就让他穿,冻他一次,就知道什么叫冷了,以后就配合了。
还有人会出主意,不换衣服好办啊,我就让他穿着睡衣去幼儿园,让同学狠狠笑话他一次,以后就主动要换衣服了。
这些方法可能还真的有效,但很多事不能“有效”至上。
这不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而是在发起一场拉锯战。
当你说“冻你一次就知道了”,就好比说“饿你几顿就吃了”话语里藏着来自成年人的俯视和报复。
当你让孩子穿着睡衣去幼儿园,好让同学狠狠笑话他一次,跟“自然后果”更不沾边了,不配合换衣服,难道就“应该”被嘲笑吗?你的KPI没完成,就“活该”被老板羞辱吗?
这些做法都是跟问题站在了一起,打败孩子。
3
现在问题来了,硬上弓鸡飞狗跳,总妥协蹬鼻子上脸,冻他一次你又说我不尊重,怎么才算“跟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在“打败问题”前,首先要界定下,这是谁的问题,或者退一步,会不会本来没有问题,是我们制造出来了问题?
饼饼在穿衣服上,有几个时尚准则:衣服必须放裤子外面(下摆不能掖进去),袜子必须扎在裤腿外面(不管多厚的裤子)。
每天早上,我帮她整理裤子,她都要特别提醒我,衣服放在裤子外面!
我以前会苦口婆心劝她,外衣可以放外面,但内衣要掖里面,这样暖和,不然容易往里灌风。
她激动地退后几步,紧贴着墙大喊,不让我掖。
后来我想了下,掖里面真的更暖和吗?放外面真的会灌风吗?
根本不会!
饼饼去幼儿园穿的是长羽绒服,都盖到膝盖了,上哪去灌风啊。
但我为什么会认定这个逻辑?
因为我小时候,我妈妈就经常这么对我说。
那时候,冬天都是大棉裤二棉袄,棉袄一穿好几年,到后面就有点短了,但还能凑合穿,这时候秋衣就必须扎进秋裤里,不然胳膊一抬,真的会往里灌风。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这么穿了,我依然惯性延续了这个说法。
我的这个“保暖建议”,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这不是没事找事是什么?
 “搭”还是“不搭”,是问题吗?
再说饼饼的另外几个时尚准则。
她喜欢把风格类似的上衣和裤子搭一起,比如波点上衣配波点裤子,波点裤子配波点袜子,波点袜子配波点鞋。
如果你觉得这样穿挺好看的,现在把鞋脱下来,看看里面这个撞波点的搭配,然后再结合时尚准则1(裤腿必须掖进袜子)... ...
我跟她出门,感觉不是带了只斑点狗,就是牵了个斑马,要么就是好好两件衣服,被她搭成了校服。
她还喜欢在裙子里面穿灯笼裤,短袖里面套长袖。
我劝过她几次,亲,这样真的不搭,不好看,很怪。
最后都是劝了个寂寞。
我们对“时尚”的理解,都是被时代锚定的。
也就是说,所谓的“搭”和“不搭”,“好看”和“不好看”,“时髦”和“土”,都是人来定义的。
当年阔腿裤风靡一时,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铅笔裤开始流行,阔腿裤自然等于土,当时很多人把阔腿裤拿去裁缝店收了腿。
再后来,阔腿裤又流行回来了,那些收过腿的裤子,也改不回去了。
老罗说,他十几岁的时候,穿了条阔腿裤,被她妈气得剪烂了。
物资匮乏的年代,就算觉得裤子不好看,改一改,缩个腿,继续穿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要剪烂?
因为在那个年代下,穿阔腿裤的都是不良少年,将来要坐牢的。
我们现在听了觉得可笑,但被那个年代锚定的人,对此深信不疑。
谁能保证,我们今天觉得“美”的元素,“时髦”的穿搭,以后不会被后人笑话?
 娃没问题,就没问题
饼饼2岁多的时候,从幼儿园回来,鞋经常是穿反的。
我接到她,经常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正回来,她不配合,鸡飞狗跳。
跳了几次后,我跟老师说,如果看到她把鞋穿反,给她换一下,不然不舒服啊!
德国幼儿园老师说,她自己穿上鞋,正得意着呢,我过去给她脱下来重新穿,多让人泄气啊!
嗯,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我还是替她不舒服。
我问饼饼,你觉得鞋舒服吗?
舒服!
脚趾这块儿没有觉得顶吗?
没有!
走路不会觉得怪怪的吗?
没有!
行,那走吧。
“有问题”还是“没问题”的判断标准是,孩子觉得舒不舒服。
大部分时候,不舒服的只是家长而已。
 给选项,但有范围
吃过一次黄色套头衫的亏,我现在学精了,给饼饼从网上买衣服,自己初选一轮,放进购物车后,让她自己来挑。
挑好了,包裹到了,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不要回头跟我说实物和照片不符。
我打开包裹,一件件拎出来给她展示,这件你喜欢吗?那件呢?确定不喜欢这个是吗?不喜欢妈妈退掉啦?
只要她说不喜欢,即便我觉得再fashion,也二话不说放回盒子里,退货。
她选出来说喜欢的衣服,我会让她再试穿下,照照镜子,再决定是退是留,整个流程跟我自己买衣服一样。
她确定说喜欢,要留下,这才剪吊牌。
一样东西,一旦被贴上了“我自己选的”标签,孩子通常都不会很排斥。
平时出门穿衣服,一开始我犯了个错。
我一件件从抽屉里往外拿,她不停地说不要不要不要,直到我开始不耐烦,既然你什么都不要,那还是别选了,就穿这件了!
又是一场鸡飞狗跳。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种提供“无限选项”方法,真的很难让人做出选择。
有些人频繁换恋爱对象,但都谈不到结婚,你问她是觉得不合适吗,她说也不是,就是不想轻易下注,万一后面还有更好的呢?
但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她,后面排队的都是渣男了,就是现在追求你的两个男孩,你选张三还是李四,她可能不久就跟其中一位结婚了。
给选项可以,但选项应该是有限和明确的,无限选项看似给了足够自由,却也带来无限纠结。
现在我一般只给她两个选项,一手拿一件,你选哪个?如果都不要,你就要明确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当我们聚焦在一个孩子的问题上,焦头烂额想把它解决掉,然后气急败坏地发现解决不了,不如尝试改变焦距,把镜头拉远。
当取景框里的事件变得完整,你可能会意外发现,原来孩子没有问题,是我们自己制造出了太多问题。
穿衣战争打响后,没有赢家。
黛西@法兰克福
黛西好物,今晚截团
近期精选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加星标啊姐妹,这样就不会错过一个亿了
你点亮的小花,是我的加油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